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病毒ppt课件_第1页
麻疹病毒ppt课件_第2页
麻疹病毒ppt课件_第3页
麻疹病毒ppt课件_第4页
麻疹病毒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五章时行疾病 概念 时行疾病又称传染病 属中医学温病范畴 临床特点 有特异的致病因素 即时邪疫疠之气 临床有传染性 流行性 季节性 免疫性 年龄与地域密切关系 临床表现 1 起病急 传变快 2 多有发热且不同的疾病有发热程度及不同热型差异 3 多有不同情况的出疹 4 在病变过程中易动风 动血 闭窍 甚则内闭外脱而危及生命 5 病变后期伤阴或气阴两伤 2 甲类传染病 鼠疫 霍乱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 麻疹 病毒性肝炎 痢疾 肺结核 百日咳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等丙类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流行性出血热 感染性腹泻病等 3 麻疹 4 概述定义麻疹是由感受麻毒时邪引起的急性出疹性时疾病 临床以发热 咳嗽 流涕 目赤胞肿 眼泪汪汪 口腔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 周身布发红色斑丘疹为主要特征 命名 宋代以前麻疹与天花常相提并论 本病因疹点状若麻粒 故称 麻疹 西医学也称为 麻疹 5 发病情况1 季节 冬春季节2 年龄 6个月 5岁3病源 麻疹病毒3 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4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5 免疫力 持久免疫力6 预后 出疹顺利 预后良好 反之 调护失宜 可引起逆证 6 麻疹病毒 measlesvirus 属副黏液病毒 无亚型 仅一种抗原型麻疹病毒不耐热 对日光和消毒剂均敏感 但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存在于患者前驱期和出疹期的眼结膜 鼻 咽 气管等分泌物中 7 历史沿革 小儿药证直诀 疮疹侯 面燥腮赤 目胞亦赤 呵欠顿闷 乍凉乍热 咳嗽喷嚏 手足稍冷 夜卧惊悸 多睡 并疮疹证 此天行之病也 是对麻疹症状的较早详细描写 并指出有传染性 麻科活人全书 麻疹骨髓赋 麻虽胎毒 多带时行 气候暄热 常男女传染而成 8 病因病机一 病因 一 内因 素体虚弱 二 外因 感受麻毒时毒二 病机麻毒时邪侵犯肺胃 脾 肺胃热炽 外发肌肤为主要病因病机 若正不胜邪 麻毒内陷 则可见麻毒闭肺 麻毒攻喉 毒陷心肝等逆证 险证 尤其麻毒闭肺最多见 9 麻毒时邪 邪郁肺卫肺失清肃 麻毒由里达表外透肌肤 毒随疹泄热去津伤 麻毒闭肺 麻毒攻喉 邪陷心肝 麻疹病因病机示意图 逆症 疹前期 出疹期 恢复期 10 诊断诊断要点1 流行病学史2 临床表现初热期 有发热及肺卫表证 结膜充血 畏光及口腔颊粘膜麻疹粘膜斑 是早期确诊的主要依据 出疹期 发热加重 按顺序出疹 恢复期 发热和全身症状迅速减轻 皮疹按出疹顺序的先后消退 疹退后有色素沉着和糠麸细小脱屑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可见白细胞总数减少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病毒抗体检测 血清抗体滴度超过4倍或 1 160可确诊分泌物涂片 疾病早期取鼻 咽 眼 可查见多核巨细胞 有助于早期诊断 11 麻疹患者体温变化表 12 Koplik sspots 麻疹粘膜斑 时间 发疹前24 48小时出现位置 开始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 以后累及整个颊部并蔓延至唇部粘膜形态 直径约1mm的灰白色小点 外有红晕发展 1天内很快增多 皮疹出现后逐渐消失 13 鉴别诊断感冒本病初热期注意和感冒鉴别 感冒一般无明显结膜充血症状 无麻疹粘膜斑 3 4天不透发红疹 荨麻疹3 风痧 奶麻 丹痧见丹痧节后四种出疹性时行疾病鉴别表 14 荨麻疹 15 16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辨顺逆证若病情按顺证三期顺利演变 则为顺证 若见麻毒闭肺 麻毒攻喉 毒陷心肝等见证则为逆证 麻为阳毒 以透为顺 以清为要麻不厌透 麻喜清凉 17 治疗原则麻疹以清凉透疹为基本原则 顺证疹前期 宣透 防耗伤阴液出疹期 清解 防耗伤阴液恢复期 养阴 忌滋腻留邪 18 逆证清热解毒为总则麻毒闭肺 开肺化痰 麻毒攻喉 利咽消肿 毒陷心肝 熄风开窍 19 麻疹顺逆症鉴别表 20 肺炎 pneumonia 是麻疹常见的并发症 多见于出疹期 继发细菌或其它病毒感染 喉 气管 支气管炎 laryngitis trachitis bronchitis 心肌炎 myocarditis 21 麻疹脑炎及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measlesencephalitisandsubacutesclerosingpanencephalitis SSPE 结核病恶化 tuberculosisexacerbating 营养障碍与维生素A缺乏症 malnutritionandvitaminAdeficiency 22 分证论治顺证1 邪犯肺卫 初热期 证候 1 发热 微恶风寒 鼻塞流涕 喷嚏 咳嗽 2 目赤胞肿 畏光羞明 泪水汪汪 倦怠思睡 饮食不振 或大便稀溏 发热第2 3天 口腔两颊粘膜红赤 出现麻疹粘膜斑 3 舌苔薄白或微黄 脉浮数 指纹浮紫 治法辛凉发表 宣肺透疹 方药宣毒发表汤加减 常用升麻 葛根 浮萍辛凉发表透疹 荆芥 防风 薄荷疏风解表以助透疹 本证也可用银翘散加减治疗 23 2 肺胃热炽 见形期 证候 1 持续发热 起伏如潮 阵阵微汗 每潮1次 疹随外出 烦躁或嗜唾 口渴引饮 咳嗽加剧 目赤眵多 疹点先见耳后 发际 渐及额 面 颈部 继而躯干 四肢 最后手掌 足底见疹 疹子出齐 疹点初起稀疏 逐渐稠密 颜色先红后变暗红 突出皮面 触之碍手 压之退色 2 小便短赤 大便多稀溏 3 舌质红 舌苔黄 脉数 指纹紫滞 治法 清热解毒 佐以透疹 方药 清解透表汤加减 常用桑叶 菊花 蝉蜕 牛蒡子疏风清热解毒透疹 银花 连翘 板蓝根清热解毒 紫草凉血解毒透疹 高热不解者 加生石膏 知母清热泻火 疹点紫暗稠密者 加生地 丹皮 赤芍清热凉血活血 24 3 肺胃阴伤 恢复期 证候 1 发热渐退 咳嗽减轻 胃纳增加 精神转佳 疹点按出疹顺序逐渐回收 皮肤出现糠麸脱屑 并有棕褐色素沉着 2 口干少津 3 舌红苔少 脉细数 治法滋养肺胃 清解余邪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味 方中沙参 麦冬 玉竹 花粉滋养肺胃阴津而清热 扁豆 甘草健脾养胃 桑叶清解余邪 低热不清者 加地骨皮 银柴胡 知母清解余热 食欲未复者 疹子回收迟缓者 加赤芍 丹皮凉血活血 25 逆证 1 麻毒闭肺证候高热不退 咳嗽气促 喉中痰鸣 鼻翼煽动 甚则摇肩撷肚 面唇青紫 烦躁不安 疹出不畅 或疹稠紫暗 舌质红 舌苔黄 脉数 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解毒 开肺化痰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 26 2 麻毒攻喉证候身热不退 咽喉肿痛 咳如犬吠 声音嘶哑 喉间痰鸣 甚则吸气困难 胸高胁陷 烦躁不安 面唇青紫 疹点稠密紫暗 舌质红 舌苔黄 脉数 指纹紫滞 治疗清热解毒 利咽消肿 方药牛蒡甘桔汤加减 27 3 邪陷心肝证候高热不退 烦躁谵语 神昏抽搐 喉间痰鸣 疹点密集紫暗 舌质红绛 舌苔黄糙 脉数 指纹紫滞 治法清热凉营 熄风开窍 方药清营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28 一般治疗 给予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 补充充足水分 保持皮肤 粘膜清洁 卧床休息 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 29 对症治疗 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 慎用退热药 烦躁者镇静 剧咳时镇咳祛痰 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 补充维生素A 30 预防与调护一 按计划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二 麻疹流行季节中 易感者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 三 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天 并发肺炎者 延长隔离至出疹后10天 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21天 四 年幼体弱及患病的易感者在接触麻疹病人5天内 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0 25ml kg 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措施 五 患者充分休息 饮食宜易消化而富有营养 发热出疹期忌油腻辛辣之品 六 居室空气流通 温度 湿度适宜 七 保持皮肤 口 鼻 眼睛清洁卫生 防止感染 31 试题麻疹的好发年龄是 麻疹恢复期可见 和 麻疹的主要受累脏腑是A心肺B肺脾C心脾D脾肾麻疹疹点先见于A耳后发际B头面C颈部胸腹D四肢小儿发疹性疾病较多 其中麻疹的疹子为A淡粉红色斑丘疹B暗红色斑丘疹C玫瑰色小斑丘疹D红色细小丘疹治疗麻毒闭肺首选方剂是A定喘汤B苏葶丸C清宁散D麻杏石甘汤 32 一 填空题1 麻疹以 至 岁小儿最易发病 且好发于 季节 2 麻疹常可产生 的变证 33 二 选择题 一 A1型题1 麻疹的病因是 A 胎毒B 风寒C 湿热D 时邪E 痰热2 麻疹的主要病变脏腑是 A 肝胆B 肺脾C 脾胃D 心肝E 脾肾3 麻疹早期特征是 A 壮热不退B 玫瑰色斑丘疹C 口腔黏膜斑D 皮肤脱屑 色素斑痕E 咳嗽频繁 34 二 A2型题1 麻疹的治疗原则是 A 清热泻火B 清热解毒C 辛凉透解D 温中健脾E 燥湿和胃2 麻疹邪毒炽盛 或失治 或误治 则易并发 A 肺炎喘嗽B 阴竭阳脱C 血热亡行D 邪毒攻喉E 邪陷心肝3 麻疹收没期体虚 其虚一般在于 A 血B 气C 津D 阴E 阳 35 三 简答题1 麻疹的辨证要点主要辨什么 2 麻疹的治疗原则是哪些 3 麻疹顺证的辨证及相应分期有哪些 4 麻疹逆证的常见证型有哪些 四 问答题试分析 潮热 在麻疹发病中的意义 36 五 病案分析题患儿 6岁 发热3天 伴咳嗽 患儿3天前起发热无汗 咳嗽阵作 泪水汪汪 眼睑红赤 就诊时颊黏膜见黏膜斑 舌质偏红 舌苔薄白 脉浮有力 试就本例患儿 作出中医病 证诊断 病机分析 提出治法 主方 开出处方 37 38 麻疹 39 40 41 病案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