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具外观检验标准.doc_第1页
灶具外观检验标准.doc_第2页
灶具外观检验标准.doc_第3页
灶具外观检验标准.doc_第4页
灶具外观检验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MW 广东星立方厨电集团有限公司燃气灶成品外观检验标准发布日期:2016.10.25發目次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3.1 产品外观缺陷区域划分:13.2 产品外观面质量分级说明13.3 产品外观缺陷等级划分:14 技术要求24.1 检验条件与检验方法25 外观判定标准35.1 各部件间隙要求35.2 内销产品:35.3 外销产品:35.4 其它要求45.5 零部件外观要求:5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成品抽样要求编制,作为本集团所生产的燃气灶产品外观判定的依据。本标准按GB/T 1.1的规则编制起草。本标准由本集团质量管理部归口和解释。本标准修改记录:序号日期更改前更改后更改人审批人10灶具外观检验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燃气灶产品的外观要求,减少生产、检验过程中对外观判定标准的争议,确保燃气灶在成品的外观符合客户(顾客)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的所有燃气灶产品。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外观欠点等级基准QMWC-JDK01.512-2015a 外销燃气灶具外观设计规范QMWC-JDK01.511-2015b 内销燃气灶具外观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产品外观缺陷区域划分: A面:在一般的使用条件下,可以直接进入用户视觉的区域,或客户对某部位有特殊品质要求。B面:在一般使用条件下,所看到的产品的侧面以及本体内部正面的重要部位的区域。C面:在一般使用条件下,不能直接进入用户视觉的一般部位的区域。D面:在一般使用条件下,需要通过手动才能进入用户视觉的隐秘部位的区域。3.2 产品外观面质量分级说明产品分级外观面分类等级A类外观面整机正面(面板表面、台灶正前面)A级面B类外观面整机侧边(包括面板和底壳的前、左、右3个侧面)B级面C类外观面整机后侧C级面D类外观面整机底部(台灶底部、嵌灶底壳的底部)D级面3.3 产品外观缺陷等级划分: A类缺陷:致命缺陷,会对使用的客户产生人身及财产安全隐患的缺陷。B类缺陷:重要缺陷,会对产品的使用性能产生影响或导致客户无购买意愿的缺陷。C类缺陷:一般缺陷,对产品使用性无影响,但用户能明显察觉的且会引起用户不满的缺陷。D类缺陷:轻微缺陷,外观损伤轻微,不会被用户发现或用户不会在意的轻微缺陷。4 技术要求4.1 检验条件与检验方法4.1.1 被检查物的照明标准n 被检查物所在环境的亮度需为500 cd/m2(即2根40W日光灯的光线)以上。n 不允许直接暴露在太阳光线下检验,需在日光灯的照明下取得亮度n 不允许移动日光灯源来对被检查物进行检验n 被检查物的后方需比前方暗4.1.2 被检查物和检查员的距离约30CM。4.1.3 目视眼光与所视之平面成45度或90度。4.1.4 检验员视力要求:裸眼视力或纠正视力达到1.0,辨色能力正常。4.1.5 检验条件与角度可参照下图一所示进行实施:4.1.6 外观欠点等级基准5 外观判定标准5.1 各部件间隙要求 5.2 内销产品:5.2.1 面板与承液盘间隙1.0mm ;5.2.2 冷态下,面板与嵌台配合间隙:前面1.0mm,左右后面1.5mm;热态下,周边与嵌台贴合紧密,前面间隙小于2.5mm,其他小于3.0mm; 5.2.3 面板不允许出现反弹、扭曲,灶具面板的挠度应在5mm以下(将灶具水平放置于坚固的平面上,并在其锅支架中心部位分别加以 98.1 N(10 kgf)的静荷载,持续5 min,检查灶面任何部位的翘曲度); 5.2.4 分气盘下端面四周与面板间隙均匀,无明显倾斜,偏差1mm; 5.2.5 阀杆偏心:允许2.0mm;鼎火系列产品(MQ78系列)要求阀杆偏心1.5mm; 5.2.6 锅支架平整度:1.0mm,铸铁辅助小锅架与锅支架的最大装配间隙1.5mm; 5.2.7 旋钮下端与面板之间的间隙610mm,旋钮下压与面板的最小间隙2.0mm; 5.3 外销产品:5.3.1 底杯与承液盘间隙要求1.0mm5.3.2 对于装饰条和玻璃面板粘胶结构的燃气灶,要求粘胶后间隙小于1.0mm5.3.3 锅支架配合:a) 锅支架在燃烧器中心面放置图纸要求检验区域大小的的平面玻璃或平面检具,测量周边间隙,要求1mm;b) 将锅支架正确放置在最终使用的产品中,晃动量(胶垫与面板的最大间隙)1mm;c) 圆形内配合的锅架能完全放入承液盘/面板内,双边间隙1.02.5mm;d) 方形外配合的锅架能够完全放入面板内或者平稳放入配合定位结构中,对锅支架单独配合的产品双边间隙为1.02.5mm,对需要2套锅架配合的产品双边间隙26mm,对需要3套锅架配合的产品双边间隙310mm;5.3.4 面板平面度与配合:a) 玻璃面板产品在嵌入到嵌台后的四边平整度要求1mm;b) 面板尺寸700mm的产品在嵌入到嵌台后的四边平整度要求1.0mm;c) 面板尺寸700mm的产品在嵌入到嵌台后的四边平整度要求1.5mm;d) 搪瓷面板产品在嵌入到嵌台后的四边平整度要求2.0mm;5.3.5 承液盘与面板配合:a) 承液盘与面板之间的间隙要求1mm;b) 滴胶结构的承液盘与面板之间的间隙要求0.8mm;c) 电灶产品发热盘与面板配合间隙要求0.7mm;5.3.6 燃烧器配合:不影响燃烧器工况情况下分气盘的倾斜要求1.5mm;即(A-B)/21.5mm或最大值减理论值,如图1 图 15.3.7 阀杆与旋钮:a) 阀杆偏心要求2.0mm,即|A-B| /22.0mm或偏心的最大值减居中理论值,如图2;b) 旋钮与面板的倾斜要求2.0mm,即|A-B| /22.0mm或倾斜的最大值减理论值,如图3;c) 旋钮下端与面板之间的间隙在自由状态时为610mm;旋钮下压后与面板的最小间隙2mm;d) 所有旋钮之间的高度差应不大于2mm,旋钮不得压丝印,且旋钮指示与丝印能一一对应;5.3.8 5.3.9 图 2 图 35.4 其它要求5.4.1 冷态下,火盖应容易取下,并能自由转动(要求360度),同时与炉头配合额定压力下无漏火现象;内销嵌灶火盖需360灵活旋转,不允许有卡死现象; 5.4.2 铸铝分火器无划痕,燃烧后无色斑; 5.4.3 底杯表面应光滑,无脱模印与凹凸点; 5.4.4 不锈钢面板及承液盘表面无划伤、锈迹、变形、弯曲现象,切口无毛刺(用白/棉手检验无刮丝);毛刺高度小于0.05mm;表面清洁; 5.4.5 不锈钢面板任意位置用拇指施加30-40N的力,按压面板任意部位,不允许出现反弹现象; 5.4.6 灶具平放在台面上,用手抬起面板左下角、右下角及2个旋钮中间位置面板的前边,测量旋钮与面板之间的最大变形量应小于等于3mm; 5.4.7 用推拉力计施加40-50N的力作用在2个旋钮中间位置,测量旋钮与面板之间的最大变形量小于等于3mm; 5.4.8 外观一致性:分气盘与火盖、火盖与炉头颜色一致或同一产品上同一部件颜色一致(火盖、锅支架、承液盘) 5.4.9 整机外观干净整洁,表面无脏污、手印和未清洁干净的覆膜等; 5.5 零部件外观要求:5.5.1 搪瓷件(包括搪瓷锅支架、搪瓷火盖、搪瓷面板、搪瓷承液盘):5.5.2 1)锅支架外观面分类:A面顶部+外侧面、B面内侧面、C面底部;5.5.3 2)火盖外观面分类:A面正面、B面四周侧面、C面底部;5.5.4 3)承液盘外观面分类:A面正面、B面四周侧面、C面底部;5.5.5 4)面板外观面分类:A面正面、B面四周侧面、C面底部;5.5.6 以上分类可通用同类型物料。确认部位AB面 材质说明搪瓷光线亮度500cd/m2目视距离30cm目视角度45/90不良类别确认方法A面B面C面色差目测同一批次不能有明显色差,比对可按封样/掉瓷或爆瓷目测、卡尺不接收不接收面积4mm2,不超过2个,距离50mm(不漏底)毛刺白色纯棉手套无毛刺,手套无划丝轻微割手感,但手套无划丝,高度0.05mm轻微割手感,但手套无划丝,高度0.05mm烧焦目测、卡尺棱角部面积0.8mmX20mm,不超过4个/生锈目测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杂点目测可接收一个1级点(杂色点);两个2级点(同色)不同边;1个三级点(同色);(不能同时出现在同一部件上)/工艺点目测不接收直径5mm且不超过4处且距离100mm,且需补漆直径5mm且不超过4处且距离100mm,且需补漆针孔、搪瓷气孔目测直径1mm且不超过2处不做要求不做要求5.5.7 不锈钢件(包括不锈钢面板、不锈钢承液盘、不锈钢底壳):1) 不锈钢面板和不锈钢承液盘外观面分类同上搪瓷件外观面分类;2) 不锈钢底壳外观面分类:B面底壳正前方以及左右两侧、C面后侧、D面底壳底部;备注:外销灶具面板A面划分A区和B区,A区为旋钮操作区域,B区一般为锅支架覆盖区域;确认部位ABCD面B区A区 材质说明不锈钢光线亮度500cd/m2目视距离30cm目视角度45/90不良类别确认方法A面B面CD面磨砂目测参照封样/压印目测面板A区不允许有压印,B区不接收超过3级点以上的压印;3级点(包含)以下的压印接收数可视为杂点接收不允许/划伤目测卡尺面板正常视角不能有划伤,侧面视角A区可接收一个1级线,长度10mm内,B区可接收二个1级线,长度30mm内,具体接收数量可根据严重度接收(5秒以上才可发现的划痕和小于1级线的划痕为极轻微问题,接收的数量可增加一倍,长度可在50mm内),面板正面边缘5mm内的顺拉丝纹路划伤可接收2级线。以上划伤有手感的刮伤不能接收。周围侧面可接收模具擦痕2级点、线刮伤不得超过2条3级线,200mm长度。拉裂、变形目测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擦伤目测不允许不允许不接收50*50mm以上面积的擦伤、斑点。毛刺白色纯棉手套高度0.05mm;无毛刺,手套无划丝杂点目测可接收二个3级点;三个2级点;五个1级点;点与点距离在10CM以上,A区不允许有三级点,LOGO位置不能有大于等于2级点。周围侧面可接收模具擦痕2级点、线/备注炉头和锅支架放置后面板被遮盖住的不良可增加接受一倍数量。5.5.8 旋钮:旋钮外观面分类:A面正面,B面侧边四周(包括一字型旋钮的两侧),C面底部确认部位ABCD面 材质说明塑料+金属光线亮度500cd/m2目视距离30cm目视角度45/90不良类别确认方法A面B面C面色差目测按封样(同一批次颜色须保持一直,无明显差异)/水印脏污目测卡尺拉丝旋钮:直径2mm不超过1个其他旋钮: 不允许/碰伤掉漆目测卡尺长度2mm,宽度0.05mm不超过3个;掉漆不允许出现露底或明显色差长度2mm,宽度0.1mm不超过3个;掉漆不允许出现露底或明显色差/棱角打磨变形目测卡尺/变形区1.0mmX1.0mm允许;变形区1.0mmX2.0mm长度不超过3mm且只允许出现在底端/凹点目测卡尺拉丝旋钮:直径0.2mm不超过10个;其他旋钮:直径0.2mm不超过5个;拉丝旋钮:0.2mm直径0.5mm不超过2个;直径0.2m不超过10个;其他旋钮:0.2mm直径0.5mm不超过1个;直径0.2m不超过5个;/批锋目测卡尺不允许不允许高度0.05mm杂点、刮伤、压印目测2级线或2级点不超过1个2级线或2级点不超过3个/上盖间隙或断差(针对有上盖配合的旋钮)目测卡尺上盖与旋钮扣合:火力指示凸台与上盖的凹槽齐平,可以凸出,但不能低于凹槽面;上盖嵌入旋钮:火力指示可低于凹槽,均与即可上盖与旋钮配合的断差或间隙,四周需均匀,要求间隙0.5mm/5.5.9 玻璃: 1)面板外观面分类:A面正面、B面四周侧面、C面底部;备注:外销灶具面板A面划分A区和B区,A区为旋钮操作区域,B区一般为锅支架覆盖区域;确认部位ABCD面 材质说明玻璃光线亮度500cd/m2目视距离30cm目视角度45/90不良类别确认方法A面B面C面色差目测按封样(同一批次颜色须保持一直,无明显差异)/杂点目测面板可接收二个3级点;三个2级点;五个1级点;点与点距离在10CM以上,A区不允许有三级点,LOGO位置不能有大于等于2级点。(钢化印点只在正常视角下检查) /刮花目测面板正常视角不能有划伤,侧面视角A区可接收一个1级线,长度10mm内,B区可接收二个1级线,长度30mm内,具体接收数量可根据严重度接收(5秒以上才可发现的划痕和小于1级线的划痕为极轻微问题,接收的数量可增加一倍,长度可在50mm内),有手感的刮伤不能接收。透光、磨边不对称、水波纹目测卡尺不接收玻璃透光、磨边不对称、不接收水波纹路/崩边目测/不允许/备注炉头和锅支架放置后面板被遮盖住的不良可增加接受一倍数量。5.5.10 燃烧器部件(针对表面处理物料:炉头、火盖、分气盘):1) 炉头外观面分类:A面正面(俯视)、B面侧面、C面底部2) 火盖、分气盘外观面分类:A面正面(俯视)、B面侧面、C面底部确认部位ABCD面 材质说明铸铁、铝、铜光线亮度500cd/m2目视距离30cm目视角度45/90不良类别确认方法A面B面C面色差目测按封样极限判定/掉漆刮痕杂点菲林对比卡直径0.3mm,不超过10个,且距离1mm;0.3mm直径0.5mm不超过3个且距离50mm;直径0.5mm不允许直径0.3mm,不超过10个,且距离1mm;0.3mm直径0.7mm不超过3个且距离50mm;直径0.7mm不允许/凸凹点杂点菲林对比卡0.3mm直径0.7mm深度0.5mm不超过2个且距离50mm;直径0.7mm不允许0.3mm直径0.7mm深度0.5mm不超过3个且距离50mm;直径0.7mm不允许直径1mm且深度0.5mm不超过3个毛刺白色纯棉手套无毛刺,手套无划丝(不锈钢火盖除外)轻微割手感,但手套无划丝;高度0.05mm缺料目测卡尺0.3mm宽度0.6mm且1.0mm长度6mm且深度0.5mm不超过2个; 宽度0.3mm且长度1mm且深度0.5mm不超过10个且距离20mm;宽度0.6mm或长度6mm不允许0.3mm宽度0.6mm且1.0mm长度6mm且深度0.5mm不超过2个; 宽度0.3mm且长度1mm且深度0.5mm不超过10个且距离20mm;宽度0.6mm或长度6mm不允许面积2mmX5mm,深度1mm;不漏火5.5.11 部分特殊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