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储藏与保管...ppt_第1页
粮油储藏与保管...ppt_第2页
粮油储藏与保管...ppt_第3页
粮油储藏与保管...ppt_第4页
粮油储藏与保管...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粮油储藏与保管 王平德 第一章粮食的形态结构与理化性质 粮食是农作物的果实或种子 要了解粮食的储藏和保管 必须了解粮食的形态结构 粮食籽粒的形态结构粮食籽粒的大小 形状和颜色 因作物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 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一般粮食籽粒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 1 皮层皮层包括果皮和种皮 包围在胚和胚乳的外部 形成保护组织 具有防止微生物和有害物质侵害籽粒内部的作用 面粉 大米 还有维持粮食生命的作用 2 胚胚由胚根 胚茎 胚芽和子叶组成 胚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含水较高 粮食的霉变一般都从胚部开始的 玉米 3 胚乳胚乳由胚乳和糊粉层组成 是胚初期生长的养料储存器官 粮堆的组成粮堆是粮油籽粒的群体 进入储藏状态的粮油籽粒均堆积成粮堆 储藏期间粮油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 均在粮堆内进行 粮堆主要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大部份组成 一 生物成分就是有生命的成分 主要包括粮食籽粒 微生物 害虫和螨类 有机杂质 1 粮食籽粒粮食籽粒是构成粮堆的主体 按体积计算粮食籽粒占粮堆总体积的60 70 其余为空隙 2 微生物 在自然界到处都有微生物的存在 粮堆也不例外 1克粮食就可能带有几十万到几百万微生物 主要有霉菌 酵母菌 细菌 放线菌 在正常干燥的情况它们并不危害粮食 当粮食水分大 环境湿度高的情况下才会危害粮食 3 害虫和螨类通常情况下粮食在田间和收获期间可能已经被害虫或螨感染 而后害虫和螨类随粮食一并进入粮库继续进行危害活动 虫螨进行危害活动使粮堆原有的状态遭到破坏 它们不仅侵害粮食 引起粮食重量损失和领用品质降低 而且在取蚀 呼吸 排泄等生命活动中散发热量和水分 促使粮堆结露 生芽 发热和霉变 同时还污染粮食 4 有机杂质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纯净物 粮食也不例外 有机杂质主要包括异种粮粒 草籽以及植物的根 茎 叶等 杂质的不同类型及其性质对储粮的影响各不相同 水分含量大 带菌量多 生命活动旺盛 堵塞粮堆空隙 因此 粮食入库前必须清理杂质 降低杂质含量 以提高粮堆的储藏稳定性 二 非生物成分粮堆内的非生物成分 包括空气 水分 无机杂质等 这些都是影响粮堆有害生 物 微生物 储粮害虫 生长繁殖的基本因素 也是影响粮食本身新陈代谢作用快慢的决定性因素 有效控制这些因素 对提高储粮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1 空气粮堆内的空气与一般空气成分不同 直接参与粮堆内热量的传递 水分的转移活动 粮堆内的氮 氧 二氧化碳比例的改变能改变粮堆储藏的稳定性 降低氧气的含量 可以拟制虫害和延缓粮食陈化 2 水分粮堆内的水分含量是影响粮堆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水分越大 稳定性越差 粮食水分在13 以下能拟制大部分微生物和螨类的生长 10 以下能限制大部分仓虫的危害 3 无机杂质粮食中的无机杂质主要包括沙 土 石头 砖瓦块 煤渣等 杂质带菌量大 堵塞粮堆的孔隙 透气性差 影响粮堆湿热散发 杂质大的部位易发生虫害和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发热 在粮食入库前一定要清理杂质 达到提高储粮的稳定性 粮堆的物理性质粮堆的物理性质包括 散落性与自动分级 孔隙度与密度 导热性与热容量 吸附性与吸湿性 气流性等 这些性质是互相影响 互相制约的 在它们共同作用下影响粮堆储藏的稳定性 了解并掌握了这些性质 加以正确利用 对保证储粮安全具有重要意思 一 散落性与自动分级1 散落性 1 概念 是粮食由高处下落时 由落点向四周流散成为一个圆锥体的特征 2 影响散落性的因素 粮食籽粒的形状与表面状态 水分 杂质 3 散落性与储藏的关系 一 有利方面 可以做为储藏稳定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及时发现粮食不安全因素 二 不利方面 侧压力作用 增加建库成本 2 自动分级性 1 概念 粮食在震动或移动时 籽粒根据磨擦力和重力不同 同类型 同质量的粮粒和杂质就集中在粮堆的某一部分引起粮堆组成成分的重新分布的现象 2 影响自动分级的因素 粮粒的饱满度 形状 表面光滑度 含水量 杂质 比重 绝对重量等 3 自动分级与储藏的关系 一 有利方面 利用自动分级的原理进行清理杂质 提高粮食的纯净度 二 不利方面 易形成杂质聚集 孔隙度变小不利通风和熏蒸 扦样困难 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 二 孔隙度与密度1 概念 孔隙度是指粮堆内的孔隙体积与粮堆总体积的百分比 密度是指粮堆内粮粒和杂质所占有的实际体积与粮堆总体积的百分比 孔隙度是用来表示粮堆内孔隙体积的大小 密度则是表示粮粒和杂质所占有的实际体积 2 影响孔隙度的因素粮粒形态 大小 表面状态 含水量 杂质的特征与数量 堆高高 储藏条件等 都能影响粮堆的孔隙度和密度 3 孔隙度与储粮的关系 1 有利方面 进行自然或机械通风 以散发粮堆内湿热 空隙度大的粮堆 用药剂熏蒸杀虫时 药剂渗透较易 熏蒸效果好 2 不利方面 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温湿度变化快 稳定性差 在进行药物熏蒸杀虫时 孔隙度大的粮堆 需要药物剂量相应较大 在计算仓容利用率时 孔隙度大的粮堆浪费仓容 三 导热性与热容量 一 导热性1 概念 导热性是指粮堆传递热量的性能 2 影响导热性的因素 温差 粮堆体积 热传递方式 空气 水分 3 导热性与储藏的关系 1 有利方面 粮食的导热系数小 导热性不良 有利于保持粮堆原有的状态 2 不利方面 粮堆发热 粮温过高热量不易散发 二 热容量1 概念 是指使1千克粮食温度升高1 所需要的热量 2 影响热容量的因素 水分和温度 3 热容量与储藏的关系粮堆中热的传递与清晰度的变化受热容量的影响 热容量增加 则热流通过的粮层温度变化减小 热容量减小 则温度变化增加 粮食在储藏中热容量的变化 主要是由于水分的变化引起的 只有在水分增大的情况下 热容量才会增加 这对储藏显然是不利的 四 吸附性与吸湿性 一 吸附性1 概念 指气体与固体接触时 气体分子浓集和滞留在固体表面的现象 2 影响因素 气体性质 温度 气体浓度 粮粒组织结构 3 吸附性与储藏的关系 1 有利方面 利用谷物对二氧化碳的吸附特性 2 不利方面 易吸附有毒物质 汽油 化肥 农药等 二 吸湿性1 概念 指粮食吸附和解吸水汽的性能 2 影响吸湿性的因素 平衡水分 相对湿度 粮食种类 3 吸湿性对储粮的影响 吸湿和散湿使粮食水分经常发生增减变化 对储粮稳定性有直接影响 五 粮堆的气流性1 概念 是指粮堆内气体的方向性运动 2 影响粮堆气流性的因素 温差 密闭程度 粮堆孔隙度 粮仓类型和储粮方式 3 气流性与储粮的关系 粮堆中的气流运动 利用粮堆气流运动进行施药 主要粮油的储藏法 粮油在储藏过程中 有许多变化的基本规律是相同的 但是由于各种粮油的化学组成 形态 收获季节各有其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储藏粮油时 认识各种粮油的特殊本质 根据它们不同的特点和条件 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储藏方法 解决不同问题 使各种粮油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 达到长期安全储藏的目的 原粮的储藏 小麦的储藏一 小麦的储藏特点 1 后熟期较长小麦品种不同 后熟期也不一样 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时间 白皮小麦比红皮小麦后熟期短 后熟期间的小麦粮温较高 且易出现粮温持久不降和 乱温 现象 水分也易产生分层等不正常现象 2 较耐高温小麦具有较好的抗温变能力 在一定的高温和低温范围内都不会丧失生命力 也不会使品质有所下降 3 易受虫害感染小麦是抗虫性差 染虫率较高的粮种 除少数专食性害虫外 大多数害虫都能侵蚀 因为小麦的成份比较适应害虫的生理机能 小麦收获的季节的温度和水分都很非常适应害虫的生活 4 呼吸比较旺盛由于呼吸比较旺盛 胶体物质脱水收缩 小麦内部物质的束水能力降低 粮堆内水分增高 易引起结顶 二 小麦储藏的主要措施1 热入仓保管优点 1 降低水分 2 杀虫制菌 3 促进后熟 4 呼吸减弱 注意事项 1 水分一定要在安全水分以下 2 达到目的后 应及时将粮温降下来 3 密切观查 严防结露 小麦 豌豆 2 低温储藏优点 1 保持品质 2 抑虫防霉 注意事项 做好保温隔热工作 严防热气流侵入 造成粮层结露 3 气调储藏利用后熟期生理活动旺盛的特点进行密封 达到自然缺氧状态 对于后熟期已经完成的小麦可以进行充氮 充二氧化碳等方法 在低温密闭的基础上进行低温 低氧 低药量的 三低 储藏 小麦储藏期间的管理 把好入库质量关 防止霉变加强检查 防止结露加强密封后管理 防止生虫 玉米的储藏及储藏期间的管理 玉米的储藏特性1 玉米原始水分大 成熟度不均匀2 玉米胚大 呼吸旺盛 吸湿性强3 玉米胚部含脂肪多 耐热性差 容易酸败4 胚部带菌量大 容易霉变5 胚部富含营养 容易感染虫害6 籽粒空隙度大 宜于通风 玉米的霉变过程1 粮温升高 粮粒表面发生湿润 出汗 颜色较前期鲜艳 气味发甜 2 玉米粒变成淡褐色 胚部及断面出现白色菌丝 长毛 有轻微霉味 3 籽粒表面变为绿色或青色 主要集中在胚部 点翠 有辛辣 霉味 酒精味 4 籽粒变为黄褐色 霉烂结块 玉米的储藏方法1 穗储特点 孔隙度大 利于通风降水 防止虫霉的侵害 占用仓容较大 且增加运输成本 2 田间降水在田间对玉米采取 玉米站秆扒皮法 方法提前降低水分 扒皮时要把苞叶扒到底 3 玉米粒储藏 1 把好入库关 分等级 分水分入仓 2 干燥 低温密闭储藏 3 三低 双低 储藏 4 缺氧储藏 第二章粮堆的温度 湿度 水分和气体成分的变化粮堆的温度 湿度 水分和气体成分的变化 是影响储粮品质的重要外因条件 因此 正确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 对于掌握粮情 确保粮食安全保管是非常必要的 一温度的变化1 三温 及其变化规律通常我们把大气温度 仓内温度 粮食温度简称为储粮工作中的 三温 在正常情况下 气温影响仓温 仓温影响粮温 对于露天粮而言气温直接影响到粮温 一 气温变化一天中温度最高值发生在午后3 4时左右 最低值在日出之前 一年中 气温最高值发生在7 8月 最低值在1 2月 二 仓温变化仓温受气温的影响 仓温的变化也受因地理位置 月份 气候 仓型 结构 密闭程度 仓体材料等影响 每天出现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时间通常比气温晚1 2小时 高温季节夜间仓温高于气温 白天仓温低于气温 仓上部温度高于下部温度 低温季节昼夜仓温都高于气温 一年中在气温上升季节里 平均仓温低于气温 而在气温下降季节里平均仓温又高于气温 三 粮温变化粮温变化比较复杂 影响的因素较多 虫害 微生物 在正常情况下 一天里粮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时间通常比仓温晚2小时左右 主要反映在上层粮温 中下层无明显变化 一年中的变化是 冬季底层高 中层次高 下层最低 春季上层最高 中层最低 下层次高 夏季上层最高 中层次高 下层最低 秋季上层最低 中层最高 下层次高 湿度的变化 一 湿度的概念 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或空气的干湿程度 它是衡量空气中水汽含量的指标 绝对湿度 饱和湿度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可以直接表示空气的干湿程度 影响相对湿度变化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空气中实际含有水汽量 绝对湿度 二是温度的高低 二 三湿 及其变化规律与温度相似 湿度也有 三湿 三湿 是指大气湿度 气湿 仓内空气湿度 仓湿 粮堆孔隙的空气湿度 粮湿 一 气湿大气的湿度的变化也有日变化和年变化之分 气湿的日变化与温度相反 在一昼夜中日出前气湿最高 午后2时左右达到最低 日变振幅还同天气与季节变化有关 阴雨天日振幅小或没有 晴天振幅大 夏季日变振幅比冬季日变振幅大 气湿的年变振幅 因地区气候情况不同而异 我国大部份地区受海洋季风影响比较大 是高温高湿季节 冬季受西北气候影响 是低温低湿季节 二 仓湿仓湿的变化规律与气湿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但在密闭性能较好的仓房 仓湿变化很小 主要受粮温影响 三 粮湿粮湿除表层受仓湿和气湿变化影响外 主要受粮温和储粮水分的支配 通常是低温部份及水分部份湿度较大 高温部份及低水分部份的湿度较小 水分变化粮食内的水分 是粮粒发生各种生化反应的介质 粮粒内部物质的分解 运转和合成需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粮食水分增加导致酶活性增强 呼吸强度增大 各种营养物质分解 储藏稳定性降低 因此控制粮食水分增长 是保证储粮安全的关键 根据水分对储粮稳定性的影响 把粮食水分划分为安全水分 半安全水分和危险水分 1 粮食安全水分 储粮能在当地安全渡夏的粮食水分 各地安全水分的标准 粮食品种各不相同 2 粮食的半安全水分 储粮能在当地气温较低的季节安全储存 但在其它季节不能安全储存的粮食水分 3 粮食的危险水分 储粮随时都可能发生发热 霉变的粮食水分 粮油水分的变化及其规律粮堆表层及外围部份水分的变化 主要受气湿的影响 随气湿 仓湿的增大或减小粮食水分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其影响深度与气湿和仓湿的大小 持续时间长短有关 年变化主要是随空气相对湿度的年变化而呈现一定的规律 夏季低 冬季高 1 空气对流引起的水分变化粮堆孔隙中的空气通过对流而不停运动 热空气比重小而上升 冷空气比重大而下降 结顶 2 湿热扩散引起的水分变化粮堆发生的湿热扩散现象是造成粮堆内部水分转移和局部水分增高的重要原因 粮堆内的温度是不均匀的 不同部位有时温度也不同 经常导致粮堆内温差的存在 3 粮堆结露引起的粮堆局部水分增高粮食在储藏过程中 由于季节转换 季风的影响 引起温度 湿度的变化和粮堆内外水分的转移 粮堆内常会出现结露现象 结露是指粮堆内或外界空气中水汽的含量不变而湿度降到某一数值时 空气中的未饱和水汽变成饱和水汽 开始凝结在粮堆某一部位的现象 出现结露时的湿度叫做露点 结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温差过大而造成的 粮堆结露的类型 表层结露 上层结露 内部结露 底层结露 下层结露 密封储藏的结露 其它情况下的结露 水分较高 通风不合理 仓库密闭差等 粮堆结露的预防与处理预防 1 要求入库粮食水分低 做好铺垫和防潮 2 适时做好通风密闭工作 缩小粮堆内外温差 处理 1 翻动粮面 散发水汽 轻者 2 削顶暴晒或烘干 重者 3 倒仓处理 底层 4 严禁与低水分粮掺和 粮食发热霉变 粮油在储藏期间 粮温出现不正常上升的现象 称为粮食发热 粮油在储藏期间 由于微生物作用引起的粮油品质的劣变 称为粮食霉变 通常粮堆发热不一定霉变 而霉变往往伴随着发热 一 粮食发热霉变的过程1 初发阶段 始发阶段或初期阶段 当粮堆温湿度适宜时 生物体的呼吸强度显著增加 放出大量的热量 粮温开始不正常上升 标志着初发阶段的开始 发热的鉴别 1 在气温上升季节 粮温上升的速度超过气温所影响的范围 其幅度超过日平均仓温的3 5 以上 2 气温下降季节 粮温不降或下降太慢 甚至回升 3 背阳面粮温高于向阳面粮温 4 同一部位不同层次的粮温变化不条例正常粮层的变化规律 该降的反面上升 5 同一部位的粮温与前几次检查记录比较有突然上升的现象 6 当入仓时间 保管条件基本相同时 个别层点的粮温有显著增高的现象 初发阶段的特征 1 粮粒表面湿润 有 出汗 返潮 现象 散落性降低 用手搓或以手插入粮堆有涩滞感觉 2 粮食体积膨胀 粮粒发软 硬度下降 小麦 大豆 3 粮粒色泽由鲜艳变为发暗 4 大米起筋 出现白线 或脱糠 5 轻微异味 玉米 高粱的甜味和酒精味 6 粮温不正常 有发热趋势或发热 7 粮食的脂肪酸值增高 根据以上这些征兆 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可以防止粮食进一步生霉 不影响食用 损失也不大 2 生霉阶段 升温 生霉或中期阶段 生霉阶段的特征 1 籽粒发软 无光泽 发芽力显著降低或丧失 2 伴有很浓的甜味 酒精味和霉味 3 霉菌毒素污染的可能性 生毛 点翠 4 重量损失和品质劣变严重 只能改作工业用粮 如能及时发现并做处理 还可以挽回部份损失 3 霉烂阶段 高温 霉烂或后期阶段 霉烂阶段的特征 1 粮温高 55 左右 2 粮粒变形 结块成团 3 产生腐臭气味 到了这个阶段 粮食已经完全丧失了使用价值 从初发阶段到霉烂阶段 在粮温20 的情况下 往往在10天左右就能完成 储粮发热的类型 1 局部发热 水分不均匀 干湿混存以及粮食入库时自动分级所致 2 上层发热季节交替变化时 仓温与上层粮温温差过大所致 3 下层发热热粮入仓 地坪返潮 渗水 没有及时发现所致 4 垂直发热入仓时严重的自动分级造成或因机械通风死角和热粮遇冷墙柱等所致 5 全仓发热以上发热没有及时发现并得到及时处理 就可以导致全仓发热 储粮霉变的类型 1 劣质霉变 粮食在储藏中 因水分高 杂质大 虫霉感染严重引起的霉变 2 结露霉变 由温差结露而引起的霉变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