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设施与设备验证_第1页
第二章 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设施与设备验证_第2页
第二章 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设施与设备验证_第3页
第二章 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设施与设备验证_第4页
第二章 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设施与设备验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设施与设备验证,教学目标:1、掌握实验室设施中的洁净室(无菌室)、毒菌种处理和微生物鉴别局部100级控制室要求与管理2、了解实验室设施中的抗生素微生物检定、细菌内毒素检查、抑菌实验的半无菌室要求与管理3、熟悉实验室设备与验证4、了解实验室操作所用玻璃器具(容器)的校正(验证)教学重点与难点:1、实验室设施中的洁净室(无菌室)、毒菌种处理和微生物鉴别局部100级控制室要求与管理2、实验室设备与验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设施与设备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应具备的功能 洁净室(无菌室)规范要求洁净度检查的要求与方法小结:作业:,第二章 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设施与设备验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设施与设备,(1) 保证检测的无菌环境设施与器械如洁净室(无菌室)、无菌隔离系统、净化工作台等。,(2) 保证检测用实验用品与用具的无菌(灭菌)设施或设备如高压蒸汽灭菌器(或手提高压蒸汽灭锅)、电热恒温干燥箱等。,(3) 保证检测细菌内毒素反应的器械用具如各种细菌内毒素反应测定仪。,(5) 各种实验操作所用仪器全封闭薄膜过滤装置、电动匀浆仪、电热恒温水浴箱、离心机、天平、显微镜等。,(4) 保证检测中微生物能恒温生长与菌种保存的恒温设备如恒温培养箱、冰箱,(6) 实验操作所用的玻璃器具各种刻度吸管、移液管、容量瓶、试管、三角烧瓶、双碟培养皿等常用玻璃器具。,(7) 保证测量各类样品中微生物菌落数或抑菌直径的有关仪器如空气浮游菌采样器、空气悬浮粒子计数器、zy-300IV多功能微生物自动测量分析仪等。,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应具备的功能,(1) 能开展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和无菌采样各自严格分开的无菌室或者隔离系统。,(2) 能开展菌种处理与微生物检测鉴别的独立的局部100级的无菌洁净室。,表2-1:我国GMP实施指南提出的级别,1. 洁净室(无菌室)规范要求,无菌室应采光良好、避免潮湿、远离厕所及污染区。面积一般不超过10m2,不小于5m2;高度不超过2.4m。由12个缓冲间、操作间组成(操作间和缓冲间的门不应直对),操作间和缓冲间之间应具备灭菌功能的样品传递箱。在缓冲间内应有洗手盆、毛巾、无菌衣裤放置架及挂钩、拖鞋等,不应放置培养箱和其他杂物;无菌室内应六面光滑平整,能耐受清洗消毒。墙壁与地面、天花板连接处应呈凹弧形,无缝隙,不留死角。操作间内不应安装下水道。,洁净室(无菌室)规范要求图(一),洁净室(无菌室)规范要求图(二),洁净室(无菌室)规范要求图(三),无菌操作室应具有空气除菌过滤的单向流空气装置,操作区洁净度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别的超净工作台,室内温度控制1826,相对湿度4565%。缓冲间及操作室内均应设置能达到空气消毒效果的紫外灯或其他适宜的消毒装置,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大于10Pa。无菌室内的照明灯应嵌装在天花板内,室内光照应分布均匀,光照度不低于300勒克斯。缓冲间和操作间所设置的紫外线杀菌灯(22.5W/m3),应定期检查辐射强度,要求在操作面上达40W /cm2。不符合要求的紫外杀菌灯及时更换。,无菌操作室空气除菌过滤空气装置图,无菌操作室录像,(3) 人员进入洁净室(无菌室)要求,实验人员进入洁净室(无菌室)不得化妆、带手表、戒指等首饰;不得吃东西、嚼口香糖。应清洁手后进入第一缓冲间更衣,同时换上消毒隔离拖鞋,脱去外衣,用消毒液消毒双手后戴上无菌手套,换上无菌连衣帽(不得让头发、衣等暴露在外面),戴上无菌口罩。然后,换或是再戴上第二副无菌手套,在进入第二缓冲间时换第二双消毒隔离拖鞋。再经风淋室30 s风淋后进入无菌室。,更衣录像,4. 洁净度检查的要求与方法,(1) 沉降菌检测方法及标准:以无菌方式将3个营养琼脂平板带入无菌操作室,在操作区台面左、中、右各放1个;打开平板盖,在空气中暴露30min后将平板盖好,置32.52.5培养48 h,取出检查,3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平均小于1个。,(2) 浮游菌检测方法及标准:用专门的采样器,宜采用撞击法机理的采样器,一般采用狭缝式或离心式采样器,并配有流量计和定时器,严格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并定时校检,采样器和培养皿进入被测房间前先用消毒房间的消毒剂灭菌,使用的培养基为营养琼脂培养基或药典认可的其它培养基。使用时,先开动真空泵抽气,时间不少于5 min,调节流量、转盘、转速。关闭真空泵,放入培养皿,盖上采样器盖子后调节缝隙高度。置采样口采样点后,依次开启采样器、真空泵,转动定时器,根据采样量设定采样时间。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置32.52.5培养48 h,取出检查,浮游菌落数平均不得超过5个/m3。,狭缝式或离心式采样器,空气浮游菌检测方法录像,空气微粒检测方法录像,洁净室空气尘埃粒子检测方法录像,6. 定期更换新的紫外灯管、更换净化系统的初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