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炎症河南省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陈 奎 生,主要教学内容,炎症的概念炎症的病因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炎症介质)炎症的局部表现及全身反应炎症的类型及其病变炎症的结局,炎症的概念,是机体受到致炎因子的作用下,具有血管系统的生活机体所产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包括变质、渗出和增生三个基本病理过程,炎症的原因(1),物理因子:高温、低温、机械性损伤、紫外线、 放射线等化学性因子外源性化学物质:内源性化学物质:生物性因子:最常见的原因组织坏死,炎症的原因(2),变态反应 型变态反应:过敏性鼻炎、寻麻疹 型变态反应:抗基底膜性肾炎 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型变态反应:结核病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的基本病变,变质渗出增生,变 质( alteration),一.变质1.概念: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称为变质2.形态学变化 实质细胞: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和坏死等 间质:变性和坏死,3.发生机制(1)致炎因子的直接损伤(2)炎症过程中局部血液循环障碍(3)炎症局部异常代谢产物(包括炎症介质)4.代谢变化 a.分解代谢增强 b.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局部酸中毒 c.组织渗透压增高,5.后果及影响(1)局部组织或器官的损伤(轻、重)(2)炎症介质的释放微循环障碍、变质(3)促进液体渗出:局部酸中毒和组织渗透压 升高小静脉扩张和血管通透性(4)组织增生:组织崩解产物能促使巨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等的增生,渗出,概念 血管反应 渗出,一.渗出(exudation)概念: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蛋白质和各种炎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或浆膜、粘膜的表面的过程称为渗出,渗出的物质称为渗出物 是炎症最重要的防御和抗损害反应 是炎症最具特征的变化 是急性炎症最主要的改变,二.血管反应(血液动力学改变) (一)、血液动力学变化过程:细动脉短暂收缩细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减慢,甚至血流停滞,Back,(二)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液体渗出液体渗出概念液体渗出的机制渗出液的特点渗出液的作用及意义,1.液体渗出概念 在炎症过程中,由于血管壁的通透性升高,血液中的富含蛋白质的液体通过细静脉和毛细血管壁渗出到血管外的现象。渗出液(exudate)炎性水肿(组织间隙) 炎性积液(浆膜腔),2.液体渗出的机制 (1)微循环血管内流体静脉压 炎症的早期,基本不含蛋白渗出液(2)微循环血管的通透性(主要机制) 富含蛋白的渗出液 发生机制: a.内皮细胞收缩:组织胺、缓激肽和 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速发短暂反 应;仅累及细静脉,b.内皮细胞直接损伤严重烧伤和化脓菌感染等,速发持续反应(几小时-几天),累及各级微血管; c. 白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激活、释放氧代谢产物和蛋白水解酶 d. 新生的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内皮细胞连接不健全;VEGF;血管活性介质的受体较多,e.迟发持续性渗漏轻、中度热损伤、某些细菌毒素和X-线、紫外线损伤等,仅累及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发生较晚 f. 内皮细胞穿胞作用增强穿胞作用(transcytosis):富含蛋白质的液体通过穿胞通道穿梭内皮细胞 g.内皮细胞细胞骨架重构内皮细胞收缩,出现较晚有别于组织胺引起的内皮细胞收缩(3) 组织渗透压升高,3.渗出液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见下表),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区别项目 渗出液 漏出液,原 因主要机制透 明 度凝 固蛋白含量比 重细 胞 数Rivalta 试验,炎症血管通透性升高混浊能自凝2.5g %1.020500个/mm3阳性,非炎症血管内压升高澄清不能自凝2.5g %1.020100个/mm3阴性,4.渗出液的作用及意义 有利方面(1)稀释及减轻毒素的损伤作用(2)有利于消灭病原微生物(抗体、补体、WBC)(3)促进吞噬作用(4)限制病原微生物扩散 (5) 促进组织修复 不利方面(1)压迫(2)粘连,(三)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白细胞渗出概念白细胞渗出过程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炎症细胞的种类和功能,1.白细胞渗出概念 在炎症过程中,血液中的白细胞穿出血管壁到血管外的现象炎症细胞炎症细胞浸润,2.白细胞渗出过程是一主动过程,包括:(1)白细胞的边集(margination)(2)白细胞粘附(adhension)(3)白细胞游出和趋化作用,(1)白细胞的边集(margination) a.正常血流状态(轴流和边流) b.炎症病灶内血流状态 c.白细胞的靠边沿内皮细胞表面滚动 (pavementing),(2)白细胞粘附/粘着 粘附机制: a.内皮细胞和白细胞表面的负电荷 被中和; b.钙离子的桥接作用; c.白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的粘附分 子相互识别、结合(主要机制) 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和整合素分子,(3)白细胞游出及趋化作用 A.白细胞游出 概念: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 织的过程称为游出(emigration)。 过程:图示,Next,Back,B. 趋化作用(chemotaxis) 概念: 白细胞离开血管后,受某种化学 刺激物的影响,进行单一方向的运动。 阳性趋化作用 阴性趋化作用,3.白细胞在炎症局部的作用(1)吞噬作用(2)免疫反应(3)组织损伤,(1)吞噬作用 A.概念: 是指白细胞在炎症病灶内吞噬 病原 体和崩解的组织碎片的过程 B.吞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C.吞噬过程: a.识别与粘着 调理素(opsonin):IgG、C3b 吞噬细胞表面:Fc受体、C3b受体 b.吞入 伪足将其包围吞噬体+初级溶酶 体吞噬溶酶体,c.杀伤和降解 依赖氧的杀菌机制: 超氧负离子(O2-) H2O2 次氯酸 羟自由基(.OH),不依赖氧的杀菌机制: 溶菌酶 弹性蛋白酶 富含精氨酸的阳离子蛋白 乳铁蛋白,D. 吞噬作用的结果 a.大多数病原微生物被杀灭、降解 b.某些病原微生物可能破坏白细胞或 在巨噬细胞内存活(结核杆菌和麻 风杆菌),(2)免疫反应 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 进入机体的抗原巨噬细胞吞噬处理 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抗原递呈 B淋巴细胞抗体,(3)组织损伤 白细胞激活释放溶酶体酶、氧源性代谢产物和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等介导内皮细胞和组织损伤;加重原始炎症因子的损伤作用 白细胞介导的组织损伤(类风湿关节炎),4.炎症细胞的种类及功能来源:血液和组织炎症的病程和病理类型不同,渗出的白细胞成分也不同,各种炎症细胞的功能(1)中性粒细胞 特点: 功能:,图注:图中见多个嗜中性粒细胞,胞核呈分叶状,胞浆内可见均匀的啫中性颗粒,余为少数淋巴细胞。,(2)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特点: 功能:,图注:单核细胞,(3)嗜酸性粒细胞,特点: 功能:,图注:嗜酸性粒细胞,胞浆内见有大量桔红色嗜酸性颗粒,核分2叶呈八字形或眼镜框架样排列。,(4)淋巴细胞特点:功能:,(5)浆细胞,特点: 功能:,图注:浆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 特点: 功能:,图注:1.嗜碱粒细胞 2.中性粒细胞,(四)炎症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 1.炎症介质的概念 是一组参与炎症反应的内源性化学物质。,2.炎症介质的来源和种类(1)组织、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A.血管活性胺:组胺及5-HT a.来源: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 血小板 b.原因:型变态反应、过敏毒素 外伤、烧伤、蛇毒等,B.花生四稀酸代谢产物: a.花生四稀酸的来源:以磷脂的形式 存在于细胞膜上 b.花生四稀酸代谢的启动:磷脂酶 (中性粒细胞)激活 C.主要代谢产物: 前列腺素(PG):PDE2、PGD2、PGI2 白三烯(LT):LTB4、LTC4、LTD4,C.白细胞产物 氧自由基、蛋白酶(中性、酸性)和 阳离子蛋白 来源: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D.细胞因子 IL和TNF 来源: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E.血小板激活因子(PAF) 来源: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 F.其它:如P物质和NO等,(2)体液中的炎症介质: 激肽系统:主要是缓激肽 补体系统:C3a、C5a、C3b等 凝血系统:主要是纤维蛋白肽和纤维 蛋白降解产物,3.炎症介质的作用(1)扩张血管:组织胺、缓激肽等(2)血管通透性升高:组织胺、缓激肽等(3)趋化作用:细菌产物等(4)发热:细胞因子(IL-1、TNF)、PGE2(5)疼痛:PGE2、缓激肽(6)组织损伤:氧自由基、溶酶体酶、NO(7)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C3a、C5a,增生(proliferation),概念:在致炎因子、组织崩解产物和某些炎症介质的作用下,炎症局部的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在某些情况下上皮细胞或实质细胞亦可增生。,炎症的局部表现及全身反应,1.炎症的局部表现(1),(1)红:血管扩张、充血(鲜红、暗红)(2)肿:炎性充血、炎性水肿(3)热:动脉性充血和局部代谢(4)痛:渗出液的压迫和某些炎症介质作 用于神经末梢;K+、H+浓度升高,1.炎症的局部表现(2),(5)功能障碍:致炎因子的直接或间接作 用导致组织及细胞的变性、坏死,代 谢改变;炎症局部肿胀等,2.炎症的全身反应(1),(1)发热 A.见于炎症性疾病,特别是微生物感染 引起的急性炎症表现突出 B.机制: PG、内源性致热源(通过外源性致热源刺激产生)视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节点上移发热。 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而发热。,2.炎症的全身反应(2),C.意义: a.发热是机体一种防御能力 b.发热过高,损害实质细胞 c.炎症病变严重,体温不上升:表示 机体反应状态差和抵抗力低下,2.炎症的全身反应(3),(2)末梢血白细胞数目改变: A.增多: a.增多白细胞的种类与炎症的类型 b.机制 B.减少:,2.炎症的全身反应(4),(3)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增生 局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4)实质器官的损伤,炎症的分类及其病理变化,炎症的分类不同类型炎症的病理变化,一.炎症的分类(1),依据病程长短分(临床分类) 1.急性炎症(acute inflammation) 临床经过:病程(几天到一个月),一.炎症的分类(2),2.慢性炎症(chronic inflammation ) 临床经过:病程(数月至几年甚至几十年),一.炎症的分类(3),3.亚急性炎症(subacute inflammation) 临床经过:病程(一个月至数月)4.超急性炎症(superacute inflammation),临床经过:病程(数小时至数天),一.炎症的分类(4),依据病变特点分(病理分类) 1.变质性炎症 2.渗出性炎症 3.增生性炎症,二. 不同类型炎症的病理变化,(一)变质性炎症,概念:以变质性病变为主的炎症。 病变特点:是组织和细胞的变性坏死,而渗出和增生都很轻微。 常见部位:心、脑、肝、肾等实质性器官。 常见的变质性炎症: 病毒性肝炎、乙型脑炎、白喉性心肌炎等。,(二)渗出性炎症,概念:以渗出性病变为主的炎症。类型: 1.浆液性炎症 2.纤维素性炎症 3.化脓性炎症 4.出血性炎症 5.卡他性炎症,(二)渗出性炎症,1.浆液性炎症(serous inflammation) 概念:以血清渗出为特征的炎症。 好发部位:皮肤、疏松结缔组织、浆膜、 粘膜等处。 病变特点:(1)局部组织明显充血、水肿。,(二)渗出性炎症,(2)局部被覆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间质内有炎性细胞浸润。结局:,(二)渗出性炎症,2.纤维素性炎症(fibrinous inflammation) 概念:以纤维蛋白原渗出并在炎症灶内形成纤维素为主的炎症。 好发部位:粘膜、浆膜及肺。,(二)渗出性炎症,A.发生在粘膜(如白喉、细菌性痢疾) 时,称假膜性炎。 B.发生于肺大叶性肺炎。 C.发生于浆膜(如胸膜腔、心包腔), 心包膜的纤维素性炎“绒毛心”。结局:,Next,Back,(二)渗出性炎症,3.化脓性炎症(suppurative or purulent inflammation) 概念:以中性白细胞大量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的炎症。 化脓及脓液的概念:,病因 A.化脓性菌。 B.某些化学物质和坏死组织(引起无菌 性化脓性炎症)。类型 A.表面化脓和积脓 B.脓肿 C.蜂窝织炎,(二)渗出性炎症,(二)渗出性炎症,.表面化脓和积脓(1)表面化脓 A.概念:指发生在浆膜或粘膜的化脓性 炎症。 B.病变特点: C.举例:,(二)渗出性炎症,(2)积脓(empyema) 指浆膜或胆囊、输卵管粘膜的化脓性炎症时,脓液在浆膜腔或胆囊、输卵管内蓄积。,(二)渗出性炎症,.脓肿(abscess) 概念: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其特征是大 量中性粒细胞渗出,局部组织坏 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脓腔。 好发部位:皮下或内脏。 病因: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二)渗出性炎症,病变特点(图示) A.脓腔: B.脓腔周围组织(后期可形成脓肿膜)转归(1)病原体被消灭、渗出停止 A.小脓肿完全吸收消散 B.较大的脓肿切开排脓或穿刺抽脓,Next,Back,(二)渗出性炎症,(2)病原持续存在,病情进展: A.脓肿经久不愈厚壁脓肿(慢性脓肿) B.组织坏死扩大,脓腔扩大 a.溃疡(ulcer) b.窦道(sinus) c.瘘管(fistula),(二)渗出性炎症,疖和痈(1)疖 A.概念:是单个毛囊、所属皮脂腺及周 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B.病因: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C.好发部位: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 如头、颈、面及背部等 D.病理变化:,(二)渗出性炎症,(2)痈 A.概念:是多个相邻的毛囊、所属皮脂 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或由多 个疖融合而成 B.病因:金黄色葡萄球菌 C.病理变化:在皮下脂肪、筋膜组织中 可形成许多相互沟通的脓腔,皮肤表 面可有多个开口,(二)渗出性炎症,.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 概念:疏松组织内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好发部位:皮下、肌肉及阑尾等处 病因及发生机制: 溶血性链球菌(分泌透明质酸酶、链激 酶和卵磷脂酶),(二)渗出性炎症,病变特点:(1)组织明显充血、水肿,内有大量的中 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2)病变组织无明显的坏死,无脓腔形成(3)病变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二)渗出性炎症,结局:举例: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二)渗出性炎症,4.出血性炎症(hemorrhagic inflammation)不是一种独立的炎症类型说明炎症病灶内血管壁损害严重病因:毒力较强的病原体常与其它类型的渗出性炎症混合出现,(二)渗出性炎症,5.卡他性炎症(catarrhal inflammation)是一种发生于粘膜的、且伴有大量粘液分泌的渗出性炎症区别于其它渗出性炎症分为浆液性卡他性炎和化脓性卡他性炎举例:,(三)增生性炎症,概念:以纤维母细胞、上皮细胞及实 质细胞等增生为主要特征的炎症一般临床经过缓慢,症状和体征也不 明显,但也有呈急性经过的,(三)增生性炎症,分类1.非特异性慢性炎(一般性增生性炎症)2.慢性肉芽性炎症3.炎性息肉 4.炎性假瘤,1.非特异性慢性炎,病变特点(1)炎症病灶内主要是巨噬细胞、淋巴细 胞和浆细胞浸润(慢性脓肿例外)(2)纤维母细胞及小血管增生(纤维化)(3)炎症局部组织的实质细胞可明显增生,2.慢性肉芽性炎症(chronic 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概念:以在炎症局部形成的主要由巨噬细胞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此结节状病变称肉芽肿(granuloma)常见病因(1)微生物感染 A.某些细菌:结核、麻风、梅毒 B.真菌和寄生虫:组织胞浆菌病,血吸虫,2.慢性肉芽性炎症,(2)异物 A.外源性的:手术缝线、木刺等;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池塘水彩
- 叉车自学课件心得
- 临床教师素质培训
- 做房子手工课件
- 中班垃圾分类教案
- 中职会计要素课件
- 课件框架搭建步骤图
- 幼儿手工制作课件
- 项目干系人培训
- 植物拓染布课件
-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领域进展分享
-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课件
- 农机修理工第三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农机修理工项目技术文件
- 下咽癌护理查房详解
-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护理
- 超龄员工用工免责协议书
-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 成人肠造口护理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6篇(含答案)
- 高效压缩空气系统供应规范(TCECA-G 0225-2023)
-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宣城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