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语文不简单.doc_第1页
简单语文不简单.doc_第2页
简单语文不简单.doc_第3页
简单语文不简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单语文不简单 对简单语文的辩证思考一、造成复杂语文的原因 1、对新课程的片面理解 新课程改革后,“三维目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综合实践”、“收集信息的能力”、“感悟、体验”成了语文教师的自觉追求,但老师们渐渐地迷惑:“这样的语文课还像语文课吗?语文课好像少了点语文味。”专家们也质疑:“语文课乱花渐欲迷人眼,搞得太复杂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论点又浮出水面。有些老师感叹:“教了这么多年语文,反而不知道怎么教了。语文教学啊,想说爱你不容易。” 目前语文教学的复杂,不是新课程带来的必然结果。对新课程的片面理解,使语文教学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相信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经过不断地磨合、矫正,语文教师会正确地理解新课程,运用新课程,语文教学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2、对语文教学认识的模糊 有些老师这样形容:数学清清楚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诚然,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积累表达运用,千头万绪。从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到语文忧思的讨论,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从语感到语言文字训练,关于语文的理论争鸣何其多,但什么是语文,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语文教学的个性是什么,语文教学的途径是什么,这些认识很多老师也模糊。以其昏昏,怎使人昭昭?认识的模糊导致了语文教学思路紊乱,导致教学行为的异化、复杂化。许多老师不是跟着感觉走,就是跟着理论的潮流走。结果语文教学要么是涛声依旧,要么是雾里看花。 无论是语文味的呼唤,还是简单语文的呐喊,引发的都是同一个话题,那就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认识,对语文的“根”与“本”的探求。 语文的“根本”是什么?我以为是对承载着“写什么”和“怎样写”的语言文字的感悟与积累。这才是语文教学本身的“一亩三分地”。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语文有一篇沈复的幼时记趣,课文语言典雅,文质兼美。 老师不让学生去感悟、朗读、背诵,却让学生背诵书后的30个词条,而且要字字落实(与书中解释一模一样)。学生要内化、要吸收要运用的是书中的原汁原味的语言,而不是那些发胖式的、外加的、关于语文的语言。 语文教学的途径是什么?于永正老师一语中的: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简单,就是识字、读书、就是朗读、背诵,就是教他们写作文,“没有听课的时候,你关起门来,一个一个地过,每个人都要把书读熟,好的表扬,不好的批评,就这么简单的教,为什么不行?”一言以蔽之,还是以前的观点听说读写而已。语文教学或左或右,经历了太多的折腾,像苍蝇一样绕了一圈之后,又回到起点。到头来却发现,本应该做好的还没有做好。 3、对烦琐的分析,还未有效扼制。 94年江苏教育展开了“烦琐分析”的讨论,张庆老师的“堵不住烦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至今仍震聋发馈。然而现实情形如何呢,烦琐分析依然大行其道、根深蒂固。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学生的烦琐分析取代了教师的烦琐分析。 日常工作中,常常听到老师说:“这篇课文真没有什么可讲的。”从中可以窥见出老师们的语文教学心理:渴望讲解分析。一旦没东西可讲的时候,便无所适从了。不少老师认为,苏教版教材不及人教版教材,那是因为,苏教版教材人文性不强,没有什么可讲的。认识虽有失偏颇,但却说明,语文教师大多喜欢那些分析起来有“味”的文章,语文教师对讲解分析有极强的依赖心理。奇怪的是,没有什么内容可讲的教材,一旦走进语文教师的课堂里,可讲的内容总是那么多,分析起来总是那么头头是道。为什么会串讲、面面俱到、漫天撒网,原因是老师们潜意识里担心不讲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不讲不放心,不讲好像失职似的。一节课教师用心良苦,恨不得把自己体会到的内容全部讲出来。一篇浅显的文章,经过讲深讲透讲细讲全,语文教学落入了烦琐分析的窠臼,变得复杂化了。 所以,我认为,要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首先要堵住烦琐分析的路,实现分析的简约化。所谓分析的简约化,就是要抓住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句进行分析。如苏教版教材第八册珍珠鸟最后一句为:“信赖,不就能产生美好的境界吗?”教学中,紧扣这句话,设问:“信赖是什么意思?从哪可出看出珍珠鸟信赖我?珍珠鸟为什么会这样信赖我?” 二、简单语文不简单 简单语文的提法一浮出水面,有些老师便如释重负:“这下语文课简单了,就是读读写写讲讲。”好像语文课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了。语文教学不是或左就是或右,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与阵痛。我们也不能片面理解语文教学的简单。语文教学的简单,不是刻意追求的简单,这儿的简单是一种境界。把课讲简单些,其实是意味着把课上得精炼一些,就是去掉一些本不属于语文的东西,就是把语文教学艺术化、精良化、高效化。简单不是单调乏味,不是机械刻板。有位哲人说,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简单的语文必然是美丽的精彩的语文。从这个意义上说,简单语文其实并不简单。 简单中有智慧的交锋。 苏格拉底认为,谈话艺术像产婆婆为人接生一样,要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而不是别人的传授。他还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点燃智慧的火焰。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与文本,师生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不是苍白的一问一答,不是对课文内容平庸的图解,不是贴标签,不是喊口号。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并鼓励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理解与感悟,让对话的过程焕发智慧的光彩。 教学柳宗元的江雪时,一个老师向学生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天,这位老人仅仅是在钓鱼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老人是在欣赏风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美也!有的说,老人内心十分孤独、寂寞,每一行的每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多妙的发现啊!有的说:“我觉得老人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因为天寒可以锻炼人。”有的说:“这位老人与众不同,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一个学生说“他在钓一个春天!”一语双关,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遭受重重打击下仍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课堂上,学生思维是那么深刻,那么广阔,那么独特。课堂因智慧的生成而精彩! 简单中有情趣的充盈。 语文教学“就是读读写写讲讲”,但怎么读怎么写还有大有学问的,还是不简单的。读不是反复的读,写不是机械的写,讲不是乏味的讲。“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练功纯始自然。”语文教学需要反复而严格的训练,但语文教学更需要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练习。识字教学,历来都是枯燥无味的,赵志祥老师却上得妙趣横生。荷叶圆圆一课有12个字的复习巩固任务。上课伊始,在学生充分预习生字的基础上,赵老师和学生们做起了看口形猜字的小游戏。他对孩子们说:“我从生字卡里面随便抽出一个字,你们来读,但不要出声,只对口形。我不看卡片,只看你们的口形,就知道这是什么字。你们相信吗?”学生当然不信,纷纷摩拳擦掌。在揭开一个又一个“谜底”的同时,学生们将本课要巩固的所有生字都认认真真地复习了一遍。虽然是在读生字,却全然没有累的感觉,学生们自始至终兴趣盎然。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不喜爱? 简单中有灵光的闪现 简单的语文教学不是平淡如水,味同嚼蜡,而是常常要灵气勃发、灵光闪现,或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课堂操作上另辟蹊径。简单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要匠心独运,“为有好设计,捻断数茎须”。且看薛法根老师的一个片断: 师:(在黑板上画“仆”字的象形文字。边画边解说。)这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有人在他头上戴了一个“羊”的标志,表示这是一个战俘或罪犯。在他的屁股后边还要插上几根尾毛,让他走在大街上。(边说边画,众大笑)如果是你,会觉得怎么样?生: 师:不仅这样羞辱他,而且还要他整天干重活!(师画图形)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