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下《26、灰椋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五语下《26、灰椋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五语下《26、灰椋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五语下《26、灰椋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五语下《26、灰椋鸟》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风过无尘 施教时期2013年 月 日教学内容26、灰椋鸟共几课时2课型练习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并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辨识多音字“和”、“翘”。3抓住重点的段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4品读课文的第一段,知道我为什么决定去看灰椋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并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教学难点:抓住重点的段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资源1.作者资料:徐秀娟(19641987),是个热爱生命、热爱动物的女孩。她原是盐城林场的工作人员,为了寻找飞失的白天鹅,在涉水渡河时沉没河底,以身殉职,为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后来,人们根据她的事迹,创作了感人肺腑的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灰椋鸟一文是她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期间写的。2.MP3一个真实的故事预习设计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多音字“和”“翘”,读顺文中的长句子,知道本文主要写了什么,用“ ”圈画出描写鸟儿活动的句子,再用心读一读,从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作者的什么情感?2自学生字新词,完成习字册。正确地朗读词语,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偶然、郁郁葱葱、倾诉、栖息、呼朋引伴。3.自主收集灰椋鸟的小知识。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课前欣赏】边欣赏边倾听2.预设:一个真实的故事,歌曲的主人公是徐秀娟。她是一位爱鸟的姑娘,17岁那年随父亲在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当临时工,仅用三天时间就识别了所有鹤的生年、编号,把不同年月、不同种类、不同脾性的鹤儿分类围圈起来。1986年,她刚从东北林业大学深造结束,就接到盐城自然保护区的聘请,到这里开展越冬地鹤类驯养繁殖与研究工作。仅仅一年之后,这位来自东北的姑娘失踪了,她为了救护失踪的丹顶鹤黎明沉入河底,永远地失踪了第一板块:走进课文(2分钟)1读课题。2认识灰椋鸟。灰椋鸟嘴尖尖的,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6分钟)预习作业21在教师指导下练读。2指名朗读课文。3.指名朗读。适时交流感受。 预习作业21第一行指导读准前、后鼻音。第二行指导读准两个多音字:翘(qio)首 另一个读音qio应和(h) 另一读音 h第三行读准生字词字音第四五行理解成语的意思预设:排空而至:课文指许多鸟儿从空中迅速落下来,很有气势。浩浩荡荡:原指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的气势。指名读词语。预设:ABB:湿漉漉 黏糊糊 湿淋淋AABB:吞吞吐吐 支支吾吾欢欢喜喜 模模糊糊2独立完成作业,当堂评议。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0分钟)预设:课文主要写了“我”和同伴一次去林场观察灰椋鸟的经过。具体描写了“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2.预设:第一段(第一至二自然段):我决定去林场看一看灰椋鸟。第二段(第三至五自然段):我观赏到的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第三段(第六自然段):我在回来路上的感想,点明文章中心。3.预设:有什么好看的呢?再也忍不住了,果然,情不自禁地欢呼第四板块:学习第一段(8分钟)1导学单1默读第一段,思考:一开始,“我”对灰椋鸟是什么态度?是什么原因使我改变了对灰椋鸟的看法?自学时间:4分钟2展示。(4分钟)(1)预设:灰椋鸟是一种很普通、一点儿也不起眼的鸟儿。(2)想象作者在电视里究竟看到些什么。第五版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4分钟)【课前交流】1.课件展示徐秀娟及其丹顶鹤的图片,并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2.你们听过这首歌吗?歌词中讲述了谁?什么事?对于她你还知道什么?第一板块:导入课文1板书:灰椋鸟教师介绍:徐秀娟在盐城工作期间,创作了一篇优美的散文。她对鸟类的热爱尽在其间。2. 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会说话的鸟儿?八哥,就属于椋鸟的一种,椋,古书中所讲的一种木质坚硬的树,叫椋子木,所以用木字旁。3.文中有一段描写灰椋鸟模样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4. 既然灰椋鸟灰不溜秋黑乎乎的,有什么写头?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她写下这篇文章?第二板块:预习导学预习作业11出示两句长句子。第自然段中的第四、五句。(内容略)2请组号“3”的两名学生朗读课文。3.你找到哪些描写灰椋鸟活动的句子?请组号为2的学生回答。 预习作业21出示:软绵绵 扑棱棱互相应和 翘首遥望 水杉 地毯 栖息 深涧郁郁葱葱 排空而至 浩浩荡荡翩翩起舞 呼朋引伴 惊涛拍岸软绵绵 扑棱棱你知道这两个词语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还有哪些类似的词语?浩浩荡荡 郁郁葱葱你知道这两个词语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还有哪些类似的词语?2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题。第三板块:整体感知,理清线索1.通过朗读,能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吗?2.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3.寻找心理线:作者喜爱灰椋鸟吗?课文中有没有明显的词语写出了作者对灰椋鸟感情的变化?再读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词语。第四板块:学习第一段。1出示导学单2导学。(1)读一读写灰椋鸟的句子,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就是这么一只小小的灰椋鸟,在我看了关于它的电视录像后就改变了看法,你能想象一下,作者在电视里究竟看到些什么?5引发期待:下一节课,我们一起去欣赏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面。第五版块:布置作业。1. 完成一课一练第一、二题。作业设计完成一课一练第三、四、五题。完成补充习题第三、四题。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风过无尘 施教时期2013年 月 日教学内容26、灰椋鸟共几课时2课型练习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2学习和欣赏本课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归林后情景的优美句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3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4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圈划批注的读书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能理解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资源灰椋鸟:别名假画眉、竹雀等。繁殖在我国东北、内蒙古、青海一带,越冬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灰椋鸟体长月21厘米。通体主要为灰褐色,头部上黑而两侧白,尾部亦白色。嘴和脚橙红色。常结群栖息于树上,或翱翔空中。整群飞动,有如波状。叫声低微而单调。食物为忍冬果实、桑葚、枣和黄连木等的种子,也食甲虫及其他昆虫和幼虫。预习设计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 ”和“”分别圈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和反问句,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些写鸟的句子?先抄下来,再说说为什么喜欢。(补充习题第四题)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回忆课文(分钟)(师生接读):灰椋鸟( )的嘴,( )的背,远远看去( ),有什么好看的呢?第二板块:明确任务(1分钟)明确学习内容。第三板块:精读感悟(28分钟)【导学单1】1.轻声朗读第四段,说说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2.拿起笔圈画你感兴趣的场面,写下你的阅读感受。3.自学时间:4分钟2.展示:(1)预设:A、“盘旋”、“陆续”、“投入”等词语。B、感受到这树林是鸟的家园(2)“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A、“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词语B、联系上下文理解“排空而至”的意思,体会灰椋鸟“大部队”归林的气势。3.(1)反复体味鸟儿悦耳的叫声而使作者产生的愉快和亲切的感受。(2)学生想象说话。同桌互相练一练,指名六位同学相互倾诉一下见闻和收获。(3)齐读第四自然段。 学习第五自然段。根据任务自学4分钟。2.句“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预设:作者把灰椋鸟写得很美,那是由于晚霞的映照缘故。回想课文开头,作者笔下的灰椋鸟并不漂亮,但作者喜欢上这些小生灵后,它们在作者的眼中竟变成了翩翩起舞的美少女了。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灰椋鸟当作人来写,感觉和真的一样。句“树林内外,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A、(比喻)B、欣赏“鸟鸣”音乐。C、朗读。学习第六自然段。预设:人们应该保护树林并大规模植树造林,为鸟儿提供生存的乐园。而林场工人在这方面功劳最大。第四板块:情感升华(5分钟)(歌曲欣赏齐读这段话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4分钟)第一板块:导入课文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灰椋鸟,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灰椋鸟在作者眼中是什么样儿的吗?第二板块:探究目标在作者看来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作者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灰椋鸟归林的场面。第三板块:精读感悟学习第四自然段师:周围静得出奇,茂密的树林在等待鸟儿的归来。你们看,它们回来了!【出示导学单1】2.交流: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一开始,还是一小群刺槐林”A、指名读, 哪些词句正确生动写出灰椋鸟归林的?B、重点理解“投入”这个词 :与“飞入”进行比较,什么时候用“投入”?从“投入”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没有几分钟从我们头顶飞过”A、你特别关注了哪些词语,从中感受到什么?B、启发想象,进一步加深对“排空而至”的理解,体会鸟儿归林的场面是何等的壮观!我们一齐来读读这句, 再体会一下灰椋鸟“大部队”归林的气势。3这是我们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所看到的,你们还听到什么?(1)出示文字,引读。师引读:先回来的鸟好像又像后到的鸟(2)我们也来听一听这鸟叫声,看看能否听出他们倾诉的内容。(3)想像说话。如果你就是一只归林的灰椋鸟,你会向归来的同伴倾诉些什么见闻和收获?4小结:我已经感觉到同学们融入一个快乐的大家庭里去了。让我们完整地感受一下这壮观而又欢乐的场面。学习第五自然段。1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映红了刺槐林,此时的林中又是怎样一幅情景呢?自由读第5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写鸟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2讨论交流:谁愿意把学习的收获跟大家一起分享?3.交流这句话的阅读感受。让我们也美美地读一读这句。句2:A、什么叫“俱乐部”?人们在俱乐部里会干些什么?为什么说“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呢?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B、“似飞瀑,如惊涛”写出了什么?这是怎样的声音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场面,好吗?C、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鸟儿叫得这么欢,这儿的确成了天然的俱乐部,成了鸟的乐园。喜欢这一句的一起来读一读。4同学们,如果你是作者的话,会欢呼些什么呢?学习第六自然段。1作者在兴奋之余又陷入了深思,请一位同学把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下。2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感情?第四板块:情感升华1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鸟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一个地球上,我们要爱护鸟,为鸟儿提供美好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整个世界更美好。2作者徐秀娟正是有着一颗爱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