肝功能检验讲诉.ppt_第1页
肝功能检验讲诉.ppt_第2页
肝功能检验讲诉.ppt_第3页
肝功能检验讲诉.ppt_第4页
肝功能检验讲诉.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肝功能检验 DepartmentofClinical LaboratoryBiochemistry 本章内容概要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 黄疸的发生机理 类型及实验室鉴别诊断要点 肝功能实验生化检查指标的种类和重点项目的测定方法及评价 熟悉 肝脏的生物化学功能 胆红素代谢 各测定项目的临床意义 了解 肝脏的基本机构 肝功能实验项目选择的原则 第一节概述 肝脏结构肝脏的生化功能肝脏疾病的生化改变 一 肝脏结构 一 解剖学特点 双重血液供应 腹主动脉的分技肝动脉 氧 门静脉 营养 双重输出管道 肝静脉 代谢降解物 下腔静脉 胆道系统 脂溶性物质及其代谢产物 体外 二 肝脏的显微结构特点 1 组织结构 2 亚细胞结构 三 细胞的再生 二 肝脏的生物化学功能 排泄功能物质代谢功能生物转化 重要生化功能 一 排泄功能 主要排泄对象 胆汁酸 胆红素 氨 1 胆汁酸代谢 胆汁功能 胆汁的来源 肝胆汁胆囊胆汁十二指肠 胆汁的成分 水 胆汁酸 盐 卵磷脂 蛋白质 脂肪酸和胆固醇 2 胆汁酸生成及种类 初级胆汁酸 肝细胞 次级胆汁酸 肠道 初级游离胆汁酸初级结合胆汁酸 甘氨酸 牛磺酸 次级游离胆汁酸次级结合胆汁酸 甘氨酸 牛磺酸 3 胆汁酸肝肠循环 4 胆汁酸的功能 促进脂类消化 促进脂类吸收 抑制胆固醇从胆汁中析出沉淀 游离型胆汁酸 结合型胆汁酸 2 胆红素代谢 胆色素 尿胆素原粪胆素原尿胆素粪胆素胆绿素胆红素 胆素原 3 血氨代谢 药物及体内含氮物质 如嘌呤 嘧啶等 来源 去路 相对平衡 部位 肝脏细胞 鸟氨酸 瓜氨酸 瓜氨酸 精氨酸代琥珀酸 ATP AMP PPi 延胡索酸 鸟氨酸 精氨酸 H2O 尿素 天门冬氨酸 NH3 CO2 氨甲酰磷酸 H2O 尿素循环 二 物质代谢功能 1 营养物质代谢 1 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2 在氨基酸代谢中的作用 3 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4 在脂代谢中的作用 2 激素及维生素代谢 激素的灭活多种维生素的储存与转化 三 肝脏的生物转化 定义 转化对象 药物 毒物 致癌物 转化过程 氧化 还原 水解 结合 生理意义 三 肝脏疾病的生化改变 一 胆红素代谢障碍 黄疸 定义 黄疸分类 黄疸 阻塞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二 胆汁酸代谢障碍 1 胆汁酸合成障碍2 胆汁酸向肠道排出障碍3 胆汁酸肠肝循环紊乱4 胆汁瘀积病变时胆汁酸代谢紊乱 三 血浆酶异常 1 肝脏合成酶类 胆碱脂酶 凝血因子 铜蓝蛋白 2 肝细胞内酶 ALT AST3 肝脏阻塞性疾病酶活性改变 ALP GGT4 肝硬化疾病酶活性改变 单胺氧化酶 MAO 四 血浆蛋白异常 第二节肝功能试验 血清 浆 蛋白测定血清酶测定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胆汁酸测定血氨测定 一 血清 浆 蛋白测定 一 总蛋白 白蛋白 及白蛋白 球蛋白 A G 比值测定 1 总蛋白测定 化学法 双缩脲法 物理法 染料结合法 电泳法 染料结合法 BCG BCP 沉淀法 2 白蛋白测定 3 A G比值 参考范围 总蛋白60 80g L白蛋白35 55g L球蛋白 15 32g LA G比值 1 5 2 0 1 临床意义 血中白蛋白 总蛋白浓度 减少 见于严重肝病 肾病 A G比值减少与A G比值倒置 表示肝功能损害严重 二 纤维蛋白原测定 凝血因子 测定方法 分为三大类 根据纤维蛋白原的生物学特性测定方法 根据纤维蛋白原理化性质而建立的测定方法 根据纤维蛋白原免疫学特点而建立的测定方法 参考范围 2 22 4 22g L 热沉淀比浊法 临床意义 1 纤维蛋白原增加 感染 无菌炎症 其它 2 纤维蛋白原减少 严重的肝脏疾病 其它疾病引起纤维蛋白原减少的疾病 三 甲胎蛋白 1 fetoprotein AFP 测定 测定方法 参考范围 成人10 30g L 400g L作为肝癌诊断标准 临床意义 酶联免疫吸附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 斑点免疫结合法 火箭电泳放射自显影法 酶联火箭电泳法等 1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标 400g L 400ng ml 2 活动性急 慢性肝炎 肝硬化或其它肝病病人的诊断 四 其它 临床意义 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病 和遗传性色素沉积症 1 铜蓝蛋白测定 参考范围 52 9 167 7IU L 临床意义 遗传性血色素沉积症铁沉积 2 转铁蛋白 原理 双联吡啶法 原理 铜蓝蛋白具有氧化酶活性 参考范围 TIBC男50 77 mol L女54 77 mol L 转铁蛋白饱和度为33 0 35 0 二 血清酶测定 1 ALT的测定 赖氏法 原理 丙氨酸 酮戊二酸谷氨酸 丙酮酸 37 pH7 4ALT 丙酮酸 2 4 二硝基苯肼2 4 二硝基苯腙 2 方法评价 赖氏法的实验结果需与卡门分光法的结果对比后求出 NaOH的浓度对显色有影响 该法的重复性差 卡门氏单位 1 0ml血清在25 340nm 反应体积3 0ml 光径1 0cm时每分钟测定吸光度下降0 001 即消耗4 82 10 4 molNADH为一个卡门氏单位 参考范围 5 25卡门氏单位 临床意义 2 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脂肪肝 1 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 ALT轻度增高 100 200IU 或属正常范围 ALT测定连续监测法 速率法 原理 L 丙氨酸 酮戊二酸L 谷氨酸 丙酮酸丙酮酸 NAD LDH 乳酸 NADH ALT 方法评价 存在着两个副反应 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A 血清中存在的 酮酸 如丙酮酸 能消耗NADH B 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 GLDH 增高时 在有氨存在条件下 亦能消耗NADH 双试剂法 因温育期长 能有效地消除干扰反应 测定准确性高 是ALT测定的首选方法 血清不宜反复冰冻保存 以免影响酶活性 避免使用溶血标本 3 赖氏法测定AST 原理与方法评价 类似ALT测定 参考范围 8 28卡门氏单位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 心肌梗死 肌炎 胸膜炎 肾炎及肺炎和各种肝病病人 4 连续监测法测定AST 原理 L 门冬氨酸 酮戊二酸草酰乙酸 L 谷氨酸草酰乙酸 NADHL 苹果酸 NAD 双试剂法 同ALT测定 MDH AST 方法评价 误差来源内源性干扰 主要来自血清中高浓度丙酮酸和L 谷氨酸脱氢酶 GLDH 外源性 干扰来自试剂中污染的GLDH和AST 参考范围 5 40IU L 连续监测法测定 临床意义 见赖氏法 二 ALP测定 化学法 连续监测法 鲍氏法 金氏法 皮氏法 金氏法测定ALP 原理 磷酸苯二钠酚 磷酸酚 4 AA P红色醌 ALPOH K3Fe CN 6 2 方法评价 磷酸苯二钠比色法与更早的 甘油磷酸钠法相比具有较大的优点 如水解速度快 保温时间较短 灵敏度较高 显色稳定 不需去蛋白 操作简单 快速 但与磷酸对硝基酚连续监测法相比 准确度 精密度较低 操作比较繁琐 灵敏度低 参考范围成人 3 13单位 儿童 5 28单位 ALP金氏单位定义是100ml血清 37 与底物保温15分钟 产生1mg酚为1个金氏单位 ALP主要用于诊断肝胆和骨骼疾病 临床意义 2 连续监测法测定ALP 原理 4 NPP AMP对硝基酚 黄色 方法评价 线性范围可达500U L 批内CV为2 06 2 36 批间CV为2 74 ALP OH 参考范围 男性 1 12岁15岁40 150U L 25岁40 150U L 临床意义 见金氏法 三 GGT测定法化学法 重氮反应比色法 和连续监测法 1 重氮反应比色法测定GGT 原理 参考范围 男性3 17U L 女性2 13U L 2 方法评价 重氮比色法活性单位 100ml血清在37 下反应1hr 生成0 5 mol的 苯胺为1个GGT活性单位 1 原理 2 方法评价 参考范围 男性 11 50U L 以 谷氨酰 3 羧基 4 硝基苯胺为底物 女性 7 32U L男性 40U L 女性 30U L 以 谷氨酰 4 硝基苯胺为底物 四 MAO测定 原理 MAO主要作用于CH2 NH2基团 在氧参与下 氧化脱氨生成相应的卞醛 氨及过氧化氢 以苄氨偶氮 萘酚为底物 在O2和H20参与下 MAO催化生成苄醛偶氮 萘酚 氨及过氧化氢 用环己烷抽提后进行比色测定 2 方法评价 单位定义 1ml血清与底物在37 孵育60分钟 催化单胺氧化产生1nmol苄醛偶氮 萘酚为1个MAO单位 参考范围 12 40U ml 临床意义 肝硬化时 肝纤维化现象十分活跃 MAO活性明显升高 三 血清胆红素测定 重氮盐法 胆红素氧化酶 bilirubinoxidase BOD 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 HPLC 导数分光光度法 直接分光光度计法 测定方法 1 重氮盐改良J G法 1 原理 结合胆红素 重氮盐偶氮胆红素游离胆红素 重氮盐偶氮胆红素偶氮胆红素 碱性酒石酸钾钠蓝色溶液 加速剂 2 方法评价 1 推荐的常规方法2 线性范围较宽3 较好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高浓度时准确性和精确性降低 因此 建议浓度过高时减少血样用量测定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 黄疸的鉴别诊断 总胆红素 5 1 19 0 mol L直接胆红素 1 71 6 8 mol L 胆红素BOD测定法 原理 胆红素胆绿素 BOD pH8 0测总胆红素pH4 5直接胆红素 参考范围 血清总胆红素 10 26 4 10 mol L血清结合胆红素 2 57 2 56 mol L 临床意义 见重氮比色法 四 血清胆汁酸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放射免疫分析法 酶免疫分析法 比色分析测定法 测定方法 1 酶比色法测定原理 3 HSD NADH NBT甲jie 蓝色化合物 3 氧 5 类固醇 NAD 3 氧 5 类固醇 NADH 黄递酶 4 DH 酶比色法 胆汁酸 NAD 3 氧 5 类固醇 NADH 酶循环法测定原理为 NAD Thio NAD Thio NADH 胆汁酸 3 氧代胆汁酸 NADH 3 HSD 2 酶比色测定法评价 优点 快速 简便 准确 可靠和适用缺点 试剂价贵 不易保存 对酶量的要求严格 易产生误差 此外 标准品的制备非常重要 常采用甘氨胆酸溶入小牛血清中制成冻干品 参考范围 1 7 mol L 成人空腹 临床意义 1 任何引起肝细胞损伤的病理过程都可能引起血中胆汁酸升高 2 各种类型的肝病 肝硬化 脂肪肝 及急慢性胆道阻塞 3 空腹胆汁酸测定 敏感 特异性强 最敏感的肝功能试验之一 特别适用于可疑有肝病但其它生化试验正常或轻度异常的病人的诊断 五 血氨测定 为一步法 也叫直接测定即不需从全血中分离出氨即可直接测定 两步法 即先从全血中分离出氨 而后再进行测定 微量扩散法 离子交换法 酶法和氨电极法 原理 NH3 酮戊二酸 NADPH谷氨酸 NADP H2O 谷氨酸脱氢酶速率法 谷氨酸脱氢酶 参考范围 血氨测定在诊断治疗肝性脑病中占有重要作用 临床意义 18 72 mol L 酶法 二 肝功能试验的分类 第三节肝功能试验选择原则 一 肝功能试验选择原则 谢谢 一 胆红素的类型 未结合胆红素又称 间接反应胆红素 或 间接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又称 直接反应胆红素 或 直接胆红素 11 胆红素与重氮反应呈直接阳性 两类胆红素的比较 未结合bilirubin结合bilirubin水溶性小大与G醛酸结合未结合结合与血浆Alb亲和力大小细胞膜通透性及毒性大小与重氮试剂反应间接阳性直接阳性能否通过肾随尿排出不能能常见其他名称间接 血bil直接 肝bil 胆红素 在肝C损伤及胆汁郁滞等高结合胆红素性黄疸时 Alb中赖氨酸残基的 氨基与胆红素一个丙酸基的羧基形成酰胺键 使得胆红素与白蛋白共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