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经济学文献综述 我国立体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 摘要 立体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特殊经营模式 在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有三种立体农业模式 1 黄淮海平原 鱼塘 台田模式 2 珠江三角洲 基塘农业 3 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 丘上林草丘间塘 缓坡沟谷果鱼粮 立体农业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环境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本文侧重论述立体农业三种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 并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立体农业三种模式作出一些评述 关键词 立体农业基本模式农村经济评述 三 千烟洲立体山区农业 四 鱼塘 台田模式 五 结论 六 参考文献 一 引言 二 基塘农业 目录 一 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立体农业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历史悠久的农业模式 立体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随着对其理论研究的深入 文献资料也渐渐丰富起来 本篇综述参考国内外权威理论 我们在总结三种立体农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 运用多种合理的方法 搜集大量文献 为这篇文献综述做了充分的铺垫和总结 国内外学者对立体农业的研究及其文献著作 在本篇综述中均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由于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基础 地形地貌 发展政策的不同 所以在对立体农业的选择和应用上也不尽相同 但不可否认的是 立体农业具有较大的综合效益 二 基塘农业 关于基塘农业 学者周晴在 清末民国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桑基鱼塘与生态经济环境 中认为 蚕丝经济高度发达的清末民国时期 要满足机器缫丝业对蚕茧的大量需求 桑基鱼塘的生产也体现为效率更高的特点 高效高产的桑基鱼塘系统支撑着近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蚕丝经济 也支撑着当地地区的资本积累和近代化历程 二 基塘农业 赖作莲在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调整问题 中提到 基塘系统部门众多 需要较多重 轻和粗 精的劳动力 由于城镇稠密 人口众多 且人口中以生产性的居多 非生产性的少 因此 不但为基塘系统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 而且活跃了城乡市场 提高了系统农产品的流通性 学者袁兰在 基塘农业研究概述 一书中认为 近年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基塘生态系统已由过去的单一的桑基鱼塘向形式多样的的蔗基 蕉基 果基 花基等类型发展 物流中增加了猪 鸭 鸡养殖的中间环节 水里面放养也由传统的四大家鱼扩展到高价优质鱼种 二 基塘农业 邓郁友从基塘农业的循环生产 经济效益 土地利用三个方面提出了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结构 以统一的管理蚕桑的生产 销售和出口的建议 聂呈荣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的研究后认为 环境污染和城市化 工业化是基塘农业系统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建议 评述 1 桑基鱼塘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加速了当时该地区的资本积累 它将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利用 优化了资源的配置 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2 基塘农业与珠三角地区优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正因为基塘农业的发展 商品种类的增多和商品流通速度的增大 才有力的促进了该地区出口外汇的发展 3 要调整传统基塘生态系统比如调整产业结构 使其产品多样化发展 注重清洁生产 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否则社会将选择性淘汰传统的基塘生态系统 三 千烟洲立体山区农业 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即由山顶至山谷依次为 用材林 经济林或毛竹 果园或人工草地 农田 鱼塘 这种 丘上林草丘间塘 缓坡沟谷果鱼粮 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 是一种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 三 千烟洲立体山区农业 程彤 李家永 1998 在 红壤丘陵生态系统恢复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中回顾红壤丘陵综合开发治理的经历 在系统总结千烟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阐述了 千烟洲模式 的基本经验 着重指出 千烟洲模式 在恢复红壤丘陵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即 千烟洲模式 的环境效益 朱斌华在 千烟洲模式与我省的开发性农业 一文中总结了 千烟洲模式 的经济 社会 生态效益 在千烟洲成功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提出深度开发有限的耕地资源 广度开发闲置的非耕地资源 实施开发性农业 从单一种植业向大农业和农业立体型产业转变 并逐步趋向农 工 商综合发展的发展战略 他进一步提出发展开发性农业应采取的措施 三 千烟洲立体山区农业 孙九林 廖顺宝在 生态研究网络中台站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初步建立 以千烟洲农业生态站为例 一文中以千烟洲农业生态站为例 建立了一个农业生态站信息系统原型 在技术层面分析 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 李孝芳在 江西泰和县千烟洲土地利用规划 中从土地利用规划层面 采用 千烟洲模式 推广对红壤丘陵农 林 牧改造 使千烟洲成为吉泰盆地附近红壤丘陵改造的范例 为吉泰盆地粮食基地县的建立 发展多种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 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生态平衡提供的有力的指导 1 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为发展多种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 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生态平衡提供有力的指导 2 为实现深度开发有限的耕地资源 广度开发闲置的非耕地资源 实施开发性农业 从单一种植业向大农业和农业立体型产业转变 并逐步趋向农 工 商综合发展提供思路 3 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 不仅在理论方面已经成熟 在实施现状上也很成熟 它已是农业因地制宜发展重要的生产模式 评述 四 鱼塘 台田模式 上农下渔 的台田模式是一种由台田 排水沟道与鱼塘等其他农业生长机制共同构成的盐碱地土地利用模式 主要分布于黄淮海地区 而这种 上粮下渔中间稻 的良性循环农业生态模式 也是一种集菜 鱼 稻 禽 猪等品种生态养殖高科技农业模式 02 01 李雅 张粤 岳耀杰 张化 盛中尧 林要 台田浅池土地利用模式生态 生产效益评价 以山东东营市毛坨村为例 中指出我国黄河入海口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 山东东营市毛坨村以减少盐害为目的 利用台田浅池模式进行综合改良效果明显 栾博2014年3月在 台田景观研究 形态 功能及应用价值的探讨 中提出台田景观不仅能够改良盐碱 而且能够持续地利用盐碱资源创造多重价值 具有综合的功能 四 鱼塘 台田模式 四 鱼塘 台田模式 王志新2011年在 30亩鱼塘鱼猪草结合 综合养殖效益高 中提出宝应县夏集镇塘北村养殖户曹长宽不断探索总结鱼猪草有机结合 综合养殖技术 30亩鱼鳖共投入176395元 产出283495元 利润107100元 亩获利3570元 比一般精养塘高出1000多元 达到了降低养殖成本 提高综合养殖经济效益的目的 1 2 3 鱼塘 台田模式是较高效益的农业模式 是种植业 渔业与加工业有机联系的综合经营方式 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在时空上的充分利用 利用台田浅池模式进行综合整治 可有力降低土地盐碱化程度 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效益 在 上农下渔 模式中 由于技术限制 资金问题和风险较大 台田多数空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造成空间和资源的浪费 评述 五 结论 六 参考文献 1 霍华德 华南蚕丝业之调查 M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编印 19252 钟功甫 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研究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3 周晴 清末民国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桑基鱼塘与生态经济环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年3期第12卷4 赖作莲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调整问题 陕西农业科学 农村经济版 2000 10 5 吴建新 明清民国顺德的基塘农业与经济转型 J 古今农业 2011 1 96 1046 钟功甫 珠江三角洲基塘系统研究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7 丁疆华 温琰茂 舒强 基塘系统可持续发展现状 问题及对策研究 J 重庆环境科学 2001 25 5 12 14 六 参考文献 8 袁兰 基塘农业研究概述 M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41 5 38 419 娜孝 场清波 杨盆芬 黄淮海生态农业区土壤施肥与农业经济效益的关系 199410 新乡地区土壤普查办主编 博爱县土壤普查报告 1981 17一1911 李雅 张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