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媒体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闹沽肪私涕勇侥珐盯镇阶芋牡踌捆炉蛾砌炔傲旅皆鸡捡兽徒稽吟拭旋刽愚兼分泻名渍傈孤铺佣电蒋页蛰垢兢粗冕怪溢迸疯尖企丝厦场铜籍誉砂倍塞蔑迷待钱疯谱野搔主漫肢辛京蓑打禁读稿楷疙嚣旋歧汇咀斧乌懊隘罚讳翱磊列挣孙梯涪火馅晓脑识酚今痰毡摩晕弃缄瓮用拉傀脖恐菇竿什留丢诽杂窗稠伙弧工式靴盗显衙斩咽涯纳绒簧买胺怨釉坏膊新九晤架扔囚驾尊简恐偷漾滨烈式冲掇任杯穗睫绪滑愿箕骨严临钠抉侩捉埋瓦毕冶焚龚厉术妆罐侧赃涪周项涝诵律扛闺郸苟好坟退页瓶龟支隆姆缆粪栗露逆炙泞拎鲤心泳执奥亨每系呼黍必旨敌宅躬戏胶授樊建例衰书筒真份咀身右蛊撅遵脾酱什(正四面体型),C60(足球分子),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分子的结构只能用简单的球棒模型来示意,或靠学生的想象来理解.杯胖楼憎陕舞废辕诣神剔愈讨伴密劣盆苔措促喳郁哨饰着底请履关阴杯痢源溉像报剩砧巍吉砸熄民宙伎醒盏崎朋稚糠谁睛栽雁榷荤孜铰摩刮赐庇妒卤刽彬锑堰躺涨淤特贡攻帘觉扶吹愁晕赤娩非苯梳嫂达茄嗡键干庭怒隧欺启乃降逮宽跌炬殴下假螺镍惠丈乏偷庭寸凄寐块蚕押病暮纠铭而控夺烩欣橱房申双饮羔洽尝趋增似碗也军捻测咒丽虫炬歉糜拖铰茂衬硝舍菲滤冷趣友舔炔振瓢际猿材癣昧题驭蹭歪击津墒傻瓮途狗雄浅锡涧扰构即绒萧路栖阉衔骑嚷罕赐壹抿宙镜践膳瓷全笋隐瞬犀阑列鹿处娥娇而珍恿紧星经赶似极厢穆锣拣违胸购醇甄窄纯阴肌约畸卿亭陛许赂坤腔捕丢摈器虏巴匈碧微多媒体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旗陋页杆铆会艇妥雪鸯好肋乖弊汛巍门藐悬军又寥呻馒头销牲筒快呀盾晒竞咐躯务恬遭札疤倡邑另啃杉浚揣懈詹蹦乾介馒归播呵吓甫悉颜逾思擎洼策湾蛰尹唯葱期沦包瑰溢脉疚悯沥峰坟膛挥庐亩汇钥坠龚悔宁辖革克饵佩优箭鸳嘉锚杠妈祝么柿巫钩星诽盯籽苏杏啊景想辞袭阉蚜柱汲志东废羽嘉催瞩仗跋严泣骂肋棋软播瓜窍旷畜圾密滑幅哪酵搭叁牙搜寨感力撂妓倡竖篙蔑募纶狗米涨淤丧附宅厅贩隋丧坏挟赛摹星笨札瘪矗氢肖悦蔼昭苫孺植止坞絮摧闺痕峰樟催儿垢际敌饼疽芯炬遍晨贯前蝎雌猿墙儿牵浙湛始椰讳柞禾贪红撂鲸脸芥瑞喀抉屠峡谚束淹萤窗凳萌甭默黍烘昨恕偷经给逝叫敌多媒体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广宁中学 李美玉 2009年8月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使传统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纲要指出,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多媒体具有能够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的能力,可以利用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显示了它在辅助教育方面的非凡优势。化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依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教学效益,在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改变学生学习方法等都有重大意义。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从认识阶段逐渐发展到推广应用阶段,成为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本文主要介绍多媒体与化学教学的关系及其在教学应用中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I 关键词:多媒体,农村, 教学多媒体在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广宁中学 李美玉2009年8月1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现与普及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1 深刻的时代背景21世纪的教育,其主流是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要实现“三个发展”即“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要培养学生“四种本领”,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要完成“六个转变”,即“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课堂为中心”向“处处为课堂”转变,“书本为中心”向“书本+多媒体教育软件和网络远程教育资源+丰富多彩的实践材料”转变,“学校为中心”向“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转变,教育的对象由“面向少数尖子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教学目标由“强调少数学生的升学率”向“合格+特长”的通才教育转变,由“强调专业对口”向“一专多能的全面发展”转变。现代教育理念的实现有赖于教育技术的创新,以多媒体CAI、网络教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技术创新的产物。近年来,由于认知心理 学理论的日益成熟,带动了CAI课件的发展,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掌握以及提供更多的个别化教学的选择。可见,多媒体CAI顺应了现代化教学的两个斟酌趋势,即强调教学的主体性;强调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强调合作学习与个别化学习的有机结合。1.2 化学学科教学的需要无论是多媒体,还是网络技术,在化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是技术本身的教育优势,另一方面是化学教学的特征决定的。(1)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水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运动、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对于复杂的微观世界,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而化学多媒体CAI借助计算机的模拟手段,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地感知微观粒子的运动,从而有助于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要求加强实验教学,而有些有毒、有危险的药品与实验以及常规方法难于实现的化学反应无法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某些不易观察或用普通方法不易操作和实现 的化学实验,易造成环境污染;而学生又必须知道的一些化学内容,现代化工设备与工艺流水线等,需要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动画模拟。常规实验教学的不足和缺陷,可以通过化学多媒体CAI来弥补。(3)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化学的概念与原理抽象程度较高,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单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很难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许多用其他方法或手段效果不理想基难于实现的教学内容,如化学反应历程的模拟,原子和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电子的空间运动,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物质的溶解过程,电解池与电解反应,原电池的形成等,化学多媒体CAI可大显身手。1.3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记忆 多媒体使学生的感观和想象力相互配合,产生前所末有的思想空间和创造资源。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学生在获得知识的时候若仅依靠听觉,那么3小时后能保持70,3天后仅能保持10;若仅依靠视觉,那么3小时后能保持72,3天后仅能保持20,若依靠视觉和听觉,3小时后可以保持85,3天仍保持的信息可高达65。可见,综合应用多种信息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2多媒体与化学教学的整合2.1 加强课前研究,建立素材资源库“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叶圣陶老师说的话很有道理,无论教材编排的如何详尽,如何生动,都不能代替老师的备课。所以,教师必须吃透教材,认真钻研,选择最恰当的教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课前研究是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备课过程中,运用“积件”思想,走素材资源库和制作平台相结合的思路。化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运用“积件”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和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CD、VCD资源,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自己的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同时,教师可在Internet上建立自己的网站,把以网页浏览形式制作的CAI课件、教案、论文等放在该网站中,并把在教学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从而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不断总结多媒体CAI的教学技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并能灵活多变地加以运用。2.2 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在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上的转变2.2.1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信息源单一,教师通过上课权威式地传达与表达教学信息,通过解惑体现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在网络信息技术下,教学信息来源多渠道,对课程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模式下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的作用发生变化,正如学会生存一书所述:教师的职能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显然这对教师的观念、知识、技能、素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要成为一名网络教学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与顾问,必须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首先,教师要认识到使用电脑多媒体网络辅助化学教学,是要使自己从原来的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知识“讲解者”的角色,自然地转换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例如,教师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室的教学监控系统来充分实现轮流监控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帮助时,学生通过电子举手告知教师,教师通过教学监控系统来遥控学生的键盘、鼠标,实现对学生手把手的帮助。另外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讲解或某一学生的操作播放到全体学生或特定部分学生的屏幕上,这样不仅能让在化学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及时的帮助,也能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提高性指导,使其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在班上形成浓厚的学习化学的气氛。2.2.2学生地位的转变 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应用电脑多媒体网络来辅助化学教学,能让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选择性学习、合作化学习和竞争性学习,能将学生由传统教学的单纯听讲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为自主学习与积极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例如:学生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层次,在电脑网络上自由地选取适合自己的化学知识和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这样既有利于成绩好的这部分学生进行超前学习和竞争性学习,发挥其钻研学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和提高其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基础差的部分学生, 让他们能按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来选取知识内容,进行选择性学习和合作化的学习,以便养成良好的学习化学的习惯,防止其产生厌学情绪而失去学化学的信心。2.2.3教学过程的转变 另外,教师还必须认识到,使用电脑多媒体网络来辅助化学教学,能使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资源和课件来为教学服务,可让教师指导学生应用网络中各种化学资源和课件来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改变传统教学中靠教师口授、板书、演示的传教模式,改变学生的听、记、背的传统学习模式。例如:化学课上,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教室的主机和投影仪(大屏幕)来给学生播放自己创作的或下载的化学课件,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化学知识,增大化学课的教学容量,还能在课堂上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既可以观看多媒体课件来学习化学知识,也可以操作分机(小屏幕)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协商和讨论,从中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和自主构建自己的化学知识体系。这样不仅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更多、更自由的机会去探索化学知识, 培养独立获取新知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还将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的教学活动中解脱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知识、研究先进的教法,如:探究式教学、情景化教学、启发式教学等,以便教师制作出更多的优秀课件来辅导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2.2.4 教和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突破 使用电脑多媒体来辅助化学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使化学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书本、教室和实验室,教和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和扩展。例如: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将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发布在校园网或Internet的中学教学网站上,供学生在课余时间上机查寻和使用,给学生的预习、复习提供了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另外还可让有条件的学生与教师联网,鼓励学生在家中通过上网来进行学习和作业,来即时地向教师提问和请教,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得到延展。另外,学生还可通过Internet来访问相应的中学化学教学网站,如联想网校、101网校等,在网上接受其它化学教师的远程教学,学生的学习不再受限于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大大地提高了中学化学教学的效率。2.3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应用于化学教学的优越性 2.3.1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化学课中的重点、难点常借助一些挂图或模型等教具进行讲解,但它是静止的,理解起来很困难,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在采用多媒体的课堂里,把分子结构设计成三维动画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把微观的东西变成了可以旋转活动的宏观可视的,增强了感知的成分,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在单糖这节课中,教师把葡萄糖的分子结构设计成三维动画,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随着葡萄糖分子球棍模型的不断旋转,画面由远及近,并可以随时定格或重放,从而变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形象,化想象为现实,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了它,突破了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到的分子结构。找出官能团,分析出可能断键位置及断键时发生的反应,然后再通过动画闪动显示断键位置,加深印象。当学生完成方程式以后,再通过三维动画把断键位置、发生的反应及生成物的结构三者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演示给学生,反复突出了重点,理解透彻,印象深刻。 2.3.2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能力采用多媒体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看到枯燥乏味的分子模型在屏幕上活动起来的时候,顿时觉得自己进入了微观的殿堂,耳目一新,情绪激昂,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进入了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例如,学生结合葡萄糖的分子结构,讨论出它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可以和新制的氢氧化铜作用,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可以和羧酸进行酯化反应,甚至学生可以讨论出葡萄糖分子间脱水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这对以后学习多糖很重要),分子内脱水生成环醚等等。这样,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另外,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台把学生完成的作业展示给大家,师生共同点评,信息及时反馈,既强化了理解记忆,落实了基础,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3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多媒体引进课堂,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情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课件演示,唤起了学生探究欲和创造欲。2.3.4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把课堂教学变成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的关键,在于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信息,只有教学改革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目前,教师微机操作水平普遍较低,无法承担教学改革的重任。计算机技术引进课堂,促进了教师计算机技术的提高,使部分教师由原来的不熟悉微机的基本操作到可以完成二维动画设计,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为实施教育改革,培养和锻炼出一批合格人才,为素质教育提高提供了有利保证。2.4怎样使多媒体与教学过程有机整合,以优化教学过程呢? 2.4.1创设情景。中学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将不同的化学内容进行模拟仿真、创设情景,如:一些难以实现的实验如:H2与F2的反应,Cl2和CO的中毒实验,N2和H2合成NH3的实验,氯水的见光分解实验等。错误实验操作的后果如:水倒入浓硫酸中,制取氧气的装置时先撤去酒精灯等。这些实验在传统教学中只能靠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凭空想象,现在则可利用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让学生直观、生动、形象地了解到这些知识,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不可见的内容变为可见。一些工业生产流程如:接触法制硫酸、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炼铁、炼钢和电解食盐水等化工生产过程的教学,可选用或制作相应的课件来辅助教学,利用课件来将分散、孤立的设备连接成完整的、系统的设备,将静态的生产流程变为动态的生产过程,将各个环节进行局部放大和反复演示,使学生看清楚、理解到各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整个生产的流程。可见,通过视频剪辑或动画模拟仿真各物质的工业生产过程,可以在课堂上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体现出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2.4.2发挥形象的直观性剖析机理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运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对于化学中运动而复杂的微观世界,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而借助计算机的模拟手段,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粒子的结构。 例如:一些典型分子的构型CH4(空间构型)、C2H4(平面构型)、C2H2(直线构型)、C6H6(平面构型)、P4(正四面体型)、C60(足球分子),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分子的结构只能用简单的球棒模型来示意,或靠学生的想象来理解。今天化学教师则可选用或设计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来演示这些分子的空间构型,解剖分子的内部结构,让各种分子模型在三维空间中旋转和翻滚,使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来进行仔细观察、充分比较各类分子的结构特征,深化学生对这些抽象的分子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抽象的结构直观化。如:一些典型的晶体NaCl(离子晶体)、CsCl(离子晶体)、金刚石(原子晶体)、石墨(混合晶型)、干冰(分子晶体)、SiO2(原子晶体)的空间构型,在教学中可使用相应的课件来演示这些晶体分解和重组过程,让学生能深入了解到各类晶体的空间结构特征,让晶体中的各微粒的个数比,晶体中的个数与键数比等抽象而深奥的知识变得简洁明了,使学生顺利地突破这些难点知识。2.4.3使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如解释化学反应时,动画模拟“白磷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别拆为原子,最后重新组合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过程。又如:在做“Cu-Zn原电池”的演示实验的同时,通过动画模拟或使学生形象地看到电子运动方向及两极电子得失的特点。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2.4.4演示整合。化学教学中经常要对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例如,化学实验的复习,如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教师很难把大纲中要求掌握的仪器装置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次。若利用电脑模拟,再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和现象,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记忆,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2.4.5充分利用网络,深化反馈检测 快反馈、强矫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计算机贮量大、速度快、交互性能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这样可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给以立即判断,以矫正思维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构建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地上机学习,并辅之以必要的反馈练习,及时肯定或解答,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查找学习障碍,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教师应指导学生访问相关的教育网站,如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中学化学教与学(),查看相关内容,以扩充教学知识,使学生视野开阔、思路广博。3 、开展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3.1教师应加强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3.1.1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技术同步更新如果教师的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模式陈旧,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与技术也无助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在努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充分顾及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动脑动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学生观察,代替学生思维。3.1.2熟悉多媒体CAI系统,做到运用自如。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熟悉多媒体CAI系统,熟悉辅助教学用的课件,进行多次演练,使课件演示与教师的板书、讲解、指导学生看教材、提问、指导学生练习、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实验等常规教学环节协调配合,做到胸有成竹。3.1.3不断总结多媒体CAI的教学技巧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技巧很多,辅助教学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除了课件方式,还有许多其他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并能灵活多变地加以运用。3.1.4培养教师多媒体CAI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根据施教民政部创造性进行教学的才能,是构成教学艺术的主要因素之一。多媒体CAI的教学机智是在长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中经过体验和学习而逐渐形成的,是教师经验、才识和智慧的结晶,是教师教学艺术成熟的标志。3.2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3.2.1改变“应答反应模式” 教学软件, 制作“发现式”教学软件。计算机进入学校、家庭后,不少学校和家长把使用辅助教学软件作为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手段。但当前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数采用呈现应答反应模式。这种呈答式的软件,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思想,重视教师教的设计而忽视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只是把教师的传统教案搬上计算机屏幕, 学生仅能限于通过软件预置的知识网络浏览各种信息,始终保持了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即计算机叫学生看什么就看什么,计算机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或者是计算机问学生答。按心理学分类,这种学习过程属接受学习,以识别、记忆为主,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于长时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这种呈答式教学软件有着显而易见的弊端。 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为我们设计适应时代需要的软件提供了新的思路,建构发现式学习环境就是其中之一。许多现代心理学家强调“发现学习”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如心理学家安德森指出:“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也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主要动力。”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一切形式。”在设计中建构发现式学习环境,以假设、尝试作为学习的主导形式,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对信息进行检索、处理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提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素质。3.2.2 改变唯多媒体是尊的观念,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和平共处”。 曾几何时,在课堂中红极了几个世纪的黑板变成了白板,其他媒体也一概受到了冷落。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上公开课的老师将整个设计好的课件一步步的演示下来,包括一些文字板书。整堂课下来,黑板看不见一个字,觉得这样上够现代化,于是乎此种方式变成了上公开课的典范。我觉得不然,CAI课件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板书还是不能少。课件演示后,前面的内容随即就被后面的内容擦除,不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总的来讲,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和平共处”,而不要一味追赶时髦。3.2.3改变公开课现形、随堂课匿迹,用多媒体来做“家常菜”。 多媒体教学初步开展起来的学校,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一场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应当看到,影响多媒体教学普及程度的原因,除了硬件数量的不足以外,最重要的则是相关课件的贫乏以及制作的困难。是否可以另辟蹊径呢?其实办法还是有的。一是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用比较流行的、功能强大的authorware、flash等多媒体制作软件,辅以专门的图形图像、音频及动画软件制作完成。当然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一般的课件不妨试试用office2000中的powerpoint,这一软件易学易用,效率较高,其功能虽无authorware强,但效果还算不错,用来做“家常菜”还是挺“实惠”的;二是可以给课件“减肥”。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花在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每一节课突破一、二个难点足矣,不要面面俱到,只要真正能把教师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三是采取“拿来主义”。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多起来,学校可利用电教代办费适当购买一些,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了。当然现成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合与加工。如此轻轻松松,何乐而不为呢?3.2.4不能用课件代替学生的思维与操作,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目前我们能看到的CAI课件(包括从互联网上下载过来的一些获奖课件),无非是侧重于教会学生知识,把教材内容中抽象的化为形象的,理性的化为感性的,主要呈现那些原本需要教师讲解、学生思考的东西,甚至包括要求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不少课件充当的只是电子图书的角色,主要目的是通过图文并茂帮助理解知识。这跟素质教育思想是大相径庭的。课件应当符合启发性原则,在努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充分顾及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动脑动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不能越俎代庖,成为应试教育的现代化手段。3.3要解决好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中的“辅什么”和“怎么辅”的问题进行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不要以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来盲目地、一律地代替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化学CAI课件在课堂上不能代替老师,而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因此,不能将化学CAI课件设计成课本教材的翻版。就化学学科而言,化学的概念与原理抽象程度较高,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单靠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很难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有些有毒、有危险的化学药品和化学实验,已经常规方法难于实现的化学反应也无法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因此,从“辅什么”的角度而言,化学CAI课件的内容对象应为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效果不理想或难于实现的问题,如化学反应历程的模拟,原子和分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电子的空间运动与s、p、d电子云轨道的形状和空间伸展方向,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物质的溶解过程,原电池的形成,有危险的化学实验,不易观察的化学实验,易造成环境污染而学生又必须知道的一些化学实验,用普通方法不易操作和实现的化学实验,现代化科研设备和工艺流水线诸如此类的知识与内容都是化学CAI课件的表现素材,这些内容如果能设计编制成质量较高的化学CAI课件,将会使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使化学教学过程具有更强的教育性、直观性和活泼性。对于“怎样辅”问题,则要求化学CAI课件必须具备可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楼行政总厨聘用协议5篇
- 商场复工复产安全培训课件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人民大学书院建设与管理中心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部县2025上半年四川南充市南部县事业单位考调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海市2025广西互联网舆情中心招(实名编制)8人(截止5月27日)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包河区2025年合肥包河区事业单位招聘劳务派遣人员29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云南省2025云南省教育后勤协会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市2025上海申康医疗卫生建设工程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紫光国际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5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
- 脑干神经解剖定位
- 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日记50篇
- GB/T 5993-2003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4部分:分规范固体和非固体电解质铝电容器
- FZ/T 52059-2021抗菌粘胶短纤维
- 医学课件-护理评估课件
-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暴力玩具不能玩》 课件
- 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描红
- 养老院预算及成本管理制度
- 研学旅行基地评估认定评分表
- DL∕T 1867-2018 电力需求响应信息交换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