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经典《论语》_第1页
选修经典《论语》_第2页
选修经典《论语》_第3页
选修经典《论语》_第4页
选修经典《论语》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 十则 孔子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思想核心是 礼 仁 论语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共二十篇 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类型1 语录体2 对话体3 叙事体 1 子曰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重点字词 饱 敏 慎 就 正 焉 君子 学习的态度 表现和要求 先生说 君子 饮食不求饱足 居住不求舒适 对工作勤劳敏捷 说话却小心谨慎 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译文 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踰矩 有 同 又 立 自立 不惑 遇事不疑惑 天命 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 对此有多种解释 一般而言 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 从 遵从的意思 踰 逾 越过 矩 规矩 译文 先生说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 三十岁能够自立 四十岁遇事不疑惑 五十岁懂得了天命 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 不觉得不顺 七十岁能随心所欲 但不超越规矩 这则谈的是学习和修养问题 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为政 重点字词 女 通 汝 知 通 智 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表达的意思 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 译文 先生说 由 我教诲你的道理 你知道了吗 对待知识 知道的就说知道 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 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颜渊季路侍 子曰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 无施劳 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 子曰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 盍 何不裘 皮衣 共 动词 指共同享用 敝之 指把车马 衣裘用破 用坏 敝 使动用法 憾 抱怨 埋怨 伐 夸耀 施 张大 夸大 安 信 怀 都作使动用 宾语 之 分别指代 老者 朋友 少者 安 安逸 怀 关怀 译文 颜回 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 先生说 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子路说 我 愿将我的车马 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 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 我 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 不宣扬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 希望听听您的志向 先生说 使老人安享晚年 使朋友信任我 使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尊老敬老 真诚守信 关心青少年成长 已成为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先生说 懂得它的人 不如爱好它的人 爱好它的人 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 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 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 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 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 正所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 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子曰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 仁者寿 这一段话 充满了辩证法 也是孔子对人的个性的深刻体悟 很能给人启迪 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 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缺少 也许 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智者或者仁者 但是作为目标来追求 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 译文 先生说 智者喜欢水 仁者喜欢山 智者活跃 仁者沉静 智者快乐 仁者长寿 子曰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饭疏食 饭 这里是 吃 的意思 作动词 疏食即粗粮 曲肱 肱 音g ng 胳膊 由肩至肘的部位 曲肱 即弯着胳膊 先生说 吃粗粮 喝白开水 弯着胳膊当枕头 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 自己私欲的极度膨胀 必然要与他人争夺有限的物质资源 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大行不义之事 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 你怎么得到的 最终也会怎么失去 子曰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述而 先生说 君子总是心胸宽广 小人常是忧愁悲伤 评析 君子光明磊落 不忧不惧 所以心胸宽广坦荡 小人患得患失 忙于算计 又每每庸人自扰 疑心他人算计自己 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 心绪不宁 孔子认为 作为君子 应当有宽广的胸怀 可以容忍别人 容纳各种事物 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 心胸狭窄 与人为难 与己为难 时常忧愁 局促不安 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颜渊曰 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 克己 克制自己 复礼 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 归仁 归 称赞 仁 仁人 目 纲目 具体的要点 事 从事 照着去做 译文 颜渊问先生什么是仁 孔子说 克制自己 使言语行动都符合周礼 这就是仁 一旦人人都能克制自己 使言行都符合周礼 那么天下人就称赞你是个仁人了 由此看来 实行仁道要先从自己做起 难道还要靠别人吗 颜渊说 请问实行仁道的具体要点 先生说 不符合礼的东西不看 不符合礼的话不听 不符合礼的话不说 不符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 我虽然迟钝 请让我照着您说的这些话去做吧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 这是孔子关于仁的主要解释 在这里 孔子以礼来规定仁 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 礼以仁为基础 以仁来维护 仁是内在的 礼是外在的 二者紧密结合 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克己 二是复礼 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贯穿于 论语 一书的始终 10 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 少之时 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 及其壮也 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 血气既衰 戒之在得 译文 孔子说 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情 少年时候 血气还没有固定 要戒除的是女色 等到壮年时 血气正旺盛 要戒除的是争斗 等到老了的时候 血气已经衰落了 要戒除的是贪欲 解读 这一则 孔子从人生的三个阶段 强调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 少年戒女色 壮年要成熟稳重 做事情要凭借理智 要三思而后行 老年要淡泊 不可以贪婪 应该说 孔子说这些的出发点 还是 礼 的规范 这则对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 很有启迪意义 论语里的 君子 一般是指道德修养达到完善境界的人 即具备了 仁 的人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强调说话要慎重 做事须勤勉 君子坦荡荡 指君子因为依循于道 内心无私 所以精神上很放松自在 小人则相反 内心充满杂虑 所以总是忧愁不安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要帮助人成就好的品德 而不是去助长别人的恶 这其实也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的意思 君子病无能焉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强调个人应该以修身求学为重 而不应在意能否出名 关于君子 孔子所处的时代 社会上出现了 礼崩乐坏 春秋无义战 的混乱局面 为了建设理想的社会 孔子提出了具有完美人格的知识分子形象 君子 希望通过这种最理想的人去改造现实社会 孔子认为一般人都可以修养为君子 他以君子人格为标准 认为君子中居于高位 为治国安民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就是圣人 而与君子相对 只关心一己之利 心胸狭窄 不明事理 只知道随声附和 当官时骄傲凌人 喜欢吹牛拍马 穷困时便胡作非为的人就是小人 而君子人格通过历史的演绎 对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与精神影响是极其深刻与广泛的 论语 中有关 君子 语录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态度和顺 但不会苟同别人 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 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君子泰而不骄 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泰然自若而不傲慢无礼 小人傲慢无礼而不泰然自若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君子思念的是道德 小人思念的是乡土 君子想的是法制 小人想的是恩惠 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君子责己多能 而责人专能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强调言行一致 君子谋道不谋食 忧道不忧贫 以求学问道为上 学有所成 自然能获得食禄 衣食无忧 但学习过程中应安于贫困 君子固穷 有教养 有德行的人安守贫穷 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 不失节操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过也 人皆见之 更也 人皆仰之 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 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积极修身求学 虽不求名而定能有美名 否则 表明修身求学功夫没有做到 应该以之为耻 君子病无能焉 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不以言举人 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以言论为举人标准 不以状貌为取人依据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 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 才是君子 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 听思聪 色思温 貌思恭 言思忠 事思敬 疑思问 忿思难 见得思义 做一个君子 要想着这九个方面 看到一个现象时 要想一下 是否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 是否真正理解 明白所看见和看到的东西 听到什么的时候 要考虑一下 偏听了没有 轻信了没有 说话处事时 要想着自己的脸色不要冰冷地板着 任何时候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