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气站作业隐患排查清单 风险点作业步骤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编号 类型 名 称 风 险 等 级 责 任 单 位 序 号 名称 项目管控措施与标准 1 作业 活动 加 气 作 业 41 前期 准备 安全技术措施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灭火器材完好有效 个体防护措施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培训教育措施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管理措施 1 检查加气机压力是否正常 检查钢瓶是否在使用周期内 检查各接口是否存在漏气现象 交接班记录检 查 2 更换O型圈 3 加气机加气前检查 交接班记录中体现 应急处置措施 现场应急措施 1 任何人不得在加气区域接打手机 2 车辆进入加气区域应关闭电台 大灯 引擎 停 好车辆后拉紧手刹 3 加气过程中严禁司机靠近安全线 4 有强对流天气时严禁加气 5 发现钢瓶 超过检定期限 瓶体有明显缺陷 漏气 严重腐蚀等情况的 一律不允许加气 6 加气过程中 如果发现 加气机有直冲现象 应立即停止加气 7 加气机计量出现故障 加气站及周围出现不能保障加气站安全和 正常工作的事件时应停止加气 综合应急措施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 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32 加气 操作 安全技术措施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自动充装系统完好 3 拉断阀完好有效 4 灭火器材完好有效 个体防护措施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培训教育措施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管理措施 1 充装前检查加气机压力表 车辆气瓶合格 管路接口无漏气 认真填写充装装前后车辆检查记录 严格 遵守车辆八不充装原则 2 严格遵守加气操作规程 3 场站每周开展一次三违安全监察 做好记录 部 门 公司半月一次 4 进行监控回查 监督员工夜间作业违章 5 场站警示标志清晰 明了 指示性强 6 场站操作规程上墙 制度上墙 6 司乘人员安全区等候 向用户进行安全宣传 应急处置措施 现场应急措施 1 任何人不得在加气区域接打手机 2 车辆进入加气区域应关闭电台 大灯 引擎 停 好车辆后拉紧手刹 3 加气过程中严禁司机靠近安全线 4 有强对流天气时严禁加气 5 发现钢瓶 超过检定期限 瓶体有明显缺陷 漏气 严重腐蚀等情况的 一律不允许加气 6 加气过程中 如果发现 加气机有直冲现象 应立即停止加气 7 加气机计量出现故障 加气站及周围出现不能保障加气站安全和 正常工作的事件时应停止加气 综合应急措施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 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33 加气 结束 安全技术措施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自动充装系统完好 3 拉断阀完好有效 4 灭火器材完好有效 个体防护措施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培训教育措施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管理措施 1 充装后检查车辆压力表 认真填写充装装前后车辆检查记录 2 严格遵守加气操作规程 加气枪防控 时严禁面向人 3 场站每周开展一次三违安全监察 做好记录 部门 公司半月一次 4 进行监控回查 监督员工夜间作业违章 5 场站警示标志清晰 明了 指示性强 6 场站操作规程上墙 制度上墙 6 司乘人员安全区等候 向用户进行安全宣传 应急处置措施 现场应急措施 1 任何人不得在加气区域接打手机 2 车辆进入加气区域应关闭电台 大灯 引擎 停 好车辆后拉紧手刹 3 加气过程中严禁司机靠近安全线 4 有强对流天气时严禁加气 5 发现钢瓶 超过检定期限 瓶体有明显缺陷 漏气 严重腐蚀等情况的 一律不允许加气 6 加气过程中 如果发现 加气机有直冲现象 应立即停止加气 7 加气机计量出现故障 加气站及周围出现不能保障加气站安全和 正常工作的事件时应停止加气 综合应急措施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 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卸 车 作 业 31 接车 检查 安全技术措施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静电接地报警仪完好有效3 灭火器材完好有 效 4 安全阀正常开启 5 三角垫木完好有效 个体防护措施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培训教育措施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管理措施 1 卸车人员检查 确认CNG 槽车排气管安装消火器 检查气瓶压力及温度正常 检查槽车无漏气 CNG气瓶 阀门及CNG 槽车车况无异常 2 填写拖车检查记录 每车必填 3 场站每 周开展一次三违安全监察 做好记录 部门 公司半月一次 4 进行监控回查 监督员工夜间作业违章 5 场站警示标志清晰 明了 指示性强 应急处置措施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32泊车 安全技术措施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静电接地报警仪完好有效3 灭火器材完好有 效 4 安全阀正常开启 5 三角垫木完好有效 个体防护措施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培训教育措施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管理措施 1 卸车人员在CNG 槽车首尾各一人指挥引导槽车进入卸车区 车速不得大于5 公里 小时 并按指定位 置停好 熄火 拉起手闸 押运员放置好防滑垫木 两侧车轮前后分别放置好三角垫木 现场设立 正在 卸车 请勿靠近 警示牌 2 填写拖车检查记录 每车必填 3 场站每周开展一次三违安全监察 做好 记录 部门 公司半月一次 4 进行监控回查 监督员工夜间作业违章 5 场站警示标志清晰 明了 指示性强 6 设备故障 雷雨天气禁止作业 及时维修故障设备 4 监控回查5 设备定期检查 建立 设备台账 应急处置措施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33 卸车 前准 备 安全技术措施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静电接地报警仪完好有效3 灭火器材完好有 效 4 安全阀正常开启 在校验期内 5 三角垫木完好有效 个体防护措施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1 作业 活动 加 气 作 业 33 加气 结束 培训教育措施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管理措施 1 卸车前观察CNG 车天然气压力 温度 做好记录 首次卸车时 检查撬装设备各阀门 使其全部处于 关闭状态 检查确认液压撬 CNG 管束的压力表 安全阀处于开启状态 检查卸车接头确认完好 确认高 压液压油 顶升液压油油质和油位正常 连好接地线 检查 确认高压软管无异常 2 填写拖车检查记录 每车必填 填写加气软管检查记录 每周一次3 场站每周开展一次三违安全监察 做好记录 部门 公 司半月一次 4 进行监控回查 监督员工夜间作业违章 5 场站警示标志清晰 明了 指示性强 6 设备故障 雷雨天气禁止作业 及时维修故障设备 4 监控回查5 设备定期检查 建立设备台账 应急处置措施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34 卸车 连接 安全技术措施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静电接地报警仪完好有效3 灭火器材完好有 效 4 安全阀正常开启 在校验期内 5 三角垫木完好有效 个体防护措施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培训教育措施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管理措施 1 连接卸车高压气管 连接卸车高压进油管和回油管 连接卸车顶升进油管和回油管 安装卸车安全挂钩 静电接地 打开有气路的手动阀 开启液压撬系统 进行卸车作业 2 填写拖车检查记录 每车必填 填写加气软管检查记录 每周一次3 场站每周开展一次三违安全监察 做好记录 部门 公司半月一次 4 进行监控回查 监督员工夜间作业违章 5 场站警示标志清晰 明了 指示性强 6 设备故障 雷 雨天气禁止作业 及时维修故障设备 4 监控回查5 设备定期检查 建立设备台账 应急处置措施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35 卸车 作业 安全技术措施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静电接地报警仪完好有效3 灭火器材完好有 效 4 安全阀正常开启 在校验期内 5 三角垫木完好有效 个体防护措施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培训教育措施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管理措施 1 打开液压撬上放散阀 打开CNG 车车箱门 将高压软管接头与CNG 车主阀相接 微开CNG 车卸车主控 阀 对高压软管进行置换 关闭卸车柱上放散阀 缓慢打开CNG 车卸车主控阀 确认无气流声后将主控阀 全开 打开有气路的手动阀 开启液压撬系统 进行卸车作业 观察压力表和PLC 显示压力 观察PLC 显 示屏的其他参数 当第八瓶回完液时 关闭手动阀 打开放散阀门 将高压软管内天然气放完 拆卸安全 固定装置 卸下高压软管 高低压油管和接地线 锁好车箱门 签单并填写卸车台帐 2 填写拖车检查记 录 每车必填 填写加气软管检查记录 每周一次3 场站每周开展一次三违安全监察 做好记录 部门 公司半月一次 4 进行监控回查 监督员工夜间作业违章 5 场站警示标志清晰 明了 指示性强 6 设备故障 雷雨天气禁止作业 及时维修故障设备 4 监控回查5 设备定期检查 建立设备台账 应急处置措施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36 换车 作业 安全技术措施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静电接地报警仪完好有效3 灭火器材完好有 效 4 安全阀正常开启 在校验期内 5 三角垫木完好有效 卸 车 作 业 33 卸车 前准 备 个体防护措施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培训教育措施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管理措施 1 打开液压撬上放散阀 打开CNG 车车箱门 将高压软管接头与CNG 车主阀相接 微开CNG 车卸车主控 阀 对高压软管进行置换 关闭卸车柱上放散阀 缓慢打开CNG 车卸车主控阀 确认无气流声后将主控阀 全开 打开有气路的手动阀 开启液压撬系统 进行卸车作业 观察压力表和PLC 显示压力 观察PLC 显 示屏的其他参数 当第八瓶回完液时 关闭手动阀 打开放散阀门 将高压软管内天然气放完 拆卸安全 固定装置 卸下高压软管 高低压油管和接地线 锁好车箱门 签单并填写卸车台帐 2 填写拖车检查记 录 每车必填 填写加气软管检查记录 每周一次3 场站每周开展一次三违安全监察 做好记录 部门 公司半月一次 4 进行监控回查 监督员工夜间作业违章 5 场站警示标志清晰 明了 指示性强 6 设备故障 雷雨天气禁止作业 及时维修故障设备 6 监控回查7 设备定期检查 建立设备台账 应急处置措施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2 巡 检 作 业 31巡检 安全技术措施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静电接地报警仪完好有效3 灭火器材完好有 效 4 安全阀正常开启 在校验期内 个体防护措施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培训教育措施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管理措施 1 严格遵守巡检路线及巡检制度 认真填写巡检记录 按时巡检 2 定期组织三违安全监察 监控回查 3 组织员工进行设备设施学习 了解设备参数异常表现及危害及时发现设备异常 4 巡检路线无杂物 应急处置措施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3 压 缩 机 排 污 31 压缩 机放 散排 污 安全技术措施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灭火器材完好有效 3 用电设备接地 个体防护措施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2 严禁携带手机 火种进入作业区3 进入压缩机房 前先触摸静电释放栓 释放静电 防止人体带电 培训教育措施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管理措施 1 严格遵守放散排污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2 正常工作时 应每周定期排污一次 排污时 按如下操作步骤 进行 关闭旋塞阀后打开排污球阀 再缓慢打开旋塞阀 进行排污 防止油污外溅 排污过程中 要监护周 围 保证安全不得有火源 排污结束 先关闭排污球阀 再关闭旋塞阀 排出的油污要集中回收 妥善保管保 证安全和环保 发现气井严重泄漏 应按照 气井放散操作规程 立即进行放散 3 严禁带火种 手机进 入作业场所 4 开展三违安全监察 杜绝三违行为 5 制定压缩机维修保养计划 定期进行保养维修 保障压缩机运行良好 应急处置措施 1 故障检修 2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3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 练半年一次 4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5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6 必要时拨打119 120报警 电话 卸 车 作 业 36 换车 作业 3 压 缩 机 维 护 31 压缩 机二 级维 护 安全技术措施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灭火器材完好有效 3 用电设备接地 个体防护措施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2 严禁携带手机 火种进入作业区3 进入压缩机房 前先触摸静电释放栓 释放静电 防止人体带电 培训教育措施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管理措施 1 制定作业方案 制定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2 压缩机泄压作业 严禁带压作业 做好现场 监护 3 现场检修标志明显 有效 4 检修完成开机时进行压缩机置换 5 填写维修记录 6 使用防 爆工具作业 7 严禁使用易燃液体进行设备清洗 8 动火作业要进行审批后方能作业 应急处置措施 1 故障检修 2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3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 练半年一次 4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5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6 必要时拨打119 120报警 电话 3 压 缩 机 开 停 车 31 压缩 机开 停车 安全技术措施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灭火器材完好有效 3 用电设备接地 个体防护措施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2 严禁携带手机 火种进入作业区3 进入压缩机房 前先触摸静电释放栓 释放静电 防止人体带电 培训教育措施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管理措施 1 严格遵守开停机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2 开机前检查包括 检查进口压力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检查各连 接部位是否漏气 检查设备润滑油的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包括注油器的润滑油 曲轴箱中油面高度应在 油标尺两刻度之间 数量不足时应及时加油 用手摇动注油器 从各膜片止回阀处检查供油情况 数量不 足时应按规定加足润滑油 检查设备电器的完好情况 各电器触点应做到无尘垢 各电器开关应在断开位 置上 检查各连接部件的紧固性 包括地脚螺栓 特别是气路连接部件之间的紧固性 检查各仪表的指 示情况是否正确 检查气路 顺序控制盘 过滤器 回收罐 缓冲罐等阀门是否处于正常开启位置 3 开 机后应每半小时对压缩机进行一次巡查 巡查时应特别注意其注油泵油位 注油有无断路 检查油压 顺 序控制盘压力 各级进排气温度及压力情况 气路 油路有无渗漏现象 并做好记录 如发现不安全因素 应果断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必要时停机避免发生事故 3 关机时按照顺序关闭相关阀门 4 定期对压 缩机进行保养 做好开机前检查记录 5 开展三违安全监察 杜绝三违行为 6 制定压缩机维修保养计 划 定期进行保养维修 保障压缩机运行良好 应急处置措施 1 故障检修 2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3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 练半年一次 4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5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6 必要时拨打119 120报警 电话 4 储 气 井 操 作 3 储气 井操 作 安全技术措施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灭火器材完好有效 3 防爆风机 4 用电设 备接地 个体防护措施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2 严禁带火种进入作业区 3 进入作业区前先触摸 静电接地释放柱 消除静电 培训教育措施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管理措施 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储气井进行启闭 正常加气时 应保持气井两个进出阀和压力表下针阀均处于常开 状态 停止加气时 储气井及压力表下针阀常开外 其余所有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气井长期停止使用时 应将井内存气排出 以保持安全 工作中应每小时巡检一次 检查各接头是否漏气 压力表显示是否正常 安 全阀是否有效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交接班时 应查看井口周围地面 是否有裂痕 升降 燃气浓度是否超标 井管有无上窜 管口部件是否完好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 开展三违安全监察 杜绝三违行为按时巡检 做好巡检记录 3 雷雨天气禁止作业 4 设备检查 5 按要求对压力表 安全阀等安全附件进行校验 每年对储气井进行气密试验 6 根据要求填写交接班记录 7 注意气井周边单位有无酸碱性介质排放 以防对气井造成腐蚀 发现情况及时上报 应急处置措施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5 必要时拨打119 120报警电话 5 带 气 动 火 作 业 3 带气 动火 作业 安全技术措施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灭火器材完好有效 3 防爆风机 4 用电设 备接地 个体防护措施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2 正确佩戴呼吸器 安全绳 培训教育措施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管理措施 1 制定作业方案并严格按照审批流程进行审批 2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检测设备 照明设备 通讯 设备 应急救援设备 3 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 要清除一切火源 所有电器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并可靠 接地 禁止带入易燃易爆气体 4 在燃气设备 管道 储罐旁动火 有可靠的消除静电措施5 现场必须 有人监护 6 气焊切割动火作业时 乙炔气瓶 氧气钢瓶放置必须符合安全间距要求 7 加强危险作业 管理 严禁恶劣天气作业 8 夜间作业时要保证照明充足 严格按照 临沂中孚危险作业管理规定 相关 要求作业 应急处置措施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5 必要时拨打119 120报警电话 6 高 处 作 业 3 高处 作业 安全技术措施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灭火器材完好有效 个体防护措施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2 正确佩戴安全绳 培训教育措施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管理措施 1 制定作业方案并严格按照审批流程进行审批 2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检测设备 照明设备 通讯 设备 应急救援设备 3 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 要清除一切火源 所有电器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并可靠 接地 禁止带入易燃易爆气体 4 严格检查安全设施的可靠性6 按照规定使用作业梯 7 使用专用设 施运送作业工具 严禁高空抛物8 严禁恶劣天气作业 9 尽量避免上下垂直作业 不能避免时要设置防 护装置 10 脚手架作业严格遵守作业规范 11 夜间作业时要保证照明充足 严格按照 临沂中孚危险 作业管理规定 相关要求作业 应急处置措施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5 必要时拨打119 120报警电话 4 储 气 井 操 作 3 储气 井操 作 日常检查专业检查综合检查 管控层级检查周期管控层级检查周期管理层控检查周期 班组级级每班部门级每周公司级每月 班组级每班部门级每周公司级每月 班组级每班部门级每周公司级每月 加气站作业隐患排查清单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管控措施与标准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灭火器材完好有效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1 检查加气机压力是否正常 检查钢瓶是否在使用周期内 检查各接口是否存在漏气现象 交接班记录检 查 2 更换O型圈 3 加气机加气前检查 交接班记录中体现 现场应急措施 1 任何人不得在加气区域接打手机 2 车辆进入加气区域应关闭电台 大灯 引擎 停 好车辆后拉紧手刹 3 加气过程中严禁司机靠近安全线 4 有强对流天气时严禁加气 5 发现钢瓶 超过检定期限 瓶体有明显缺陷 漏气 严重腐蚀等情况的 一律不允许加气 6 加气过程中 如果发现 加气机有直冲现象 应立即停止加气 7 加气机计量出现故障 加气站及周围出现不能保障加气站安全和 正常工作的事件时应停止加气 综合应急措施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 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自动充装系统完好 3 拉断阀完好有效 4 灭火器材完好有效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1 充装前检查加气机压力表 车辆气瓶合格 管路接口无漏气 认真填写充装装前后车辆检查记录 严格 遵守车辆八不充装原则 2 严格遵守加气操作规程 3 场站每周开展一次三违安全监察 做好记录 部 门 公司半月一次 4 进行监控回查 监督员工夜间作业违章 5 场站警示标志清晰 明了 指示性强 6 场站操作规程上墙 制度上墙 6 司乘人员安全区等候 向用户进行安全宣传 现场应急措施 1 任何人不得在加气区域接打手机 2 车辆进入加气区域应关闭电台 大灯 引擎 停 好车辆后拉紧手刹 3 加气过程中严禁司机靠近安全线 4 有强对流天气时严禁加气 5 发现钢瓶 超过检定期限 瓶体有明显缺陷 漏气 严重腐蚀等情况的 一律不允许加气 6 加气过程中 如果发现 加气机有直冲现象 应立即停止加气 7 加气机计量出现故障 加气站及周围出现不能保障加气站安全和 正常工作的事件时应停止加气 综合应急措施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 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自动充装系统完好 3 拉断阀完好有效 4 灭火器材完好有效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班组级每班部门级每周公司级每月 班组级每班部门级每周公司级每月 班组级每班部门级每周公司级每月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1 充装后检查车辆压力表 认真填写充装装前后车辆检查记录 2 严格遵守加气操作规程 加气枪防控 时严禁面向人 3 场站每周开展一次三违安全监察 做好记录 部门 公司半月一次 4 进行监控回查 监督员工夜间作业违章 5 场站警示标志清晰 明了 指示性强 6 场站操作规程上墙 制度上墙 6 司乘人员安全区等候 向用户进行安全宣传 现场应急措施 1 任何人不得在加气区域接打手机 2 车辆进入加气区域应关闭电台 大灯 引擎 停 好车辆后拉紧手刹 3 加气过程中严禁司机靠近安全线 4 有强对流天气时严禁加气 5 发现钢瓶 超过检定期限 瓶体有明显缺陷 漏气 严重腐蚀等情况的 一律不允许加气 6 加气过程中 如果发现 加气机有直冲现象 应立即停止加气 7 加气机计量出现故障 加气站及周围出现不能保障加气站安全和 正常工作的事件时应停止加气 综合应急措施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 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静电接地报警仪完好有效3 灭火器材完好有 效 4 安全阀正常开启 5 三角垫木完好有效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1 卸车人员检查 确认CNG 槽车排气管安装消火器 检查气瓶压力及温度正常 检查槽车无漏气 CNG气瓶 阀门及CNG 槽车车况无异常 2 填写拖车检查记录 每车必填 3 场站每 周开展一次三违安全监察 做好记录 部门 公司半月一次 4 进行监控回查 监督员工夜间作业违章 5 场站警示标志清晰 明了 指示性强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静电接地报警仪完好有效3 灭火器材完好有 效 4 安全阀正常开启 5 三角垫木完好有效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1 卸车人员在CNG 槽车首尾各一人指挥引导槽车进入卸车区 车速不得大于5 公里 小时 并按指定位 置停好 熄火 拉起手闸 押运员放置好防滑垫木 两侧车轮前后分别放置好三角垫木 现场设立 正在 卸车 请勿靠近 警示牌 2 填写拖车检查记录 每车必填 3 场站每周开展一次三违安全监察 做好 记录 部门 公司半月一次 4 进行监控回查 监督员工夜间作业违章 5 场站警示标志清晰 明了 指示性强 6 设备故障 雷雨天气禁止作业 及时维修故障设备 4 监控回查5 设备定期检查 建立 设备台账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静电接地报警仪完好有效3 灭火器材完好有 效 4 安全阀正常开启 在校验期内 5 三角垫木完好有效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班组级每班部门级每周公司级每月 班组级每班部门级每周公司级每月 班组级每班部门级每周公司级每月 班组级每班部门级每周公司级每月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1 卸车前观察CNG 车天然气压力 温度 做好记录 首次卸车时 检查撬装设备各阀门 使其全部处于 关闭状态 检查确认液压撬 CNG 管束的压力表 安全阀处于开启状态 检查卸车接头确认完好 确认高 压液压油 顶升液压油油质和油位正常 连好接地线 检查 确认高压软管无异常 2 填写拖车检查记录 每车必填 填写加气软管检查记录 每周一次3 场站每周开展一次三违安全监察 做好记录 部门 公 司半月一次 4 进行监控回查 监督员工夜间作业违章 5 场站警示标志清晰 明了 指示性强 6 设备故障 雷雨天气禁止作业 及时维修故障设备 4 监控回查5 设备定期检查 建立设备台账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静电接地报警仪完好有效3 灭火器材完好有 效 4 安全阀正常开启 在校验期内 5 三角垫木完好有效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1 连接卸车高压气管 连接卸车高压进油管和回油管 连接卸车顶升进油管和回油管 安装卸车安全挂钩 静电接地 打开有气路的手动阀 开启液压撬系统 进行卸车作业 2 填写拖车检查记录 每车必填 填写加气软管检查记录 每周一次3 场站每周开展一次三违安全监察 做好记录 部门 公司半月一次 4 进行监控回查 监督员工夜间作业违章 5 场站警示标志清晰 明了 指示性强 6 设备故障 雷 雨天气禁止作业 及时维修故障设备 4 监控回查5 设备定期检查 建立设备台账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静电接地报警仪完好有效3 灭火器材完好有 效 4 安全阀正常开启 在校验期内 5 三角垫木完好有效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1 打开液压撬上放散阀 打开CNG 车车箱门 将高压软管接头与CNG 车主阀相接 微开CNG 车卸车主控 阀 对高压软管进行置换 关闭卸车柱上放散阀 缓慢打开CNG 车卸车主控阀 确认无气流声后将主控阀 全开 打开有气路的手动阀 开启液压撬系统 进行卸车作业 观察压力表和PLC 显示压力 观察PLC 显 示屏的其他参数 当第八瓶回完液时 关闭手动阀 打开放散阀门 将高压软管内天然气放完 拆卸安全 固定装置 卸下高压软管 高低压油管和接地线 锁好车箱门 签单并填写卸车台帐 2 填写拖车检查记 录 每车必填 填写加气软管检查记录 每周一次3 场站每周开展一次三违安全监察 做好记录 部门 公司半月一次 4 进行监控回查 监督员工夜间作业违章 5 场站警示标志清晰 明了 指示性强 6 设备故障 雷雨天气禁止作业 及时维修故障设备 4 监控回查5 设备定期检查 建立设备台账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静电接地报警仪完好有效3 灭火器材完好有 效 4 安全阀正常开启 在校验期内 5 三角垫木完好有效 班组级每班部门级每周公司级每月 班组级每班部门级每周公司级每月 班组级每班部门级每月公司级每月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正确使用安全挂钩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1 打开液压撬上放散阀 打开CNG 车车箱门 将高压软管接头与CNG 车主阀相接 微开CNG 车卸车主控 阀 对高压软管进行置换 关闭卸车柱上放散阀 缓慢打开CNG 车卸车主控阀 确认无气流声后将主控阀 全开 打开有气路的手动阀 开启液压撬系统 进行卸车作业 观察压力表和PLC 显示压力 观察PLC 显 示屏的其他参数 当第八瓶回完液时 关闭手动阀 打开放散阀门 将高压软管内天然气放完 拆卸安全 固定装置 卸下高压软管 高低压油管和接地线 锁好车箱门 签单并填写卸车台帐 2 填写拖车检查记 录 每车必填 填写加气软管检查记录 每周一次3 场站每周开展一次三违安全监察 做好记录 部门 公司半月一次 4 进行监控回查 监督员工夜间作业违章 5 场站警示标志清晰 明了 指示性强 6 设备故障 雷雨天气禁止作业 及时维修故障设备 6 监控回查7 设备定期检查 建立设备台账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静电接地报警仪完好有效3 灭火器材完好有 效 4 安全阀正常开启 在校验期内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1 严格遵守巡检路线及巡检制度 认真填写巡检记录 按时巡检 2 定期组织三违安全监察 监控回查 3 组织员工进行设备设施学习 了解设备参数异常表现及危害及时发现设备异常 4 巡检路线无杂物 1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2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练半年一次 3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灭火器材完好有效 3 用电设备接地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2 严禁携带手机 火种进入作业区3 进入压缩机房 前先触摸静电释放栓 释放静电 防止人体带电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1 严格遵守放散排污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2 正常工作时 应每周定期排污一次 排污时 按如下操作步骤 进行 关闭旋塞阀后打开排污球阀 再缓慢打开旋塞阀 进行排污 防止油污外溅 排污过程中 要监护周 围 保证安全不得有火源 排污结束 先关闭排污球阀 再关闭旋塞阀 排出的油污要集中回收 妥善保管保 证安全和环保 发现气井严重泄漏 应按照 气井放散操作规程 立即进行放散 3 严禁带火种 手机进 入作业场所 4 开展三违安全监察 杜绝三违行为 5 制定压缩机维修保养计划 定期进行保养维修 保障压缩机运行良好 1 故障检修 2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3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 练半年一次 4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5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6 必要时拨打119 120报警 电话 班组级每班部门级每周公司级每月 班组级每班部门级每月公司级每月 班组级每班部门级每月公司级每月 班组级每班部门级每年公司级每年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灭火器材完好有效 3 用电设备接地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2 严禁携带手机 火种进入作业区3 进入压缩机房 前先触摸静电释放栓 释放静电 防止人体带电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1 制定作业方案 制定防护措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2 压缩机泄压作业 严禁带压作业 做好现场 监护 3 现场检修标志明显 有效 4 检修完成开机时进行压缩机置换 5 填写维修记录 6 使用防 爆工具作业 7 严禁使用易燃液体进行设备清洗 8 动火作业要进行审批后方能作业 1 故障检修 2 应急预案健全 有效 实用性强 每年修订 3 每季度组织员工开展演练 公司级演 练半年一次 4 发生事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5 应急物资完备 建立台账 6 必要时拨打119 120报警 电话 1 可燃气体报警仪 手持式可燃气体检测仪完好有效 2 灭火器材完好有效 3 用电设备接地 1 正确佩戴安全帽 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鞋 2 严禁携带手机 火种进入作业区3 进入压缩机房 前先触摸静电释放栓 释放静电 防止人体带电 1 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 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卡 培训记录 考核记录 场站每月组织一 次员工安全培训 部门每季度一次 公司每半年一次 有记录有考核 3 持证上岗 人员持证台账 1 严格遵守开停机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2 开机前检查包括 检查进口压力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检查各连 接部位是否漏气 检查设备润滑油的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包括注油器的润滑油 曲轴箱中油面高度应在 油标尺两刻度之间 数量不足时应及时加油 用手摇动注油器 从各膜片止回阀处检查供油情况 数量不 足时应按规定加足润滑油 检查设备电器的完好情况 各电器触点应做到无尘垢 各电器开关应在断开位 置上 检查各连接部件的紧固性 包括地脚螺栓 特别是气路连接部件之间的紧固性 检查各仪表的指 示情况是否正确 检查气路 顺序控制盘 过滤器 回收罐 缓冲罐等阀门是否处于正常开启位置 3 开 机后应每半小时对压缩机进行一次巡查 巡查时应特别注意其注油泵油位 注油有无断路 检查油压 顺 序控制盘压力 各级进排气温度及压力情况 气路 油路有无渗漏现象 并做好记录 如发现不安全因素 应果断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手双绞线传输器维修合同7篇
- 小额借款项目抵贷款合同书范本3篇
- 西宁市租赁房屋协议3篇
- 新解读《GB-T 32618-2016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公开业务规范》
- 淮安市物流公司保洁劳务合同协议4篇
- 新解读《GB-T 31147-2014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
- 新解读《GB-T 31176-2014休闲咨询服务规范》
- 疫情期间租车合同范本
- 合法种植养殖合同范本
- 别墅灯具采购合同范本
- 202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观后感心得体会3篇
-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标准解读
- 算法认识与体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全一册
- 2025年辅警笔试考试题库题库与答案
- 2025危险品押运员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银发族市场洞察报告
- 第十四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
- 2025年幼儿园食堂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存款定期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港口疏浚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小儿惊风的中医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