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件)蒙医传统疗法操作规范_第1页
(优质课件)蒙医传统疗法操作规范_第2页
(优质课件)蒙医传统疗法操作规范_第3页
(优质课件)蒙医传统疗法操作规范_第4页
(优质课件)蒙医传统疗法操作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蒙医传统疗法操作规范 1 蒙医传统疗法在蒙医药学中占有突出位置 蒙古高原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与游牧文化蕴育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蒙医学传统疗法 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证明 蒙医传统疗法对一些疾病有显著疗效 为进一步更加步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需要使蒙医传统疗法科学化与操作规范化 推动蒙药药事业的发展 2 蒙医疗术培训设备 我院已配备蒙医疗术培训室 采购蒙医脉象采集仪 脉象训练仪 推拿训练仪 舌诊仪 穴位点穴仪 针灸训练仪 面像采集仪等众多培训设备 已经在蒙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正式投入使用 为蒙医传统疗术操作规范工作带来了有利的条件 蒙医脉象采集仪及训练仪 蒙医推拿练习模型 蒙医多媒体人体穴位发光模型 蒙医舌诊及面相采集分析仪 3 蒙医针刺疗法 01 4 定义 蒙医传统针刺疗法是蒙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用特制的针具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 通过给予刺激来治疗与预防疾病的一种峻疗法 蒙医针刺手法中温针法 火针法最具特色的治疗方法 5 适应症 1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肩周炎 类风湿 风湿性关节炎 黄水病 希蜡乌苏病 等 2 不消化病 胃肠痉挛 婴幼儿腹泻 遗尿症 哮喘 瘀气病 痞块 巴达干寒症 3 眩晕 失眠症 精神症 癫痫 记忆力减退 赫依性疾病 4 各种眼病 鼻炎 牙痛 耳鸣 三叉神经痛 急慢性咽喉炎等 5 萨病 面神经麻痹 脑外伤 脊髓外伤 尺神经损伤 桡神经损伤 白脉病等 6 月经紊乱 痛经等 7 带状疱疹 湿疹 各种皮炎 禁忌症 1 肝痞 脾痞渗漏引起的热性水肿 热痞扩散和心等脏腑热性病余邪未除外伤等禁忌针刺治疗 2 老年人 婴幼儿及病危者禁用 孕妇及月经期慎用 3 过饥过饱时 酒后 过于惧针者慎用 4 严重传染性皮肤病 血压过高者 出血性疾病慎做针刺治疗 5 金属过敏者 要害部位及婴儿囟门闭合前禁用针刺疗法 6 7 操作过程 一 体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坐位等 二 消毒三 针刺方法 横刺 直刺 斜刺 平刺 下刺 上刺 十字形刺 穿透刺 避开脏腑刺 避开外生殖器和要害部位刺等 针刺手法有单手针刺 双手针刺 管针针刺等多种针刺手法 8 四 针感 当针刺入一定深度时 局部出现酸 麻 胀 痛 重感 亦可向一定方向传导 此谓正常针感 五 留针 根据病情及病人的体质一般留针25 40分钟 治疗过程当中密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 询问患者自身感觉 六 起针 9 蒙医推拿疗法 02 10 定义 蒙医推拿疗法是术者用各种方法 在人体体表之特定部位给以适当刺激 复位旋转等 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传统治疗法 11 适应症 1 闭合性的软组织损伤 如腰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 肩周炎 胸胁迸伤 落枕 急性腰扭伤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梨状肌综合征等 2 肌肉韧带的慢性劳损 如慢性腰肌劳损 背肌劳损 腰棘上韧带劳损等 3 骨质增生性疾病 如退行性脊柱炎 膝关节骨关节炎 跟痛症等 4 周围神经疾病 如面神经麻痹 三叉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 腓总神经损伤等 禁忌症 1 诊断不明的急性脊髓损伤或伴有脊髓症状的患者 2 各种骨折 骨关节结核 骨髓炎 骨肿瘤 严重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 3 严重的心 肺 肝 肾功能衰竭的病人或身体过于虚弱者 4 各种急性传染病 急性腹膜炎包括胃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者 5 有出血倾向或有血液病的患者 6 避免在有皮肤损伤的部位施手法 7 妊娠3个月以上的妇女的腹部 臀部 腰骶部 8 精神病患者或精神过度紧张时 9 过饱或饥饿时 12 蒙医学通常根据推拿手法的动作形态将其分为7类 摆动类手法 摩擦类手法 按压类手法 振动类手法 挤捏类手法 拍击类手法 运动关节类手法 摆动类手法 滚法 揉法 13 摩擦类手法 摩法 擦法 推法 搓法 14 按压类手法 按法 点法 踩法 振动类手法 抖法 振法 15 挤捏类手法 捏法 拿法 捻法 拍击类手法 掌拍法 击法 扣法 16 运动关节类手法 摇法 扳法 举法 17 蒙医艾灸疗法 03 18 雕塑展示 蒙医传统疗法艾灸 定义 艾灸法 黄帝内经 中记载 灸从北方来 故蒙医学中艾灸法是很重要的传统疗法之一 艾灸法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蒙医临床的一种灸疗法 它是用灸草炷或灸草条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 熏烫的治病防病的一种疗法 具有温通经脉 调和气血 调理三根七素 增强抵抗力以防治疾病的作用 19 适应症 适应症 消化不良 胃火衰败 浮肿 水肿 痞病 关节黄水病 疗痈 炭疽 虚热病 癫狂 健忘症 新旧疮疡 妇女赫依病和血病 赫依性腰关节佝偻 脉病 以及热病后的多数疾病 皆可用灸法施治 总之 凡是巴达干 赫依所转化之一切寒性疾病 尤其是脉病 黄水病等 均适用灸法治疗 效果显著 禁忌症 1 希拉性病 血热性疾病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 如颜面 耳鼻部不要直接灸 以防形成瘢痕 影响美观 2 皮薄 肌少 筋肉结聚处 妊娠期另外 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此外 大血管处 心脏部位不要灸 眼球属颜面部 也不要灸 妇女的腰骶部 下腹部 男女的乳头 阴部 睾丸等不要施灸 3 极度疲劳 过饥 过饱 酒醉 大汗淋漓 情绪不稳 或妇女经期忌灸 4 某些传染病 高热 昏迷 抽风期间 或身体极度衰竭 形瘦骨立等忌灸 20 蒙医常用灸疗为蒙古灸 白山蓟灸 西河柳灸 温针灸 火把灸等 灸法种类 1 蒙古灸将小茴香与黄油搅拌后 放进铁锅里用温火加温 其色变黄后取出 用白净的羊毛毡包裹 置于应灸部温熨 或将一小块白净的羊毛毡 浸泡于黄油内煮开后取出敷于应灸部 21 2 白山蓟灸 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灸法 白山蓟易于点燃 其火温柔而持久 灰烬不散 具有改善气血运行 祛除巴达干 赫依之邪 燥黄水之作用 是较理想的灸料 此草内蒙各地均产 如无此草 可以艾绒代替 此灸疗适用于疗痈 痞块 脉病 巴达干性病 黄水病 赫依性心病 尿闭 水肿等疾病 白山蓟灸又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直接炙是将灸蛀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间接灸不是把灸炷直接放在皮肤上 而是隔姜灸或隔蒜灸 22 3 西河柳灸法 取一条西河柳 长约10cm 直径约1 0cm 用刀将皮消光 根据所需两头直径可以不同 然后将西河柳放入芝麻油锅或豆油锅内煮沸 取出一条置于所选穴位上热熨 在穴位上垫两层纱布 即隔布灸 为保持热力不断 可以交替使用西河柳 此法主要适用于食道癌 胃癌等疑难危重疾病 一般每处灸10 30分钟 但可根据病情及患者的体制等可适当延长 4 温针灸温针灸是与针刺和白山蓟灸结合使用的一种灸疗 适用于施灸不达深度或既需要留针又必须施灸的疾病 操作方法 将银针刺入所选穴位适当的深度 将白山蓟灸注悬于针柄上点燃 直到灸炷燃完为止 使热温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3 5 火把灸将棉花揉成圆球状 大小根据施术部位的面积而定 把棉球蘸于芝麻油点燃后 直接置于病痛部位 当患者感觉灼痛时 换棉球再灸 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24 灸法 1 深灸法以灸炷在选定之穴位上 每次连灸20壮以上 主要适用于痈疽 痞瘤等较重而难治的病症 2 烧灸法每次灸15壮左右 本法主要适用于灰色巴达干病 黄水病 心脏赫依病等较严重的病症 3 烤灸法每次灸5 7壮 本法主要适用于赫依病 虫病 脉病 水肿等病症 4 微灸法炙炷豌豆大者一枚灸 放灸时不至烧燎皮肤 略感惊痛时即移去 本法主要适用婴幼儿患者 25 26 操作过程 一 选择穴位及操作前消毒 二 根据患者病情及体制选择灸疗程度 三 灸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容等全身症状 四 清理及处理 灸疗后的灰及医疗垃圾 27 蒙医放血疗法 04 28 定义 蒙医放血疗法是根据蒙医学理论 经过针刺 刀割放出病血及病气治疗热邪的一种传统疗法 即是在人体浅表部脉道 静脉 的指定部位用专门的器械进行放血 借以引出恶血 病血 疏通脉道 改善气血运行 降低血热 调理体素 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目的的一种常用蒙医传统外治疗法 29 适应症 由血希拉引起的热性病的大部分可以采用放血疗法 如 治疗血管性头痛 高血压病 下肢静脉曲张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痤疮 带状疱疹 疫热 疖肿 疮疡 痛风 索日亚 结核 丹毒 黄水 希拉乌苏 病等诸多疾病 禁忌症 放血疗法禁忌症主要有大疥痛疾 浮肿 胃火衰败等寒性疾病以及由巴达干 赫依所转化的疾病 正精耗竭 孕产妇 体虚 儿童和老年人 营养不良者 大量流血或易于出血者禁用 已用过其他疗法 例如催吐法 鼻药法 泻下法 灌肠法治疗后的病人均禁用 虽然由血希拉引起的热性病的大部分可以采用放血疗法 但是对以下七种热性过早放血会使其热浑浊 未成熟热症 疫热症 骚热症 空虚热症 黏热症 毒热及体弱者 30 放血手法 1 直划法沿血管纵轴在正中切开 像前额脉那样肌肉薄而接近骨骼的大血管宜用此法 2 横断法皮肤与血管同时进行横切 肌肉较厚部位的微细血管宜用此法 3 复切法先切开皮肤 然后再刺切血管 喉部等要害部位的时宜用此法 4 斜切法较小血管宜用此法 5 侧刺法视放血管所在部位 从易于下刀的侧面刺切 如舌脉 阴部脉的放血用此法 31 放血手法是放血疗法最关键的部分 暴露选定血脉处体表 在放血处上方 近段 3 5cm处用止血带或细绳结扎 不使皮肤褶皱 血脉鼓起 不易移动 头颈部放血用细绳在不影响呼吸情况下结扎于颈部 舌脉放血时用夹子夹住舌体使其上卷 使用放血手法放血 如果手法不对会导致放血疗法的失败 故需要格外注意 32 33 操作过程 一 选择穴位及操作前消毒 二 根据血脉选择正确的结扎法 并从直划法 横断法 复切法 斜切法 侧刺法 拔罐针刺法等放学手法中选择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