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PBL糖尿病_第1页
生化PBL糖尿病_第2页
生化PBL糖尿病_第3页
生化PBL糖尿病_第4页
生化PBL糖尿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糖类,糖类物质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成分。主要的生理功能:1.提供能量 2.糖是机体重要的碳源,糖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其他的含碳化合物,如氨基酸、脂肪酸、核苷等。糖也是组成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血糖,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最主要的血糖来源,一、肝糖原分解二、糖异生,血糖去路,1.糖酵解2.丙酮酸氧化脱羧3.三羧酸循环4.磷酸戊糖途径5.糖原合成6.脂类、氨基酸合成代谢,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糖化血红蛋白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所以可以观测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浓度。糖化血红蛋白的英文代号为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准”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糖尿病的检验指标,糖尿病主要分类: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那什么原因可以引起糖尿病呢,可能1:糖合成过多,可能2:糖去路过少,10,糖酵解过程及其调节酶,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式,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乙酰CoA ,NADH对该酶有反馈抑制作用 (饥饿, 脂肪动员时,糖的有氧氧化被抑制,大多数组织器 官利用脂肪酸作为能量来源以确保脑等对葡萄糖的需要) ATP,丙酮酸脱氢磷酸酶抑制 AMP激活,三羧酸循环,调节酶:1.柠檬酸合酶2.-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3.异柠檬酸脱氢酶,磷酸戊糖途径总反应式:,调节酶: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26-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6 NADPH+H+ 3 CO2,36-磷酸葡糖 + 6 NADP+,糖原合成,促使血糖升高的激素,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糖皮质激素,人体内有多种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含量,但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主。,促使血糖降低的激素,胰岛素,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后果相当严重。足病(足部坏疽、截肢)、肾病(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眼病(模糊不清、失明)、脑病(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性病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现病史1.口干多饮,易饥多食体重渐减,乏力(典型的“三多一少”)2.时有下肢麻木感,针刺感,期间反复发作3.足背皮肤破溃4.反复心慌、胸闷,爬二楼即出现气喘,心肌供血不足5.近日出现泡沫尿6.视物模糊7.双下肢浮肿8.心脏彩超:见无冠瓣根部斑块形成; 颈动脉彩超:颈动脉壁增厚,见斑块形成。,1、糖尿病与三多一少,(1)三多一少是指患者吃多、喝多、尿多、和体重减少,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 (2)由于血糖异常升高超过一定浓度时就要通过肾脏从尿中排出,排出时会带走大量水分,这就表现为尿多。(3)人体由于缺水,就要口渴因而要大量喝水,这就是喝多。(4)由于葡萄糖的吸收出了问题,能量不足,就会感到饥饿,因而要多吃,这就是吃多。(5)当胰岛素缺乏或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时,脂肪的合成就出现问题,因而会消瘦,这就是体重减少。 能量不足自然会感到疲倦、乏力,所以疲倦乏力也是糖尿病患者经常发生的表现之一。,2、糖尿病与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周围神经、自主神经、颅神经、脑和脊髓。 神经病变的类型 : 一、周围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症状是四肢末端感觉障碍,下肢多于上肢,呈对称性表现可多样。例如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减退甚至消失。 二、自主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病变又称为植物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神经支配功能障碍。 胃肠道食道和胃的功能障碍可引起吞咽不畅、上腹胀、呃逆,严重者顽固性呕吐。 肠功能紊乱可引起慢性腹泻亦可表现为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泌尿生殖系统可引起排尿障碍、尿潴留或尿失禁,并且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 心血管系统可引起心率异常,还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最危险的是无痛性心肌梗死,可导致心源性休克、心衰和猝死。,3、糖尿病与足病机理: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硬化、斑块已形成,支端神经损伤,血管容易闭塞 ,而“足”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最严重,从而坏疽。分类 糖尿病足病又分湿性坏疽、干性坏疽和混合性坏疽。 (1)湿性坏疽是糖尿足病中较为常见的足部坏死现象。 (2)干性坏疽是凝固性坏死加上坏死组织的水分蒸发变干的结果,大多见于四肢末端。 (3)混合性坏疽。混合性坏疽病人常见于糖尿病2型患者。混合坏疽患者一般病情较重,溃烂部位较多,面积较大,常涉及大部及全部手足。,4、糖尿病与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病人所并发的或伴发的心脏病,是在糖、脂肪等代谢紊乱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心脏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心脏病所包括的范围较广,包括在糖尿病基础上并发或伴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微血管疾病及心脏自主神经病变。,5、糖尿病与泡沫尿,1)肝肾疾病时,尿液中胆红素或蛋白质含量增多,尿液表面张力增大,在排尿时可产生较多气泡; 2)膀胱疾病或其他泌尿系感染,使尿液的成分容易发生改变而产生气泡; 3)糖尿病时,尿液中尿糖或尿酮体含量升高,尿液的酸碱度发生改变,尿液表面张力增高(而且尿液会有“烂苹果”味); 4)泌尿道中有产气菌存在时,尿液中可产生气泡;,酮体,酮体的生成受多种因素的调节(1)餐食状态影响酮体生成:饱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加,脂解作用受抑制、脂肪动员减少,酮体生成减少。饥饿时,胰高血糖素等脂解激素分泌增多,脂肪动员加强,脂酸-氧化及酮体生成增多。(2)糖代谢影响酮体生成:餐后或糖供给充分时,糖分解代谢旺盛、供能充分。此时肝内脂肪酸氧化分解减少,同时利用糖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磷酸二羟丙酮/甘油醛-3-磷酸(转化为膦酸甘油)、乙酰辅酶A(合成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增强。相反,饥饿或糖利用障碍(糖尿病)时,脂肪酸氧化分解增强,生成乙酰CoA增强;同时因糖来源不足,或糖代谢障碍而导致草酰乙酸(来源于糖代谢生成的丙酮酸)减少,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受阻,导致乙酰CoA大量堆积,酮体生成增多。(3)丙二酸单酰CoA抑制酮体的生成糖代谢旺盛时,乙酰CoA及柠檬酸增多,别构激活乙酰CoA羧化酶,促进丙二酸单酰CoA合成,后者竞争性抑制肉碱脂酰转移酶I ,阻止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从而抑制酮体的生成。,6、糖尿病与眼病,糖尿病可以损坏眼睛后面非常细小的血管。这种损害的医学名称是糖尿性视网膜病。这种病可以导致视力衰退,甚至失明。 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眼部疾病,如角膜溃疡、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病病变,最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对眼睛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除了常说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还有以下几种眼疾: (1)近视 (2)眼睑下垂 (3)白内障 (4)麻痹性斜视,7、糖尿病与浮肿,(1)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分子最小、溶解度大、功能较多的一种蛋白质。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白蛋白,当血浆白蛋白因病理条件引起下降时,血浆的胶体渗透压也随之下降,可导致血液中的水份过多进入组织液而出现水肿。 (2)浮肿是机体水钠代谢障碍的产物,水钠代谢失调时,就会引起水钠潴留,超过体重10%以上时,就会出现浮肿。肾脏疾病常常因水钠潴留引起浮肿,称为肾性浮肿。,8、糖尿病与颈动脉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均可导致颈动脉斑块形成,如年龄、性别、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如果存在以上多项危险因素,出现颈动脉斑块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颈动脉斑块的危险主要在于不稳定斑块,也就是在血管壁上不牢固容易脱落的斑块。当斑块整块或者部分脱落后就成了血流中的栓子,随血流到达大脑堵塞远端脑动脉,导致栓塞事件。,9、其他并发症,(一)、糖尿病与脑病 近年来,糖尿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糖尿病脑病这一概念被逐步丰富和完善,尽管目前尚无标准定义,但基本可理解为:糖尿病引起的认知障碍和大脑的神经生理及结构改变。 原因: 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证研究表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高胰岛素血症均从不同方面对认知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首先,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高血糖。长期慢性高血糖可造成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使管腔狭窄,加上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造成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缓慢,可致脑血流量减少 其次,当血糖低于3.0mmol/L时,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伤,而大脑不同区域的功能损伤程度是不同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最易受到损害。认知功能紊乱往往随着低血糖的发作而迅速出现,而恢复过程却相当缓慢。,(二)、糖尿病与皮肤病,患糖尿病以后,有30%80%的病人有皮肤损害。如果出现了这些皮肤损害,往往是糖尿病的先兆,所以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下面介绍一些糖尿病常见的皮肤病变。 (1)皮肤感染 (2)皮肤瘙痒 (3)糖尿病性大疱病 (4)糖尿病性黄瘤 (5)糖尿病性皮疹,(三)、糖尿病与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如能积极控制高血压及高血糖,病变可望好转。如控制不良,随病变的进展可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此时可有如下临床表现: (1)蛋白尿 开始由于肾小球滤过压增高和滤过膜上电荷改变,尿中仅有微量白蛋白出现,为选择性蛋白尿,没有球蛋白增加,这种状态可持续多年。 (2)浮肿 (3)高血压高血压在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中常见。 (4)肾功能不全 ,尿毒症是其最终结局。 (5)贫血 (6)其它症状视网膜病变并非肾病表现,但却常常与糖尿病肾病同时存在。,(四)、糖尿病性病,与普通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并发感染。其原因有:高血糖环境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高血糖可削弱白细胞吞噬和杀灭细菌的功能,降低自身免疫力;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微血管病变与神经病变,使组织缺血、缺氧、感觉减退,容易继发感染。 皮肤和粘膜是人体防御外来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感染的好发部位。特别是在外阴部位,由于内裤紧贴、透气性差,比较潮湿,而且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或汗液又富含糖分,因此该处特别容易发生皮肤真菌感染。,(五)、糖尿病与口腔病变,糖尿病能并发的口腔疾病有: (1)口腔粘膜病变:表现为口腔粘膜干燥,常有口干、口渴,唇红部可见爆裂。齿龈、舌粘膜的糜烂及小溃疡、疼痛,容易发生感染性口炎、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2)龈炎、牙周炎:糖尿病患者常出现牙龈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疼痛。牙周部位可发生牙周脓肿、牙周袋形成,并有脓性渗出。 (3)龋齿:在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 (4)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随患者年龄增高而更为普遍。 (5)腭部炎症:进展的龋齿根尖炎及齿龈炎向多颗牙齿蔓延,引起发热、疼痛、肿胀及春咽疼痛等症状。 (6)牙根面龋:主要表现为牙龈萎缩,多颗牙同时龋坏,对冷热刺激敏感、疼痛。治疗不及时易发生牙髓炎及牙根尖周炎,导致治疗更复杂。 (7)其它:易出现拔牙后愈合时间延长,拔牙后发生疼痛及炎症等。,糖尿病治疗原则总则长期坚持规范治疗是最重要的,包括:控制饮食,坚持适量运动锻炼,合理用药。 当前医学专家则提倡高碳水化合物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