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院感防控ppt课件_第1页
流感院感防控ppt课件_第2页
流感院感防控ppt课件_第3页
流感院感防控ppt课件_第4页
流感院感防控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流感院感防控 烟台市传染病医院 2 内容 引言流感知识院感知识流感院感防控小结 3 流感是全人类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高致病性每年造成的5 15 的人群感染季节性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突然爆发 迅速扩散社会危害大疾病负担高 发病 住院 死亡 全球每年季节性流感死亡人数达300万例以上 在我国 每年因流感到医院就医者超过50万人 相关死亡者达到20万例 动物源性流感在人类传播的风险 4 流感 20世纪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疾病 20世纪共发生4次流感大流行 1918年西班牙流感 H1N1 死亡超过5000万人1957年亚洲流感 H2N2 死亡100万人1968年香港流感 H3N2 死亡100万人1977年俄罗斯流感 H1N1 5 我国流感流行形势 2017年入冬以来 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 冬季流感处于流行高峰水平全国监测结果显示本次冬季流感活动强度强于往年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高于过去三年同期水平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达往年高峰水平流感确诊住院和死亡病例数有所上升疫情报告数远高于去年同期流感活动水平呈现上升态势 6 内容 引言流感知识院感知识流感院感防控小结 7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冬春季多见高热 乏力 头痛 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 传染性强 常引起不同程度流行 8 病原学 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 在禽类 猪 马 海豹以及鲸鱼和水貂等动物中广泛存在乙型流感病毒在人体内循环并引起季节性流行 最近数据显示海豹也可被感染丙型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和猪 感染后症状轻微丁型流感病毒主要影响牛 是否导致人发病并不清楚 9 病原学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 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10 病原学 正粘液病毒科单股负链RNA病毒球形 直径8O 120nm 有囊膜根据外膜蛋白血凝素抗原 HA 和神经氨酸酶 NA 甲型流感病毒可以分为l5个H亚型和9个N亚型 11 病原学特性 适宜湿度35 40 适宜温度28 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 在4 水中可存活1个月 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 在pH4 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 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对乙醚 氯仿 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对热敏感 56 条件下 30min可灭活 100 以上2分钟可灭活对紫外线敏感 但用紫外线灭活病毒能引起病毒的多重复活酒精能杀灭 12 在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 在无孔硬物表面可存活24 28小时 在24小时内人手接触病毒污染表面可被传染在布 纸和餐巾纸上 可存活8 12小时 15分钟内人手接触污染布和纸可被传染即使病毒量大时病毒在手上存活时间也少于5分钟 但此期间可能导致间接接触传播 13 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感染后3 5小时即可复制排出病毒发病第24 48小时是病毒排出的高峰一般持续排毒3 6天婴幼儿 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 14 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 也可经口腔 鼻腔 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而获得 近距离密切接触可发生有限传播 15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较高比例的隐性传染控制难度大 16 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 医院门 急诊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加 或 CDC报告 实验室病毒培养 媒体报道 流行病学史 流行病学史 17 临床表现 潜伏期1 7天 多为2 4天多种流感样症状突发高热全身不适咳嗽 常为干咳 咽痛 流涕或鼻塞头痛肌肉和关节痛 部分以呕吐 腹痛 腹泻为特点 常见于儿童乙型流感 18 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临床诊断病例出现上述流感临床表现 有流行病学证据或流感快速抗原检测阳性 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样症状的疾病流感样病例流感暴发季节发热 体温 38 伴有咳嗽或咽痛缺乏其他实验室判断依据 19 诊断 确定诊断病例有上述流感临床表现 具有以下一种或以上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可采用real timeRT PCR和RT PCR方法 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20 流感 普通感冒 21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确定住院治疗或门诊治疗尽早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尤其是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可以缓解流感症状 缩短病程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降低病死率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仅在继发细菌性感染时才考虑使用 治疗原则 22 内容 引言流感知识院感知识流感院感防控小结 23 历史 伊格纳兹 菲利普 塞麦尔维斯 列文 虎克 路易斯 巴斯德 罗伯特 科赫 24 历史 25 医院感染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达15 5 其中55 70 是可以预防的 医院感染现状 26 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既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也包括在住院时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7 医院感染按获得病原体的来源分类 外源性感染 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 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通过日常诊疗活动 病人或病人间的接触或从污染的外环境中而接受的感染 内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 是指病人由于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在接受诊疗处理的过程中 体内正常菌群发生紊乱 激活机体潜在的病菌 患者体腔或体表原来存在的常驻微生物发生移位等而引起的感染 28 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 必须进行隔离 不论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 接触上述物质者 都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9 标准预防的特点 既能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也能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 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 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染给病人 因此 既能保护医务人员 又能保护病人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包括接触隔离 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30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标准预防的措施洗手手套面罩隔离衣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医院环境被服职务健康安全 31 建立标准预防体系完善预防标准规范医疗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制定预防措施监督实施情况 实施方案 32 预防 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推荐老年人 儿童 孕妇 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 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 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 可使用奥司他韦 扎那米韦等医院感染控制执行 标准预防 原则 33 内容 引言流感知识院感知识流感院感防控小结 34 院感防控 高度重视 依法防控 科学防控充分认识流感疫情危害 从保护人民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结合实际 建立预警机制 制定并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35 院感防控 开展院内培训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报告与处置能力 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 早诊断 早隔离 早治疗重点提高重症流感病例的早期识别 重症与危重症救治能力 最大限度减少死亡 36 院感防控 及时报告 信息透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甲型流感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后 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37 院感防控 规范并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规范消毒 隔离和防护工作 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 必要 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 确保消毒 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防止医务人员感染发生 38 加强监测 门急诊就诊患者监测住院患者监测职工监测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时 应及时报告 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理 39 加强预检筛查和隔离 医院门急诊设立传染病分诊点感染性疾病科单间隔离诊治疑似病例普通病区设立隔离病室 隔离本病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定点医院作好病人之间的隔离 防止交叉感染 40 发热门诊防控措施 建立疑似 确诊患者隔离 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 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符合 隔离技术规范 要求遵循标准预防原则 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戴外科口罩 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 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 41 发热门诊防控措施 掌握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 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 患者转出后按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规 进行终末处理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 要按照有关要求 正确穿脱防护用品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 42 急诊防控措施 预检分诊 制定并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 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应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应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 43 普通病区防控措施 备有应急隔离室 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 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 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和救治 44 普通病区防控措施 宜专人诊疗与护理 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 原则不探视有条件的可安置在负压病房或转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专科医院患者转出后按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进行终末处理 45 疑似和确诊病区隔离措施 独立设区 与其他病区分隔无交叉 并保持一定距离 分清洁区 半污染区 污染区 三区无交叉 有明显标识设立医务人员和病人专用通道保持病区通风良好病区内的一切物品 必须经过消毒才能移出病区 46 疑似和确诊病区隔离措施 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要分开安置疑似病人应当单间隔离 房间内设卫生间 经病原学或者血清学确诊的相同病毒亚型感染的病人可安置同一房间病人应当限制在病室内活动 若确需离开时 应采取相应措施如戴外科口罩 严禁病人间相互接触 防止造成交叉感染与病人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47 疑似和确诊病区隔离措施 重型病人应当收治在负压ICU病室或者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 收治重型人禽流感病人的监护病房或者具备监护和抢救条件的病室不得收治其他病人严格探视制度 原则上不设陪护 有条件者采用电视 电话探视系统 若必须床边探视时 探视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 48 住院病人隔离指南 将病人隔离至单人间 有条件者可使用负压病房 如有大批病人但单人病房不够 则将病人送到指定的多人病房进行隔离病床间距大于等于1米 并用屏风遮挡 隔开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临床处理人流感 H5N1 的暂行指南2004 02 20 49 医院消毒 首先确定污染可能存在的环境范围要消毒的区域消毒方法需要防护的环境 人员进一步实施制定消毒实施方案准备消毒用品正确使用隔离防护用品 50 空气流通与消毒 首选自然对流良好的开窗通风或安装通风设备加强机械通风使用空调系统的 应按最大新风量运行 且新风量不得低于卫生标准 每人每小时30立方米 空气消毒可使用紫外线照射终末空气消毒可使用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等进行气溶胶喷雾或密闭熏蒸 51 手卫生 接触病人和污染物品后 手上有明确污染应用流动水清洗双手医疗操作或接触病人前亦可用乙醇类速干手消毒剂涂擦双手 作用1 3分钟 52 医疗器具消毒 医疗器具如听诊器 体温计 血压计等应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用后 应按照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的要求 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53 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 根据污染情况可用有效氯含量为500 1000mg L的消毒溶液对桌面 物体表面等擦拭消毒也可选用一次性消毒纸巾 苄索氯胺 洗必泰 新洁尔灭和乙醇 擦拭消毒 54 吐泻物消毒 患者的排泻物 呕吐物可直接弃入厕所经医院污水处理站消毒若医院污水处理不能正常运转 可采用下列方法成型泻物可用20 漂白粉乳剂以1 2的比例进行混匀 作用2小时后弃入厕所未成型吐泻物用漂白粉干粉以5 1的比例进行混匀 作用2小时后弃入厕所 55 运送病人工具消毒 有条件采用负压转运车运送病人运送病人使用的工具 如 平车 担架 轮椅及抢救车等 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高强度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0 5 1 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消毒 密封空间 作用6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1000mg 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56 病人尸体处理 口 鼻 阴道 肛门用0 5 的过氧乙酸棉纱或棉球堵塞用布单包裹尸体 装入不透水尸体袋中 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 应经上述处理后 按照规定深埋 57 医疗废物处理 废弃的培养基 毒 菌 种保存液用压力蒸汽消毒后放置双层黄色包装袋焚烧损伤性医疗废物置黄色利器盒焚烧传染病人的其他医疗废物放置双层黄色包装袋焚烧 58 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密切接触者的定义诊治疑似或确诊病例过程中未采取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或曾照料患者的家属在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病后至隔离治疗期间 有过共同生活或其他近距离接触情形的人员经现场调查人员判断符合条件的其他人员 患者家属或与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 59 密切接触者的追踪管理 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 健康随访 不限制其活动每日晨 晚各1次测体温并了解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一旦出现发热 腋下体温 37 5 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则立即报告并转送至当地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 治疗 60 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