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健康.doc_第1页
中医与健康.doc_第2页
中医与健康.doc_第3页
中医与健康.doc_第4页
中医与健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与健康很多人对传统养生知识几乎一无所知,中华文明几千年积淀了很多养生方法和理念,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断代的现状,在此讲一下健康知识让大家有一个基本认识。近几年出现了养生热,很多人在讲养生,出了很多书,我主要给大家讲一下养生的道理所在和如何养生。今天来听课的主要是我治疗的患者,大部分都是产后风,很多人被当作风湿来治,越治越严重,想把寒湿之邪攻下来,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有没有照顾到气血。中医认为人身由气血组成,气血代表着人体的综合实力。气血充沛,气血不足,这是大家经常听得到的话。有没有精神,精气神是否充足,气血旺不旺。 腰酸腿疼的情况都来源于气血是否充足。把人比作一个皮球,把皮球打足了气,那怎么拍也有劲,如果泄气了那就拍不起来也踢不远了,大家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皮球,气血就是皮球里面的气,我们一生都应该照顾皮球里面的气也就是我们的气血。只有气血充足了,综合实力提高了,就会有一个强壮的身体不容易得病,晚年也会幸福愉快;相反气血不足,那一个病治好了另一个病又会找上门来。好多病人问我:我的病能不能断根?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如果气血充足,即使不断根病也不会严重,而气血不足的话即使断根也会生新病。 中医治病讲“治病求本”,所谓“本”就是使气血始终处于充沛的状态。还有一句经典:“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就是气血,气血充足疾病就不会轻易来找。流感来了,很多人倒下了,发烧感冒流鼻涕嗓子疼,有的转成肺炎,而很多人却没有得病,为什么呢?大家会说有人免疫力强有人免疫力差,免疫力是什么呢?就是气血的充足,气血充足的人不容易受到外邪干扰,相反则容易受到干扰。这就是治病养生的关键点立足于气血上。 很多人得产后风后,身体一下很差,怕风怕冷浑身疼痛,好像世界末日到来了一样,这个病其实并不是生完孩子得的,之前气血就已经不充盈了,只不过生孩子后气血进一步耗损导致了疾病的爆发。如果以后气血充盈,即便着了实邪实寒,也会被气血化掉。就像一个屋子里面很暖和,放一块冰,即使一下没化掉,但过上几天几个月或者更长时间也一定会化掉,因为屋子里暖和不适合寒冰的存放。所以说气血充盈就会转邪为正,把邪气转化为正气为自己吸收利用。很多老红军当年中了弹片没有取出来,但是身体壮实,组织将弹片包裹住,使其与周围组织隔离而不至于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很多老红军到死弹片也没有对其造成太大的伤害,因为气血充足。而如果气血不足,那稍微着点寒,就像屋子里进一点水就很快会变成冰,水越来越多的话冰也会越来越多,这就是扩散或者叫炎症。为什么有炎症呢?因为这间房子的温度太低了适合结冰,适合邪气的侵袭,把冰铲出去但还会再结冰。比如盆腔炎,久治不愈,为什么呢?因为身体内环境适合炎症的发展,消炎就是在铲冰,可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下难免进水,那炎症就又爆发了,久治难愈,越治越重,把气血损耗掉了,屋子的温度下降更容易凝结成冰,所以需要调理身体内环境,这就是中医的经典思维方式。内环境温暖即使有冰也会被化掉,内环境也就是身体的综合素质,中医称为气血,气血充盈饱满流畅就百病难侵,气血亏损凝滞则百病丛生,一处漏水就马上结冰,冰就是病啊,不要限于某个病的对治上。前段时间治疗一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吃了几粒药霉菌就查不出来了,好像好了,但过几天又犯了,因为大环境不好所以导致了炎症发生。单纯治炎症当时会好,就像把冰铲出去但水流进来又再次结冰一样。这样的病要调大环境,大环境温度上来那疾病就可以消退甚至完全治愈。今天讲座的立意就是找到治病的立足点,养生的大道理,就是看护我们的气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气血就是青山。可以看到,学生在大学以前身体都不错,脸红扑扑的,做什么事情都有使不完的劲,这就是气血充盈的表现,就像皮球充足了气可以弹很高,而由于七情六欲和外在很多事情的影响气球开始越来越瘪,这就是气血衰微的表现,到一定程度代偿不够的时候疾病就爆发了,大部分的慢性病都是由于气血衰弱而在某一点上表现出来,具体在那一点表现出来要看身体哪一点先出现严重不足,疾病就在最不足的一点爆发出来。产后风从哪一点爆发出来呢?孩子从子宫里出来,子宫耗肾气,先从肾气不足爆发出来,腰疼、脚跟疼、掉头发、背怕冷、怕风都是从肾气不足这方面表现出来,如果气血很充足,掉一块肉气血减一减,还充足,人就不会得产后风,如果原来气血就不足,一生孩子更不足,产后风就爆发了。很多疾病都是这个道理,比如糖尿病,长期气血消耗过度导致气血不足,气血不调,由于各种不良习惯导致脾肾之气不足,水谷精微不能为身体吸收利用,精华都排走了,糖尿,尿糖增高,这就是糖尿病。原因就是由于气血不充沛,而在这一点上爆发疾病。治疗原则就是培补肾气,补脾气,益气血,调畅气血,让身体的气的皮球重新鼓起来,慢慢脾肾功能起来了,糖尿病也就治愈了。好多人上了三十以后记忆力会不好,总忘事,这不是由于没吃脑白金,关键就是肾气不足了。中医讲:“脑者,髓之海;肾主骨生髓”肾和骨、髓、脑关系非常密切,大脑直接受肾气的滋养。肾气充盈,通过背后的督脉上输于脑,滋养着大脑,肾气虚,气血不能上达于脑,人的记忆力就下降了。记忆力的下降首先责之于肾,然后是脾。所以看到某一局部的疾病要想到在整体上哪出了问题。上医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全面地看问题,看到病人首先要明白他的气血处于什么状态,是不调还是亏损,然后再着眼于局部疾病。比如看到手麻,如果中医认为要通经,用祛风湿的药,那就坏了,没有从整体上医治疾病,所以中医一样会吃坏人,本来病不重,吃了几剂攻伐气血的药病加重了,有得吃一两个月导致病人气血严重不足。治本不在于中医西医,而在于是否用治本理论整体观点对待病人,不是换一个零件修补一下这么简单。如果是一个精神不稳定的患者那他的气血也不稳定,一个好的中医不是只会开方,而且还要知道如何调整患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就是兼心理医生,应该帮助患者打开心结。 第二点,我们的气血是如何亏损的?小孩生下来气血是充盈的,小孩每天都要啼哭,而且每天啼哭时间都很长,声音还很大,并且很少出现疲倦。古人说,小儿哭即是小儿歌,小孩只要在正常家庭成长气血就不会出现损耗,一直到上学。三个阶段会出现损耗,第一:上学;主要指高中和大学,这段时间会出现严重的气血损耗,第二:上班;第三:结婚,这三个阶段处理不好就会导致气血的严重损耗,大家发病和这三个阶段密切相关。小孩天真烂漫,上学后,有的爱思考,有的不爱思考,老师都要强迫孩子去学,这就违反了正常的生理习性,小学初中压力还相对不大,到了高中面对考大学的问题,气血的耗损比不过气血的生长,但还是会出现早上不愿起床、晚上眼睛干涩、记忆力下降、掉头发、头痛、恶心等问题,这就是气血暗损的表现。中医讲致病因素分内伤和外感,内伤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都会导致气血逆乱和亏损,可以说人的精神因素对身体影响非常巨大,为主导因素。有句话说,。心宽体胖,什么事都不落在心上,气血自然生长发展充盈,身体也就强壮。孩子一整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用脑思考,这就会调动大量气血用于思维,天长日久就出现气血暗耗的情况。很多高三学生出现神经官能症,也就是脑子不好使,这就是过度用脑的表现。考上大学后气血进一步消耗,如果谈朋友又出现感情纠葛,这样心神暗损不宁,这样就出现上大学的孩子身体素质要比不上大学的孩子身体素质差。第二阶段是大学毕业后面临就业,就业的巨大压力,工作后职场不得意,精神每天都处于紧张状态,情绪波动大,这些内伤因素又会大量耗损气血,气血往上调动,下面出现亏空,身体就不好了。做生意更是惊心动魄,很多生意人得了心脏病,就是因为心神的大起大落。第三个阶段是结婚后,婚后出现种种矛盾,内心受到冲击就会耗损气血。中医讲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则气血动,发脾气就会气血涌动,高血压一下就上来了,所以心情稳定身体就不会出现大问题。刚生下来气血是充盈的,经历上述三个阶段气血出现不足。很多女性三十以后脸上出现斑点无非是前些年心情抑郁的缘故。围绕气血来考虑疾病,有气血就有希望,没有气血就没有了希望,好多癌症患者本来气血还有点,坚持七八年也还行,几次放化疗过后气血就没了,和扔炮弹一样,好人坏人一起炸,炸几次病入膏肓了。疾病不要把它当作仇人,一定要赶尽杀绝,可以带病生活,像弹片在体内一样,偶尔疼一下没有关系。得产后风也不可怕,把气血护住了,产后风自散,气血护不住,产后风不找,其他病也来找。不要轻信产后风不治会一辈子留根。很多患者全国各地治疗很快气血耗掉了,很多人不治气血慢慢养起来病也好了。也不要相信发烧会烧出脑膜炎、肺炎、心肌炎来,都是因为盲目的误治之后出现的变症,发烧有一个病理现象,一般三四天,不过七天,烧过去就好了,就像脑袋上磕个包,消退要七天,不会马上就掉,发烧也一样,烧到三十九度不要觉得马上去医院治疗,烧上几天自然就退了,这时候挂水很多就转变成其他疾病了,甚至得了脑膜炎、心肌炎、肾炎、肺炎。发烧正说明正气足,正在抗御邪气,正邪交争正酣,这时应当帮气血一下,其他疾病也都如此,有其发展的周期,周期有长有短,只要善护气血,调畅气机,病慢慢就退了。不要认为得了病就会加加重,猫狗也会得病,也会自愈,我们应该相信身体有自愈的能力,不要认为自己是一部机器坏了零件就要换。我们是一个生命体,是自然的造物,是适合自然法则的活物,会得病也会去病,大部分疾病在环境转好的情况下都会自愈,我们应当懂得这个道理并实际实行,那么大病会变成小病,小病会变没病,如果不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小病会变成大病,大病会不治。这就是现代人没有一点养生观念的悲哀,很简单的一个病怎么也治不好,最后任其宰割,花了很多钱,受了很多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按自然规律办事。发烧如果挂水很可能就转成肺炎,发烧变成咳嗽,咳嗽就转成喘,再治就变成了其他怪病,这都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治疗,只会帮倒忙。如果知道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并按自然规律办事,那么身体自然会在应当恢复的时候转好。中医几千年来总结了一套符合自然规律的治疗办法,简单且行之有效,这就是第一点,符合自然规律监护气血;第二,违反自然规律,七情六欲过度出现气血耗损;强迫自己去干,不知道张持有道去拼命都会耗损气血。男人容易栽在工作上,女人容易栽在感情上,学生容易栽在钻研上。庄子里有个故事:臧与谷牧羊,臧与谷两个小孩子出去牧羊,臧贪玩结果羊丢了几只,故好学,捧着书读,晚上羊也丢了几只也挨了批评,庄子说:臧与谷牧羊,其亡羊者一也。臧与谷亡羊的原因虽然不一样,一个是贪玩一个是好学,但在丢失羊这一点上是一样的。羊就是我们的气血,不管是贪玩还是好学都耗损了气血,有人学到博士,气血耗损很严重,身体垮了,对于养生来说是应该批评的,不是一直学习就好。讲养生的目的是为了大家长生久视,寿命很长且生活质量高,很少得病,走的时候很安详,浑身插着管活到九十有什么意义呢?大家以后少得病那讲养生的目的就达到了。 影响气血的因素有哪些?第三讲一下如何养护气血,有患者问气血是什么东西,气血不是血液,不是呼吸的气,可以暂时理解为身体的综合实力。中医是一门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不会像现代西方文明一样可定义和度量,不像一部机器,由几部分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在外人看来是玄妙不可捉摸的,这是因为没有很好的中国文化的底子,这也就是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中国人讲含蓄,西方人直白,方方面面都体现了文化的差异。举个简单例子,我们说某人精气神足,那么什么是精气神呢?什么是精,什么是神,这已经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了,所以中国人学中医很快,外国人就很难。比如中国针灸在国外很火,外国人觉得很神奇,针扎下去之后就可以好转,像扎一下阳陵泉足三里胃痛可以缓解,外国人分析针是怎么做的,还对穴位进行解剖分析,看里面有什么神经和血管,从这方面来分析,然后进入临床,找一百个病人来扎,分析有多少治好的和加重的,这就陷入了西医的思维方式,这已经是西医而非中医的针灸。现在西医提取植物有效成分来应用于临床,比如制成丹参注射液,虽然是从中药饮片中提取出来的,这已经是西医了。凡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的医学实践都叫做西医而不是中医。用中医思维方式指导应用的药物叫做中药,不单纯指药铺抓的药物,很多西药如果在中医指导下应用也可以称为中药,比如可以发汗解表的阿司匹林。西学东渐以后中西医剧烈交争多次,一直是西医思维方式占统治地位,很多中医医院和诊所已经完全西医化,很少再有传统中医指导下的中医。中医并没有固步自封,如果在中医指导下的打针输液也可以,近几年国家逐渐认识到复兴传统中医的重要性,很多疾病还是需要中医来治疗。气血不足如何补回来呢?从哪跌倒的就从哪爬起来,气血是长期以来失掉的,最终爆发了,治病的大方向有了,应该长期调养,气血才能恢复,也即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如山倒并不是自然得病,而是长时间积累有一天倒下了,要一点一点地扶起来。其实不是在治病,而是在治人,治身体,身体壮了病就退了。举个常说起的例子,地洼了水就容易流进去,水就是病,凹陷的就是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差了,气血不足了,地就凹陷下去了,下点雨就积在这里了,什么病都来找上门了,治疗的大原则就是把凹陷之处填平,这样雨水就不会在这里汇集了。需要一点一点地来填平,一个慢性病没有三年五载不能断根,包括产后风,一些包好的话是不能相信的,这些都是不懂自然规律的,就像在一个干旱的地方,水库里的雨水不可能一下蓄满,攒钱也一样,想靠工资把几十万挣回来,没有四五年也一样不可能,需要时间来攒。疾病也一样,气血是一点点亏损的,也要一点点补回来,长期在我这里治疗的患者应该知道,最开始治疗的时候反反复复,有效过两天又没效了,然后又有效了,如此反复。所以就告诉病人,不要今天和昨天比,没有可比性,要这个月和上个月比就发现变化了,这个月比上个月强那就是在走上坡路,只要走上坡路那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比以前高很多了。就像爬山一样,后一步比前一步高不了多少,但一段时间后再往下看就会发现已经高出很多了。去病是一样的道理,下一个月比上月好一点,过上几个月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了,得病和去病也一样,天天不活动,生气烦恼,今天比昨天多一根白发,时间长了,头发就白了,气血就不足了。大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明白气血是如何失掉的,在失掉的地方把气血重新捡回来。比如经常不运动气机弱了,那就要开始运动,人每天都需要运动,不然会越来越弱,用进废退,越用就越有,不用就没了,当然用要有度。整天不用腿脚肌肉开始萎缩,五脏六腑气血循环下降。不应该去健身房骑自行车,大汗淋漓,运动在于缓不在于急,不要做无氧运动,就像举杠铃、急速跑、长跑,应该作缓畅的运动,缓慢而畅达的运动,比如打拳,踢毽子,羽毛球等。因为气机已经很弱了,应该从缓慢的运动做起,有人说走不如跑好,实际上长时间的走比跑好多了,满走几公里气血走开了人还不累,跑会耗气血。还有应该尽早从感情困境中挣脱出来,很多女性身体跨都是因为感情出了问题。还有追求某个职位,最后得到了职位,身体却垮了。长期陷于事业的斗争中就不好了,是在以耗损气血为代价。还有学习,老子有句话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是学问,道是自然之道,人活一辈子不是以掌握多少知识为目的,只要知道自然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