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doc_第1页
实验六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doc_第2页
实验六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1.实验目的1.1掌握测定曝气设备的KLa和充氧能力、的实验方法 及计算Qs。1.2评价充氧设备充氧能力的好坏。1.3掌握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方法。2.实验原理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曝气设备的作用是使氧气、活性污泥、营养物三者充分混合,使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促使氧气从气相转移到液相,从液相转移到活性污泥上,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氧进行物质代谢。由于氧的供给是保证生化处理过程正常进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工程设计人员通常通过实验来评价曝气设备的供氧能力。在现场用自来水实验时,先用Na2SO3(或N2)进行脱氧,然后在溶解氧等于或接近零 的状态下再曝气,使溶解氧升高趋于饱和水平。假定整个液体是完全混合的,符合一级反应此时水中溶解氧的变化可以用以下式表示 6-1 式中: 氧转移速率,mg /(L h); KLa氧的总传递系数, L / h; Cs实验室的温度和压力下,自来水的溶解氧饱和度,mg/L; C相应某一时刻 t 的溶解氧浓度,mg/L。将上式积分,得 ln(Cs-C) = -KLa t + 常数 6-2测得Cs和相应于每一时刻 t 的C后绘制ln(Cs-C) 与 t 的关系曲线,或与C的关系曲线便可得到KLa,cCsC。由于溶解氧饱和浓度、温度、污水性质和混乱程度等因素影响氧的传递速率,因此应进行温度、压力校正,并测定校正废水性质影响的修正系数、。所采用的公式如下: KLa(T)= KLa (20) 1.024T-20 6-3 6-4 6-5 6-6充氧能力为 6-73.实验设备与试剂3.1实验设备溶解氧测定仪、空压机、曝气机、搅拌机、秒表、分析天平、烧杯3.2试剂亚硫酸钠Na2SO3 、氯化钴CoCl2。6H2O3.3实验室装置4.实验步骤4.1向曝气筒内注入20L自来水,测定水温 t ()。4.2由水温查出实验条件下水样溶解氧饱和值Cs,并根据Cs和V求投药量,然后投药脱氧。4.2.1脱氧剂亚硫酸钠(Na2SO3)的用量计算。在自来水中加入Na2SO3还原剂来还原水中的溶解氧。4.2.2根据水样体积V确定催化剂(钴盐)的投加量。4.3.3将Na2SO3 用热水化开,均匀到入曝气筒内,溶解的钴盐到入水中,并开动循环水泵,小流量轻微搅动使其混合(开始计时),进行脱氧。搅拌均匀后(时间t0),测定脱氧水中溶解氧量C0,连续曝气t后,溶解氧升高至Ct。每隔溶解氧浓度升高0.01,记录一次所用时间(直到溶解氧值达到饱和为止)。5. 实验结果5.1 将测定数据记录于表1中 水温18, 水样体积V=0.02m3, Cs = 9.18mg /L, 亚硫酸钠用量1.7620g, 氯化钴用量0.0330g。表1 实验所得数据记录Ct(mg/L)时间t/minCs-Ctln(Cs-Ct)0.3 0.85 8.882.1838 0.4 1.47 8.782.1725 0.5 2.00 8.682.1610 0.6 2.32 8.582.1494 0.7 2.68 8.482.1377 0.8 3.42 8.382.1258 0.9 3.80 8.282.1138 1.0 4.33 8.182.1017 1.1 4.83 8.082.0894 1.2 5.25 7.982.0769 1.3 5.73 7.882.0643 1.4 6.22 7.782.0516 1.5 6.58 7.682.0386 1.6 7.07 7.582.0255 Ct(mg/L)时间t/minCs-Ctln(Cs-Ct)1.7 7.52 7.482.0122 1.8 7.90 7.381.9988 1.9 8.40 7.281.9851 2.0 8.75 7.181.9713 2.1 9.25 7.081.9573 2.2 9.72 6.981.9430 2.3 10.23 6.881.9286 2.4 10.72 6.781.9140 2.5 11.23 6.681.8991 2.6 11.70 6.581.8840 2.7 12.38 6.481.8687 2.8 12.83 6.381.8532 2.9 13.15 6.281.8374 3.0 13.65 6.181.8213 3.1 14.08 6.081.8050 3.2 14.60 5.981.7884 3.3 15.13 5.881.7716 3.4 15.65 5.781.7544 3.5 16.30 5.681.7370 3.6 16.97 5.581.7192 3.7 17.53 5.481.7011 3.8 18.20 5.381.6827 3.9 18.78 5.281.6639 4.0 19.35 5.181.6448 4.1 20.17 5.081.6253 4.2 20.87 4.981.6054 4.3 21.53 4.881.5851 4.4 22.22 4.781.5644 4.5 22.93 4.681.5433 4.6 23.63 4.581.5217 4.7 24.45 4.481.4996 4.8 25.23 4.381.4770 4.9 26.10 4.281.4540 5.0 26.70 4.181.4303 5.1 27.62 4.081.4061 5.2 28.57 3.981.3813 5.3 29.58 3.881.3558 5.4 30.28 3.781.3297 5.5 31.40 3.681.3029 5.6 32.62 3.581.2754 5.7 33.47 3.481.2470 5.8 34.80 3.381.2179 5.9 35.88 3.281.1878 6.0 37.30 3.181.1569 6.1 38.82 3.081.1249 6.2 39.87 2.981.0919 6.3 41.60 2.881.0578 6.4 43.38 2.781.0225 6.5 44.78 2.680.9858 6.6 46.53 2.580.9478 6.7 46.92 2.480.9083 5.2 根据测定数据计算KLa值5.2.1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曲线图5.2.2由曲线图可得,其斜率即为KLa值,为0.0283L/min。KLa(20)=KLa1.024(20-T)=0.02831.024(20-18)=0.0297(L/h)则叶轮充氧能力 Qs=60/1000KLa(20)CsV=60/10000.02979.180.02=0.000327kg/L 6.讨论 6.1由于溶解氧测定仪的稳定需要一段时间,时间判断的不准确将增大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