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机械的调速与平衡..ppt_第1页
第15章机械的调速与平衡..ppt_第2页
第15章机械的调速与平衡..ppt_第3页
第15章机械的调速与平衡..ppt_第4页
第15章机械的调速与平衡..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机械的调速与平衡 15 1机械运转过程及速度波动的调节15 2飞轮设计的近似方法15 3机械的惯性及载荷平衡15 4刚体回转的平衡 15 1机械运转过程及速度波动的调节 机械的运转过程机械开始运动到终止运动所经过的时间过程称为机械的运转过程 该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起动阶段 稳定运转阶段及停车阶段 1 起动阶段机械中原动件的速度由零逐渐增加到正常工作速度 机械作加速运动 2 稳定运转阶段机械中原动件的平均速度保持稳定 为一常数 其可分为i两种情况 等速稳定运转和变速稳定运转 3 停车阶段机械中原动件的速度从正常工作速度逐渐下降到零 多数机械都有上述三个运转过程 但也有像卷扬机 挖泥机等机械没有明显的稳定运转阶段 机械运转速度波动的原因机械是在外力 驱动力和阻力 作用下运转的 驱动力所作的功是机械的输入功 阻力所作的功是机械的输出功 输入功与输出功之差形成机械动能的增减 如果输入功在每段时间都等于输出功 则机械的主轴保持匀速转动 当输入功大于输出功时 出现盈功 当输入功小于输出功时 出现亏功 盈功转化为动能 促使机械动能增加 亏功需动能补偿 导致机械动能减小 盈功和亏功将引起机械动能的增加和减少 从而引起机械运转速度的波动 机械运转速度波动的后果机械速度波动会使运动副中产生附加的作用力 降低机械效率和工作可靠性 会引起机械振动 影响零件的强度和寿命 还会降低机械的精度和工艺性能 使产品质量下降 采取措施把机械运转速度波动控制在容许范围之内 以减小其产生的不良影响 称为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 机械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使上述不良影响限制在容许范围之内 一 周期性速度波动 当外力作周期性变化时 机械主轴的角速度也作周期性的变化 如图15 1虚线所示 机械的这种有规律的 周期性的速度变化称为周期性速度波动 图15 1周期性速度波动 周期性速度波动的重要特征是 在一个整周期中 驱动力所作的输入功与阻力所作的输出功是相等的 但是在周期中的某段时间内 输人功与输出功却是不相等的 因而出现速度的波动 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常用方法是在机械中加上一个转动惯量很大的回转件 飞轮 盈功时飞轮转速略增并将多余的功以动能的形式储存起来 使机械的速度上升较慢 亏功时飞轮转速略减并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以补充驱动力功的不足 使机械的速度下降较慢 从而把速度波动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图15 1中实线为安装飞轮调节后的速度曲线 图15 1周期性速度波动 动能变化数值相同时 飞轮的转动惯量J越大 角速度 的波动越小 由于飞轮能利用储蓄的动能克服短时过载 故在确定原动机额定功率时只需考虑它的平均功率 而不必考虑高峰负荷所需的瞬时最大功率 因此 安装飞轮不仅可避免机械运转速度发生过大的波动 而且可以选择功率较小的原功机 二 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在机械运转过程中 由于机械驱动力或阻力的不规则变化等原因使机械动能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 因而使机械的运转速度发生不规则的随机变化 称为非周期性速度波动 如果输入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总是大于输出功 则机械运转速度将不断升高 直至超越机械强度所容许的极限转速而导致机械损坏 反之 如输入功总是小于输出功 则机械运转速度将不断下降 直至停车 非周期性速度波动不能依靠飞轮来迸行调节 只能采用特殊的装置 调速器 使驱动力作的功和阻力作的功趋于平衡 以使机械重新恢复稳定运转 图15 2所示为机械式离心调速器的工作原理图 现代机械上已改用电子器件实现自动控制 图15 2离心调速器 15 2飞轮设计的近似方法 一 机械运转的平均速度和不均匀系数如图所示为机械主轴的角速度变化曲线 一个周期内其角速度的实际平均值 m可用下式计算 这个实际平均值称为机器的 额定转速 在工程计算中常近似地以其算术平均值来代替 即 机械运转速度波动的程度用机械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 来表示 其定义为角速度波动的幅值 max min 与平均角速度 m之比 即 若巳知 m和 则可得 由上式可知 越小 主轴越接近匀速转动 机械运转就愈平稳 各种不同机械许用的机械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 是根据它们的工作要求确定的 表15 1列出了一些常用机械运转不均匀系数的许用值 二 飞轮设计的基本原理飞轮设计的基本问题是 已知作用在主轴上的驱动力矩和阻力矩的变化规律 要求在机械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 的容许范围内 确定安装在主轴上的飞轮的转动惯量 表15 机械运转不均匀系数的许用值 在一般机械中 其他构件所具有的动能与飞轮相比 其值甚小 因此在近似设计中 可以用飞轮的动能代替整个机械的动能 与飞轮的最大角速度 max 最小角速度 min对应的机械的动能分别为最大动能Emax 最小动能Emin Emax与Emin之差表示一个周期内动能的最大变化量 它是由最大盈功或最大亏功转化而来的 机械在一个周期内动能的最大变化量称为最大盈亏功Amax 即 由此得到安装在主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 当Wmax与 m一定时 J与 成反比 如图15 3所示 当 取得很小时 飞轮的转动惯量就会很大 所以 过分追求机械运转的速度均匀性 将使飞轮过于笨重 增加成本 当J与 m一定时 Wmax与 成正比 表明机械只要有盈亏功 不论飞轮有多大 都不等于零 最大盈亏功愈大 机械运转愈不均匀 J与 m的平方成反比 即主轴的平均转速越高 所需安装在主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越小 由 可知 图15 3变化曲线 所以为减小飞轮转动惯量 最好将飞轮安装在机械的高速轴上 飞轮也可以安装在与主轴保持固定速比的其他轴上 但必须保证该轴上安装的飞轮与主轴上安装的飞轮具有相等的动能 即 或 三 最大盈亏功Wmax的确定确定飞轮转动惯量的关键是求最大盈亏功 为了确定最大盈亏功 需先确定机械最大动能和最小动能出现的位置 即 max和 min的位置 常利用能量指示图来解决 图15 4所示为一个周期循环中驱动力矩曲线M 和阻力矩曲线M 各自与横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分别表示一个周期循环中驱动力矩和阻力矩所作的功 显然二者是相等的 两曲线交点a b c d应是速度增加或减少的转折点 两曲线所包围的面积S1 S2 S3 S4 S5代表两点之间的盈功或亏功Woa Wab Wbc Wcd和Wdo 图15 4最大盈亏功的确定 Woa为oa区间的盈亏功 以绝对值表示 由图15 4可见 oa区间阻力矩大于驱动力矩 出现亏功 机器动能减小 故标注负号 而ab区间驱动力矩大于阻力矩 出现盈功 机器动能增加 故标注正号 同理 bc do区间为负 cd区间为正 在oa区间 输入功与输出功之差 盈亏功 为 盈亏功等于机器动能的增减量 动能变化可用能量指示图来表示 如图15 4b所示 按一定比例从o点出发 用矢量线段依次表示相应的盈亏功Woa Wab Wbc Wcd和Wdo 箭头朝上表示盈功 箭头朝下表示亏功 由于机器经历一个周期回到初始状态 其动能增减为零 所以该向量图的首尾应当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图中最高点d和最低点a就是最大动能和最小动能处 对应于 max和 min a d二位置动能之差 即这两点之间各矢量线段的矢量和的绝对值 也是这两点之间M 和M 两曲线间所包围的各块面积代数和的绝对值 就是其最大盈亏功Amax 将Wmax代入式可求出飞轮转动惯量J 飞轮主要尺寸的确定 求出飞轮转动惯量J之后 还要确定它的直径 宽度 轮缘厚度等有关尺寸 图15 6所示为带有轮辐的飞轮 这种飞轮的轮毂和轮辐的质量很小 回转半径也较小 近似计算时可以将它们的转动惯量略去 而认为飞轮质量m集中于轮缘 设轮缘的平均直径为Dm 则 图15 6带轮辐的飞轮结构图 当按照机器的结构和空间位置选定轮缘的平均直径Dm之后 由上式便可求出飞轮的质量m 设轮缘为矩形断面 它的体积 厚度 宽度分别为V m3 H m B m 材料的密度为 kg m3 则m V DmHB 选定飞轮的材料与比值H B之后 轮缘的截面尺寸便可求出 对于外径为D的实心圆盘式飞轮 由理论力学知 选定圆盘直径D 便可求出飞轮的质量m 选定材料之后 便可求出飞轮的宽度B 飞轮的转速越高 其轮缘材质产生的离心力越大 当轮缘材料所受离心力超过其材料的强度极限时 轮缘便会爆裂 为了安全 在选择平均直径Dm和外圆直径D时 应使飞轮外圆的圆周速度不大于以下安全数值 对于铸铁飞轮vmax 36m s对于铸钢飞轮vmax 50m s应当说明 飞轮不一定是外加的专门构件 实际机械中往往用增大带轮 或齿轮 的尺寸和质量的方法 使它们兼起飞轮的作用 这种带轮 或齿轮 也就是机器中的飞轮 返回目录 15 3机械的惯性载荷及平衡 机械中绕固定轴线作回转运动的构件称为回转件 转子 一偏离回转中心距离为r的质量m 当以角速度 转动时所产生的离心力F为F mr 2由于回转件的结构形状不对称 制造安装不准确或材质不均匀等原因 在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和离心力偶矩不平衡 致使回转件内部产生附加应力 在运动副上引起了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的动压力 降低机械效率 产生振动 影响机械工作质量和寿命 15 4刚性回转体的平衡 一 机械平衡的目的 例 有一重量G 10N的刚性转子 重心与回转轴线的距离为e 1mm 当n 10000r min时 产生的离心惯性力P 1120N 且方向随时变化 机械运转时 离心惯性力的危害性 在运动副中引起附加动压力 摩擦力 磨损 增加构件的内应力 内应力 强度 使机械及基础产生振动 工作精度 可靠性 疲劳强度 噪音 产生共振 平衡的目的 研究惯性力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惯性力进行平衡 从而减小或消除所产生的附加动压力 减轻振动 改善机械的工作性能和提高使用寿命 但也有利用不平衡惯性力引起的振动来工作的 二 机械平衡的类型 1 转子的平衡 转子 绕固定轴旋转的构件 刚性转子的平衡 构件不发生明显的变形 挠性转子的平衡 高速 细长的构件 如 航空发动机 汽轮机 发电机的转子 工作时构件发生明显的变形 2 机构的平衡 三 机械平衡的方法 1 计算法 2 实验法 四 刚性转子的静平衡 近似地认为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平面内 适用范围 不平衡的原因 质心不在转轴上 惯性力 平衡的条件 平衡的方法 加 去 一平衡重 使构件上各质量的惯性力的矢量和等于零 即 计算举例 已知 一圆盘有不平衡质量m1 m2 m3 m4 回转半径为 r1 r2 r3 r4 const 求 平衡质量mb及方位rb 惯性力不平衡 设加一平衡质量mb 方位rb 圆盘处于平衡 则 质径积 可在rb处加平衡质量mb 讨论 或在 rb处挖去mb 也可将mbrb分解成若干个 对于静不平衡的转子 不论它有多少个偏心质量 都只需要在一个面内进行平衡 故称为 单面平衡 五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 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回转平面内 适用范围 不平衡的原因 这种不平衡状态只有在回转体运转的情况下才能显示出来 所以称为动平衡 平衡的条件 平衡的方法 选两个平衡基面 将不平衡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分解到两平面上 然后在这两个平衡基面上按静平衡的方法进行平衡 动平衡转子实物 动平衡转子实物 由理论力学知 一个力F可以分解为与它平行的两个分力F 和F 对B点取矩 对A点取矩 对B点取矩 对A点取矩 在 两面上按静平衡的方法进行平衡即可 讨论 静平衡中讨论的几点 在此全部适用 无论有多少个不平衡重 只需选两个平衡基面 故称为 双面平衡 动平衡的构件一定是静平衡的 反之则不一定 动平衡的步骤是先分解 后平衡 例 三根曲轴中 已知 试判断哪根曲轴达到静平衡 哪根达到动平衡 例 图示转子有两个不平衡质量mA 30g mB 60g rA rB 100mm 位置如图 现已选定平衡基面I II 试确定在两平衡基面上需增加的平衡质径积mbIrbI和mbIIrbII的大小与方位 解 I面 II面 方向与x方向成225 方向与rB相反 例 该转子是否平衡 若不平衡 问在 面上应加的平衡重 质径积 8 2回转件的平衡计算 解 例 求在平衡基面 面上应加的平衡重 质径积 一 将m分解到两平衡基面 上 二 在平衡基面 上加配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