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前言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况1.2 编制目的1.3编制依据及基础资料1.4编制范围1.5编制原则第二章 城镇概况2.1 X镇的地理位置2.2 X镇的行政区域、历史镇区规模2.3 X镇经济发展概况2.4 自然条件2.4.1 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2.4.2 水文及降雨情况2.4.3 气象与气候2.5 地震烈度2.6 镇区给水工程现状2.7 城市排水工程现状与规划概况2.8 城市水域污染概况 2.9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9.1 X镇水污染现状与城镇目标相距较大 2.9.2 配合X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建设势在必行 2.9.3 实施本项目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第三章 污水收集系统纳污范围及设计水量 3.1 纳污范围 3.2 污水水量预测 3.2.1 污水量预测有关参数的确定 3.2.2 污水量预测 第四章 污水收集系统总体方案 4.1 排水体制 4.2 排水流域划分 4.2.1 排水流域划分原则4.2.2 排水流域划分 4.3 锦江河东、西片区污水排向分析 4.3.1 锦江河东片区污水输送方案 4.3.2 锦江河西片区污水输送方案 4.4 污水收集及输送系统总体方案 4.4.1 污水管网收集及输送系统方案设计 4.4.2 污水管网收集系统方案设计4.4.3 污水收集系统工程量统计 4.4.4 排水管材的选择 4.4.5 水力计算 4.5 施工方法选择 4.6 管道基础处理4.7 沟槽回填和回填材料 4.8 附属构筑物的设计 4.8.1 截污井的设计 4.8.2 检查井的设计 4.8.3 管材、管道基础及接口 49 建设进度思想 4.9.1 中心镇区管网工程实施计划 4.9.2 管网建设进度表 第五章 污水处理系统总体方案 5.1 项目设计规模及进出水水质 5.1.1 设计规模 5.1.2 设计进水水质 5.1.3 设计出水水质5.2 拟建污水厂厂址选择 5.2.1 选址基本原则 5.2.2 选址 5.3 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5.3.1 选择污水处理工艺的前提 5.3.2 可用于本工程的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5.3.3 方案技术比较 5.4项目工艺设计5.4.1 工艺流程 5.4.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 5.4.3 主要处理单元 5.4.4 构建筑物一览表 5.4.5 材料工程量 5.4.6 湿地系统植物选择 5.5建筑、结构设计 5.6 人工湿地系统总体布置 5.6.1 平面布置 5.6.2 高程设计 5.6.3 绿化环境设计 第六章 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6.1 组织管理 6.2 技术管理 6.3 人员配置 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八章 本项目招标组织形式及招标方式 8.1 招标方式类型8.2 本项目招标建议方式 8.3 招标人在项目实施中的招标形式 第九章9.1 设计采用的环保标准 9.2 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 9.3 设计中采用的“三废”治理措施 第十章 劳动保护第十一章 项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投资分析及成本分析 11.1 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1.1.1 概述 11.1.2 编制依据 11.1.3 详细投资概算一览表 11.1.4 资金筹措11.2 项目投资分析及成本分析 11.2.1 计算依据及说明 11.2.2 成本估算 11.2.3 不确定性分析 11.2.4 盈亏平衡分析 11.2.5 财务评价 11.2.6 风险分析 11.3 财务评价结果 第十二章 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 14.1 经济效益 14.2 环境效益 14.3 社会效益 第十三 章 项目及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简表第十四章 结论 附项目经济分析表格附件1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件2项目工艺流程图附件3项目地理位置图附件4X镇污水管网布置图附件5项目及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附件6资金管理制度和措施附件7项目申报单位承诺函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县X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项目范围: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与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一致,包括镇区部分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与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一致,包括镇区部分和X工业园,镇区部分北至向阳河,东至潇水河,南至寿塘公园,西至洛湛铁路,总用地面积约1.57K。项目规模: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32.56万元,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厂以及配套污水管网的建设。计划于2016年初开工设计建设,预计竣工时间为2018年初。工程占地约6000m2,预计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后,处理水量为1500t/d。项目建设地点:X县X镇中心镇区和X工业园,与潇水河全家洲片区河滩地。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建设单位:X镇项目资金来源:省专项资金、国债贷款、自筹资金项目建设期限:计划为20162018年1.2 编制目的(1)论证X县X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论证项目有关的主要因素,如污水水量、污水水质等。(3)确定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4)对工程建设的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可行性进行多方案的综合性研究,进行方案比较和论证。(5)确定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工艺方案。(6)投资估算和经济分析。(7)在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推荐建设方案,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3编制依据及基础资料1.3.1编制依据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列法规、文件和资料作为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永州市X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项目实施方案(4)潇水河水文资料1.3.2基础资料(1)拟建污水处理厂位置的地形图(2)X省县城建设统计年报(3)X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说明书(4)X省X县X区位图;(5)X省X县道路交通规划图(6)X省X县X镇污水工程规划图(7)X省X县X镇雨水工程规划图1.3.3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如下:(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5)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6)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7)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8)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设备设计标准 (CJJ31-89);(9)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年修订版);(10)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1992);(13)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1997);(14)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95);(1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ZBZ1-2002);(16)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2006);(1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设计规范(GB50069-2002);(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1)水工砼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2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2003年局部修订版)(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24)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5);(2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26)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1994);(2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1995);(2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29)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50060-1997);(30)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1994 2000版);(3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3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T16-1992);(3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1983)。1.4编制原则1.4编制范围根据X镇的规划,以及规划范围内的排水体制,污水收集、排放系统,排水量,污染物浓度、污水厂选址区域等,确定X省X县X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的工程规模,污水收集及输送、处理系统的位置、规模、工艺、布置等,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1.5编制原则1遵循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规范和标准,以X县X镇总体规划为依据。2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排污现状和镇区布局的特点,合理划分城市排污分区,布置污水管道和确定污水管穿越向阳河的方式。3根据国情和地区特点,因地制宜采取行之有效的污水收集管线,尽量减少占地和基础建设费用,尽可能降低管网工程造价。4充分利用X大道现有雨污管(渠)设施,尽量减少征地及拆迁量,减少既有路面的破复,最大限度地收集工程范围内的污水,最大限度发挥工程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根据X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对X县X镇的污水进行综合治理,全面解决因污水排放对向阳河、潇水等周边水体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周边水体质量。6在X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下,根据总体布局,结合地形条件、现状排污口情况和环境要求,采用一次性建设,节省工程投资的方针,统一布置X镇污水收集以及处理系统。7现状人口密集地区的主干管、倒虹管进、出水井等关键性、控制性工程,依照流域、地理特征,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划分各集水区域;尽量采用自流形式,缩短管线长度;是否需要设置中途泵站,并且尽量综合考虑中途泵站与主干管的布置位置,尽量减少中途泵站的数量。8在工程设计上,充分分析现状资料,尽量与实际相符,在确保工艺上可行的同时,考虑工艺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可行性协调统一,以增加工程的可操作性,以便控制投资、保证工程进度。9污水管道尽可能避免穿越河道、地下建筑和其它障碍物,减少与其它管线交叉。10污水管道系统的布置既要考虑其水力条件、经济条件,又要考虑其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第二章 城镇概况一、X镇概况1、地理区位X镇位于X县县城北部,南接泷泊镇,西与北邻零陵区富家桥镇,东交零陵区凼底乡、X县平福头乡,是X县的北大门。辖X、黄泥坡、人民洞、佑里、佑上、柏梧塘、线口、昙花、红福田、塘基上、麻园里、田洞里、大叶江、盘大岭、全家洲15个行政村,143个村民小组,人口2.31万人。镇政府驻黄泥坡村,全镇总面积94.84平方公里。2、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境内地势西部高山连绵起伏,东南北部较平坦。高山林木葱郁,平地稻花飘香,是X县的重要粮食产区。主要山峰有圆脑壳界(854.1m)、新开田(820m)、白马山(816.7m)、羊毛岭(548.1m)、牛头山(518m)等。东傍潇水,向阳河贯穿全境。(2)气候条件X镇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7.6,历年平均降雨量1337毫米,海拔最低点大棉铺小河口,海拔108米。主产粮食、柑桔、生猪、花生、西瓜,商品蔬菜、鲜鱼等。镇内旅游资源丰富,大有开发潜力。由于受地形复杂及不同季风环流影响,其水热分布差异大,天气气候复杂多变,立体气候明显,洪涝、干旱、暴雨、大风、冰雹、雷电、低温冷害和冰冻、高温热害、连阴雨等气象灾害及其诱发的气象衍生灾害如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渍涝、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接连不断。(3)河流水系东傍潇水,向阳河贯穿全境,发源于圆脑壳界北麓的洋江,东北流经X镇至阳家码头入潇水。河长13.5公里,流域面积51.4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坡降14.14%。上游为山区,有盘达岭、大叶江、小叶江3源,中下流为溪谷平原。3、社会经济概况2012年底,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达9652万元,全镇人均收入达到4178元,财政收入2012年达到648万元,第一产业总产值4826万元,第二产业总产值2896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1930元。X县工业园位于X镇镇域南边,是X县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镇内工业产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近两年,X镇立足自身农业实际,积极实施“以工补农”战略,不断加大工业支撑力度,促使镇农牧业产业化正在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目前,除落户于县工业园境内的工业企业外,镇内还有凯丰活性炭厂、巨力页岩砖厂、顺发木材加工厂、飞达园林有限公司、潇湘竹木大市场等企业厂家。二、镇区建设概况1、用地现状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国道G207线两侧,另外还有些散落的住宅。工业用地分布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X工业园内。公共设施基本上全部沿街布置,包括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业金融、医疗卫生等不同类别,其沿街建筑物几乎都以商住形式开发建设。镇区现有110千伏变电站1所,文化站一处,电信局1处,邮政所1处,加油站1处等,镇区没有完整、成系统的排水管渠,缺乏消防等设施。2、交通现状洛湛铁路、G207线穿境而过,五向公路、五柏公路、柏忧公路构成镇域的主要交通干线。村村已通水泥路,路面宽度大部分为3.5米,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3、现状建筑概况规划对片区建筑性质、高度、质量进行了评价,从评价的结果得出建筑性质以住宅建筑为主、高度以6-12米内建筑较多,建筑质量一般。4、公共服务设施现状X镇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有镇文化站、农家书屋、休闲广场、邮政支局、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所、卫生院、超市及小百货等。镇内有中学1所,小学12所,幼儿园2所。近年来,该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镇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整合,现在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师资强大,设备完善,环境优美,完全符合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要求。整个镇体育设施匮乏,到2012年末全镇仅有6个体育活动场所,其中塘基上、线口等行政村实施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12年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公立医院1所,村级卫生室18所,专业卫生人员28人。在镇域X村设有敬老院1处,其占地面积为10亩,能够容纳200人。5、市政设施现状(1)给水 在黄泥坡有日生产能力0.15万立方的自来水厂1座。主要供应黄泥坡村,田洞里村1、2组,X集镇。水源为泉水,取水口在黄泥坡八一水库上游、黄泥坡四组120米深井。(2)排水 镇区有部分排水暗管,其他村庄为明沟排水。(3)电力 镇域内现有水电站一座,人民洞有一座110KV的变电站石榴变电站,供电可靠率100%。(4)邮政、电信 2012年末有邮政网点15个,乡村通邮率100。(5)广播、电视 在老财政所里有一广播电视站,现有用户400户。有线电视普及率不高,麻园里村、田洞里村、红福田村、塘基上村、全家洲村、人民洞村、盘大岭村、大叶江村、佑里村、线口村等都没有普及有线电视。农村互联网通达率20%。(6)环保、环卫镇区住户较为集中,卫生状况良好。目前集镇有垃圾托运车1辆,大型垃圾集装箱5个、垃圾焚烧池40个,环卫工人5人,负责集镇街道清扫、垃圾点清理,保证镇区的每日清洁。同时为各村共有垃圾焚烧池120个、建设垃圾收集池15个,确保了无视觉垃圾。X镇区现状建设用地汇总表序号代号项目名称面积(hm2)百分比()1R居住用地65.3481.68R1一类居住用地65.3481.682C公共设施用地6.828.53其中行政管理用地2322.90教育机构用地2.983.73医疗保健用地0.230.29商业金融用地0.760.95集贸市场用地0.530.663M生产设施用地0.630.794T对外交通用地0.320.405S道路广场用地5.657.066U公用工程用地0.220.287 城镇建设用地80.00100.00三、现状存在问题1、功能布局混乱,空间结构不清晰现状范围内公共设施用地与居住用地杂乱相间,功能不明确。2、公共配套设施欠缺,市政设施落后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乡村向城镇转变的过程中,管理部门、产业部门和居民对公共领域缺乏足够的关注,从而导致了绝大多数居住社区缺乏必要的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商业服务设施为粗放型,大多为村民自发利用民宅经营;社区内配套文化娱乐设施极少;为镇区服务的市政设施,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也都远远不能满足要求。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镇区内人口规模、人口结构、职业类型及人口素质将会有较大变化,公共配套设施和市政设施成为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3、建筑风貌陈旧,居住环境质量较差镇区内原有旧村部分建筑建设年代久远,建筑陈旧密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建的建筑多为3-6层,建筑质量较好,但由于缺乏全局统一规划,建筑群体的空间形态较为单一,城镇建筑风貌和城镇景观没有特色;工业建筑与居住建筑混杂,布局混乱。4、部分地段环境污染较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有一定影响镇区内部分建筑村民住宅年代久远,部分新建的建筑又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村庄建设混乱,排污设施也明显不足,旧村范围内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四、排水体制规划镇区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干管沿道道路敷设,穿向阳河沿潇水河西岸至全家洲滩涂地带设污水处理厂。管道敷设最大深度在5.5米左右为合理、经济。五、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X镇中心镇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缺乏,工业、房地产项目和自然村落的管网建设随意性大。从排水系统上讲,存在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现状排水管网较为分散,凌乱,部分地区污水收集方式仍采用地上明渠收集,随意性较大,整个镇区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污水管网。除部分小型排污管外,几条主要排水管、渠均为合流制。2)X镇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居民自有房及公共设施建设迅速,但由于市政排水系统不完善以及缺乏房地产项目,新建房屋零星分布,产生的污水依然就近接入排污明渠或居民自行引管直接排入向阳河。六、城市水域污染概况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X县镇中心镇区内的水环境有机污染日趋严重,目前X镇镇区的主要污染源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生活垃圾。综合生活污水主要由居民生活污水、公共设施排放的污水以及第三产业排出的污水组成,已成为主要污染源,其主要污染物以悬浮物和有机耗氧污染物为主,磷的超标也日趋严重,这些污水没有得到较好处理就直接排入向阳河并流入湘江河的上游潇水内。并且由于老居民区内污水收集多通过明渠收集,因此周围居民常随意倾倒或丢弃生活垃圾至排污渠内,造成污染。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X镇水污染现状与城镇目标相距较大目前,X镇镇区的主要污染源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综合生活污水主要由居民生活污水、公共设施排放的污水以及第三产业排出的污水组成,已成为主要污染源,其主要污染物以悬浮物和有机耗氧污染物为主。按X镇中心镇区现有总人口0.98万人,城市污水量(平均日)0.15万m3/d计,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以及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的不完善,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湘江的上游潇水。而潇水是镇区中心的母亲河、滨水景观带以及下游城市的饮水河。因此,保持湘江的上游潇水水质及水域生态环境已是十分迫切的任务。通过建设完善的城镇污水收集以及处理系统,减少排入周边水体及覆盖区域内河涌的污染物总量,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排入湘江的上游潇水,可以保护湘江河水体不受污染,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质量,同时保护湘江流域的水质,提高X镇中心镇区综合配套能力,提高居民生活条件,加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因此,建设本项目是镇区建设目标的需要。2、配合X镇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建设势在必行X镇中心镇区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系统。规划在镇区东部,潇水西岸滩涂地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主要用于处理X镇中心镇区居民生活污水。污水收集管网是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保证有较为完善的污水管道系统,才能有效地沿途收集污水到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因此,污水管网的规划和建设必须先行,这是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的前提和先决条件。这样才能保证X镇中心镇区的污水最大限度地汇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工程的效益。.3 实施本项目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成,可以在X镇中心镇区形成较为完善的污水处理及配套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同时可以更好的发展当地房地产以及市政建设,避免了以后污水管网的无序建设和无效建设,实现镇中心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大部分收集处理的目标,大幅度削减直接排入潇水的水污染负荷,在有效保护和提高潇水水质的同时,促进X镇旅游、经济、贸易等全面发展。第三章 污水收集系统纳污范围及设计水量3.1 纳污范围根据X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于X镇中心镇区东部潇水西岸滩涂地的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分别为6000平方米,以满足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的要求。规划将中心镇区的管网改为截流制,沿河岸设总管,将截流的污水全部收集至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X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纳污范围:近期(2016年)为X镇现状城区,包括镇区部分和X工业园,镇区部分北至向阳河,东至潇水河,南至寿塘公园,西至洛湛铁路,总用地面积约1.57K。3.2 污水水量预测3.2.1 污水量预测有关参数的确定1、污水排放系数污水处理厂收集的污水包括城市生活污水、公共设施污水和渗入的地下水。用水量中真正消耗性的用水很少,大部分水使用后变成废水被排水系统收集。对居住区居民生活和公共设施用水,进入排水系统的污水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水的用途与当地污水收集系统的完备程度。由于X镇中心镇区工业企业以及服务行业相对较少,污水性质较为固定,因此只考虑城市综合和污水排放系数。国家标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对城市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提出0.800.90的范围。综合考虑X镇城市规划的居住水平、给水排水设施完善程度与城市排水设施规划普及程度,结合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等各种因素,确定X镇城市综合生活污水的污水排放系数取80%。2、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指标污水量排放指标是预测或计算城市污水量的重要参数,它对城市污水系统规模的合理确定有着重要意义。为科学合理确定该指标,一般应对供水量进行实测,并结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借鉴国内外相似城市用水量经验进行综合考虑。按照国家标准,X镇属于镇级地区,则X镇镇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为200L/(人d),而X镇镇城市综合生活污水的污水排放系数取80%,则X镇镇人均综合生活污水量指标(近期)为160L/(人d),远期为200L/(人d)。3、地下水渗入量地下水渗入量是指从管道接口、管子裂缝及检查井壁中渗入污水管的地下水量,其大小取决于污水管道系统的管材、管道接口及检查井情况、地下水位和土壤的渗透性能等。当前我国在工程设计上大多采用以占污水量的百分比来估算地下水渗入量。考虑到管材的质量、管道接口的密实度、X镇地下水位较低等因素,本项目地下水的渗入量取污水量的5%。4、截流倍数截流倍数是城市水环境控制的一个重要措施。截流倍数的确定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一般而言,截流倍数大,则工程投资要增加,环境效益好;截流倍数小,虽然工程投资少,但对环境有负面影响。设置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截流倍数,可以兼顾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向阳河虽然不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但向阳河段水质基本达到类水质标准。本项目采用合流制排水的区域主要位于镇中心城区,考虑其近期管网投资的控制,雨水截流倍数取n0=1。5、日变化系数K日规划日变化系数应参照现状日变化系数确定,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规定,在没有现在日变化系数的情况下,各类型的城市日变化系数建议采用下表所列数据。表3-1 日变化系数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1.11.31.21.41.31.51.41.8X镇属小城市,考虑其实际情况,日变化系数取1.8。3.2.2 污水量预测污水量科学的预测是合理确定污水管道系统、中途泵站规模及污水处理厂规模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本项目污水量预测采用分类水量预测法,即根据水量指标对综合生活污水量进行预测,这是最常用的一种预测方法。其中综合生活污水量预测以综合生活污水量指标及规划人口为依据;城市污水量为综合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两部分之和;污水系统所负荷的设计污水量(平均日)为城市污水量与地下水渗入量之和。即:综合生活污水量=综合生活污水量指标规划人口城市污水量=综合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设计污水量(平均日)=城市污水量地下水渗入量本报告以(X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根据X镇镇政府提供的资料和现场调查,首先对城区人口规模进行统计,然后按上述分类水量预测法预测污水总量。根据前述,本项目纳污范围内区域综合生活污水量指标:近期160L/capd,远期200L/capd;地下水渗入量为城市污水量的5%。1、规划面积本项目范围包括包括X镇中心镇区用地的大部分范围。现状镇区建设用地面积80.0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为127平方米/人;规划远期镇区建设用地面积157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为100平方米/人表3-2X镇区现状建设用地汇总表X镇区现状建设用地汇总表序号代号项目名称面积(hm2)百分比()1R居住用地65.3481.68R1一类居住用地65.3481.682C公共设施用地6.828.53其中行政管理用地2322.90教育机构用地2.983.73医疗保健用地0.230.29商业金融用地0.760.95集贸市场用地0.530.663M生产设施用地0.630.794T对外交通用地0.320.405S道路广场用地5.657.066U公用工程用地0.220.287 城镇建设用地80.00100.00服务范围规划人口本项目服务范围内规划人口根据历年人口发展变化以及未来X镇经济发展趋势,综合预测镇区人口规模为:近期至2020年镇区人口0.98万人;中期至2025年镇区人口1.19万人;远期至2030年镇区人口1.57万人。注:计算人口密度:扣除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山体、耕地、林地、绿地面积后的人口密度。3、按人口计算综合生活污水量 本项目服务范围内综合生活污水量预测见表3-3。规划范围城市综合生活污水量:近期(2020年)为0.16万m3/d,远期(2030年)为0.374万m3/d。表3-3 综合生活污水量预测(平均日)(单位:万m3/d)范围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人口(万人)综合生活污水量指标(L/capd)综合生活污水量(万m3/d)人口(万人)综合生活污水量指标(L/capd)综合生活污水量(万m3/d)中心镇区1.01600.1601.872000.374注:综合生活污水量指标:近期160 L/capd,远期200 L/capd。4、按人口计算设计总污水量 本项目服务范围内设计污水包含生活污水和地下水渗入量。设计污水量预测见表3-4。规划范围设计污水量:近期(2020年)为0.168万m3/d,远期(2030年)为0.392万m3/d。表3-5 污水量预测(平均日)(单位:万m3/d)范围服务范围近期(2020年)(万m3/d)远期(2030年)(万m3/d)综合生活污水0.160.374地下渗入水0.0080.018合 计0.1680.392X镇中心镇区现状的合流管、渠,都是沿X大道敷设,最后排往向阳河。X镇污水的收集一方面考虑到中心镇区内收集管、渠陈旧问题和污水管网工程建设的工期长、不确定性多等因素;一方面也考虑到随着环保意识与水污染治理的加强逐渐成为人民和政府保证可持续发展举措的重中之重,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也必将得到快速发展,同时还要考虑远期X镇的发展必将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而得到更快的发展。综合考虑这些实际情况,X镇中心镇区污水的收集率按近期80%,远期90%考虑,则X镇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规模确定:近期0.16880%=0.134万m3/d,远期0.39290%=0.352万m3/d。735、按建设用地计算综合生活污水量 表3-6 XX镇镇区建设远期(2030年)污水量预测(不同性质用地用水量指标法)序号类别用地名称面积(ha)比例(%)用水量指标(万m3/(km2.d)用水量(万m3/.d)污水排放系数地下水渗透系数日变化系数污水量(万m3/.d)1R居住用地75.9536.71 R1二类居住用地69.833.74 1.10.76780.81.051.80.3583 R2中小学用地6.152.97 10.06150.81.051.80.0287 2C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7.178.30 C1行政办公用地1.560.75 0.50.00780.81.051.80.0036 C2商业金融用地12.25.90 0.50.0610.81.051.80.0285 C3文化娱乐用地0.790.38 0.50.003950.81.051.80.0018 C4体育用地1.920.93 0.50.00960.81.051.80.0045 C5医疗卫生用地0.60.29 10.0060.81.051.80.0028 3G绿地46.9422.69 G1公共绿地44.7321.62 0.10.044730.81.051.80.0209 G2生产防护绿地2.211.07 0.10.002210.81.051.80.0010 4U市政设施用地3.521.70 0.250.00880.81.051.80.0041 5M工业用地31.4215.19 1.20.377040.71.051.80.1540 6W仓储用地3.981.92 0.20.007960.71.051.80.0033 7T对外交通用地0.480.23 0.30.001440.81.051.80.0007 8S道路广场用地27.4113.25 S1道路用地 23.8511.53 0.20.04770.81.051.80.0223 S2广场用地1.320.64 0.20.002640.81.051.80.0012 S3停车场用地2.241.08 0.20.004480.81.051.80.0021 镇中心区规划总用地206.871.41 0.64 X镇近期用地性质在规划中比较模糊,综合建设用地按总规划用地的50%计,为1.1平方公里,根据前述确定的X镇近期(2020年)的单位建设用地用水量指标为0.4万m3/(km2d),按单位建设用地用水量预测方式计算,(1)X镇中心镇区近期(2020年)污水量预测:1.10.40.81.051.8=0.205万m3/d(2)X镇中心镇区远期(2030年)污水量预测:根据上文表3-6可知污水量预测为0.64万m3/d根据以上几点对X镇中心镇区污水的收集率的表述,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综合考虑,X镇中心镇区污水的收集率按近期80%,远期90%考虑,则X镇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规模确定:近期0.20580%=0.164万m3/d,远期0.6490%=0.576万m3/d。6、建设规模 综上所述,按人口计算污水量,近期(2020年)为0.134万m3/d,远期(2030年)为0.352万m3/d。按建设用地计算污水量,近期(2020年)为0.164万m3/d,远期(2030年)为0.576万m3/d。而由于欠缺中心城区具体的居住用地面积,如按35%居住用地计算,则单位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为0.52万 m3/(km2.d),与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中单位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1.101.90万 m3/(km2.d)(按建设用地计算综合生活污水量是选用低限值)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按建设用地计算综合生活污水量与实际有出入,需作出适当的调整;由此可确定按人口计算设计总污水量比按建设用地计算设计总污水量较为准确。按照上述的污水量预测计算,依据X镇总体规划精神,在充分考虑中心镇区现状和发展需要后,确定X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工程设计规模定为近期(2020年)为0.15万m3/d,远期(2030年)为0.4万m3/d,可以满足X镇近期及远期发展需要。第四章 污水收集系统总体方案4.1 排水体制合理地选择排水体制,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中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整个排水系统是否实用,能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同时也影响到排水工程的总投资、初期投资和运营费用。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分流制和合流制并存的混合制的区域。排水体制的选定必须与排水系统终端的雨水和污水处理方式和环境质量要求相结合并充分考虑现状排水系统的状况。排水体制执行情况的好坏,可直接影响整个排水工程的投资及环境效益。一般,凡在新建城区或扩建新区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时,宜采用分流制;在已建成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旧城区、小城镇等,宜将原合流制直泄式排水系统改造成截流式合流系统;在雨量稀少地区,如无条件修建分流制排水系统,也可考虑采用合流制系统。目前我国既有较多历史上已形成合流制的老城区,难以改造成分流制;也有已建成或正在扩建和分流制的新城区。在这种情况下,可在同一污水处理工程服务范围(或流域范围)内,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即新建区和扩建区采用分流制,而旧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规划区域目前排水体制比较复杂,旧城区、村镇,以合流制为主。合流制系统主要集中在旧城区及自然村。随着城市建设和旧城区的改造,城乡结合部地区的道路改建工程将逐步展开,目前的合流制系统也将逐渐向截污式合流制过渡,有条件的宜逐步改造并最终转变为分流制系统。因此,本项目区域排水体制为:新建设区域均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旧居民区管网改为截流式合流制,远期有条件时逐步改造成分流制。4.2 排水流域划分4.2.1 排水流域划分原则对于本项目排水区界内排水流域的划分,一般根据地形和面积的大小划分,使流域内管道系统能合理分担排水面积,使干管在最大合理埋深的情况下,尽量使绝大部分污水能自流排水为原则。同时要综合考虑干管、是否设置中途泵站以及如何设置合理来划分污水排水流域。4.2.2 排水流域划分根据X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镇城镇污水系统的纳污范围:近期(20120年)X镇现状中心镇区即,包括镇区部分和X工业园,镇区部分北至向阳河,东至潇水河,南至寿塘公园,西至洛湛铁路,总用地面积约1.57km2。镇区部分主要包括大量民居、学校、镇卫生院等;X工业园区有排污总管与镇区部分片区污水会合后送至污水处理厂。4.2.3污水排向分析X镇中心镇区污水收集管网现状情况较为陈旧落后,现有污水收集系统主要由贯穿整个居民区内的排污水渠组成,这些排污水渠在收集了沿途的生活污水后或与其他污水渠汇总或分别直接排入潇水的支流向阳河内。根据实际走访情况,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大部分排水口水量小,且都为雨污混流模式,并且部分排放口内有大量农田灌溉用水混入,单独处理不经济;中心镇区有多个水排放口,管理复杂。并且污水厂选址地点为潇水河西岸全家洲滩涂地,因此,建议镇区片区废水沿河岸设一根总管,将截流的污水全部收集,并穿过向阳河接入污水干管,再集中输送。X工业园区污水设一根总管,将截流的污水全部收集,重力自流或中途提升后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这样可发挥整个污水系统的规模效益优势,并且避免直接向潇水河排污的可能。4.3.1 镇区部分污水输送方案配套污水管网的设计能力,按远期即2030年污水量设计,按近期规模进行校核。镇区部分片区内所有的污水大部分已经由集污管或排污渠收集至向阳河排放,排放口沿向阳河南面河岸布置。规划将老镇区的管网改为截流制,污水主干管跨向阳河西岸沿江铺设。基于上述污水量的预测、中心城区排污口分布特点以及城区地形走势特点,并多次会同业主考察现场后商议,充分考虑了转输方案事宜后,本报告提出了镇区部分片区污水收集以及转输过向阳河的方案。镇区部分片区污水收集管主要分为两条收集路线,第一条线是西起中学东至市场东从中间位置排入X大道沿线的雨污水干管,负责收集市场污水以及周围民居产生的生活污水;第二条线则以X大道沿线的污水干管路线为基础,设置俩条雨污水管线收集沿途居民生活雨污水。以上两条污水收集主管在市场西附近汇合,汇合后的污水依靠重力流至下游排污口处,通过倒虹管穿过向阳河进入污水干管,并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431. 1 镇区部分片区污水输送工程规模一、倒虹管工程规模:Q东片=2400m3/d总变化系数K总1.87合流制管道截流系数n01雨季最大设计流量Qmax4800吨/日0.056m3/s旱季最大设计流量Q旱最大=4488吨/日=0.05m3/s旱季平均流量Q平均=2400吨/日=0.028m3 /s倒虹管:规格:DN300镀锌钢管数量:2条管长:51.6m二、截污管线1、截污总管为DN500DN600管,管长1005m;2、管道埋设深度从0.83m3.84m;3、倒虹管进水井进水管底标高188.497m。4.3.2 X工业园区污水输送方案配套污水管网的设计能力,按远期即2030年污水量设计,按近期规模进行校核。基于上述污水量的预测、X工业园区排污口分布特点以及镇区地形走势特点,并多次会同业主考察现场后商议,充分考虑了有关排污干管位置等事宜后,本报告提出了X工业园区区污水管网设计的方案。按照X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污水规划部分提出的办法:X工业园区污水干管西起X工业园区修建,收集沿途民居以及商铺污水,一直至排污口,然后依靠重力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由于由北至南地势均为逐渐降低,因此中途可不设提升泵站。4.4 污水收集及输送系统总体方案根据前述的污水分区的划分及项目范围内的地形、地貌以及污水管道的埋深,本项目污水管网总体布置如图4-1。镇区部分 进水井E1 进水井E6 进水井E5-20 倒虹管X工业园区 进水井W1进水井W11-6排污口11-24污水处理厂图4-1 污水收集输送系统总体方案示意图4.4.1 污水管网收集及输送系统方案设计污水管网系统布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合理布管,尽可能地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水能自流排出,以减少或不使用中途泵站,节省投资,降低运行能耗及系统管理维护费用。结合本项目范围内污水管道敷设现状以及道路规划和地形条件,本着可操作的原则,论证本项目范围合流区域范围,并按截流式的合流制计算污水收集及输送系统的管径,通过污水支管、干管、主干管、总管的一级级收集输送,最终将XX镇的城镇污水送至XX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本方案设计按照位置的划分,分镇区部分和X工业园区。本项目污水管径的确定按照2030年规划要求计算,并考虑近期截流合流区域的初期雨水量。根据前述中心城区远期(2030年)服务面积157公顷,服务人口1.57万人,规划污水量Q=4000m3/d总变化系数K总1.78合流制管道截流系数n01雨季最大设计流量Qmax8000吨/日0.092m3/s旱季最大设计流量Q旱最大=7120吨/日=0.082m3/s旱季平均流量Q平均=4000吨/日=0.046m3/s其中镇中心城区近期(2020年)服务面积0.66km2,服务人口0.6万人;镇中心城区远期(2030年)服务面积1.3km2,服务人口1.12万人,规划污水量0.24万m3/d。Q东片=2400m3/d镇中心城区总变化系数K总1.87合流制管道截流系数n01雨季最大设计流量Qmax4800吨/日0.055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移动南昌市2025秋招企业文化50题速记
- 中国广电石嘴山市2025秋招心理测评常考题型与答题技巧
- 上海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财务与审计岗
- 威海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财务与审计岗
- 中国广电宣城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行业解决方案经理岗
- 企业质量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唐电力遂宁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机械工程岗位
- 中国联通黔西南自治州2025秋招笔试行测题库及答案市场与服务类
- 海南地区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田工程技术岗
- 巴中市中储粮2025秋招财务资产岗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手机租机合同协议
- 铁路冬季作业安全知识
- 生物医药研发与临床实验数据表
- 村级出纳培训课件
- DBJ50-T-247-2016 建筑室外环境透水铺装设计标准
-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规范》
- 高考英语读后续写自然景色描写升华句(风+雨+雪+霜+雾)清单
- 建筑师负责制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师标准服务内容与流程
- 《精护》第六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 与孩子立契约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