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水土流失类型和成因及其整治措施沈灿燊林健枝 广东处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区,气温高降雨多,径流大,且常为狂风暴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广东省森林十分丰富,但经多次、长期的全面滥伐,目前的森林覆盖面积仅8818万亩,覆盖率只有28.4%(1979年资料),不到宜林地1/2,加上本省气温高,暴雨多,土壤被雨水冲淋,使水土流失更为严重。 水土流失有极大的危害:使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全省每年表土流失达4285万吨,造成氮磷钾的大量流失。大量泥沙流入附近农田,影响耕种。淤高河床,淤塞河道,如韩江许多河段已成为地上河,一遇洪水便成灾害。缩短航道通航里程,如韩江50年代至今已缩短航道260多公里。山塘水库被淤满,不能利用。以梅县地区为例,近年来淤积了山塘3507宗,占全区山塘总数31.6%,报废了水库305座,淤积严重的水库370座,占全区水库的50.3%,13 座水电站失去效用。大型水库如合水水库己淤积了1269万方库容,为总库容1/3。中型的石壁水库已淤积了433万方库容,为正常库容86.6%。如气候变劣,生态循环失调。水土流失结果,使径流调节能力差,蒸发加大,一雨成灾,无雨乾旱。 广东共有70多个县市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其中有个38个县市流失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最严重的是韩江上游的五华县(875.83平方公里)和兴宁县(600.38平方公里)龙川县也在600-800平方公里之间。 1水土流失情况与冲蚀类型 广东省水土流失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各江的上游,以韩江上游的面积最大,超过3000平方公里。东江上游也接近1500平方公里。北江上游达1158平方公里,如加上喀斯特区的不明流失区,则达1500平方公里以上。西江的肇庆地区,包括南江流域、德庆等地也达到1400平方公里,其余的则分布在潮州市、湛江地区、东江中下游和海南岛。 水土流失类型一般可分为崩岗(最严重)、沟蚀(次之)和面蚀(开始)三类,这是以地貌为准则的形态上的分类。 由于水土流失的发生和过程与下垫面的土壤、成土母岩、植被、气象、雨量、雨强有关,所以,考虑母岩和冲刷程度作为类型指标是恰当的。广东水土流失类型可以分为5种类型: 1.1暴雨径流花岗岩冲蚀多沙型 广东雨量多温度高,温差大,花岗岩风化较厉害。土层厚(最厚可达40多米)疏松、风化所成的赤红壤内所含矿物质为石英,正长石,白云母,黑云母和角闪石等,粘性不大。 在花岗岩地区,风化土层抗冲性一般小于0.5,水稳性指数常在5-6%之间。 花岗岩风化殻粒较粗,以砂粒为主,且夹有一些砾石、粘性物不多,当暴雨径流发生,先冲刷较轻而少的粘性物,留下较重的砂砾,雨过后,表层出现砂化现象,土壤结构不良。植物根系在这种砂粒大、多,水分养分都十分少(有机质在0.5-1%)的土壤中生长困难,不利于发育。在龙川县的龙铁场,经五华的新桥、华城连成一线,有明显的白色石英粒露出的,宽约2公里,长约70公里的地带,是韩江上游一个典型严重水土流失区。 花岗岩风化区在暴雨径流初期,先形成广泛的面状冲蚀,接着,水流沿地势较低和风化较厉害的疏松土壤处冲蚀成一条条的冲蚀沟,或大或小,深入土层,这些网状蚀侵沟随着暴雨的增大,渗漏加重,水流沿山坡开裂,最后形成崩岗。特别是粗粒花岗岩发育的土壤,石英颗粒大,粘结性差,土质十分疏松,遇暴雨连续冲刷,形成崩岗最多。这种过程很快,几次大暴雨便有崩岗现象,故花岗岩水土流失区崩岗很多,尤以暴雨迎风面更明显。崩岗面积常占坡面面积50%以上,有的崩岗深度、宽度达几十米,面积达数十亩,相邻的崩岗互相串通成崩岗群,使地形支离破碎。 崩岗的形成与所处的地貌情况有密切关系,一般可以分为瓢形崩岗,条形崩岗和箕形崩岗,每种崩岗的形成过程有所不同。 按德庆县的资料,两眼圹一号崩岗,1958年3月到11月278天的观测,崩岗侵蚀模数达23 000 m3/km2 (崩岗面积353 m2)。而新牙登云崩岗从1982年4月15日至83年6月19日,崩岗侵蚀模数达62670 m3/km2。(崩岗面积1009 m2)。 这种类型在广东分布较广,如东江、韩江上游的五华、梅县、兴宁、大浦、龙川、和平、紫金以及惠东、德庆、高要、广宁、信宜等地山丘区都属于这一类型。 1.2暴雨径流砂岩、砂页岩片沟蚀中沙型 这种类型的岩石岩质比较坚硬,为砂质胶结,发育其上的赤红壤,一般只有3-5米,最多为10余米.当植被破坏以后,地表温度差较大,常胀缩分裂成碎粒,随暴雨径流流失。一般来说,以面蚀为主,也有沟蚀,崩岗的现象远远比花岗岩区少。但有时在特大暴雨情况下,也发生滑坡和崩岗,造成面积不大的崩岗群。滑坡和崩岗往往是潜入地下的表层流作用而形成的,且发生在较厚风化层的地段。 砂页岩形成的赤红壤,矿质养分较高,有较多磷和钾,但有机质少,土壤粘结性差,植物被破坏后,便引起水土流失表层有较大的结构系数和较小的分散系数,其脱硅富铝化过程明显,硅酸盐类矿物强烈分解,当裸露土层受雨水冲洗,硅与盐基遭到淋蚀,粘粒与次生矿物不断生成,累积较多铁、铝氧化物而呈酸性土壤。 1.3暴雨径流紫色页岩沟蚀为主中沙型 紫色砂页岩岩性比较松软,且吸热性能好,在裸露的表层风化层上,夏秋间昼夜温差可达30-40,容易碎裂。紫色土中主要胶结物为碳酸钙,雨水中常溶有CO2,经水流冲刷,碳酸钙渐被溶浊,使土质疏散,成为碎粒。当植被大量破坏后,裸露土层便以先沟后面方式大量流失。由于土层较薄,一般只有1-4厘米土层流失后,再复分解,再流失,循环不已,在坡面上,极难有较厚的土层,坡下在平缓区,则可堆积成50 cm左右的碎屑土,渗透系数较大,暴雨时易成沟状侵蚀下切速度快,沟谷深而沟口阔,沟坡徒,形成遍地冲沟纵横的水土流失现象。 由于紫色页岩所成的紫色土,在碱性和中性时比较固定,当碱性愈强,色愈紫,紫色土中矿质成分较多,尤以磷钾较丰富,但土层薄,有机质易被淋蚀流失,土质疏松,透水性强,土壤吸热快,蒸发大,易成干早。 总的来说这种类型,面蚀沟蚀交替发生,在坡地面蚀为主,而在缓坡上,因土壤薄,大崩岗极少出现,而以沟蚀现状明显这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南雄、郁南、三水、罗定等地。连县、兴宁、五华、平远和惠阳、汕头等县市部分地区,也有分布,但面积远不及第一种类型。 1.4暴雨径流喀斯特溶蚀严重流失型 石灰岩区植被破坏后,原有浅薄的钙质上被暴雨冲蚀使山岭成为岩石裸露的光由秃岭,只在山坡的低室硅石洞或石缝中或不平缓岩盆中有面积不大灼土层,以粉粒为主,粘粒为次。 喀斯特区成土十分困难,据美国D.N.cargo的实验积分析,认为石炭岩成土1英尺厚,必须咨蚀30立方英尺的纯石炭岩,因此成土不易。以本类型为典型地区粤北为例,许多岩溶是由泥盆纪的灰岩组成,夹杂些砂岩、砂页岩和花岗岩于其间,由于地处亚热带,气温高,且当地雨水充足,温度大,溶解速度快一些成土条件也较好一些按我们在实地调查粗略估计,粤北一般情况,石炭岩溶蚀厚度约为0.1-0.3毫米/年,即溶蚀体积为100-300立方米/平方公里,成土以2/30计(以比纯灰岩多1倍计)也不过只20立方公尺/平方公里/年。按目前粤北喀斯特区土壤冲刷量,远远大于此数,故土层日渐减薄。裸露岩石面积则日渐增多,按上述土量计算,粤北喀斯特区,要形成20 cm的土壤耕作层(如全部不流失)需4-5万年。 在石灰岩区内,河水比较清澈,含沙量较少,实际上因本身土壤已很少,暴雨冲刷,大部分从溶洞漏失到地下河,一小部分才流到河流中。以成土过程土壤存蓄量来说,本类地区的土壤流失程度是十分严重的。我国水电部所颁布的土壤侵蚀量,侵蚀模数大于200吨以上(轻度浸蚀级)才作为危害侵蚀区,这与石灰岩区实际不甚相符。 广东在粤北的英德、乐昌、阳山、连山、连南、清远是主要的喀斯特溶蚀严重流失型区,其余阳江、阳春及其它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1.5在第四红色风化殻上的水土流失型 这种覆盖在红色岩石(如紫色砂页岩、页岩及红色砂岩炭岩)上沟第四纪红土,如为河流沉积,多在岗丘顶上,土体中有少量砾石,并有卵石层,土壤属重粘土,入渗少,当植被被破坏后,暴雨时发生面蚀,甚至沟蚀,但无崩岗现象,而在沿海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常向海倾斜成为台地,厚度可达2-10米左右,下为砾石,粘土质砂层,上为粘上质砂层、砂质粘土或砂层,当暴雨冲刷,形成冲沟或个别小崩岗。 这种类型分布地区甚广、但总面积不大,沿海一带以雷州半岛较为典型。 2水土流失的成因 广东水土流失的成因比较复杂,主要的有下列几点。 2.1暴雨量大,气温高 我省雨量的暴雨区年雨量可达3000毫米,一般也在1300-1900毫米之间,且雨量季节集中,4-9月雨量占年降雨的70-80%。暴雨量大,次数多,如兴宁县的石马区6小时雨量226.5毫米。以五华县来说,50-100毫米的雨量来说,每年高达7次以上,涝沱大雨幕雨急流,使表土大量冲刷,加上气温高,雨水冲淋时易于将土壤胶结质溶解,导致土壤疏松,易于为水流冲蚀。 2.2植被被乱砍滥伐 由于人口增加,燃料、用材、烧窑等需用木材和草料,如按目前每人每日生活燃料要3500克草计,则梅县全县60万人要7.5亿公斤柴草,应有200万亩的山地,占全县224山地万亩85%以上,加上造房、烧砖瓦等使植被大量破坏,造成水土流失。 2.3不合理的坡耕和乱垦山地 如五华县的棉洋区,丰顺县的蒲田区,1958年还是山清水秀的地区,由于大量毁林并在顶坡开荒种木薯,到1981年调查,水土流失面积占山地面积37.6%成为一个严重水土流失地区。 2.4政策不落实 由于政策的变化造成了三次乱砍滥伐森林,加剧了水土流失,以韩江横山水文站水沙实测资料来看: 1960年年降雨1 780 mm 年径流深982 mm年输沙量516万吨 1973年年降雨1 793 mm 年径流深1 141 mm 年输沙量1020万吨 1983年年降雨2 283 mm 年径流深1 616 mm 年输沙量1320万吨 2.5开山铺路造房等破坏表土,引起水土流失 3目前治理水土流失的情况和措施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广东省政府十分重视水土流失的治理,从1986年起连续10年,每年安排大量投资,计划年10内将北江、韩江上游严重流失的566万亩土地整好治好。由于各级领导、政府的重视,韩江上游治理工作有了很大的成绩。治理方法主要有: 3.1利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治理崩岗 工程措施是沟头防护工程、沟床工程(包括谷坊、削坡升级工程和拦沙工程)。生物工程是在沟头沟尾种植防护林和崩壁防护林以及沟底防护林等。在拦沙坝上下植林加强拦沙坝稳定。 3.2面蚀和沟蚀的治理 以封山为主,并以人工植草,修鱼鳞坑和小平沟,建梯田,筑排洪道,并与种植林木等相辅。 3.3封山育林,造林緑化 以种马尾松和湿地松为主并将单针叶林渐改为混交林,辅以种牧草等。 3.4建立大小水保站,作水土保持及以植林试验 3.5健全各种法规 3.6建立以户承包户联承包治管崩岗,荒山的责任制 作者多年来在水土流失区作了较深入地调查研究,发现有下列存在问题,应加以改进: (1)水土流失区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不单是自然条件,还大量牵涉到人为条件。如有些地方,柴薪燃料缺乏,靠林木为生活燃料,且人口众多,如不解决燃料问题,则水土保持整治很难见效,必须报据各地的特点“全面规划,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分片治理”。 (2)找出主要矛盾,加以研究解决,切忌千篇一律。在不同自然条件下,水土流失过程机制是不同的。花岗岩区的崩岗和第四纪沉积的崩岗成因不同,整治方法也应不一样。 (3)以短补长,发展多方面的轻、手工业,使水土保持时间内群众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 三变 合同范本
- 企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方案
- avionics工程师电磁兼容性设计指南
- 企业信息化建设计划及实施方案
- 隔音涂料施工合同范本
- 企业培训体系搭建与课程设计
- 服装劳务加工合同范本
- 公路运输信息员招聘需求分析报告
- IT部门系统维护计划及应急响应方案
- 云计算服务模式与云安全防护方案
- 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
- 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
- 光纤入户工程合同7篇
- 2020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 5.1走近数据分析-公开课课件-高一信息技术教科版(2019)必修1-数据与计算
- 机电的职业生涯规划
- 2024年度景区志愿者服务合同:某志愿者组织与某景区间2024年度志愿者服务合同3篇
- 《斜齿轮锥齿轮》课件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一 12月份联合考试 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第五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机电设备维修工(智能制造生产运维方向)赛项实操样题
- 网络总编辑负责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