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卤低烟阻燃可发性聚苯乙烯建筑保温板.doc_第1页
无卤低烟阻燃可发性聚苯乙烯建筑保温板.doc_第2页
无卤低烟阻燃可发性聚苯乙烯建筑保温板.doc_第3页
无卤低烟阻燃可发性聚苯乙烯建筑保温板.doc_第4页
无卤低烟阻燃可发性聚苯乙烯建筑保温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工业大学项目1 无卤低烟阻燃可发性聚苯乙烯建筑保温板2 无卤高效阻燃木塑复合材料3 植物纤维增强生物基复合材料4基于RFID的飞腾服装生产管理系统5飞腾智能计算机配棉与纱线质量预测系统6飞腾针织花型图案自动设计系统7 飞腾服装裁剪路径优化与仿真系统8 飞腾纺织ERP系统(教学版)9 飞腾服装CAD/CAM数据转换系统10 飞腾纬编针织物三维仿真系统11 聚合物光纤发光织物12 隔热耐烧蚀玻璃纤维织物13 光纤传感原位实时液体分析系统14 有机物吸附功能非织造布制备技术及应用15 智能调温羊绒产品的产业化开发16淀粉改性浆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测试与表征17 管道修复用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研究1无卤低烟阻燃可发性聚苯乙烯建筑保温板 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板具有质轻、高效隔音、保温性能优良等特性,在建筑行业、包装材料等等行业得以广泛应用,然而,普通的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板具有易燃、燃烧时释放烟雾量大的缺陷,由其燃烧而引发的火灾已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惨痛的损失,因此,可发性阻燃聚苯乙烯建筑保温板的开发意义重大,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本项目开发了一种低成本的、易工业化实施的无卤高效阻燃可发性聚苯乙烯建筑保温板,阻燃等级远高于目前市场上的B1建筑保温板的阻燃性能,市场前景广阔。2无卤高效阻燃木塑复合材料 木塑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重复利用的环保型复合材料,在建材、装修、园艺等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在北京奥运场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场地、地板、园艺等方面已有大量应用,市场前景广阔。然而,木塑复合材料易燃烧,因此,本项目经过3年的科研攻关,开发了一种无卤高效阻燃木塑复合材料,并已申请了相关发明专利,该材料的阻燃性能优良,力学性能极佳,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木塑复合材料。3植物纤维增强生物基复合材料王春红 王瑞13820882015 以麻类纤维、生物基树脂、纳米材料等为原料,采用真空模塑、热压成型等工艺制备了多种植物纤维增强生物基复合材料。所制备材料拉伸强度、模量,弯曲强度、模量,剪切强度、模量,阻燃性能,热稳定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可满足汽车前脸、车门板、顶棚、行李架及轨道列车车厢板、建筑模板等的性能要求,在汽车、轨道客车、建筑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且具有显著的社会及环保效益。可以采取技术入股等方式合作。4基于RFID的飞腾服装生产管理系统 通过建立基于RFID的生产及仓储管理系统,采用智能卡识别员工、在制品、成品等信息,从而达到实时记录生产过程中“人、机、料”的运转情况,得到管理部门需要的各种信息,从而对生产及时进行调整,并及时记录出入库情况。实现企业的快速反应,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主要内容包括:(1)工序编制;(2)扎捆登记;(3)裁片捆包;(4)车缝数据获取;(5)质量跟踪等。5飞腾智能计算机配棉与纱线质量预测系统 针对目前计算机配棉的不足,新型的智能计算机配棉系统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在配棉方案优选上进行了增强,在预测功能上也进行了增强,可以建立非线性模型,根据现有原料预测成纱质量,或根据成纱需求,预测原料需求。主要内容:(1)原棉库存管理子系统:管好库存原棉的账目,为配棉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依据;(2)成纱质量分析与预测子系统:建立动态预测数学模型,为分析混合棉性能和工艺参数对成纱质量的影响以及预测成纱质量提供数据; (3)自动配棉子系统:选用最佳的接替棉批,确定合适的成分百分比,完成配棉进度表。6飞腾针织花型图案自动设计系统 针织花型图案自动设计系统通过数学算法自动生成图案,或对基本图案进行变换,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风格独特、出人意料的花型图案,设计人员只需从中筛选出可用的花型图案即可。将大大降低花型图案的设计难度,提高设计效率,从而提升针织企业的竞争力。 主要内容:(1)图案生成模块;(2)图案变形模块;(3)色彩处理模块;(4)绘制模块;(5)常用处理模块。 7飞腾服装裁剪路径优化与仿真系统 通过在正式裁剪之前对排料文件中记录的样片进行优化排序,对缩减空行程、提高效率、延长设备寿命,实时指导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内容:(1)文件;(2)视图缩放;(3)路径优化;(4)裁剪仿真;(5)检测信息;(6)帮助。8飞腾纺织ERP系统(教学版) 本系统是对纺织企业进行综合管理的系统,涉及进销存、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可用于纺织院校纺织工程专业的ERP教学、纺织企业ERP使用的培训等。 主要内容:(1)进销存管理模块;(2)计划管理模块;(3)车间管理模块;(4)工艺质量管理模块;(5)设备管理模块;(6)人力资源管理模块;(7)系统管理模块等。9飞腾服装CAD/CAM数据转换系统 可用于服装企业CAD系统生成的排料数据转换为服装电脑裁床(CAM)用的数据。10飞腾纬编针织物三维仿真系统 本系统可以实现纬编基本组织(纬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双罗纹组织和双反面组织等)、纬编花色组织(包括集圈组织、提花组织、衬垫组织和移圈组织等)的设计和三维虚拟仿真。不仅能降低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使纺织产品的开发周期大为缩短,从而更快地应变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11聚合物光纤发光织物钟智丽智能纺织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有效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 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是信息和纺织两大产业的完美结合,其核心是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入纺织品中,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发光织物正是电子信息智能纺织品的典型,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领域。 选用聚合物光纤分别与棉纱、涤纶单丝相交织形成织物。交织方式:考虑到聚合物光纤弯曲易断以及光纤表面光滑易在织造中引起打滑的特点,选用聚合物光纤作为纬纱,普通纱线作为经纱进行织造。聚合物光纤发光织物的光路设计:将聚合物光纤每二十根进行集束,然后通过自制的连接件将直径为5mm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与集束后的聚合物光纤连接耦合;聚合物光纤发光织物的电路设计:选用并联电路进行多个发光二极管的连接,采用3V的便携式电源。 光纤发光织物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聚合物光纤织物的特性:优异的柔韧性、重量轻、较优的服用舒适性能、使用耐久性、可传输光和发散光、使用安全和易于光源连接,但使用温度受到限制。 应用:发光纺织品、医用光疗、柔性显示器和织物传感器。 12隔热耐烧蚀玻璃纤维织物郑振荣 赵晓明玻璃纤维因具有不燃烧,重量轻、化学稳定性好、强度高、保温效果好、价格低等优势,得到企业和研究人员的青睐。但将玻璃纤维织成织物后,由于织物组织内存在孔隙,织物受热后热气流、火焰和辐射线可透过织物内的孔隙向织物背面传递;有些火花或铁水喷溅到玻璃纤维织物上后可嵌入织物内的孔隙,容易对人体或设施造成伤害。 利用有机硅树脂与无机填料复合制备出高性能涂层液,对玻璃纤维织物进行涂层;织物的涂层封死了热气流、火焰、辐射线直接进入织物的通道,使织物中的气体保持静止状态,显著提高玻璃纤维织物的隔热性能。有机硅树脂以Si-O-Si键为主链,织物在低温遇热后可在其表面生成富含Si-O-Si键的稳定保护层6,且苯环结构在碳化后可以形成坚硬的碳层,减轻热源对基材内部的伤害。织物在极高温度下,有机聚合物分解后,涂层中的活性物质会对涂层本身起到愈合作用,使涂层陶瓷化,从而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 课题组制备的涂层玻璃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隔热耐烧蚀性能,在1300火焰烧蚀下,织物背面升温速度低于加拿大Hi-temp产品,而且与Hi-temp产品相比,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少,具有低毒性且织物表面没有明显的色变。经涂层后,织物的断裂强力显著提高。垂直燃烧试验表明本课题制备的涂层织物具有很好的不燃性,遇热后织物结构能保持完整;拒水拒油试验表明本课题制备的涂层织物具有很好的拒液性能。13光纤传感原位实时液体分析系统赵晓明本产品通过特殊设计的光纤传感装置,对液体进行多波段或全波段的实时光谱分析,可得到瞬时UV/VIS光谱,从而获得溶液(包括染液)中的全部信息和相关参数,使原位在线监测溶液浓度成为可能。 由于该系统可以不用取样,原位瞬时提供液体的全光谱信息,非常适于快速检测和分析一些化工、生化过程的液体参数、从而优化工艺、控制产品质量等。该系统在第一代产品的基础上,基于实验数据而开发的分析软件,可以对多组分染料浓度进行在线监测,为印染企业在提高染色实验室准确度,染色处方中染料浓度的管理,选择相容性及直接性优秀的染料从而拟定最佳处方,短时间内掌握并标准化实验室与现场间色差要素,掌握发生色差的原因从而减少色差,降低复染率等方面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解决方案,将使纺织印染企业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产品采用光纤传感技术对包括纺织印染行业、水处理行业、环境污染控制行业,以及有关的化工生产行业等提供最新科技手段,原位在线监测及智能控制工艺过程,为提高生产率,降低消耗、节能减排,以及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做出贡献。14有机物吸附功能非织造布制备技术及应用封严油性有机物及其污水、废弃液以及各种事故如油船或储罐泄漏造成的河流、海洋等水资源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因石油化工企业有机物泄溢等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因此,为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研究和开发新型吸油材料及其处理技术势在必行。 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是一种典型的疏水性材料,具有疏水亲油的特征,原材料的密度小,比水轻,几乎不吸水,也不溶于油类和强酸强碱,其吸油倍率能达到十几倍,是一种高效无污染吸油材料。但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只能利用毛细管作用或纤维间的孔隙来吸附和储存液体,吸附速率快,但吸附选择性差,对有机物的保持力并不高。该项目以具有超细纤维结构的熔喷聚丙烯非织造布为基材,以对油性有机物具有亲和性能的单体为改性材料,采用适当方法对非织造布进行改性,制备具备有机物吸附功能的非织造布。所制备非织造布对甲苯和煤油的饱和吸附率可达12g/g和15g/g,在水体环境保护、有机物分离和回收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项目相关成果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15智能调温羊绒产品的产业化开发王建坤主要研究和开发智能调温纤维及其与羊绒纤维的混纺混织产品。 智能调温纤维,也称为蓄热调温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智能纤维材料。智能调温纤维及其纺织品具有双向温度调节功能,其主要目的是改善纺织品的舒适性,它是将相变蓄热材料与纤维和纺织品制造技术相结合开发出的高新技术产品。 智能调温纤维是一种植入微胶囊的纤维,技术关键是以微胶囊包裹热敏相变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能以潜热的形式吸收储存和释放热量的功能。其在温度变化中,可以固态液态互相转化,由此达到吸热、放热的效果。热敏相变材料种类较多,但服用纤维材料中热敏相变材料相转变点的温度范围应接近人体皮肤温度(即33C)。智能调温纤维中的微胶囊热敏相变材料一般为碳氢化蜡(Hydrocarbonwax),它能对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在皮肤上作出相应的反应,起到对外界温度变化的缓冲作用,它的相转变温度范围为20-32C,如外界温度在25-39C范围变化时,含有智能调温纤维的服装可以将温度控制在30-35C,使人体感到舒适。 智能调温纤维的温度调节机理是通过构成服装的智能调温纤维内存在成千上百万个具有能量转换功能的相变材料,其不间断地吸收和释放能量来调节温度,使其保持一个舒适的温度范围,故用智能调温纤维可制得冬暖复凉的服装,也称为空调服装。其产品最初主要用于宇航员的登月服装,包括手套、袜予、内衣等。目前智能调温纤维既能纯纺,也可与棉、毛、丝、麻等各类纤维混纺交织,可梭织和针织,主要用于户外服装、内衣裤、毛衣、衬衣、帽子、手套和床上用品等。 16淀粉改性浆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测试与表征王建坤浆料作为经纱纤维的粘结保护材料,在织造过程中大量的使用,但现常用浆料PVA的退浆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目前纺织浆料的研发更关注浆料的降解性、生态性。淀粉作为棉、麻、粘胶等纤维素纤维经纱上浆的主浆料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良好的上浆效果,然而由于淀粉大分子链的柔顺性差,浆膜硬脆,玻璃化温度高,所以淀粉浆料的上浆性能还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对高支纯棉纱、涤棉混纺纱以及纯化纤类纱线的上浆效果差。为此,我团队在纺织用改性淀粉浆料方面已经做了多年的研究。近两年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基于微波场制备的接枝阳离子玉米淀粉:以阳离子玉米淀粉为原料,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丁酯为单体在微波场中进行接枝共聚,制备出接枝阳离子淀粉。研究表明,经微波辐射接枝变性,该淀粉理化性能改善:淀粉结晶度降低,团粒结构弱化,水合能力增强;特性黏度与表观粘度下降,流变性能改善。浆纱测试结果表明,接枝淀粉浆纱性能随接枝率增大而提高,当接枝率约为14%时,浆纱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最优值,接近PVA浆料。而以接枝淀粉为主体辅以乙酰化淀粉与原淀粉组成的混合浆料,其浆纱效果超过了PVA。 基于微波场制备的乙酰化玉米淀粉: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乙酸乙烯酯为酰化剂,碳酸钾为催化剂,采用微波辅助法制备了乙酰化玉米淀粉。研究结果表明,乙酰化淀粉的理化性能较原淀粉有了很大改善:其水合能力增强,溶胀性与糊透明度提高;特性黏度与表观粘度下降,流变性能改善;凝沉作用减弱,抗老化性增强。乙酰化对涤棉纤维的粘附性提高,克服了原淀粉对疏水性合成纤维粘附力不足的缺陷。17管道修复用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研究张淑洁、王瑞城市埋地燃气管道、供水管道、排污管道、化工管道等等,一旦受损发生介质的泄漏,会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与经济损失。更换新管道不仅成本较高,而且需开挖地面,影响交通与环境,施工周期长。特别是穿越楼群和马路下面的管道,开挖困难,繁华闹市区的商业索赔费高,重要交叉路口、高速公路、铁路等位置根本不能开挖。本课题采用管状纺织复合材料作内衬管修复管道,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据统计与更换新管道相比,一公里能节省2030万元,若每年更换新管道200300公里,则每年可节省40009000万元,其经济效益显著,且免去了开挖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如免除了噪音、尘土等的环境污染,以及交通受阻、破坏市容等问题的困扰,符合现代城市环保的要求,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本课题主要对管道修复用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原料选择、结构设计、制作原理与方法、复合成型原理与工艺等进行了研究。国内外期刊上已发表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积累了一定的理论与实验基础。1一种长丝束纤维化学改性生产装置申请(专利)号:CN201110237231.0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发明(设计)人:安树林,肖长发,骆霁月本发明公开一种长丝束纤维化学改性生产装置,该生产装置顺序包括丝束整理机、水解反应器、第一压榨机、第一水洗槽、第二压榨机、酸洗槽、第三压榨机、第二水洗槽、第四压榨机、烘干机和打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解反应器由水解槽和放置水解槽内的丝束往复框架组成,所述丝束往复框架为矩形框架结构,包括上、下两排导丝辊,每排导丝辊至少为10个,且上排导丝辊的数量比下排导丝辊的数量多1个;所述压榨机主要由前压辊对及后压辊对和中间的导丝辊组成;所述第二压榨机、第三压榨机和第四压榨机的结构与第一压榨机的结构相同。2一种有机液体吸附纤维的制造方法申请(专利)号:CN201110228652.7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发明(设计)人:徐乃库,肖长发,赵健,马艳霞,安树林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液体吸附纤维的制造方法,其工艺过程如下:1.先将设计组成要求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去离子水,分散剂和引发剂加入到聚合釜中,搅拌均匀;升温至7090,反应35h后,提高反应温度至90100,继续反应13h;终止反应后,取出产物、过滤,洗涤,干燥后粉碎,得乳白色颗粒状聚合物;2.取设计要求的所得聚合物、反应性多官能团单体和引发剂于双螺杆挤出机中,在熔融挤出过程中使所述三者组成的混合体系同时发生交联反应,制得具有交联结构的初生有机液体吸附纤维;3将初生有机液体吸附纤维适当拉伸、热定型后,即得到所述有机液体吸附纤维。3一种储热调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申请日期:2011年3月22日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发明(设计)人:张兴祥,石海峰,王学晨,韩娜,李丽娟本发明公开一种储热调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纤维以梳形聚合物相变材料为A成分,以成纤聚合物为B成分,A成分在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2060,B成分在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8040,经熔融复合纺丝方法制成;所述梳形聚合物相变材料为聚3-烷基吡咯、或摩尔比为30707030的两种3-烷基吡咯的共聚物、或者混合质量比为30707030的两种聚3-烷基吡咯的共混物;所述成纤聚合物包括共聚酯、共聚酰胺、聚乙烯、聚丙烯、聚4-甲基戊烯-1、丙烯腈-丁烯腈共聚物或聚己内酰胺中的至少一种。该纤维采用熔融复合纺丝方法制备。4一种阻燃苯乙烯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申请(专利)号:CN201110068210.0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发明(设计)人:任元林,程博闻,刘玉桂,康卫民,刘晓辉本发明公开一种阻燃苯乙烯类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原料组成(重量)包括100份回收苯乙烯聚合物、1030份阻燃剂、15份抑烟剂和530份增强剂,其制备方法工艺是:1.在105150、转速6001000r/min条件下,在高混机中搅拌增强剂至含水率为12;2.将回收聚苯乙烯聚合物制品在高速粉碎机中粉碎后,加入到双螺杆机中挤出造粒;3.将造粒、干燥木粉、阻燃剂和抑烟剂依次加入到高混机中,预混510min,然后卸料至低速冷混机中,再混合510min,得预混料;4.将预混料通过双螺杆机组或单螺杆机熔融造粒,即得到阻燃苯乙烯聚合物复合材料。5一种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吸音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申请(专利)号:CN201110041775.X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发明(设计)人:程博闻,庄旭品,焦晓宁,康卫民,关克田本发明公开一种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吸音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丙烯腈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纺丝溶液,再将纺丝溶液经供应装置供应到含有一系列喷丝孔的纺丝模头,使纺丝溶液从纺丝模头的喷丝孔中挤出,形成纺丝溶液细流;同时至少一股被空气加热器加热的高速喷射气流进入纺丝模头,并经由纺丝模头的气隙以15-60度的喷射角吹向挤出纺丝溶液细流;实现对纺丝溶液细流拉伸细化,同时加速纺丝溶液中溶剂挥发,形成超细纤维;利用高速喷射气流和抽吸气流将所述超细纤维在网帘上收集成网,即形成聚丙烯腈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吸音隔热材料;将所形成的聚丙烯腈超细纤维非织造布吸音隔热材料按设计要求进行多层铺网即得。 6一种聚合物纳微纤维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申请(专利)号:CN201110041792.3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发明(设计)人:庄旭品,程博闻,关克田,康卫民,焦晓宁本发明公开一种聚合物纳微纤维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先将至少一种聚合物溶解在至少一种溶剂中,制成纺丝溶液;再将纺丝溶液供应到含有一系列喷丝孔的喷丝板,使纺丝溶液从喷丝板的喷丝孔中挤出,形成纺丝溶液细流;然后利用至少一股高速喷射气流拉伸细化纺丝溶液细流,同时加速溶剂挥发,形成纳微纤维;最后利用高速气流和抽吸气流将纳微纤维收集在网帘上即得;所述的聚合物为成纤聚合物;溶剂是指可溶解成纤聚合物并具有挥发性的溶剂;高速气流的喷射角为15-60度,且喷射速度比纺丝溶液细流的挤出速度至少高50倍;纺丝溶液中的聚合物质量浓度为2-50;纺丝溶液在纺丝温度下的粘度为10-100,000mPs。7一种高强聚乙烯纤维/水溶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申请(专利)号:CN201010542786.1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发明(设计)人:徐志伟,陈磊,李嘉禄,吴晓青,陈利,孙颖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聚乙烯纤维/水溶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顺序采用以下工艺步骤:1.在金属板上涂覆脱模剂,每隔30min涂覆一次,共涂三次;2.在金属板上再均匀涂覆一层浓度为5-30wt的聚氨酯水溶液,在空气中静置510min;3.将金属板置于6080的干燥箱内干燥2030min;4.取出金属板,冷却后揭下薄膜;5.按设计要求层数和形状剪裁高强聚乙烯纤维布,并在每两层纤维布间铺上所制薄膜,构成组合夹层材料;6.将第5步所述材料置于压机上,在压机温度8090、压力515MPa下热压3060min后,即得到所述高强聚乙烯纤维/水溶性聚氨酯复合材料。8一种储热调温纤维申请(专利)号:CN201010297502.7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发明(设计)人:张兴祥,石海峰,尹亿平,李剑华,牛建津本发明公开一种储热调温纤维,该纤维以梳形聚合物相变材料为A成分,以成纤聚合物为B成分,经熔融复合纺丝方法制成;所述的梳形聚合物相变材料为聚(3-烷基噻吩)的均聚物、或摩尔比为20808020的两种3-烷基噻吩的共聚物、或混合质量比为20808020的两种聚(3-烷基噻吩)均聚物的共混物;所述的成纤聚合物包括共聚丙烯腈、共聚酯、共聚酰胺、聚丙烯和聚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A成分在纤维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60,所述B成分在纤维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8040。该纤维除具有良好的储热调温性能外,还具有抗静电、低渗漏、热稳定性好等特点。9一种涤纶织物生物改性的方法申请(专利)号:CN201010267616.7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发明(设计)人:张健飞,张卫玲,巩继贤,李政,李秋瑾本发明公开一种涤纶织物生物改性的方法,主要包括:1.菌种培养:将睾丸酮丛毛单胞菌在30-37,斜面固体培养基中培养12-18h,存于4冰箱中;2.涤纶改性溶液配制:配制对苯二甲酸浓度为1-3g/L的涤纶改性溶液6份,每份150ml,分别装在锥形瓶中,121下包扎灭菌25min;3.涤纶织物改性:将6份涤纶织物紫外线灭菌0.5h;将单胞菌种转接到3份涤纶改性溶液中;将3份涤纶织物分别加入到3份改性溶液中,另外3份作为参比;于30-37,转速为200r/min下振荡培养,催化改性涤纶织物;4先用自来水细流冲洗织物,然后用蒸馏水冲洗,最后用超声波清洗,晾干后即得。10一种阻燃纤维素增强塑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专利)号:CN201010232642.6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发明(设计)人:任元林,程博闻,刘晓辉,刘玉桂,徐玲本发明公开一种阻燃纤维素增强塑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的特征在于按重量份包括100份热塑型高聚物和2050份的纤维素材料,且热塑型高聚物或纤维素材料中至少有一种为经过阻燃改性处理的材料;所述的热塑型高聚物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或聚苯乙烯;所述的纤维素材料为下述材料中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质量比例的混合物;粒径50400目的木粉、竹粉、小麦秸秆粉、玉米秸秆粉、麸皮或稻糠;失去纺织加工价值的纤维素纤维。该制备方法首先将热塑型高聚物或/和纤维素材料进行相应的阻燃改性处理,然后把所述的高聚物和纤维素材料经螺杆挤出机混均,熔融后挤出,再经模压成型即得。11一种金属镀膜织物耐磨性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申请(专利)号:CN201010197590.3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发明(设计)人:郭兴峰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镀膜织物耐磨性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试样,依据国家标准制备金属镀膜织物磨损试样;并测定试样未镀膜之前其经纬纱交织点处的标准相对亮度;2.磨损试验,把试样放在马丁代尔摩擦实验机上进行摩损实验,磨料采用毛织物,并记录摩擦次数;3.采集图像,将试样在背光源照射下,由显微镜将其图像放大,再由CCD采集试样图像,并送计算机存储;4.计算相对亮度,用图像处理软件处理采集的试样图像,计算试样图像的相对亮度大小,以试样的标准相对亮度为依据,判定出金属镀膜织物被磨损的程度。本发明同时设计了适用于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方法的检测装置。12一种钙离子交联在纤维上接枝的聚合物水凝胶及制备方法申请(专利)号:CN201010576349.1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发明(设计)人:赵孔银,魏俊富,阚伯红,成学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钙离子交联在纤维上接枝的聚合物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钙离子交联在纤维上接枝的聚合物水凝胶的组分和质量百分含量为:聚丙烯酸钠接枝的纤维38,海藻酸钠0.964,水溶性高分子添加剂02,氯化钙0.968,去离子水7595;制备方法是:用紫外辐射在纤维上接枝聚丙烯酸,用氢氧化钠中和后得到接枝聚丙烯酸钠的纤维;将接枝聚丙烯酸钠的纤维浸泡入海藻酸钠的水溶液中,取出刮去粘附的过多粘稠溶液,将其放入氯化钙水溶液中交联,得到在纤维上接枝的海藻酸钙水凝胶。本发明操作简单,制备的纤维接枝的聚合物水凝胶在吸附分离、药物控制释放、固定化酶、组织工程等领域有应用前景。13一种钙离子交联在纤维上接枝介孔硅胶的方法申请(专利)号:CN201010576348.7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发明(设计)人:赵孔银,魏俊富,李东英,成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钙离子交联在纤维上接枝介孔硅胶的方法。制备方法是:用紫外辐射在纤维上接枝聚丙烯酸,取出洗净纤维表面的均聚物,用氢氧化钠中和处理后,得到接枝聚丙烯酸钠的纤维;配制硅酸钠水溶液;将接枝聚丙烯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