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柴油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柴油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摘 要 利用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甲酸为催化剂无机硫酸为助催化剂结合超声波强 化技术脱除柴油中的硫化物研究了不同的氧化条件对柴油脱硫率的影响重点 考察了不同萃取剂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剂油比和萃取级数等萃取条件对柴油 脱硫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柴油最佳氧化与萃取脱硫反应的工艺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以 90 DMF 作萃取剂时萃取效果最为理想随着萃取时间 的增加脱硫率逐渐升高30min 时脱硫率满足生产要求由于柴油以及萃取剂特点 和工业生产等因素萃取温度选为室温下柴油硫含量会随萃取级数增加而降低 剂油比减小脱硫率而下降 当过氧化氢甲酸硫酸试剂用量比 123 1515氧化温度 70氧化 时间 60min100超声波强化萃取剂用 90的DMF 剂油比为 11室温萃 取时间 30 min二级萃取条件下硫含量可降到 10 以下的零硫柴油标准 ngl 关键词 柴油萃取氧化脱硫 -I- 柴油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Study on the desulfurization of diesel fuel by oxidative extraction Abstract Using hydrogen peroxide as the oxidant formic acid as the catalyst inorganic sulfate to help catalyst with enhanced ultrasound technology diesel removal of sulfides Study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the desulfurization rate of diesel mainly inspected the different extraction agent extraction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nd extraction of oil than the series and other extraction conditions the effects of diesel desulfurization to determine the best diesel oxidation And the extraction of the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90 DMF to make extraction of extraction at the effect of the most ideal time as the extraction of the desulfurization rate of increase gradually increased 30 min the desulfurization rate to meet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due to diesel and extraction of features and factors such as industrial production extraction As the temperature at room temperature sulfur content of diesel will increase the extraction levels lower than the decrease of oil desulfurization rate of decline When the hydrogen peroxide formic acid sulfuric acid reagents used than 1231515 temperature of 70 time of 60 min 100 ultrasonic strengthened with extraction of 90 per cent of the DMF oil ratio of 11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extraction time 30 min two extraction conditions the sulfur content could be reduced to 10 ngl following the zero sulfur diesel standards Key words diesel extraction oxidation desulfurization -II- 柴油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目 录 第一章 前 言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 21 概 述 2 22 柴油脱硫技术 3 com 柴油加氢脱硫3 com 柴油非加氢脱硫4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7 31 实验器材 7 com 实验仪器7 com 实验试剂7 32 实验原理 8 com 氧化脱硫原理8 com 萃取脱硫原理8 33 实验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9 34 实验方法及步骤 9 com 氧化反应脱硫9 com 萃取脱硫10 com 硫含量的测定11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13 41 氧化条件对柴油脱硫的影响 13 com 双氧水甲酸对脱硫率的影响13 com 氧化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14 com 氧化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15 com 超声波及试剂比例对脱硫率的影响16 42 萃取条件对柴油脱硫影响 18 com 萃取剂及萃取剂的含水量对脱硫率和收率的影响18 com 萃取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20 com 萃取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21 com 萃取级数剂油比对脱硫率和收率的影响22 结 论 25 参 考 文 献 26 致 谢 28 声 明 29 -III- 柴油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第一章 前 言 21 世纪是环保的世纪汽车尾气带来的严重污染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所以 世界各国对油品中硫含量要求越来越严格我国柴油产品中有 80来自催化裂化 降低柴油的硫含量已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目前国内外油品脱硫技术可以 分为两大类即加氢脱硫与非加氢脱硫它们有各自的优缺点由于传统的加氢脱 硫技术装置投资大操作费用高面临日趋严重的技术经济问题因此难以普遍满 足生产超低硫清洁柴油的需要目前各国都在加紧研究柴油脱硫的新技术其中非 加氢脱硫法中的氧化法脱硫是一个研究热点同时柴油氧化反应之后部分产物随 水相排走但不是全溶于水大部分仍然保留于有机相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萃取剂 将氧化产物萃取出来由于萃取剂的选择直接影响氧化柴油的最终脱硫率和柴油收 率因此对萃取剂要进行筛选同时优化萃取操作的工艺条件国内外这方面有不 少报道其中有DMSO DMF等溶剂萃取技术可以参考13 17 随着清洁柴油的升级换代要求硫含量是逐渐下降2000 年 12 月美国环保署 发表了柴油低硫化的规定要求 2006 年 9 月美国 80的柴油硫含量从 500 ppm 降低 到 15ppm 以下2010 年全部执行这个硫含量指标欧洲要求 2005 年柴油硫含量从 2000 年的 350ppm 降低到 50 ppm 并于2005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10 ppm 以下的零硫 9 柴油 我国不但要与世界经济接轨而且柴油标准也要接轨才能够推动我国低 硫清洁柴油的生产进而达到世界柴油先进水平的柴油标准要求因此降低柴油的 硫含量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柴油质量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由于加氢技术投 资大操作费用高导致柴油成本大幅度上升所以非加氢技术迅速发展起来 现在氧化脱硫技术逐渐受到大家的关注与重视并取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那些 没有氢气资源或氢气紧张的中小型炼油企业都可考虑非加氢技术来解决柴油硫含 量高的问题以无机酸为助催化剂的有机酸氧化萃取脱硫技术其脱硫效率高成 本低对环境影响小应用于柴油及其它燃油脱硫研究有实际意义12 -1- 柴油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 述 柴油中的含硫分子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直接导致酸雨也是城市氮氧化物和 颗粒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为减少柴油中硫对环境的危害世界各国相继颁布了严格 的柴油含硫标准加之市场对超低硫柴油的巨大需求使得各种柴油脱硫技术的开 发成为一大热点 柴油进行加氢精制是最常用的降低柴油硫含量的措施中国石化开发的FH系 列及RN 系列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已经工业化采用FH-DS催化剂在高分压力 65MPa体积空速 17h-1 等条件下加工硫含量 238催化柴油与焦化柴油混合原 料可以生产硫含量小于 300ppm 的清洁柴油脱硫率 987 适当降低空速后 可以生产硫含量 5 ppm左右的超低硫柴油该催化剂已经应经在工业装置上应用 RS-1000 催化剂在高分压力 71MPa体积空速 18h-1 等条件下加工硫含量 075 催化柴油直流柴油和焦化柴油混合原料可以生产硫含量小于 46ppm 的清洁柴油 脱硫率994 该催化剂已经在 9 个炼油厂工业应用加氢脱硫后剩下的主要 是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在这些硫化物中以 4 6 位有烷基取代基的二苯并噻 吩最难脱除要将这些硫化物脱至超低硫含量的水平必须提高加氢脱硫的操作温 度和压力这势必带来诸多问题如成本增加催化剂使用寿命缩短油品质量降 15 低等 面对日趋严格的柴油硫含量标准及市场对低硫清洁柴油的巨大需求世界各国 已经纷纷致力于开发各种柴油脱硫技术在非加氢脱硫技术中氧化萃取脱硫被认 为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脱硫技术该技术的关键是开发一种对柴油中硫化物具有高 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氧化体系氧化法能否成为今后世界各国生产超低硫清洁柴油 的主要技术之一关键在于开发高活性廉价的氧化脱硫体系 现在在国内有机过氧酸氧化脱硫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所用有机酸包括甲 酸乙酸等但从效果上看单纯的有机酸脱硫效果有限有学者寻求过氧酸与 Fenton 试剂偶合活性碳超声波强化等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成本高效果不如无机酸显著所以在有机酸过氧化氢催化脱硫过程中适当 加入微量无机酸达到显著提高脱硫效率之目的该技术只有 Petro Star 用了类似 技术但使用的有机酸是乙酸根据文献和我们的实验结果其效果不如甲酸这 -2- 柴油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方面的详细技术无任何相关文献报道 柴油中的硫化物主要以苯并噻吩或二苯并噻吩的形式存在硫碳键近乎无极 性而有机含氧化合物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其相应的有机化合物因而当 氧原子键合到有机硫化合物的硫原子上增加了偶极矩时会显著增加它在极性溶剂 中的溶解能力另外硫原子有d轨道电子使有机硫化物很容易被选择性氧化生成 极性更强的亚砜和砜类所以如果要得到好的脱硫效果柴油氧化后要进行后续 处理萃取出所剩下的亚砜和矾类物质所谓相似相容由于亚砜和砜类物质具有 很强的极性所以在选用萃取剂时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极性像N甲基2吡咯 烷酮NN2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乙腈硝基甲烷糠醛等都可以作为萃 取剂使用其中NN2甲基甲酰胺糠醛和二甲亚砜效果较好在剂油 体积 比为 1 2 溶剂含水量为 5及萃取时间为 10min的条件下柴油总硫含量从 08降至 03柴油收率为 7080 对未处理柴油氧化柴油及氧化萃取柴油进行了 GCFPD分析发现催化裂化柴油中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 60 GCMS分析表明氧 化产物主要为以 11二氧苯并噻吩类为主的砜类共鉴定出了 23 种砜类12 22 柴油脱硫技术 com 柴油加氢脱硫 加氢脱硫 HDS 是指在氢气存在下经催化剂作用将柴油中的有机硫化物转化 为硫化氢而除去法国石油研究院开发了 2 种深度脱硫和超深度脱硫新催化剂 HR-416 和HR-4480HR-416 是加有助剂的Mo-Co 催化剂脱硫活性高于其前身 HR-316 催化剂HR-448 是加有助剂的Mo-Ni催化剂脱硫和脱氮活性都高于其前 身HR-348 催化剂生产超低硫柴油和加工直馏柴油推荐使用HR-416 催化剂深 度脱硫脱芳改善稳定性和提高十六烧值在加工催化裂化柴油或焦化柴油时 建议使用HR-448 催化剂反应器顶部要分级装填一些其他催化剂以改善物料分 布降低床层压降延长运转周期对直馏瓦斯油和轻循环油的脱硫脱芳烃技术进 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认为直馏分瓦斯油可以采用新一代Mo-Co催化剂进行深度脱 硫使硫含量从 3000ppm 降到 500 ppm 而单独对轻循环油进行脱硫需要提高氢分 压如果两者混合加氢脱硫也可以达到硫含量 500 ppm 以芳烃 10 ppm 以硫含 量 1310167的中东直馏分柴油 217-358 为原料在氢分压 76MPa和空速 20h-1 条件下HR-448 催化剂加氢后柴油的硫含量 50 以芳烃 10 该技术 -3- 柴油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有多套装置实现了工业应用13 com 柴油非加氢脱硫 氧化脱硫法 ASR2 技术 ASR2 氧化脱硫技术是由 UniPure 公司开发的ASR-2 脱硫技术具有投资和 操作费用低操作条件缓和不需要氢源能耗低无污染物排放能生产超 低硫油品装置建设灵活适应小型炼厂和燃料分销网点的油品脱硫要求等诸多特 点 ASR2 脱硫技术目前通过了实验室工作当处理的柴油中的硫含量超过 7 -3 -6 10 时精制柴油的硫含量始终可达 5 10 目前ASR2 技术正在进行中试并正在 着手工业试验的设计工作 ASR2 脱硫技术的工艺如下含硫柴油与携带氧化剂及催化剂的水相在反应 器内混合在常压和 121的条件下将噻吩类含硫化合物氧化成砜反应过程中氧化 剂的消耗非常少反应停留时间不到 5min就能达到完全反应含有再生催化剂和砜 的水相与油相分离后送至再生部分除去砜并再生催化剂含有砜的油相送至萃取系 -6 统萃取柴油产品硫含量只有 5 10 ASR2 脱硫技术经济评价投资费用比现有的高压加氢装置低 50 以上操作 费用仅为高压加氢装置的 40 Petro Star 公司的 CED 技术 CED 工艺的基础是在常温常压下将含硫化合物氧化成极性的砜类然后用液 液萃取的方法将其分成高含硫抽出物和低含硫抽余油低含硫抽余油则进一步加工 生产低硫油品 CED技术是一种选择性氧化脱硫技术无需加氢就可从柴油中去除噻吩在 7595和常压条件下将过氧乙酸与柴油混合反应 20 min可使有机硫化物选择性 地氧化为砜类用工业溶剂将砜用液液抽提法抽提可得高含硫的抽出物实验 -3 -5 数据表明该法可使柴油含硫量由 42 10 降低到低于 110 超声波氧化技术 将石油燃料与氢过氧化物表面活性剂和水进行液体混合形成一种水相有 机相的混合介质将这种混合介质连续注入到超声波室经超声波作用后从超声波 室流出来的混合物便可很容易地分层成为水相和有机相其中的有机相即为脱过硫 -4- 柴油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的石油燃料超声波脱硫技术的显著特点是操作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催化氧化法 石油大学吕志风等采用 30双氧水甲酸 体积比 1 1 作为氧化剂油剂比 10 1将FCC柴油中的硫化合物氧化成亚砜类化合物氧化反应在 40 和 70各反 应 1 h然后采用DMF作萃取剂油剂比 2 1萃取时间为 10 min脱硫率 64油品收 9 率 7080 该方法主要问题反应时间长脱硫率和收率低成本高 萃取脱硫法 单一溶剂萃取 氧化脱硫是利用氧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将油品中的有机硫氧化使它们转化为 相应的砜砜由于多了两个氧原子其极性比原有机硫要高且沸点也大大增加因此 可以使用与砜类极性相似的溶剂 DMSODMF 糠醛乙腈环丁砜硝基甲烷 N- 甲基2吡咯烷酮 NMP 乙二胺等 将氧化柴油中的砜萃取出来 复合溶剂萃取 采用复合溶剂 XY 作为萃取剂可有效的络和萃取出催化裂化柴油中的非碱 性氮碱性氮和硫醇硫等不安定组成采用该法处理催化裂化柴油 由于 XY 本身 之间的溶解度有限故它又能保证精制柴油有较高的收率另外溶剂可回收残液可 制成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无污染物排放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萃取是在分液漏斗中于恒温下进行萃取时间 即油与复合溶剂的混合振荡时 间 为指定的振荡时间静置 10min后萃取分离用与柴油等体积的 200g L 的氯化 20 钠水溶液洗涤精制两次 碱洗络合萃取 碱洗精制碱液与硫化氢、硫醇反应 2NaOHH SNa S2H O NaOHRSHNaSRH O 2 2 2 2 络合萃取精制 Lewis酸-Lewis碱相互作用力很强是一种络合作用力油品中的硫化 物具有孤对电子为Lewis碱是电子对给予体它可以和电子对接受体Lewis酸产生较 强的络合作用形成络合物因此油品中的硫化物的脱除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络合 剂与其形成络合物再选择合适的助溶剂及稀释剂萃取出硫化物得以实现的23络 合萃取原理可表示为 -5- 柴油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离子液体萃取 离子液体 Ionic liquid简称 IL 是常温下为液态的盐是一种绿色溶剂其特点是 不易挥发不易燃烧而且热稳定性高广泛应用于液-液萃取气体分离电化学以及 催化等领域离子液体一般比油相和水相的密度大在分离过程中成为独立的一相 这样离子液体在多相分离过程中的操作变得简单且无污染 关于离子液体萃取脱硫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Zhang等采用NMR光谱研究了噻吩在 离子液体中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在溶解噻吩分子过程中进行重新组装 这种重新组装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噻吩和离子液体中阳离子的相互作用芳香化合物 在离子液体中的吸附主要归因于咪唑阳离子与噻吩分子的芳香环中的电流作用18 -6- 柴油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器材 com 实验仪器 表 3-1 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 型号 生产单位 搅拌器 ZD-100W 北京京伟电器有限公司 数显恒温水浴锅 NH-4 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三口烧瓶 250ml 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电子天平 FA1004A 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数控超声波清洗器 KQ-200KDE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无极恒速调速器 DW-1 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 恒温震荡器 SHZ-82A 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磁力加热搅拌器 78-1 江苏金坛荣华仪器制造公司 微库仑滴定仪 RPPPA-200 江苏江环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微量进样器 w-131-10 L 上海医用激光仪器厂 com 实验试剂 表 3-2 实验原料及试剂 原料 规格 生产单位 直馏柴油 0 燕山石化炼油厂 双氧水 质量分数 30 北京化工厂 甲酸 分析纯 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硫酸 分析纯 北京化工厂 NN-二甲基甲酰胺 分析纯 北京化工厂 糠醛 分析纯 北京兴福精细化工研究所 -7- 柴油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续表 3-2 原料 规格 生产单位 冰醋酸 分析纯 北京化工厂 乙醇 分析纯 北京化工厂 氮气 高纯 北京南亚气体制品有限公司 氧气 高纯 北京南亚气体制品有限公司 市售柴油 0 燕山石化炼油厂 乙二醇 分析纯 北京化工厂 N- 甲基-2-吡咯烷酮 分析纯 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32 实验原理 com 氧化脱硫原理 柴油中的硫主要以噻吩硫的形式存在大约占柴油总硫的 85而噻吩苯并噻 吩二苯并噻吩等缩环噻吩类含硫化合物难于用加氢脱硫工艺脱除 氧化脱硫的原理是18使用强氧化剂对油品中的有机硫化物进行氧化使油品中 的主要有机硫化物 硫醇硫醚噻吩类硫化物 分别发生如下反应 RSH 硫醇 RSO H 烷基磺酸 3 RSR 硫醚 RSOR 亚砜 RSO R 砜 2 噻吩类硫化物 RSOR 亚砜 RSO R 砜 2 com 萃取脱硫原理 从噻吩类化合物结构上来看硫碳键近乎无极性使得有机硫化物与其相应的 有机碳氢化合物的性质极其相似两者在水或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几乎无差别相 反有机含氧化合物在水或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其相应的有机碳氢化合物如 噻吩与呋喃苯并噻吩与苯并呋喃呋喃类比噻吩类更易溶解于二甲亚砜乙醇 甲醇或其它极性溶剂中因此通过氧化将一个或两个氧原子连到噻吩类化合物 的硫原子上就能增加其极性使其容易溶于极性溶剂从而达到与烃类分离的目的 其中硫醇类化合物例外它与噻吩类不同的是硫醇具有轻微的酸性而易于分离资 料表明有多种与砜极性相似的有机溶剂能很好的将氧化后柴油中的枫萃取出来如 -8- 柴油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二甲亚飒 DMSo N N一二甲基甲酰胺 DMF 糠醛环丁砜硝基甲烷N一 甲基吡咯烷酮 NMP 乙二胺等12 33 实验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随着清洁柴油的升级换代要求硫含量是逐渐下降2000 年 12 月美国环保署 发表了柴油低硫化的规定要求 2006 年 9 月美国 80的柴油硫含量从 500ppm 降低 到 15 ppm 以下2010 年全部执行这个硫含量指标欧洲要求 2005 年柴油硫含量从 2000 年的 350 ppm 降低到 50ppm 并于2005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10 ppm 以下的零硫 柴油本实验通过在无机酸助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有机酸体系的氧化脱硫同 时结合超声波强化萃取脱硫技术研究不同反应条件硫化物的转化率反应活性 选择性的影响探索出能够实现 10 ppm 以下的零硫柴油本文分别对催化裂化柴 油直馏柴油和市售柴油的氧化条件及萃取条件进行了探讨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考察无机酸甲酸过氧化氢加入量反应温度反 应时间及超声波等对氧化脱硫效率的影响以及主要考察不同的萃取剂剂油比 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及萃取级数对硫的脱除效果的影响 34 实验方法及步骤 com 氧化反应脱硫 实验步骤 按照实验要求组装好实验设备打开数显恒温水浴箱的开关待其温度达到所 设定温度量取 50ml 柴油倒入已经装好的三口烧瓶中调节搅拌速度开始搅 拌根据剂油比以及双氧水甲酸硫酸与柴油硫含量的比例加入所需要的试剂 加入顺序为甲酸双氧水柴油搅拌浓硫酸将搅拌开到最大开始计时 达到所设定的氧化时间关闭搅拌关闭恒温水浴箱取出氧化后柴油倒入锥形 瓶中待用进行后续处理萃取脱硫 首先改变双氧水甲酸与柴油硫含量的比例做上述实验测定硫含量确定 最佳试剂比例 然后改变氧化反应温度重复上述实验测定硫含量确定最佳反应时间 第三改变氧化反应时间重复上述实验测定硫含量确定最佳反应温度 第四在确定的氧化反应条件下考察超声波对脱硫率的影响测定硫的质量分 -9- 柴油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数 计 算 以催化裂化柴油n H O n 甲酸 n H SO n S 4211 为例计算 2 2 2 4 催化裂化柴油硫含量3000ng l 3 10-3 gml -3 50ml柴油m S 50 3 10 015g n S mM 01532 4687510-3mol n H O 4 n S 44687510-3 001875mol 2 2 m H O nM 0018753401 0638g 2 2 -3 -3 甲酸 n 甲酸 2 n S 2 46875 10 9375 10 mol -3 m 甲酸 n M 9375 10 4603 0432g V 甲酸 m 04321214 0355ml 30 H O 水溶液m m H O 30 063830 2127g 2 2 2 2 V m 2127112 190ml -3 浓硫酸 n H SO n S 46875 10 mol 2 4 m H SO nM 4687510-3 98 0459g 2 4 V H SO m 0459 18498 0255ml 2 4 com 萃取脱硫 实验步骤 取 10ml 油样倒入 50ml 的锥形瓶中用移液管量取设定量的萃取剂加入锥形 瓶中将干净的转子放入瓶内放在磁力加热搅拌器上搅拌然后过一段时间以 后将锥形瓶中的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 10min分液取柴油层于锥形瓶中 需要多次萃取的反复进行即可然后采用微库仑滴定仪对反应产物硫化物 含量进行分析及处理测定柴油中的硫含量及柴油收率 首先用不同的萃取剂DMF 糠醛乙二醇及 N甲基2吡咯烷酮做 上述实验步骤测定硫的质量分数确定最佳萃取剂 然后考察萃取剂的含水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第三改变萃取时间重复上述实验测定硫的质量分数确定最佳萃取时间 第四改变萃取温度重复上述实验测定硫的质量分数确定最佳萃取温度 第五改变剂油比重复上述实验测定硫的质量分数确定最佳的剂油比 第六选择实验条件考察萃取级数测定每次的硫的质量分数确定最佳的萃 -10- 柴油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取级数 计 算 a 收率的计算 V 1 100 公式3-1 V 2 式中V V 为萃取前后柴油的体积ml 1 2 b 脱硫率的计算 w w - X 1 2 100 公式3-2 w 1 式中w1 w2 为氧化反应前后萘中苯并噻吩的质量分数 com 硫含量的测定 基本原理 微库仑法用碘对样品油燃烧后生成的SO 进行库仑滴定从而测得硫含量其 2 方法为18试样在裂解管气化段气化并与载气 N 混合进入燃烧段在此与氧气混 2 合试样裂解氧化硫转化为SO 随载气一起进入滴定池与电解液中的三碘离 2 子发生反应 I SO H O SO I H 3 2 3 2 2 3 滴定池中三碘离子浓度降低指示-参比电极对指示出这一变化并和给定的偏 压相比较然后将此信号输入微库仑仪放大器经放大后输出电压到电解电极电 解阳极处按下式进行反应 I I 3e 2 3 被消耗的三碘离子得到补充消耗的电量就是电解电流对时间的积分根据法 拉第电解定律即可求出试样的硫含量 微库仑法所使用的仪器包括微库仑仪记录器裂解炉裂解管滴定池 电磁搅拌器注射进样器气体流量器和气体稳流器 电解液的配制 称取 05g KI06gNaN 于约 500m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 5ml冰醋酸再用去离 3 子水稀释至 1000ml 配制电解液所用试剂均为优级纯去离子水的阻值要求 2 兆欧以上配好的电 -11- 柴油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解液用棕色瓶在阴暗凉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育雏后养鸡管理办法
- 苏州山塘河管理办法
- 《固体进口管理办法》
- 贷款承诺营销管理办法
- 装箱少数量管理办法
- 社区四帮一管理办法
- 财务报销审批管理办法
- 管理办法修订以适应
- 2025年紫外激光传输光纤项目发展计划
- 上海教育机构管理办法
-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超星尔雅学习通《形势与政策(2025春)》章节测试及答案(全国)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题库附有答案
- 医院不良事件培训课件
-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 2025年中级消控笔试题目及答案
- 环境反应工程导论课件
- 2024年中国防锈油行业调查报告
- 办公软件培训课件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2025年职业指导师(中级)考试试卷:职业指导师考试备考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