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用_第1页
第三节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用_第2页
第三节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用_第3页
第三节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用_第4页
第三节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舟 六号 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世界领先 明朝中期以后 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闭关政策等原因 中国古代科技开始停滞 近代中国 由于政治腐败 战争频繁 经济和教育水平落后等原因 中国科技事业更是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三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会考标准 本节结构 起步 曲折 新发展的起点 走向世界 起步与成就 背景 编制远景规划 成立科研机构 壮大科研队伍 建立发展方针 国防科技 医学 农业科技 自力更生 科技基础薄弱 社会环境动荡 中国科学院 国家科技委 归国 游子 政府培养 曲折 表现 科研工作瘫痪 科技差距拉大 科研事业受挫 新发展的起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背景 提出 文革结束 1988年 邓小平明确提出 反映了时代特点 两次会议召开 科技体制改革 邓的口号 意义 概括了科技作用 成为理论基础 走向世界 原因 成就 科教兴国 战略的提出 科技规划的实施 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是少数几个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是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 一箭多星 技术的国家 并走向国际市场 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在高性能计算机的开发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回国留学生达3000多人 他们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 在中国科学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部委员 后改称院士 中 近2 3是这批归国的海外学人 大批知识分子相继回到祖国 积极推动或投身国内的进步活动 比如 蔡元培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他们大多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或五四运动的领军人物 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 新中国成立初到50年代 归国潮 学思之窗 在他心里 国为重 家为轻 科学最重 名利最轻 年归国路 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 他是先行人 披荆斩棘 把智慧锻造成阶梯 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 是科学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他是谁 钱学森 第一颗原子弹 第一颗氢弹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视点一 两弹一星与钱学森 当钱学森获知祖国即将解放 新中国即将诞生时 他坚决要求回国 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 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 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 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 美国政府百般阻挠 使他的回国历程长达5年 历经磨难 这其中包括坐牢 受监禁 还要经常接受美国政府的审讯 1955年10月 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 甚至不惜提前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战俘作为交换 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 我在美国待了20年 20年中 前三四年是学习 后十几年是工作 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 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钱学森 科学无国界 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 他是谁 邓稼先 学思之窗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 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 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9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 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 被誉为 两弹元勋 猜一猜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原子弹 氢弹 西方人总感到不可思议 杨振宁来华探亲返程之前 故意问还未暴露工作性质的邓稼先说 在美国听人说 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 这是真的吗 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后 写信告诉他 无论是原子弹 还是氢弹 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 杨振宁看后激动得流出了泪水 1958年中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建成 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继美国 苏联 英国 法国之后 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 1967年6月17日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不到3年时间 而同样技术的发展速度 美国用了7年 苏联用了4年 1970年4月24日 长征 1 号航天运载火箭顺利地将 东方红 1 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重量超过苏美的第一颗卫星 我国成为继苏联 美国 法国 日本之后 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中国人昂首跨入了国际太空俱乐部 材料一1964年 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已经研制成功 但当时决策层对于是否立即试爆有分歧 早试 会使中国锋芒毕露 晚试 的目的是避开锋芒 以赢得更多韬光养晦 发展国内工农业生产的时间 报告送到毛泽东那里 毛主席权衡再三 决定 既然原子弹是用来吓人的 就要早响 原子弹响了之后 美国总统约翰逊怒不可遏 拍案而起 美国不能再沉默 我认为应该把第七舰队调往南中国海 向中国人表明美国的态度 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则轻轻地反问了一句 总统先生 您是想证明美国强大呢 还是害怕 随后 美国总统果然向全世界作了一个很温和的电视讲话 在讲话中 美国总统只是抱怨中国政府不该把本应用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钱用于发展核武器 并破坏了世界环境等 材料二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 新华社播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明确指出 中国发展核武器 是为了防御 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 中国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 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 材料三过去也好 今天也好 将来也好 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 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 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因为世界科学在最近二 三十年中 有了特别巨大和迅速的进步 这些进步把我们抛在科学发展的后面很远 我们必须赶上这个世界先进科学水平 1956年周恩来在党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 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 而且还要有原子弹 在今天的世界上 我们要不受人家欺侮 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年 论十大关系 结合上述两则材料 联系建国初期的国际国内形势 分析国家为什么把发展科技的重心集中于国防领域 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影响它的国际地位 为了反对核威胁 打破核垄断 维护国家安全 吴阶平 泌尿外科 华罗庚 数学 钱学森 空气动力学 李四光 地质力学 邓稼先 核物理学 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 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猜一猜 他是谁 袁隆平 学思之窗 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他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薄名利 一介农夫 播撒智慧 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他被誉为 水稻之父 袁隆平在观察水稻生长情况 1951年我国水稻的平均亩产只有141千克 1998年达到450千克 1976年到1988年 水稻产量累计增产3 5亿吨 按每吨1000元计算 累计增收3500亿元 按人均口粮每年450年千克计算 每年解决了5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 魔稻 袁隆平杂交水稻与常规稻比较 每公顷年增产1 6吨 迄今已累计种植2 01亿公顷 累计增产粮食3亿吨 1999年已有美国 日本 巴西等20多个国家引进推广 为解决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 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 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 2004年 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 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被国际社会称为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被西方媒体称为 东方魔稻 第二次绿色革命 世界粮食基金会将本年度世界粮食奖授予袁隆平和蒙蒂 琼斯 袁隆平被誉为 杂交水稻之父 该奖项是世界农业研究工作方面的最高荣誉 2001年 袁隆平获得第一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4年 感动中国 评委会对袁隆平的评语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 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 淡泊名利 一介农夫 播撒智能 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 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 最是风流袁隆平 中国农民说 吃饭靠 两平 一是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浙江秦山核电站 猜一猜 他是谁 杨利伟 学思之窗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 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 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 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 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成就这光彩人生的 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著 飞天时的从容镇定 成功后的理智平和 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 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 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5号 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经过21小时飞行后 又成功返回地面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美国 纽约时报 发表评论 中国的航天计划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展示了强大的航天技术能力 西班牙 世界报 评论说 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 而且飞得很高 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神州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05年 月 日凌晨 时 分 在经过 小时 分钟的太空飞行 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航天员费俊龙 聂海胜安全返回 聂海胜 费俊龙 神舟七号宇航员崔志刚出舱挥动国旗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实现太空漫步 景海鹏 翟志刚 刘伯明 月球基地 构想中的月球基地 1983年12月22日 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 银河 在长沙研制成功 1992年11月19日 银河 10亿次巨型计算机在长沙通过国家鉴定 1997年6月19日 银河 并行巨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 2002年中国研制运转速度可达每秒1 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2009年10月29日 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天河一号 诞生 这台计算机每秒1206万亿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 1万亿次的 实测性能 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对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就是别开生面的机器人足球赛 这就是别开生面的机器人足球赛 机器人小姐会讲四国外语 机器人小姐会进行业务培训 机器人小姐会跳交谊舞 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 我国第一头克隆猪 黑色 思考 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了怎样的作用 两弹一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和对中国的核威胁 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安定环境 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载人航天工程成为推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 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在一次有关建国以来中国科技成就的课堂讨论会上 一位同学作了如下发言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中国在核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文革 结束后 周恩来总理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的论断 引起了重大反响 世纪 年代 中国成功发射了 神舟 号 人宇宙飞船 费俊龙成为我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结合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的了解 指出这位同学发言中有几次错误 并进行纠正 问题四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问题一16 18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状况如何 问题二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 问题三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又如何努力将现代科学引入中国 结果怎样 国家独立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结论1 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我国科技发展 结论2 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 取得了卓越成就 结论3 改革开放后 经济实力增强 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20世纪中期以后 以航天技术 原子能技术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性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 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 自力更生 取得 两弹一星 的重大成就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 提出 向科学进军 1949年11月 成立了以郭沫若为院长的中国科学院 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门 高等院校和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 1956年 中国制定 1956 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草案 把发展以原子弹 导弹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放在突出位置 1978年 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制订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邓小平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精辟论断 2002年 中共 十六大 报告中指出 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 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 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结论 党和政府重视科技 为科技发展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 取得成就的原因 1 国家的独立 保障 2 党和政府的重视 3 经济实力的增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