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生理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领域? 细胞生理,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逆境生理。2; 植物生理学与农林业生产实践有何相互关系? 生产实践的需要是植物生理学产生的先决条件,也是植物生理学应用的必然归宿。农林业生产进步的根本保证是依靠科学技术。合理利用植物生理学的知识一实现农林业生产的高效、优质、高产的目标更为重要。植物生理学与农林业生产的实践之间是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能够推动农林业生产的进步,植物生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又会发现新的课题而推动植物生理学研究。事实上,植物生理学在长期服务于农林业生产的实践中已经有了大量成功的先例。3.植物生理学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可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植物生理学是合理农业的基础”,植物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为无机肥料的施用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化肥的大量施用促使世界粮食产量急增;植物激素的陆续发现导致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的普通应用,给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在光合作用与产量关系的理论指导下,植物生理学家与育种学家相结合,开创了以培育矮杆、耐肥、抗倒、叶片直立、株型紧凑的水稻、小麦品种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革命”,使稻、麦产量获得了新的突破;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的确立,不仅使人们掌握了如组织培养、细胞及原生质体培养等高效快速的植物无性繁殖新技术,而且为植物基因工程的开展和新种质的创造提供了先决条件。按照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以下几方面可能成为今后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重要研究领域:(1) 作物产量形成与高产理论。(2) 环境生理与作物抗逆性。(3) 设施农业中的作物生理学。(4) 植物生理学与育种学相结合作物生理育种等4、拟南芥有什么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我们为什么使用拟南芥做研究?常用拟南芥数据库有哪些?生物学特征:基生叶有柄呈莲座状,叶片倒卵形或匙形;茎生叶无柄,披针形或线形。总状花序顶生,花瓣4片,白色,匙形。长角果线形,长11.5厘米。花期35月。遗传学特征:1、植株小(1个茶杯可种植好几棵)、每代时间短(从发芽到开花不超过6周)、结子多(每棵植物可产很多粒种子)、生活力强(用普通培养基就可作人工培养)。2、拟南芥的基因组是目前已知植物基因组中最小的。3、自花受粉植物,基因高度纯合,用理化因素处理突变率很高,容易获得各种代谢功能的缺陷型。数据库:The Arabidopsis Information Resource (TAIR),拟南芥信息资源中心 Arabidopsis MPSS(massively parallel signature sequencing) 拟南芥大规模平行信号测序数据库 MPSS 拟南芥核仁蛋白数据库The Arabidopsis Nucleolar Protein database (AtNoPDB).5细胞的基本共性是什么?简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这些差异对植物细胞生理活动有什么影响?答:细胞的基本共性:相似的化学组成、脂质-蛋白质体系的生物膜、dna-rna的遗传装置、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典型的植物细胞中存在大液泡、质体和细胞壁,这是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最主要差异。植物特有的细胞结构对植物的生理活动以及适应外界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大液泡的存在使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构成一个渗透系统,调节细胞的吸水机能,维持细胞的坚挺,此外液泡也是吸收和积累各种物质的场所。质体中的叶绿体使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淀粉体能合成并贮藏淀粉。细胞壁不仅使植物细胞维持了固有的形态,而且在物质运输、信息传递、抗逆防病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6:从细胞壁中蛋白质和酶的发现,谈谈对细胞壁功能的认识?答:长期以来细胞壁被认为是界定原生质体的僵死的“木头盒子”,起被动的防御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蛋白质尤其是几十种酶蛋白在细胞壁中被发现,使人们改变了传统观念,认识到细胞壁是植物进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至少具有以下生理功能: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细胞壁增加了细胞的机械强度,这不仅有保护原生质体的作用,而且维持了器官与植株的固有形态。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细胞壁涉及了物质运输,参与植物水势调节,另外细胞壁也是化学信号(激素等)、物理信号(电波、压力等)传递的介质与通路。代谢功能。细胞壁中的酶类广泛参与细胞壁高分子的合成、转移与水解等生化反应。防御与抗性。细胞壁中的寡糖素能诱导植物抗毒素的形成;伸展蛋白除了作为结构成分外,还有防御和抗病抗逆的功能。识别反应。如花粉的外壁蛋白和柱头表面的亲水蛋白质膜参与了授粉受精过程中的识别反应;豆科植物根细胞与根瘤菌之间的识别反应等。7,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简述细胞膜的主要生理功能。答: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类脂和蛋白质; 类脂构成双分子层,成为膜的主要骨架,类脂的极性基团分布于膜的两个表面,非极性的烃链通过疏水作用而尾尾相连排列在膜的中央,类脂分子在膜上的排列是有规则的或是有序的; 膜蛋白分为外在蛋白或内在蛋白,内在蛋白不同程度地插入类脂双层中与类脂疏水结合,外在蛋白则静电结合在膜的表面; 膜结构是不对称的,类脂在膜两侧的数量和成分不对称,蛋白质在膜两侧的数量和成分不对称;多糖的残基严格分布于膜的外侧; 膜结构是流动的或者说是动态的,膜成分(类脂和蛋白质颗粒)可作平行于膜的横向移动。简述细胞膜的主要生理功能: 在细胞中起分室作用,细胞膜将细胞分成若干小室,即各种细胞器; 决定植物细胞和细胞器对物质的选择、吸收,由于膜的选择透性,使得不同离子以及各种有机物质的分子进入植物细胞的数目是不相同的; 使酶分区定位,保持细胞的生化反应有条不紊地、高速地进行,膜结构不仅为生物体内各种酶蛋白提供了附着支架,也保证了细胞器内各种微环境的稳定性; 对外来信息作出反应,如免疫作用、细胞识别等; 使细胞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抗低温植物其细胞膜脂脂肪酸不饱和指数较高; 造成巨大的表面积,表面积上的反应能增加吸附和扩散能力,提高反应速度; 运输物质,进行能量转换和代谢功能,胞间连丝是胞间物质运输的通道,是信息传递媒介,内质网是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类囊体膜和线粒体膜都能进行能量转换,根外表的多糖是细胞膜的分泌功能产生的。8、 简要说明细胞如何感受内外因子变化的刺激,并最终引发生理生化反应?答:1)胞间信号的产生 植物细胞感受内外环境因子变化的刺激后,能产生起传递信息作用的胞间信号,可分为物理信号(电波信号与水力学信号)和化学信号(内源激素与生长调节物质)。 2)胞间信号的传递 由于胞间信号的产生位点与发挥效应的作用位点处在不同部位时,需要进行长距离传递。主要包括如下四种方式:电波信号的传递、水力学信号的传递、化学信号的维管束传递(如 ABA)、化学信号的气相传递(如ETH),最终传递至作用部位靶细胞。 3)在靶细胞膜中信号的转换 目前认为,在靶细胞膜中存在着信号受体,这是一种能感受信号,与信号特异结合,并引发胞内产生刺激信号(即信号的转换)的蛋白质类活性物质,如钙调蛋白(CaM)、蛋白激酶C(PKC)等,在信号的转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G 蛋白,其过程是:当G蛋白与受体结合而被激活时,G 蛋白同时结合上GTP(形成受体- G 蛋白-GTP复合体),进而触发效应器,把胞间信号转换为胞内信号;当 GTP 水解为 GDP 时, G 蛋白回复到原初构象,失去转换信号的功能。 4)胞内信号的转导 经 G 蛋白介导之后可产生胞内信号(第二信使)有多种,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有:钙信号系统( Ca2+- CaM )、肌醇磷脂信号系统(如 IP3 和DAG)、环腺苷酸信号系统( cAMP ),这些经转换而产生的且又放大的次级信号系统,即可直接引发生化生理反应。 5)引起蛋白质磷酸化 在上述胞内信号系统的作用下,使某些关键酶(如蛋白激酶 C , PKC)发生磷酸化,甚至进而引起修饰作用或促发转录因子,最终引发生化生理反应。9植物根系吸水有哪几种方式?试简要说明其过程?按水分通过路径分,一是共质体途径,水分依次通过原生质体由皮层进入中柱导管的过程。二是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根系质外体由皮层进入中柱导管的过程。按动力分:主动吸水,植物根系本身的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利用根压。被动吸水,通过蒸腾拉力进行吸水10:1)无机离子泵学说(inorganic ion pump theory)保卫细胞质膜上存在着 H + -ATP 酶,它被光激活后能水解保卫细胞中由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生成的ATP,并将H+从保卫细胞分泌到周围细胞中,使得保卫细胞的pH升高,质膜内侧的电势变低,周围细胞的pH降低,质膜外侧电势升高,膜内外的质子动力势驱动K+从周围细胞经过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的内向K+ 通道进入保卫细胞,引发气孔开张。暗中该过程逆转。2)苹果酸代谢学说(malate metabolism theory)在光下,保卫细胞内的部分CO2被利用时, pH 上升至 8.0 8.5 ,从而活化了 PEP 羧化酶, PEP 羧化酶可催化由淀粉降解产生的 PEP 与 HCO3-结合,形成草酰乙酸,并进一步被NADPH还原为苹果酸。苹果酸解离为2H+和苹果酸根,在 H + /K+ 泵的驱使下,H+与K+ 交换,保卫细胞内K+浓度增加,水势降低;苹果酸根进入液泡和 Cl-共同与K+ 在电学上保持平衡。同时,苹果酸的存在还可降低水势,促使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当叶片由光下转入暗处时,该过程逆转。蒸腾作用产生的强大拉力把导管中的水往上拉,而导管中的水柱可以克服重力的影响而不中断,这通常可用蒸腾流-内聚力-张力学说。也称内聚力学说来解释,既分子的内聚力大于张力,从而能保证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向上运输,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可达几十MPa。植物叶片蒸腾失水后,便向导管吸水,而水本身有重量,收到向下的重力影响,这样,一个上拉的力量和一个下拖得力量共同作用于导管水柱上就会产生张力,其张力可达-3.0MPa,但由于水分子内聚力远大于水柱张力,同时,水分子与导管或管胞壁的纤维素分子间还有附着力,因而维持了输导组织中水柱的连续性,使得水分不断上升。导管水溶液中有溶解的气体,当水柱张力增大时,溶解的气体会从水中溢出形成气泡,在张力的作用下,气泡还会不断扩大,产生气穴现象,然而,植物可通过某些方式消除气穴造成的影响,例如气泡在某一些导管中形成后会被导管分子相连处的纹孔阻挡,而被局限在一条管道中,当水分移动遇到了气泡的阻隔时,可以横向进入相邻的导管分子而绕过气泡,形成一条旁路,从而保持水柱的连续性,另外,在导管内大水柱中断的情况下,水流仍可通过微孔以小水柱的形式上升,同时,水分上升也不需要全部木质部参与作用,只需部分木质部的疏导组织畅通即可。11.合理灌溉在节水农业中的意义如何?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灌溉?答: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少,但人均水资源量仅是世界平均人数的26%,而灌溉用水量偏多又是存在多年的一个突出问题。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是一个带有战略性的问题。合理灌溉是依据作物需水规律和水源情况进行灌溉,可调节植物体内的水分状况,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用适量的水取得最大的效果。因此合理灌溉在节水农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做到合理灌溉,就需要掌握作物的需水规律。反映作物需水规律的参数有需水量和水分临界期。作物需水量(蒸腾系数)和水分临界期又因作物种类、生长发育时期不同而有差异。合理灌溉则要以作物需水量和水分临界期为依据,参照生理和形态等指标制定灌溉方案,采用先进的灌溉方法及时地进行灌溉。12:什么是水份利用率?如何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WaterUseEfficiency,简写为WUE)也称水分生产率,是表示作物水分吸收利用过程效率的一个指标。生理途径:遗传改良、减少呼吸消耗、调节根冠比、化控调节、群落繁茂度调控生态途径:减少土壤蒸发、培肥地力、适当灌溉13:How does a plant respond to soil drying?Answer:Roots have the ability to sense soil drying and produce signals regulating shoot physiology Chemical signals (including abscisic acid (ABA), xylem sap pH, and )Hydraulic signals (changes in plant water status)14.ABA regulates crop vegetative physiology under drought stressAnswer:ABA depresses leaf expansion under drought;ABA promote root growth under drought;ABA enhances root hydraulic conductivity under drought;ABA induce stomatal closure under drought;15.ABA regulates crop reproductive physiology under drought stressAnswer:At early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high level of ABA in reproductive organs reduces seed set in response to a low assimilate availability, thereby survival is optimised by a few seeds.At later reproductive stages (after the number of seeds is fixed), high level of ABA promotes the redistribution of reserve carbohydrate to fruits/seeds thereby maintaining their growth. ABA mediates the crop response to a decrease of soil water availability in a way that optimises the balance between crop survival and productivity.16.Can we utilize ABA-induced partial stomatal closure to improve crop WUE? Partial stomatal closure increases intrinsic WUE in potato leaves 17,高等植物的离子吸收有何特点?答: 选择性; 积累现象; 需要代谢能; 有基因型的差异。18离子的相互作用包括哪些主要内容?举例说明它在生产中的实用价值。答:离子的相互作用有: 离子竞争争现象即离子竞争载体:如Cl-抑制NO3-的吸收,NH4+抑制K+的吸收。 离子的增效作用协同作用1944年Viets发现在很低浓度时,Ca2+ 、 Mg2+、Sr2+、Al3+促进一价阳离子(K+、Rb+)和一价阴离子(Br- )的吸收的现象,而且这种促进效应随外液pH 值降低而加强。故称这种现象为Viets effect。 同和种盐的阳-阴离子的相互作用如CaCl2 、K2SO4溶解在土壤溶液中后,由于植物对离子的选择吸收,Cl- 和 K+的吸收快,Ca2+和SO42-的吸收慢,经过一段时间后吸收慢的离子会反过头来抑制吸收快的离子的吸收。19;溶液培养法有哪几种类型,用溶液培养植物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溶液培养的方法有水培、砂培、雾培、NFT等。为了顺利地用溶液培养法培养植物,至少要注意如下几点事项:(完全培养溶液或缺素培养溶液)培养液含有植物必需的营养成分;各营养成分必须以植物可利用的形态供应;各种营养成分成定比例:供应的数量不能使溶液的水势太低,以防植物脱水;溶液必须有与植物相适应的pH,而且要经常调整来保持它;注意给根系通气,以保持适当的根系活力;经常更换溶液,常常一星期就要更换一次。20:What characters.are the organization of transport at plant membranes?Answer: 1.与代谢偶联的H+泵构成了植物中以质子为基础的能量系统的基础。运输离子的周转速率为102个分子/秒。 2.与H+或Na+流偶联的载体蛋白驱动溶质的吸收和排泄。运输离子的周转速率为103个分子/秒。 a.协同运输蛋白: 与质子同向由胞外注射胞内。 b.反向运输蛋白:通过溶质与质子交换将溶质从胞内排出胞外。 3.通道促进特定的离子顺电化学势能方向运动。运输离子的周转速率为大于106个分子/秒21:钾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如何?酶的活化剂。钾在细胞内可作为60多种酶的活化剂,如丙酮酸激酶、果糖激酶、苹果酸脱氢酶、淀粉合成酶、琥珀酰CoA合成酶、谷胱甘肽合成酶等。因此钾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呼吸作用以及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钾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与糖的合成也有关,并能促进糖类向贮藏器官运输。钾是构成细胞渗透势的重要成分,如对气孔的开放有着直接的作用22:如何证明矿质元素的主动吸水有载体参加?可用饱和效应和离子竞争现象来证明。细胞吸收离子存在饱和效应,即在一定的离子浓度范围内,细胞吸收离子的速度随外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外液离子浓度超过一定范围,细胞吸收离子的速率就不再增加了,说明载体全被离子结合,达到饱和。细胞吸必离子存在竞争现象,如细胞对钾、铷离子的吸收,相互产生竞争抑制,即一种离子浓度的增加,抑制另一种离子的吸收,说明两种离子为同一种载体所运转,并且竞争同一结合部位。23:用实验证明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存在着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将植物的根系放入含有矿质元素的溶液中,首先对一个矿质元素迅速进入根的阶段称为第一阶段,然后矿质元素吸收速度变慢且较平稳成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矿质元素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质外体,而在第二阶段,矿质元素又进入原生质和液泡,如果将植物根系从溶液取出转入水中,进入组织的矿质元素会有很少一部分很快的泄露出来,这就是原来进入质外体的部分。如果将植物的根系处于无氧气低温中或用抑制剂来抑制根系吸收作用时,会发现:矿质元素进入质外体的第一阶段基本不受影响,而矿质元素进入原生质和液泡的第二阶段会被抑制。这一实验表明:矿质元素进入质外体与其跨膜进入细胞质和液泡的机制是不同的。前者是由于扩撒作用而进行的吸收,这是不需要代谢来提供能量的顺电化学梯度被动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后者是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梯度主动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24、什么是有机农业,有机食品和有机产品?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有机食品(Organic Food)也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除有机食品外,国际上还把一些派生的产品如有机化妆品、纺织品、林产品或有机食品生产而提供的生产资料,包括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经认证后统称有机产品。有机产品(Organic product)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合法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认证并颁发证书的一切农产品。25: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什么区别?无公害食品是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食品。严格来讲,无公害是对食品的一种基本要求,普通食品都应达到这一要求。 绿色食品是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优质、营养类食品。 有机食品也叫生态食品,是根据有机食品种植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范而生产的、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认证并颁发证书的食品和农产品。 有机食品与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最显著差别是,前者在生产和加工过程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合成色素、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后两者则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因此,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比其他食品的生产难得多,价格也就更高一些。26:从认证程序,认证标准和认证机构方面来论述如何做有机食品的认证?标准:“所谓有机食品就是在未经污染的自然环境下(包括土壤、空气、水),不使用化肥农药,不使用转基因种子,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添加剂的安全食品。程序:1 申请,2 预审并制定初步的检查计划,3 签订有机食品认证检查合同,4 初审,5 实地检查评估,6 编写检查报告,7 综合审查评估意见,8 对相应项目作出认证决定:9 有机食品标志的使用10 有机食品标志释义:机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中鉴认证有限责任公司 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 北京中安质环认证中心 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中食恒信(北京)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27绘出一般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光合速率与光强曲线图,并对曲线各部分的特点加以说明。答: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在光照强度较低时,植物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增高而相应增加,但光强进一步提高时,光合速率的增加幅度就逐渐减少,当超过一定光强时即不再增加,表现为光饱和现象,达到光饱和现象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在光饱和点以下,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减小而降低,到某一光强时,光合作用中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中释放的二氧化碳达到动态平衡,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28C3植物的光呼吸为什么比C4植物高?答:C3植物PEP羧化酶对二氧化碳亲和力高,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强,在叶肉细胞形成C4二羧酸之后,再转运到维管束鞘细胞,脱羧后放出二氧化碳,就起到了二氧化碳泵的作用,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了RUBP羧化酶的活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还原,不利于乙醇酸的形成,不利于光呼吸进行,所以C4植物光呼吸测定值很低,而C3植物,在叶肉细胞内固定二氧化碳,叶肉细胞的二氧化碳氧气比值较低,此时,RUBP加氧酶活性增强,有利于光呼吸的进行,而且,C3植物中RUBP羧化酶对二氧化碳亲和力低,光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不易重新被固定。 29、类囊体上有哪几种复合物,他们在光合作用中各起什么作用?答:类囊体上有四种大分子复合物: 光系统(PS)复合物, 细胞色素b6/f 复合物 (Cytb6 / f) , 光系统(PS)复合物, ATP合酶复合物CF1CF0。 PS复合物中有反应中心色素分子P680,去镁叶绿素,醌类化合物,锰蛋白(还结合有Cl-)。PS的光反应是短波光反应,其主要特征是水的光解和放氧。PS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P680吸收光能,把水分解,夺取水中的电子供给PSI。除这两个光系统外,还有另外两种色素蛋白复合物,它们都是聚光色素与蛋白结合而成,所以称为聚光色素复合物(LHC),它们分别从属于PS和PS,相应称为LHC-和LHC-,只吸收和传递光量子,不发生电荷分离,及光化学反应。组成:P680 + LHC- + pheo + Q + TyrZ + Mpheo 为受体,TyrZ为供体,M 为锰蛋白,Q:QA,QB,PQ库反应中心多肽很可能是32KD的蛋白D1和D2Z蛋白4个Mn2+与一条或几条多肽链结合,Cl- ,Ca2+也结合在其上。功能:4光子 + 2H2O+ 2PQ + 4H+ (间质) 2PQH2 + O2 + 4H+ (类囊体腔) Cytb6/f 除含细胞色素 b6 和细胞色素 f 外,还有铁硫蛋白,主要起电子传递体作用。功能:2PQH2 + 4PC(Cu2+) 2PQ + 4PC(Cu+) +4H+ PS复合物中 ,除了作用中心色素P700外,还有几种铁硫蛋白。PSI的光反应是长波光反应,其主要特征是NADP+的还原。当PSI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吸收光能而被激发后,把电子供给Fd。在NADP+还原酶的参与下,把NADP还原成NADPH。组成:P700+LHC-+A0+A1+3FeS(Fx,FA,FB)+Fd+FNR+PCA0 叶绿素a分子,A1 叶绿醌,Fd 最终电子受体,FNR 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PC质蓝素功能:4光子+4PC(Cu+)+Fd(Fe3+)4PC(Cu2+)+4Fd(Fe2+)4Fd(Fe2+)+2H+2NADP+4Fd(Fe3+)+2NADPH ATP合酶复合物是催化ATP合成的场所。其组成复杂,它的 CF0 贯穿类囊体膜,由四种亚单位组成,位于膜内 ; CF1连在CF0上,恰好伸展在类囊体膜外表面,CF1由五种亚单位,组成,是它把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偶联起来,因而把ATP合酶也称为偶联因子。功能:ADP+Pi ATP30光合作用C3途径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产物是什么?答:C3途径可分为羧化、还原、再生3个阶段。 (1) 羧化阶段 指进入叶绿体的CO2与受体RuBP结合,生成PGA的过程。产物为甘油酸-3-磷酸(PGA) (2) 还原阶段 指利用同化力将3-磷酸甘油酸还原为甘油醛-3-磷酸的反应过程。产物为甘油醛-磷酸(GAP) (3) 再生阶段 甘油醛-3-磷酸重新形成核酮糖-1,5-二磷酸的过程。产物为RuBP的再生 产物合成阶段产物为蔗糖和淀粉31:C3途径,C4途径和CAM途径有何异同点?C3途径是碳同化的基本途径,可合成糖类,淀粉等多种有机物.C4途径和CAM途径都只起固定CO2的作用,最终还是通过C3途径合成光合产物等. C3途径是最基本的,无论是C4及CAM途径都要通过C3途径来同化CO2。没有C3途径就没有后两者。 CAM途径与C4途径基本相同,二者的差别在于C4植物的两次羧化反应是在空间上(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分开的,而CAM植物则是在时间上(黑夜和白天)分开的32:环式光合磷酸化,非环式光合磷酸化和假环式光合磷酸化有什么区别?1.非环式光合磷酸化(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与非环式电子传递偶联产生ATP的反应。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与吸收量子数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2NADP+3ADP3Pi 2NADPH3ATPO2+2H+6H2O 在进行非环式光合磷酸化的反应中,体系除生成ATP外,同时还有NADPH的产生和氧的释放。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仅为含有基粒片层的放氧生物所特有,它在光合磷酸化中占主要地位。 2.环式光合磷酸化(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与环式电子传递偶联产生ATP的反应。 ADPPi ATPH2O 环式光合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互联网平台微服务架构性能测试报告2025:区块链技术在性能优化中的应用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与城市物流配送体系优化报告
- 测试经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校长竞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甘肃兰州市2025年质量协会质量专业能力考试(六西格玛黄带)模拟试题及答案
- 村委会副主任民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 2025年幼儿礼仪考试题及答案
- Unit 17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英语第一册朗文国际英语
- 2025年燃气调压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省首届职业技能竞赛(人工智能训练师赛项)备赛试题库300题(答案版)
- 2025年中国建设银行个人信用贷款合同
- 2025年广东惠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001 220kV升压站事故油池施工方案
- 智慧停车场运营管理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
- 出资比例的协议合同
- GB/T 10345-2022白酒分析方法
- GB/T 19418-2003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
- 四川省参保单位职工社会保险费欠费补缴申报表
- GA 622-2013消防特勤队(站)装备配备标准
- 240农业政策学-张广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