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智慧: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想融合22段建宏:教育智慧: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想融合大学教育科学.教育前沿教育智慧: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想融合段建宏(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有关”教育智慧”的研究由来已久.最早把智慧引入教育议题的是赫尔巴特.1802年,他在首次关于教育的演讲中说:”关于你究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还是拙劣的教育者的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你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asenseoftact)呢?”_1此处的机智感即为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教育智慧”正式进入人们视野始于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的马克斯?范梅南对教育智慧的研究.他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把人们带人了对”教育智慧”的深入思考之中.之后,我国教育界展开了大量有关”教育智慧”的研究.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使用”教育智慧”这个概念主要是在教师教育领域,认为”教育智慧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构成,L引,教师教育的标准体系的建立应该以之为核心进行.随着”教育智慧”研究的逐步深入,”智慧型教师”成为了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教育智慧”研究不应仅局限于教师教育领域,而应扩展至整个教育研究;教育智慧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其对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性更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教育智慧的研究重在实践,不能使之又成为纯粹理论意义上的体系建构.一,教育理论与实践视野中的教育智慧多年来,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试图消除两者之间的对立局面.也有不少学者努力寻找二者之间的”桥梁”或”中介”,并尝试使二者真正统一起来.我们在肯定这些努力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似乎陷入了一种”为研究而研究”的误区:几乎没有哪个领域或问题没有研究过,研究的结论也几乎都是”研究已广泛,但争议颇多,尚无定论”.而我们很多理论工作者则热衷于把这些”尚无定论”的理论归纳成若干行动准则到实践中加以推广,其结果如何可想而知.其实,我们在反复强调实践需要反思的同时,理论本身似乎更需要反思.”当今的课堂教学似乎并不缺少新的理论,方法,技术,也不缺少改革的热情和由此带来的繁荣局面.但是,长久以来人们所期待的课堂教学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为什么仍然迟迟不能激发出来?”3这种似曾相识的现象由来已久,我们应该深入反思:为什么新的理论,方法,技术并没有给我们的课堂带来新的气象?这种现象是仅仅在课堂中体现吗?”智慧型教师”的智慧从何而来?这些问题本质上都还是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个绕不开的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真正融合是教育研究走出困境的唯一路径.教育实践需要教育理论,但需要的不是指导或转化,而是融入.我们的思维方式应该是不再固守对于中介的寻找,而是试图将二者融合起来.在这样一种呼唤之下,”教育智慧”出现在研究者的视野之中.二,教育智慧:作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教育智慧”不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介”,这是我们需要明确并反复强调的观点.智慧的产生不是源于理论对实践简单的”指导”,不是表面的理论与实践的转化,也不是简单的实践经验的总结,而是二者的真正融合.”教育智慧”这个概念的魅力和价值正在于此.1.教育智慧的概念: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融合虽然目前教育学界对”教育智慧”尚无统一的概念,但有共性认识:教育智慧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收稿日期2011一O228作者简介段建宏(1974一),男,山西长治人,山西大学讲师,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段建宏:教育智慧: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想融合大学教育科学?教育前沿23既是教师良好的理论素养的体现,又是教师优秀教学能力的反映.”教育智慧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具有更广泛,丰富的涵义.以智慧型教师作为对教师的整体境界,专业发展的总要求,将从客观上对教师的理论学养和综合实践素质提出更加全面的要求.提倡智慧型教师,一定程度上会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协调,完整和全面.”l3智慧型教师的培养,更强调教育实践中的能力发展.理论和实践相脱节,主要源自于两者之间缺乏一个”应用层面”的研究,或者说缺乏一个能将两者融为一体的”上位”概念.而教育智慧的核心之一教学智慧恰好就是这样一个概念.教学智慧是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而教学智慧的产生又需要具有良好的教学理论素养,两者自然统一于教学层面的”智慧型教师”.”教育智慧是通过教师的实践探索,形成教师具有敏锐感受,具有敢于抓住时机,具有善于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具有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并愿意与受教育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能力.”l教育智慧”这个概念独特的综合性与融合性使之具备了跨越理论与实践”断裂处”的可能.2.教育智慧的分类: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融合研究者对教育智慧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分类方式.但从宏观角度来看,把教育智慧分成”教育的认识性智慧和教育的实践性智慧两个部分”_5较为合理.其它分类多可以归到这两大类之中.这种分类方式是教育智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充分体现.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教育理论与实践本来是融为一体的,这种脱离状况是随着”教育学”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尤其是专业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出现更使得理论研究相对独立.当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需要和实践结合,但如果用“理论思维”去解决”工程问题”,这种脱节现象就是必然出现的了.如何才能使二者重新融合起来,教育智慧的这两种分类给出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理论智慧需要通过实践智慧得以实现,实践智慧需要通过理论智慧得以提升.不仅实践者需要理论智慧,理论研究者同样需要实践智慧.教育智慧的研究使得我们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了重新回归一体的可能.3.教育智慧的知识来源: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融合近年来,研究者一直在对”知识就是力量”所体现的技术理性进行反思,对知识本身也进行了深入的元知识研究.人们意识到,知识是智慧的来源,但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转化为智慧,智慧的产生也不仅仅需要单方面的知识,而知识本身还可以分成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这种认识应该说是正确的,但问题是这种对知识的分类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对立.二者的融合不可能简单通过某个”中介”完成,而是需要一个能将理论性知识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的实践性兼具一体的概念完成.在这方面,教育智慧则是最佳的选择.教育智慧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它”既不同于纯粹的教学理论,也不同于单纯的教学技能”,而是需要”把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的反思有机结合起来”.这种知识的目的不是认识实践,而是“良好的践行本身”6.教育智慧是兼具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特殊知识,而落脚点则是在实践本身.实践不是附属于理论的,实践者自身的实践性知识对于实践本身来说也许更重要.”强调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并不意味着排斥理论性知识的重要性.两者都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充分必要条件,而且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相互影响.”_7l教育智慧”的形成既需要以理论性知识的理性之光来指引,也需要实践性知识的实践之美来行进.4.教育智慧的生成:反思性学习与反思性实践的融合关于教育智慧的生成途径,目前我国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已有了不少研究,反思性学习与反思性实践是其中可以取得共识的关键环节.”教育智慧最可靠最直接的源泉是教师对自身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深透理解与把握,即教师对自身所从事教育活动的研究,也就是反思性研究”l_8.教育领域的很多改革常是理论构想非常美妙,而在实践推行时非常艰难,以致于最后常是不了了之.实践不是不需要理论指导,但如果我们只是以为实践者大脑是一片空白,只是给他们灌输理论,而不能让教育实践者具备属于自己的”智慧”,改革是很难取得成效的.教师通过反思研究,真正让自己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不是成为流行的主义,方法的追陈章顺:论大学理念的实践性大学教育科学?教育前沿随者.基于问题教学,案例教学,校本教研等教师培训方式之所以受到大家的普遍欢迎,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培训方式是基于对实践反思的理论提升,或是基于理论反思的实践应用.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智慧”给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摸索了很久但依然举步维艰的教育研究以新的研究视角.我们不应把教育智慧理解为仅仅是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而应是所有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具备的.”智慧型教师”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而”教育智慧”的形成应该成为教育活动的核心.参考文献r1r美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f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69.2刘创.教育智慧: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构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1517.3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口.教育研究,2005(2):5O一57.4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r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147.5卢红,刘庆昌.论教育智慧LJ.山东教育科研,2001(4):2427.6徐继存.论教学智慧及其养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832.7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O4112.8_王楞.教育智慧!教师诗意的栖居J.社会科学家.2002(2):59.论大学理念的实践性陈章顺(湘南学院公共课部,湖南郴州423000)近年来,大学理念的研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无论从出版的专着还是发表的研究论文来看都是如此.笔者于2010年12月9日通过中国期刊网用”大学理念”作为文章标题关键词在限定2000年到2010年问搜索,用模糊匹配方式检索到有关文章7264篇,精确匹配检索到有关文章有1387篇.然而,笔者通过查阅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献后发现,虽然许多研究者对于大学理念的概念,本质,内容,特点,研究视角,存在的问题,世界着名大学校长大学理念的介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果,”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大学理念也让人耳熟能详,在某种程度上为当前我国大学的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然而,正如有研究者所言:”我国以大学的理念作为研究命题的文本不胜枚举,但时至今日,大学究竟需要怎样的理念,答案似乎依然是如此的模糊和隐晦.”_1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现有的有关大学理念研究的文本只单方面注重了对大学理念内涵的分析和评述,而缺乏对经典大学理念滋生和发育的背景,适切性,制度实践等的研究.因此,大学理念从根本上说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如果没有符合大学理念和精神的办学实践,没有相应的制度实践与保障,我们很难在现有体制内培植出既能继承经典大学理念的大学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大学理念.一,大学理念来源于大学改革与办学实践的需要回顾西方大学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次新大学理念问世的背后其实都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遗传咨询师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驾校科三灯光考试题库及答案
- 6年级下册的考试卷子及答案
- 山东省中职春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机电一体化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 孕产服务区域差异研究-洞察与解读
- 变电站故障动态分析方法-洞察与解读
- 2025年济南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旅游类)案例分析真题模拟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地理学科专业知识试卷及答案
- 健康指数测评报告表格
- Unit 4 What sounds can we hear Period 2 Explore 课件 三年级英语下册(沪教版2024)
- 高考英语答题卡模板(全国卷版)
- 社交电商营销
- (完整版)医疗器械基础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主成分分析PCA》课件
- 铁塔安全培训课件
- (2024)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方法指导+课件
- 第47 届世界技能大赛商品展示技术项目技术文件
- 图解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