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拘留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XX市拘留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XX市拘留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XX市拘留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XX市拘留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建设项目建设背景一、基本概况项目名称:XX市拘留所建设项目建设单位:XX市公安局建设性质:新建工程地点:XX建设规模:本项目总用地面积8727.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417平方米。项目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186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1624.3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147.13万元,基本预备费88.57万元。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政府拨款。二、项目建设单位概况XX市公安局现有民警职工510人(其中在职在岗453人,退居二线23人,职工34人),万人比为6.69(低于全省平均万人比10.43、全国12.8);男民警412人,女民警64人,平均年龄44.1岁;局党委成员9人,副科级以上干部65人;内设11个执法勤务机构(治安大队、刑侦大队、交警大队、国保大队、经侦大队、巡逻防暴大队、禁毒大队、网安大队、内保大队、指挥中心、情报中心)、8个综合管理机构(纪委、政治处、警务保障室、法制大队、督察大队、户政管理大队、出入境管理大队、信访科),16个派出所和2个监管场所。近三年来,全局共侦破刑事案件3171起,刑事拘留1410人,移送起诉1258人;查处治安案件5346起。先后荣获“全国公安机关取保候审突出问题专项督察行动成绩突出单位”、“全国公安监管系统和武警看守执勤部(分)队“三共”活动成绩突出单位”、“全省执法质量优秀公安局”等荣誉称号,连续5年“XX市先进公安局”、“XX市直机关目标考核优胜单位”;经侦大队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反假货币工作先进集体、公安部评为全国县级公安机关“一级经侦大队;东马坊派出所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看守所和拘留所被公安部评全国一级监管场所;刑侦大队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国保大队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公安模范基层单位,民警队伍无重大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三、编制依据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XX市公安局2、拘留所建设标准建标102-2008 3、XX市统计年鉴(2016年) XX市统计局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5、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6、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7、 XX省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8、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四、编制原则1、拘留所建设项目在XX市建设总体规划指导下,以服务经济建设,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为目标,坚持“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经济适用、安全文明”的原则,提升区域功能,改善办公条件,促使XX市的法制建设水平又上一个新的台阶;2、遵照市场经济规律,根据拘留所的实际需要,我公司通过调查研究和技术分析,客观分析项目的现实情况,结合XX市建设规划,工程力求布局合理、技术可靠及经济可行;3、以XX市社会经济、城区建设要求为出发点,全面规划,统筹兼顾;4、依照XX市城市发展计划,贯彻节水精神,符合建设地区拘留所的需要及工程实施的可行性;5、工程建设中使用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实现科学化管理,确保工程符合国家规范要求;6、贯彻节能方针,力求取得较好的社会综合效益。五、编制范围及编制目的1、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为XX市拘留所建设项目,包括拘室、医疗、文体、劳动、行政管理、生活保障等功能用房及附属用房、场地建设。2、编制目的本报告编制的目的是对XX市拘留所建设项目进行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可能性的方案分析和论证,在此基础上选用科学合理、技术先进、造价省、运行成本低的方案,最终使得该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统一。六、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XX市拘留所建于2002年,受到当时辖区人口、建设资金、所处方位、地势、城市规划和征地面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当时财力有限,单位经费紧张,致使拘留所未能按国家标准修建。从而导致拘留所的基础处理不到位,从建设完工交付使用至今地基不断沉降,墙体、屋面开裂渗水严重,每年需花费十余万元进行维修。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不断繁荣扩大,服务范围、服务人口急剧增加,拘留所拘留人员日益增多的趋势。XX市拘留所肩负着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被裁决治安拘留人员的羁押、管理、教育工作,保障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的重要任务。现有拘留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房屋简陋、设施不配套,其现有拘留场所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拘留所各类用房面积指标也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为了有效整合资源,科学合理布局,适应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需要,经XX市公安局党委研究决定,拟在XX市四里棚街道办事处刘杨村、东十村地段、长荆铁路以北、长荆大道以南、新看守所西南角预留地上新建一座大型拘留所,房屋建筑包含拘室和教育、医疗、文体、劳动、行政管理、生活保障等功能用房及附属用房、场地建设。本项目总用地面积8727.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417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860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拨款。第二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拟选址在XX二、建设规模和建设目标本项目总用地面积8727.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417平方米。整个项目设计按照基层拘留所建设设计要求进行总体设计,力求总体布局合理,既庄严朴实、又具有现代气息。三、主要建设条件本项目可利用现有公路,材料运输可以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直达工地。材料运输均采用汽车运输。拟建地道路畅通,运输方便,场内活动空间宽阔,项目施工不会对周边人民的生活及生产活动产生较大影响。项目建设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能在本地购买,土建和安装工程可由地方施工单位承建。项目建设资金来源:政府拨款四、项目总投资及效益情况本项目总投资186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1624.3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147.13万元,基本预备费88.57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拨款。拘留所的任务是对被拘留人员进行管理,保障安全,组织被拘留人员从事适当劳动,对被拘留人员进行法制、道德等教育,使其成为守法公民。因此,拘留所的功能和设施必须满足其工作需要。 本项目是用于加强法制建设的一项公共工程,是政务性和公共性设施的统一体,该项目的建成,将重塑XX市拘留所新形象,为加强和规范拘留所服务功能,确保司法公正、文明和庄严,体现司法为民,保障各种办案活动的顺利进行,促使XX市的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又上一个新的台阶。第三节 问题与建议一、问题1、项目建设应注意环境保护,不要影响周围单位或个人的工作和生活;2、项目建设中应充分利用资源,注意节能、节水。二、建议1、建设资金应落实到位;2、项目建设应单独圈定施工区,应在不影响正常办公、学习和居民生活的前提下组织施工;3、工程完工后,要经有关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81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健全和完善XX市拘押体系的需要建设标准拘留所是完善每个城市社会治安力量的基本要求,因此国家建设部和发改委发布拘留所建设标准(建标102-2008),要求建设规范、标准的拘留所, 以保证公共安全。XX市拘留所建于2002年,受到当时辖区人口、建设资金、所处方位、地势、城市规划和征地面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当时财力有限,单位经费紧张,致使拘留所未能按国家标准修建。从而导致拘留所的基础处理不到位,从建设完工交付使用至今地基不断沉降,墙体、屋面开裂渗水严重,每年需花费十余万元进行维修。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完善XX市的看押设施体系, 使XX市公安局拥有健全的强制执行工具, 有利于加强维持XX市社会稳定的保障力量。二、是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城镇化、信息化;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多元化、经济转轨、突发公共事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公共安全工作衍生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治安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面临着新形势下的全新挑战,公安部要求全面提升公共安全部门正规化建设水平,努力打造保障社会长治久安的公安力量, 建设标准化拘留所是大力推进强制拘禁人性化改革,进一步提升地方公共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指定的客观需要。三、 是提高XX市公共安全整体保障能力的需要XX市公安局是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由于历史原因, XX市看守设施在建设、装备、器材等方面表现出落后和不适应新的治安形势需要的不足, 现有拘禁设施已经不能适应日益艰巨繁重的拘留工作要求,为加快解决这些问题, XX市人民政府和XX市公安局党委政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从投入和政策两个方面,加大拘禁设施硬件设施投入力度,确保地方公共安全体系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主要保障力量,建设标准化的拘留所, 既是保障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也是进一步提升警务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社会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的具体步骤, XX市拘留所的建设,可确保全市监禁体系的完善,为构达“和谐XX”和“平安XX”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综上所述, 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项目的场地条件XX市拘留所拟在XX市四里棚街道办事处刘杨村、东十村地段、长荆铁路以北、长荆大道以南、新看守所西南角预留地上建设,该地域地势平坦,适宜于项目建设。二、供电与供水院区有较完善的供电设施,可对项目供电;自来水厂供水主干管从院区门前经过,可引支管至院内,以满足项目供水要求。三、排污及环保院区排水系统已形成,该院污水、雨水可直接排到市政设施内流走,不会滞留。生活及建筑垃圾可倾倒在指定地点有垃圾车运走。该项目不会产生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甚微。四、交通条件XX市地处武汉、襄阳、荆州、宜昌三角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水陆交通便利。汉宜公路、武荆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烟应公路连接南北,汉渝铁路、长荆铁路穿境而过,汉北河、大富水河、漳河和郧水等河流纵横环绕。XX中心城区距武汉53公里,距107国道40公里、316国道20公里,经沪蓉高速公路(武荆段)30分钟可到武汉市,40分钟可到武汉天河机场;经汉宜铁路(长荆段)70分钟可达武汉高铁站。本项目拟建地位于XX市城区,交通十分方便,可利用现有公路,材料运输可以直达工地。材料运输均采用汽车运输。五、施工力量及材料供应项目建设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能在城区购买,土建和安装工程可由地方施工单位承建。六、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186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1624.3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147.13万元,基本预备费88.57万元。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政府拨款。第三章 项目建设规模第一节 建设规模标准拘留所建设规模,根据XX市管辖区人口数、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治安状况以及设定拘押人数为依据确定。拘留所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建筑面积指标执行拘留所建设标准(建标102-2008)。第二节 项目建设规模及理由一、拘留所现状XX市拘留所建于2002年,受到当时辖区人口、建设资金、所处方位、地势、城市规划和征地面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当时财力有限,单位经费紧张,致使拘留所未能按国家标准修建。从而导致拘留所的基础处理不到位,从建设完工交付使用至今地基不断沉降,墙体、屋面开裂渗水严重,每年需花费十余万元进行维修。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不断繁荣扩大,服务范围、服务人口急剧增加,拘留所拘留人员日益增多的趋势。XX市拘留所肩负着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被裁决治安拘留人员的羁押、管理、教育工作,保障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的重要任务。现有拘留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房屋简陋、设施不配套,其现有拘留场所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拘留所各类用房面积指标也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为了有效整合资源,科学合理布局,适应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需要,经XX市公安局党委研究决定,拟在XX市四里棚街道办事处刘杨村、东十村地段、长荆铁路以北、长荆大道以南、新看守所西南角预留地上新建一座大型拘留所,房屋建筑包含拘室和教育、医疗、文体、劳动、行政管理、生活保障等功能用房及附属用房、场地建设。二、推荐建设规模及理由1、建设规模选择根据拘留所建设标准规定,拘留所建设的规模分为四类:特大型拘留所,日均在所被拘留人数300人以上;大型拘留所,日均在所被拘留人数150人以上不足300人;中型拘留所,日均在所被拘留人数50人以上不足150人;小型拘留所,日均在所被拘留人数不足50人。由于目前XX市拘留所日均被拘留人数约为283人,人数情况符合拘留所建设标准大型拘留所标准,故建设规模选择为大型拘留所。 2、建筑面积选择根据拘留所建设标准第四章第二十一条“拘留所人均综合建筑面积指标应分别为小型所25m2、中型所每人24.46m2、大型所每人22.73m2、特大型所每人21.39m2;其中直接用于被拘留人员的拘室、教育、文体、医疗、生活、劳动及家属会见等用房,每人应不低于16m2。寒冷和严寒地区可在规定指标基础上增加46。经济发达地区可根据近35年的拘押人数增长率,经过专门报告批准适当增加建筑面积。根据本拘留所拘留人数日均在所被拘留人数282.31人计算,总建筑面积为28322.73m2/人=6432.59m2,综合本项目实际建筑情况,总建筑面积取6417m2。3、项目建设规模推荐按照拘留所建设标准,拘留所建设的工程项目应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和装备三个部分。拘留所房屋建筑由拘室和教育、医疗、文体、劳动、行政管理、生活保障等功能用房组成。项目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备注拘室普通拘室分区设置未成年人拘室严管拘室教育图书阅览室电化教育(制作)室教室(培训室)管教(谈话)室医疗检查治疗室药房文体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健身房劳动包括原料和产品仓库、劳动场地、民警值班室、管教室以及盥洗(卫生)间等行政管理办公室包括主管局领导、所领导、职能科室会议室档案资料室接待室会见室询问室值班室技术室警械库收拘室包括出入所登记、检查、照相、指纹、信息采集物品保管室包括后勤仓库、被拘留人员物品储藏室备勤用房生活保障包括伙房、库房、餐厅(含民警职工食堂)、洗衣间、理发室、生活用品供应室等附属车库、设备用房(含应急电力设备)、警卫室、公共卫生间等拘留所各类用房详表根据拘留所建设标准拘留所用房建筑面积指标,拘留所各类用房建筑面积应以设定的拘押人数乘以指标数确定。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和XX市拘留所现实情况及拘留工作要求,项目推荐建设规模为:总建筑面积6417m2,其中:拘室2470.59m2;教育用房427.33m2;医疗用房121.69m2;文体用房331.11m2;劳动用房764.10m2;行政管理用房1157.47m2;生活保障用房690.52m2;附属用房454.19m2。拘留所用房面积指标(m2/人)序号名称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备注1拘室873873873873含盥洗间、衣物柜。2教育143151160170包括教室、图书阅览室、电化教育室、管教(谈话)室等。3医疗035043052052包括检查治疗室、药房等。4文体117117117117包括健身房、多功能活动室等。5劳动270270270270包括操作间、原料间、库房、值班室和盥洗(卫生)间。6行政管理333409483507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技术室、接待室、收拘室、会见室、询问室、值班室、警械库及物品保管室、备勤用房等。7生活保障230244265284包括伙房、餐厅、民警食堂、公用浴室、洗衣间、理发室、库房、生活用品供应室等。8附属138166226229包括车库、设备用房及公共卫生间和警卫室等。合计2139227324462502第四章 项目建设选址第一节 项目场址现状一、地形、地貌、地震情况1、地形、地貌XX市地处鄂中丘陵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以低岗为主,兼有平原,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为低岗地区,约占版图总面积的66.4%。境内低岗系大洪山余脉,其坡度一般小于10度,起伏平缓;海拔高程在41-80米之间,最高点为何家脑山主峰白沙山,海拔高程111.6米。境域中部的大富水两岸和东部漳河、涢水西岸为平原地区,主要为岗间冲积平原阶地,约占版图总面积的19.6%;地势平坦,依势向东南伸展。海拔高程一般在25-40米之间。市境南部滨湖地带,多属湖沼洼地,约占版图总面积的14%;地势较低,海拔高程均在25米以下;最低处在东汊湖的郎君镇蔡咀村,仅20.4米。2、 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修订版),XX市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对应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本项目建设地地势平坦,利于建设。2、 气候条件1、 气候特征XX市为中纬度湿润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雨热高峰同季出现。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光、热、水的地域差异甚微。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6.517.10C之间,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6.436.7之间。年极端最低气温在-4.67.0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033毫米。2、 气温年平均气温16.00C;极端最低气温-15.50C;极端最高气温38.80C。3、 日照日照年平均1872.9小时,日照百分率43%;4、 霜期无霜期年平均245.1天。5、 降雨量年降雨量1128.6毫米;雨日116.1天。日最大降雨量260.1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400.6毫米。3、 社会环境条件1、综合项目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初步核算,2016年XX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9.83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7.8%(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7.1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2.56亿元,增长8.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0.11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比重为18.2:54.9:26.9,与上年相比,一产业上升0.6个百分点,二产业下降1.0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4个百分点,全市经济结构在调整中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年实现实际利用外资5154万美元,增长8.0%。完成建设项目794 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13个,新开工项目中3000万元以上项目123个,比上年减少35.8 %。在建项目中,过亿元建设项目38个,比上年减少2.6 %。2、农业、农村经济2016年XX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88.29亿元,按缩减指数(新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5.75%(下同),其中农业产值28.78亿元,减少3.62%;林业产值0.62亿元,减少17.33%;牧业产值30.58亿元,增长2.09%;渔业产值27.26亿元,增长24.2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5亿元,增长27.16%。年末常用耕地面积57.83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42.8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31.89万吨,减少14.55%;棉花产量0.24万吨,下降4.09%;油料产量3.10万吨,下降2.82%;蔬菜产量64.18万吨,水果产量1.66万吨,分别增长8.14%和6.41%。人工造林面积4.46万亩,育苗面积0.44万亩,成林抚育面积3.9万亩。茶叶产量618吨,增长1.49%。牲猪存栏30.2万头,牲猪出栏46.7万头,较上年均有大幅度回落;家禽出笼1250.23万只,下降23.31%;畜禽肉产量6.09万吨,下降12.63%,禽蛋产量10.4万吨,增长16.86%。淡水养殖面积19.68万亩,下降1.71%。水产品产量7.62万吨,增长1.69%,其中淡水养殖产量7.22万吨,增长1.83%。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96吨;农用化肥施用量2.77万吨;农药使用量380吨;农用柴油使用量8210吨。3、工业、安全生产、质量监督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5.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8.9%。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620.4亿元,增长10.2%,其中驻应中省属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3.08亿元,增长5.34%;市直工业实现总产值36.03亿元,下降20.36%;办事处和镇办工业实现总产值525.79亿元,增长12.82%;开发区工业实现总产值35.55亿元,增长18.6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耗24.27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65%,初步测算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达到10.9%。4、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83.02亿元,增长23.7%。完成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9.79亿元,下降31.5 %。建筑市场管理有条不紊。全市工程报建58项,总建筑面积47万,总造价5.6亿元。办理施工许可证32项,面积32.79万,造价4.42亿元;竣工验收备案12项,合格率100%。严格落实竣工验收审查,全年受理报监项目65个,建筑面积48.7万平方米,建安产值7.3亿元,办理竣工备案项目29个。申报安全文明施工现场孝天杯2个、楚天杯1个。5、交通、邮政、通信、电力交通运输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XXXX段建设完成第一期路基土方、桥涵设施工程,完成投入12亿元;中心客运站分两期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主体工程,完成投资2362万元;老白线郎君路段公路改建完成路基土方、毛渣碎石垫层和桥涵设施工程,完成投资1800万元。民生工程加快建设,汉长线苏台接线工程完成投资200万元;杨岭镇“美丽乡村”旅游公路建设齐祝线、新老线、伍华线等3条公路完成土方工程及垫层施工,桥涵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00万元。公汽客运、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提质增效,全年完成15条短途班线公司改造,政府采购2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首批10辆于2016年12月上路运营。6、 商业、旅游、外贸消费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2亿元,增长10.9 %,其中批发业完成24.7亿元,零售业完成97.6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完成3.1亿元和12.8亿元,分别增长8.6 %、11.5 %、9.7 %和 11.4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发展稳中向好。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1%和4.7%。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老灌湖国家湿地公园累计接待参观考察客商4人次;汤池陶家湖旅游综合体项目完成投资800万元,项目改造建设正在进行中;鄂中革命烈士纪念馆投入4000万元,新建陈列馆,改造旧址,预计年底完工;汤池温泉、顺发花卉、和园山庄等旅游企业投入510万元资金;争取上级资金投入860万元改造汤池至曹武公路,投入450万元改造杨岭至肖巷公路,疏通至汉宜公路出口。外贸出口稳步增长。完成各类产(商)品出口创汇11390万美元,增长10 %。7、 财政、金融、保险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完成财政总收入22.32亿元,增长3.7%,其中税收收入16.49亿元,增长3.3%;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56亿元,增长9.3%,各项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达到64.8%。信贷总量保持合理适度增长。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52.37亿元,增长10.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5.67亿元,增长7.4%;发放各项贷款119.12亿元,增长10.4%。保险业务保持稳定。人寿险全年实现保费收入9574.25万元,其中个险渠道全年实现标准保费487.41万元,增长17%;财产险实现保费收入5500万元,其中农险保费收入769.32万元,减少111.43万元,全年共支付赔款4182万元。4、 交通运输条件XX市地处武汉、襄阳、荆州、宜昌三角经济区的中心地带,水陆交通便利。汉宜公路、武荆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烟应公路连接南北,汉渝铁路、长荆铁路穿境而过,汉北河、大富水河、漳河和郧水等河流纵横环绕。XX中心城区距武汉53公里,距107国道40公里、316国道20公里,经沪蓉高速公路(武荆段)30分钟可到武汉市,40分钟可到武汉天河机场;经汉宜铁路(长荆段)70分钟可达武汉高铁站。5、 施工条件该项目拟在XX市四里棚街道办事处刘杨村、东十村地段、长荆铁路以北、长荆大道以南、新看守所西南角建设,该地域地势平坦,适宜于项目建设。经现场勘察,建设场地可以满足施工需要;水、电供应充足;院内有城市下水道,排水方便;拟建场地外有现有道路,运输方便,建设便利。第二节 场址推荐方案一、场址推荐新建拘留所的选址应符合以下条件:1、符合城市建设规划的布局要求,有较好的交通、供电、给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2、避开人口密集区及对公共安全有特殊要求的地区;3、避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足以危及安全的地区;4、与各种污染源、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高压走廊和无线电干扰的距离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拘留所外通路应设有双向车行道并与城市道路或公路连接,内部交通应符合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拘留所行政办公区宜置于拘留所的主出入口处,并合理规划办公用房、道路和停车、绿化等场地的布局。在满足拘留所安全和管理等各项功能的前提下,坚持科学、节约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使用。经现场勘察,建设场地可以满足施工需要;水、电供应充足;附近有城市下水道,排水方便;拟建场地外是市区主要交通道路,运输方便,建设便利。符合项目建设要求。2、 拟选场址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建址经济指标项目技术指标1总用地面积8727.6平方米2建址地貌特征前后无障碍物,场地平整3工程地质较好4交通运输条件在城区,运输方便5供水用该市自来水6排水用市政公共管道排水7供电稳定充足8周围环境及相互影响无明显不利影响第五章 工程总体方案第一节 总体方案原则与规模一、总体方案原则1、遵守国家经济建设和司法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从XX市市情出发,既要满足拘留工作的需要,又要适当考虑社会发展对拘留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庄重实用,适度超前。2、拘留用房应与办公用房统筹建设。3、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所规定的内容。4、符合拘留所总体布局。二、建设规模及内容该项目总用地面积8727.6m2,总建筑面积6417m2,地上三层,其中:拘室2470.59m2;教育用房427.33m2;医疗用房121.69m2;文体用房331.11m2;劳动用房764.10m2;行政管理用房1157.47m2;生活保障用房690.52m2;附属用房454.19m2。第二节 建设内容和项目构成拘留所建设项目由房屋建筑和场地组成。一、房屋建筑拘留所房屋建筑由拘室、教育、医疗、文体、劳动、行政管理、生活保障等功能用房组成,其中:1、拘室:(1)普通拘室,用于拘押一般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和拘留审查的被拘留人员。(2)严管拘室,用于拘押违反拘留所管理规定或可能负案等被拘留人员。(3)未成年人拘室,用于拘押未成年的被拘留人员。2、教育用房:是被拘留人员集体学习、技能培训、借阅图书资料和对被拘留人员进行个别教育的用房。3、医疗用房:是对被拘留人员进行身体检查、疾病治疗的用房。4、文体活动用房:是被拘留人员在室内进行文娱体育活动的用房。5、劳动用房:是被拘留人员从事室内劳动而单独设置的用房。包括操作间、库房、盥洗(卫生)间和管教民警值班室。6、行政管理用房,其中:(1)会见室,是被拘留人员与其家属会见时的用房。(2)询问室,是案件承办等单位询问被拘留人员的用房。(3)收拘室,是办理入所、出所手续,进行安全、健康检查和信息资料采集的用房。(4)物品保管室,是统一保管被拘留人员非生活必须品的用房。(5)备勤用房,是指值勤民警、职工备勤休息的用房。7、生活保障用房:是用于被拘留人员的生活卫生、后勤保障以及拘留所民警和职工生活保障的用房。8、附属用房:是指拘留所的车库、公共卫生间、设备用房等。二、场地根据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拘留所应有相应的场地设施,不仅要满足拘留所本身的工作需要,同时也要为外单位和其他来所人员(被拘留人员的家属来所探视)提供条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体能锻炼场地用于被拘留人员和拘留所民警进行体育锻炼、列队训练等活动;车辆停放场地用于拘留所本身和外单位公务车辆的停放;劳动场地是根据公安部拘留所管理办法的规定,组织被拘留人员进行劳动需要而提出的。因此,将场地建设纳入是十分必要的。第六章 工程技术方案一、设计原则1、采用适合实际情况的工艺、设备和材料,节约能源。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3、本设计方案在技术上满足相应国家建筑、结构技术规范、标准。二、建筑设计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拘留所建设标准 建标102-2008;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15;甲方提供的现状地形图及电子文档;国家、XX省、XX市有关规范、条例和规定;甲方对该工程的设计需求及委托设计要求任务。2、建筑设计方案(1)依照拘留所的房屋建筑和集散场地、停车场地、绿化用地的总体布局,统筹建设、分区布置、集中设置,要体现司法文明,和谐自然。根据拘留所的工作流程和防范工作需要,其房屋建筑需作相应的布局,并满足其通风、日照的要求。拘留所设置周界围墙,是因为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和拘留审查是依法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应具备相应的安全防范设施。(2)拘留所拘留区、劳动区围墙高度不应低于4.5m,办公区围墙或通透栅栏高度宜为2.5-3.0m。拘留所拘留区内房屋建筑,宜采用低或多层建筑,强度应不小于MU10砌体,厚度不小于240mm;分隔墙不应采用轻质墙。拘室底层地坪基础应用混凝土浇注。(3)拘留所拘室应分别设置普通拘室、未成年人拘室和严管拘室。普通拘室、严管拘室每室定员不宜超过8人,未成年人拘室每室定员4-6人。(4)拘留所普通拘室和未成年人拘室应设置床铺,严管拘室宜设置通铺。拘室内宜设置衣物柜。普通拘室、未成年人拘室也可分区合设公共盥洗室。(5)拘留所拘室应通风、采光良好;窗地比不小于1:6;拘室层高不应低于3.3m。(6)拘留所各功能区连接通道净宽,小型、中型所不应小于2.4m,大型、特大型所不应小于2.7m。拘留区走道净宽,小型、中型所不应小于1.8m,大型、特大型所不应小于2.0m。(7)拘留所拘室门宜采用金属门,门上应留观察窗,通道外侧窗和拘室采光窗均应设置金属防护栅栏,机械强度不应小于18圆钢的强度,横向净距不应大于130mm,纵向净距不应大于400mm。(8)拘留所家属会见室宜按开放式管理的要求设置,并配备会见座椅、候见席和卫生间;询问室应按单间设置,每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m2。(9)拘留所被拘留人员的餐厅应单独设置,中型以上拘留所可按管理模式分设餐厅。(10)拘留所的劳动用房应包括操作间、原料间、产品库房、民警值班室、盥洗(卫生)间等,并按照劳动对象和管理要求进行布置。(11)拘留所的教室,参照成人教育普通教室的要求设置。(12)拘留所建筑外观应与周边环境协调,庄重大方,拘室的内装修应满足安全、卫生要求,技术用房和其他用房按照有关标准执行。(13)拘留所各功能区连接通道净宽不小于2.7m,拘留区走道不小于2.0m。拘留所拘室门宜采用金属门,门上应留观察窗,通道外侧窗和拘室采光窗均应设防护栅栏,其机械强度不小于18圆钢,净距不大于130x400mm。拘留所家属会见室宜按开放式管理的要求设置,并配备会见座椅、候见席和卫生间,拘室应按单间设置,每间使用面积应小于12m2拘留所的劳动用房应包括操作间、原料间、产品仓库、民警值班室、卫生间等,应根据劳动对象和管理要求进行布置。拘留所的教室,参照成人教育普通教室的要求设置。(14)拘留所建筑外观应与周边环境协调,自然和谐,美观大方,拘室的内装修应满足卫生要求,技术用房和其他用房按照有关标准执行。(15)拘留所电力负荷应满足照明和设备用电需要,保证供电安全。不能正常供电应配备发电机。拘留所应按技防、通信和信息设备安装要求敷设或预埋线路、管道。拘室供电、给排水管线应采用暗敷。采暖区的拘留所宜采用热水采暖系统;拘室可采用地暖方式采暖。拘留所各类用房宜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条件不具备时应有机械通风换气装置,日平均室外气温高于25oC的地区,应安装降温设备或预留空调设备的位置。拘留所建筑防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消防设施的配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规范的规定。 (16)确定房屋建筑与周界围墙间距不小6m,是按照安全距离,并根据消防通道的要求确定的。3、拘室拘室的确定依据:(1)高于刑事羁押场所在押人员的指标;(2)按照拘室应具备的功能和布局要求(按单层床铺设置);(3)参照相关标准规定的指标(宿舍建筑设计规范(待批稿)。普通拘室:每室68人,人均使用面积为4.6m2,加上盥洗、卫生设备人均使用面积m2,即合计人均使用面积5.6m2。具体设置见图一、图二:严管拘室:每室人,人均使用面积为3.5m2,加上盥洗、卫生设备人均使用面积1m2,即合计人均使用面积4.5m2。具体设置见图三。未成年人拘室:每室46人,人均使用面积为6.5m2,加上盥洗、卫。生设备人均使用面积m2,即合计人均使用面积7.5m2。具体设置见图四。(4)教育用房 教室(兼技能培训室):按每50人设置一间,参照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所列普通教室人均使用面积1.37m2的指标,考虑到被拘留人员分批学习的特点,按人均使用面积0.5m2计算。图书阅览室:参照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藏书量按每名学生80-100册,每平方米藏400-500册书计算,得出百人使用面积为18m2,即人均0.18m2。根据被拘留人员借阅图书人次相对较少的特点,小型、中型所图书阅览室使用面积为24m2,大型、特大型所使用面积为30m2。 管教(谈话)室:根据拘留所等级评定办法关于“每名管教民警对分管的被拘留人员个别谈话教育每人不少于次”的规定,小型所管教与谈话室合设一间,每间使用面积为10m2,人均0.13m2。其余三类所均按此指标计算。电化教育室:小型所设置间,使用面积15m2,即人均0.19m2;每增加50人增加使用面积10m2,大型所使用面积39m2,人均0.20m2。特大型所59m2 ,人均 0.2m2。教育用房使用面积测算表(m2)项目小型所中型所大型所特大型所使用面积m2/人使用面积m2/人使用面积m2/人使用面积m2/人教室4005060050100050150050图书阅览室24030240203001530010管教(谈话)室10012160132601339013电化教育室15019250213902059020合计89111125104195098278093(5)医疗用房检查治疗室和药房:大型所合计四间,每间使用面积15m2,即人均0.30m2;特大型所合计五间,每间使用面积15m2,即人均0.25m2。(6)文体用房健身房:本所设置一间,使用面积15m2,即人均使用面积0.19m2。多功能(活动)室:不少于50m2,人均使用面积0.63m2。(7)劳动用房拘留所室内劳动以手工为主,根据调查,操作间人均面积为17m2,加上库房、盥洗(卫生)间、值班用房人均0.3m2,即人均使用面积为2m2。(系数为0.75)(8)行政管理用房办公室:根据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按照四类所不同的职工编制人数确定。其中:主管局领导、所领导:按35人,平均每人使用面积12m2,合计36(小型、中型所)60m2(大型、特大型所)。职能科室:按四种类型所分设24个职能部门,使用面积分别为小型所24m2,中型所为24m2,大型所为30m2,特大型所为48m2。集体办公室(兼更衣室):小型所使用面积24m2,中型所使用面积36m2,大型所使用面积48m2,特大型所使用面积60m2。办公室合计使用面积分别为:小型所84m2,中型所96m2,大型所128m2,特大型所158m2。接待室(兼小会议室及门厅):四类所型的使用面积分别为小型所30m2,中型所45m2,大型所60m2,特大型所72m2。会见室:侯见坐席每席为1m2,会见坐席(双向)每席24256m2。四类所型分别同时会见按6、12、16、20人计算,即会见室使用面积分别为小型所36m2,中型所72m2,大型所96m2,特大型所120m2。询问室:每间12m2,四类所型的使用面积分别为小型所24m2,中型所36m2,大型所48m2,特大型所60m2。值班室(包括大门出入口值班室、拘留区值班室):每间使用面积15m2(包括分控台设备用房),小型、中型所为2间,大型、特大型所3间,即使用面积为小型、中型所30m2,大型、特大型所45m2。警械库:每所1间,每间使用面积10m2。小型、中型所警械库可与其他用房合建。技术用房(包括监控等技术用房):四类所型使用面积分别为:小型所30m2,中型所40m2,大型、特大型所50m2。备勤用房:民警按床位,人均使用面积7m2(参照宿舍建筑设计规范一类、二类居室标准),以民警配备数的50计算,工勤人员按床位数的50配备,即计算得出备勤用房使用面积小型所50m2,中型所70m2,大型所126m2,特大型所175m2。后勤库房四类所型使用面积分别为:小型所24m2,中型所36m2,大型所48m2,特大型所60m2。以上行政管理用房使用面积测算见下表:项目小型所中型所大型所特大型所使用面积m2/人使用面积m2/人使用面积m2/人使用面积m2/人办公室8410596080128064158052接待室30037450376003072024会见室300377206096048120040询问室24030360304802460020值班室30037300254502245015警械室10012150121500815005技术用房24030360304802448016备勤用房5006270058126063175058后勤库房24030360304802460020合计306380436362614307753250(9)生活保障用房根据有关设计规范的规定指标,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测定。伙房:包括操作间、准备间、主副食品仓库(严寒、寒冷地区储藏菜用房未包括)等,即人均使用面积按0.500.30m2。餐厅:每个被拘留人员使用面积按0.90m2计算。民警食堂按二级食堂标准,每个座位使用面积1.02m2,食堂餐橱比为1:1,即使用面积为1.0222.04m2人,按拘留所的民警配备数不低于被拘押人数的814,加上工勤和外来人员,应不低于20,同时就餐人数以75计算,即得出人均使用面积为0.300.33m2。民警、工勤人员理发室和公用浴室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