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壕吏教学实录与自评南京市教研员 袁源 师:同学们,一千两百多年前,在我们中原大地上,盛极一时的唐王朝遇到了突如其来的重大打击安史之乱。为平息“安史之乱”,九位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所占的邺城,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在敌人两面夹击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诗人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自己目睹的事实,写下了著名的叙事诗三吏三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其中的石壕吏。让我们翻开历史画卷,走进这个古老的石壕村。(对于有一定中国史知识的初二学生来说,简要的背景介绍有助于唤醒其知识积累,消除阅读的陌生感。同时,学习古代叙事诗,用背景交代做铺垫,还是很有必要的。这里之所以不介绍作者,是因为这是课文杜甫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学生已在前两首的学习中了解作者生平了,故不作重复,否则也是应该较为详细地说一说的。)一、走进石壕村师:请大家先看大屏幕屏幕上有几个词语我已经注了音,这些字音大家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读错。请大家在自己的书上标注出来。 ppt1:壕(ho)吏(l) 邺(y) 逾 (y) 戍 (sh) 妪 (y) 役(y) 炊(chu)咽(y) (学生在课本上标注读音)师:现在我们一起朗读。读这首诗的时候,请注意字正腔圆,每一个字的字音都要读标准。 (学生齐读) (朗读首先是读准字音,其实也是一种认字。这里不是简单地把生字打在投影上要求学生读几遍拉倒,而是要求学生直接在课文中标注,这样学生每读到疑难字时就能看到注音,自然能加深印象。)师:大家读得非常标准。大诗人杜甫走进石壕村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来讲述这个故事。在讲述之前,请大家关注几对词语。 ppt2:暮夜 捉人征兵、抓丁 怒苦 且自 无有 幽咽呜咽 独只 请大家勾画出来。有些词语是诗中成对出现的,直接画个圈儿;有些词语与它配对的,是我补充的,请注在这个词的旁边。(学生勾画,标注)师:我们请一列的同学辨析这些词语。师:请第一位同学告诉我们,“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诗人傍晚就到石壕村了,却发现这些官吏们夜晚才来捉人,你觉得这两个时间上的变化,能说明什么?生1:我觉得当时的官吏很着急地在捉人,所以等到夜里。因为夜里人们都回去休息了,很好捉人。师:乘着夜色,悄悄潜入村里,别人都在睡觉,把握更大。看来捉人的官吏们心情是非常急切的。 下面请第二个同学告诉我们,为什么叫“捉人”(这个词多不好听啊),明明是扩充兵源,当然应该叫“征兵”了,“有吏来征兵”,好不好?生2(不语,有些为难)师:“捉人”这个词给你的感觉怎么样?那些服兵役的人愿意还是不愿意?生2:不愿意。师:用什么方法把他们召集了去的呢?生2(仍面有难色)师:大家告诉她。生(齐):强制。师:是强迫的,是硬给拽走的。“捉人”让我们仿佛看见,别人在跑,他在追,追到了,抓了就走。比“征兵”“抓丁”更能表现百姓当时的生活状态。 再下一个同学,你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怒”和“苦”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你的感觉是什么?生3:能体现村里的人非常可怜,他们要被强迫去充军。师:你对“苦”的感受更深。“怒”是什么样的形象?生(众窃窃私语):凶。师:对,非常凶狠、非常暴虐的语气下,别人只有哀哀的苦啼。百姓这样的生活状态给我们的印象就很深了。 下一位同学,存者为什么是“且”偷生,不是“自偷生”呢?生4:因为他是一个人生活下来了。首先他生活得非常苟且的,并且他现在的安定只是暂时的,他的前途非常渺茫,说不定很快他又会被抓去充兵了。师:你说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人吗?已经战死的人,那些年轻的生命就没有办法了,活着的人又是怎么样活着呢?生4:苟且地活着。师:这样的活着还不知道能活几天。这点你分析得非常好。下一个同学告诉我们。这首诗中有几个“无”?还有几个“有”?生5:在“室中更无人”中有个“无”,在“出入无完裙”中也有个“无”。师:“室中”真的“无人”了吗?更没有什么人?生(私语):男人。师:对,没有充当兵力的年轻的男子。有没有男孩?有,只有一个,吃奶的孩子,他总不能去打仗了吧?不但没有人,而且没有?生5:一条像样的裙子。师:没有衣食,朝不保夕。生活的条件也急转直下。“夜久语声绝”了,官吏们也押着老太太走了,我却“如闻泣幽咽”,为什么不是“呜咽”呢?生6:“幽咽”的声音是断断续续的,低沉的,“呜咽”声音是连续的。师:为什么不能大大方方地哭啊?家里苦嘛。生7:因为百姓迫于朝廷的压力,所以不能放松的、大声的把自己的苦诉出来。师:正是因为断断续续的、压抑的哭声,反而更让我们觉得可怜了,心里也感到一份压力。下一位同学,“独与老翁别”为什么不能说“只与老翁别”?“独”与“只”在这儿是一样的,只能与老翁告别了,老妇不在家了。为什么要说“独”?生8:(无言)师:“独“这个字本身就能带给我们孤单凄凉的感受,这样一种悲伤的氛围就渲染出来了,要比“只与老翁别”好得多。带着对 这些词的理解,我们再读一遍。生(齐读)(这首诗的语言平白浅易,学生一望可知。所以,词语教学倘以识词为目的,则无太大必要。这里将通常的词语理解转为词语辨析,即将诗中学生不太注意的词提取出来,再配以相近或相反的词,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对理解诗意是一个有效的铺垫,颇有好处。教学中有些学生困难处,还应多加引导,不宜直说自己的想法。是为自省一。)师:读得比刚才有感情,那我们再有感情地讲一讲这个故事吧。生9:杜甫晚上投宿石壕村,看见官吏在夜里抓人,一家老人越过墙跑了,老妇人出门张望。官吏们非常愤怒,老妇人在一边诉苦。老妇人走上前对官吏说:我们家有三个儿子,他们去邺城防守了,其中一个刚刚捎信回来,但有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虽然活着的人是活着,但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是什么样子,而死了的人也已经死了,我们也没有办法了。家里也没有能够充兵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就因为如此,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我们平时也没有完整的衣服,我虽然已经衰老了,但是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去吧,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吧,我还可以做点炊事什么的。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已经没有了,只能听见低低的哭声。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老头告别了。师:他的讲述非常完整,他把这首诗的内容给我们演绎了一遍。他的讲述中有没 有什么问题?“出入无完裙”是整个一家人都没有完裙?“有孙母未去”, 是孙儿的母亲,也就是她的媳妇不能见人。连一条完整的裙子都没有,为什 么?生活条件已经到了不堪设想的程度了。哦。你还有要补充。生10:“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他说“但是”两个近来战死了。这是书信的内容,这里不能用转折。师:(向生10)你说的很好。我很高兴你能用想象。大家记住啊,诗歌给我们描绘的很多地方都是被诗人简略了,都需要读者用想象来补充的。你的想象非常好:一男寄了信来,老人怎么知道二男新战死的,信里说的,(向生9)所以你不能用“但是”。但你还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很好的故事,你用讲述的方式给我们介绍了诗人在石壕村的经历,现在,我想请同学们用描述的方式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一进石壕村他看到的景象。来,轮到你了。(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就字面讲述故事,并不困难,无需像文言文教学那样句句翻译,甚至字字落实,大意完整正确即可。有意思不准确的,纠正一下即可。但纠正处应让其他同学在仔细听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应只顾自己说。因为事实上学生也确实能提出问题。在全班冷场时,不要急,再耐心等一会就有了。是为自省二。)生11:晚上天黑风高,树叶沙沙作响,这个村子很凄凉。师:“凄凉”这个词比较抽象,你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能够看到什么?除了你刚才看到的“天黑风高”,这个村庄像陶渊明笔下的“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生11:有残叶残花,屋子里都很乱的感觉。师:屋舍凌乱,到处一片冷清,(一个学生私语)这个同学说了,枯枝败叶,满地都是。你补充?生12:还有田地都已经荒掉了,因为男丁都被抓去守城了,所以我想田地都已经荒掉了,遍地都是杂草。师:一片荒凉。非常好!诗人眼前看到的是如此荒凉的石壕村,石壕村一直就是这样的吗?刚才我们说用想象读诗,我们来想象一下,当年石壕村是什么样子?我给大家几个提示,ppt3:细节提示:纳客夜宿 老少一家 自请应役 幽咽凄别 在这首诗当中,当诗人夜晚来投宿,这家人很乐意地接纳他了。他们家原来是有老人,有孩子,有三个壮劳力,是祖孙三代一家人。老妇人最后是主动说“让我去服役吧”,最后听到的是“幽咽凄别”。这样几个细节提示给大家,大家描述一下当年石壕村是什么样子,这群人是什么样子。生13:当年的石壕村应该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师:“繁荣”,她用了一个词,你会用什么词?生14:许多人快乐生活着。生15:应该是生机勃勃,其乐融融的。师:是其乐融融的,是安定祥和的。而石壕村里的人怎么样?生16:热情好客。师:他们的心灵世界是?虽然“老翁逾墙走”,但老妪还是“急应河阳役”,他们对唐军征兵这件事,自己家的三个孩子就只剩一个了,他们对这件事的态度怎样呢?生:(私语)积极支持。师:对,他们还是积极支持的。国家需要兵源,他们没有说我们就不打仗了。这些人是那么的善良,是那么的朴实,他们只把苦悄悄地咽回自己的肚子里,埋在自己的心里,他们是那么好的一群人。可是他们的生活却遭遇到这样的一种变化,让人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诗中几乎没有出现环境描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没有描写处补充描写,学生很快就能感受到村庄的破败萧条。接着以诗中的细节,再度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想象,尤其是对战前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描述,有助于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歌的内涵。)二、倾听石壕人刚才我们走进了石壕村,我们看到石壕村里有这样一群人,那我们再来听听他们怎么说吧。在这个石壕村里,主要说话的是谁呢?生:老妇。师:我们来听听老妇人说话。我想请一个女同学来扮演一下。(向生17)大家推荐你,你来试试吧。我们配合一下:全体男生读 “吏呼一何怒”,全体女生读“妇啼一何苦”,我读“听妇前致词”,你就往下读,就把老妇人的这段话读一遍,想想为什么要 男生读“吏呼一何怒”,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女生读“妇啼一何苦”,用什么样的语气?准备好,开始(配合朗读,男女生对比明显。朗读老妇人语言的女生也很投入,朗读效果较好。)(分角色朗读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朗读学习方式,但角色的分配要尽可能让朗读者与角色相应。因是借班上课,只能请学生推荐 朗读者。而全班男女生的对比朗读,只在读前提了一下注意语气的要求,学生即心领神会,无需一一解说,效果也很好。)师:大家朗读得非常好。我们来推敲一下。ppt4:听妇前致词:a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b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c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我在这段话上标注了几个字,大家注意一下,她刚才处理得非常好,加点的字她都读得比较着重,把语气表现出来了。除了语气以外,还有个节奏的问题,我画线的句子的节奏,大家觉得跟前面的节奏应该一样吗?生18:前面的节奏应该比较缓慢,显得凄凉的样子。下面的节奏应该快一些,老妇人虽然很悲伤,但还是决定去服役。师:好,节奏上要有些变化。刚才我们读得很有意思,我们做了一个配合。现在老师还想请大家做个配合。我加了“abc”三个符号,这三个符号标注的正好是三个部分,先讲了三个儿子的情况,接着讲现在家里的情况,最后是老妇人自清服役,这是三个层次。我们听到的都是老妇人一个人在陈述,她不可能是一个人在讲话的。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一何怒”的官吏其实一直在逼问她,只是诗人没写而已。我们来想象一下,同桌左边的同学做官吏,你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逼问老妇人,右边的同学用老妇人的原句说就行。我们来展开这段对话,试试看。 (生同桌各扮角色,表演对话,很认真。)师:请一对同桌试试看。生19(狠声):呔,家里有没有男丁啊?生20(哀哀):“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 已矣。”生19(狠声):那你家的老人呢?还有没有别的人啦?生20(哀哀):“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生19:那不行,今天我一定要从你们家带走一个。这个村子我一共要带走二十个人呢,你们家不带走一个我不罢休的。生20:“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两生表演很传神,其他学生不觉鼓起掌来。) (让学生展开想象,丰富故事情节,以朗读表现人物形象,效果还不错。)师:非常精彩。在这样一场对话里,我们听到原来啊,石壕的百姓过着这样水深火热的日子。这样我们就要想一想了,这首诗里还有哪些是诗人没有明示出来的呢?我再给大家几组提示,在听了石壕人的倾诉后,我们再来听一听他们还会说什么“ ppt5:a“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想象夜听敲门的夫妇对话。b“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想象老妇对媳妇的叮嘱。c“夜久语声绝,如闻其幽咽”,想象媳妇与孙儿的耳语。d“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想象诗人与老翁的道别。大家可以选一选。先看第一组镜头,“老翁逾墙”走之前,老夫妇俩会说 些什么;其次,老妇人“急应河阳役”的时候,她会跟媳妇叮嘱些什么;往下“夜久语声绝”的时候,诗人听到媳妇抱着自己吃奶的孩子,会说些什么;最后“独与老翁别”的时候,老翁会跟诗人说些什么。我们在进一步听一听。一起动脑筋,展开你的想象力。刚才两位同学想象得非常好,配合表现得也非常好,其他同学也来表现一下。有同学愿意说第一句吗?生21:在发现吏来捉人的时候,老妇可能会对老翁说:“你快走吧,你快走吧,这里有我顶着。”老翁可能会对老妇说:“你怎么办啊?你一个女人在家里面。”老妇可能会说:“我没关系,你还是快点头走吧,他们一定会把你抓走的。我已经这么年迈了,他们不会对我怎么样的。”师:如果你被抓走了,只有死路一条了。我就是被抓走了,也就是给他们做做饭,说不定还有重逢的可能,是吧?想象得非常好。我们再想象,老妇人马上就要被官吏带走了,临行前,她赶紧要到屋里去跟媳妇说两句吧。她们俩互相会说些什么,我们请两个同学说说看。生22:媳妇啊,我们家这种情况你也看见了,孙子就靠你了,他长大之后,一定要让他去服兵役,去打那些狼豺虎豹。生23:知道了,娘! (生笑。)师:这个小小的细节我觉得他们想象得也非常好。一方面哀叹自己的生活没有办法,无可奈何;一方面国家有难,百姓还在支持。继续,我们看看,这时候“老翁逾墙走”了,媳妇一个人在家,她抱着自己的孩子,会说什么?她不敢大声说,只能悄悄地说。生24:她这样说:“孩子啊,你一定要赶快长大,长大之后,一定要记得为你的爸爸、奶奶和叔叔报仇。”师:你说得对,报仇!为什么她会想到报仇?家里仅剩的在战场上的两个亲人,对他们的未来,看来也不乐观,百姓的心都是悬着的。最后诗人和老翁别的时候,老翁又会说什么?生25:(有点困难的模样)师:“独与老翁别”,诗人说:“唉,老先生,我走啦。”生25:老先生我走了,这日子十分的慌乱,日后你可要多加小心啊。你还要照顾 好这个家,这孩子长大后要叫他当兵,报效祖国,驱除外贼。师:安禄山、史思明还不叫外贼,但我们希望安定和平,不想打仗。这时候翁会 怎么说?生25:我一定会记住你的话。师:家里就剩我一个能充兵的了,我还不知道你觉得这个老爷爷能保得住 吗,在这样的环境下?老妇人以为牺牲了自己就能保全这个家,你觉得可能 吗?生25:不可能。师:从我们前面看到的官吏捉人的状态,你觉得?生25:老爷爷迟早要被抓走的。师:老爷爷也会对诗人说:“你走吧。我也不知道哪一天得去急应河阳役 哦。”其实他们对未来充满了茫然,内心里矛盾重重。他们希望国家和平安 定,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但自己的生活已经到了生存的最边缘。这是一群可 爱的石壕人,然而他们面对的却是凶狠的石壕吏。我们一起来看看石壕吏给 他们带来的生活状况。(石壕妇人的倾诉是诗歌的主体部分,但主体之外,按照事理,一定有其他对话或行为细节的发生。引导学生想象,并努力复原当时情景,有助于学生向诗歌内容的更深处走去。不过,学生每想象表述不如我意时,难免在承接过渡中越俎代庖,缺少耐心。是为自省三。)三、怒斥石壕吏 其实,我想说,这首诗很奇怪,名字叫石壕吏,通篇写的却是石壕妇人,我给它改名吧石壕妇、石壕村一夜、石壕村发生的故事,好不好?我们再读一遍。注意,石壕吏没有被作者浓墨重彩地表现出来,他只是用了我们画画时的勾勒的方法,他没有外貌,几乎也没有语言,他虽然给我们的只是个剪影,但我们能不能看得出,看得清这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刚才同学们把老妇人的语气读得很好,现在能否从老妇人的语气中,让我们反看到石壕吏的嘴脸? (齐读) 现在说说,能够换诗的题目吗?为什么叫石壕吏?生26:虽然通篇很多是石壕妇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但从她所说的话、所做的事中,可以看出石壕吏捉人像强盗一样,根本不顾百姓自己的心愿,是非常自我的。也可以看出这些官吏给朝廷做事,根本不管百姓,百姓生活非常凄苦。师:石壕村人的悲惨遭遇是谁带来的?石壕吏,是石壕吏们不顾百姓死活,一味的只顾征兵捉人,所以作者不是来赞美石壕村人的善良,也不是单单想告诉我们,这里有一个悲惨的故事,他是想揭露、鞭挞这些石壕吏,跟我们一样要怒责这些石壕吏们,所以标题是不好换的。那么,诗人那天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呢?我又想请大家想象一下,我再给大家四个细节:ppt6:细节提示:夜宿惊起 隔门听诉 夜久闻泣 天明道别 你分别想象一下,在这四个细节里,诗人在想些什么。我们来说说看,当他睡得好好的,突然听到“哐哐哐”的敲门声,起身一看,老头子翻墙跑了,老妇人悄悄在看,这个时候诗人的内心怎么想的。生27:这个世道很混乱。师:兵荒马乱的。接下来,“我”没有出现,因为“我”是来投宿的,杜甫还是朝廷命官,他路过这里而已。这时候他悄悄地起来,隔着门听,在听老妇人陈述的过程中,内心是什么样的?生28:同情,觉得他们很可怜,也对石壕吏很愤怒。师:这样一位正直的诗人,在这样一个村落里,隔着门听老妇人说话,内心里是波澜起伏的:我们的百姓怎么活得这么苦啊?你们还这样对待他们。他实在是想不明白。到夜半的时候,只能听到断断续续的哭声,听到媳妇在跟孙儿絮语,这个时候他的内心怎么想的?生29:这一家非常可怜。师:充满悲伤、同情。到了天明的时候跟老翁道别,心情怎么样?生30:心情会比较沉重,想着这些老百姓家里都这么贫穷了,官吏们还这么强迫他们。作为朝廷命官,他可能会从自己反思,自己有没有这样做,会替百姓打抱不平。师:杜甫之所以伟大,在于他用一支诗笔,来描绘最底层、最苦难的百姓的生活。国难当头,他不是写风花雪月,写江山美景,他的眼睛始终在看我们身边的最普通的百姓,这是最让我们感动的。带着这样一种心情,我们体会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我们再来读一次。当中妇人的陈述女生读,其他都是男生读。 (男、女生分读) (以标题的推敲。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创作意图;再以诗人的心理揣摩,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伟大,将学生的课堂学习推向高潮,也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作品深处。教学中依然时有替学生作答的现象。是为自省四。)师:在唐朝,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一个著名的爱情故事,一个著名的发生在宫廷里的爱情故事,千古传唱,对,这就是杨贵妃和唐明皇的故事。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长诗长恨歌,但清代的袁枚却写过这样一首诗,大家看: ppt7: 马嵬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我们同桌想象一下,假如老夫妻有时间别,他们互相说些什么?他们是一对年迈的夫妻,已经走向了风烛残年,可是这时候还要面对生离死别,大家想想,他们会互相说些什么。生31:我马上就走了,你好好照顾好家里的人啊。生32:老婆子,我会好好照顾他们的,你放心吧,在军营里好好照顾自己吧。生31:下次他们再来捉人的时候,反应一定要快一点,千万不要让他们发现了。师:谢谢两位同学!但是我想问各位同学,老夫妻俩有时间道别吗?有机会道别吗?生:没有。师:为什么没有?生33:官吏在旁边,她怎么跟老翁道别?如果能跟老翁道别,老翁就被抓走了。师:老妇人是当场就被官吏抓走的,根本就没有给她停留的时间啊。我们想一想,这一对走过漫漫人生旅程的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法律法规实战模拟题
- 傣语教学字母课件下载
- 2025年电子信息技术中级模拟考试及答案详解
- 甲状腺癌超声课件
- 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 田田台球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田径训练力量课件
- 新解读《GB-T 36804-2018液体硅橡胶 分类与系统命名法》
- 北师大优化 教学课件
- kdj指标教学课件
- 2025-2030加工芒果产品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智能制造导论 课件 全套1-7 第1章 绪 论 - -第7章 智能制造的发展前景展望
- 大型标准化体育场馆弱电智能系统设计方案和对策
- 2025年广东汕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班级卫生打扫课件
- 《书谱》临摹字帖
- 《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专题培训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氨酯传送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半导体行业发展历程》课件
- 乡村振兴大讲堂课程设计
- 医患沟通和技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