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自知无知”的智慧.doc_第1页
苏格拉底“自知无知”的智慧.doc_第2页
苏格拉底“自知无知”的智慧.doc_第3页
苏格拉底“自知无知”的智慧.doc_第4页
苏格拉底“自知无知”的智慧.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格拉底“自知无知”的智慧 摘 要:苏格拉底通过认识自己发现了自己的无知,在申辩篇中他也坦诚自己的无知,并认为人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认识到人类的有限性,以此不断追求智慧。使人类不至于丧失了爱智慧的本性,狂妄自大,最终走上覆灭之路。 关键词:苏格拉底,自知,无知 苏格拉底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非常崇高,被后世普遍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之一。他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地位,一方面原因是自苏格拉底开始哲学从天堂回到了人间,从关注自然转到关注人自身,由他所倡导的理性主义成为了西方哲学和科学的主流,影响了整个西方的文明;另一方面原因是他的学生柏拉图使得一个终生忙于与人辩论以至于述而不作老师的伟大思想保留了下来,为后人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一、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之前的自然哲学家们关注的是对自然万物的研究,他们试图回答世界的本源问题-第一性的问题。自然哲学家从感性的物质世界中寻求答案,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水、是无定形、是气、是原子等,但这些解释难以回答抽象的问题,所以自然哲学家们陷入了理论的困境。要摆脱这种困境,只能求助于物质世界之外与物质世界原则完全不同的领域。这时,苏格拉底接触到了阿那克萨哥拉的奴斯说,他说:阿那克萨哥拉的一本书上断言产生秩序的是心灵,它是一切事物的原因。1这使苏格拉底茅塞顿开,指明了新的方向-关注人和人的心灵。再加之当时智者学派所掀起的人文主义运动,苏格拉底于是将德尔斐的古老的缄言认识你自己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并以之作为自己新哲学的宣言,扭转了古希腊哲学的方向,完成了哲学史上的划时代变革。 二、自知己无知 怎样才能认识自己?苏格拉底经过不断的思考,认识到:一个人要认识自己,首先就得承认自己的无知。在柏拉图的申辩篇中,苏格拉底叙述了整个事件的始末。 有一天,凯瑞丰到岱尔沛去向神道求签,大胆的提出了智慧问题。他问的是有没有人比我更有智慧。解签的毕体亚女巫答道:没有更有智慧的了。2 (21A)苏格拉底对此感到非常的迷茫,因为 我自己意识到我并不智慧,既没有很多智慧,也没有很少的智慧 2(21B);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无知的,但神谕同样也不可能骗人,这就出现了矛盾,到底哪种才是正确的呢?面对这种矛盾,我勉强想出了一个办法来探求其中的真意。我去访问一个有智慧名声的人 2 (21C)此后,他相继访问了政界人士、诗人、手艺人,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那些几乎都认为自己是无所不知的人,其实往往并没有什么智慧。于是,苏格拉底(21D)试图给他指出,它认为自己智慧而是非如此。结果招致了众人的怨恨。 苏格拉底在申辩中也说,其实,公民们,只有神才是真正智慧的。他的神鉴的用意是说人的智慧价值不大,甚至毫无价值。 2(23A) 神并不是真的在说苏格拉底,而只是在以我的名字为例,意思大概是说:凡人啊,你们中间那个像苏格拉底这样的人,是最智慧的,它承认自己在智慧方面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2 (23B) 苏格拉底在认识自己的时候,他不像智者们那样无知却自以为知;而是坦诚的承认自己无知,并且以自己无知为豪。这就是苏格拉底比别人更有智慧的地方之所在。 自知无知,于苏格拉底是这样理解的:知识是区别于智慧的。智慧是指全知全能、无所不知,只有神才能达到智慧的程度;知识介于无知和智慧之间,是对智慧的追求,是人所应该去追求的。人之能有知识,在于神对人的特别关爱而赋于人以神性的一部分,即居住于人的身体里的那个奴斯(心灵或理性),但人的那部分理性与神的理性是根本无法比拟的,所以人应当自知自己无知。3 苏格拉底虽然从不以为自己有什么知识,不必说智慧了。但是他却承认并且肯定自己非常爱好智慧,并不断地追求知识。他要我们注意、关怀的,是理性探讨的动机和历程,和学问的途径及方法;至于结果怎样,倒是次要。4可以说,正是因为他没有知识所以他才去追求它们。如果已经得到了智慧,并不再追求,那么人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而这对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状况。 三、以身践行 西方人对知识的追求是学以致知,正因为自己的无知,才会去不断地学习,从而使自己获得一种精神的满足。苏格拉底正是这样一种人。他一生唯一的工作就是和他遇到的每一个人辩论伦理哲学,企图让他们通过辩论,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我天天谈论美德,对自己和别人进行考查,不经考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2(38A)他认识到自己的这种行为是在招怨,心里很不自在,有几分恐惧,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服从以天命为重,所以我一定要访遍一切号称有点知识的人,探索神鉴的意义。 在面对控告时,他没有向人们乞怜,而是对自己观点进行了一番慷慨陈词。他说雅典公民们,你们照安虞多(原告之一)说的办也好,不那么办也好,把我释放也好,不放也好,无论如何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径的:我行我素,虽白死而不悔!2(30C)也许正是这种决绝的态度,激怒了雅典人民,导致最终对他的死刑判决。而他也平静的接受了判决他有罪的事实。他认为 死的状态有两种可能,死可能是觉得的虚无,死者全无知觉:死也可能向人们说的那样,是灵魂从这个地方歉意到另一个地方。2(40D)这两种结果,对他来说都是幸福的。在申辩的最后,他展望了他眼中死亡的美好前景,并告诉在场的人一个宿命的真理:一个好人无论在生时后死后都不会遇到不祥,神灵并不忽视他的幸福。2(41D)他觉得自己的遭遇不是偶然的,并认为自己是在用死摆脱麻烦,这也是最好的解脱方法。申辩最后的一句话, 现在我们各走各路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这两条路那一条比较好,谁也不清楚,只有神灵知道。2(42A) 苏格拉底的行为,在我们俗人看来,似乎有点太不值。他选择去挑战当时的智者,嘲笑智者们伪装成全能和无所不知的样子,同时他也对庸俗的大众表示着蔑视,企图唤醒民众,试图让民众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从而让人们更多的关心自己的完善和智慧,他的一生都在与人辩论,用自己的思想助产术(苏对自己的辩论方法的称呼)嘲笑智者们的诡辩术和他们的智慧。然而其结果就是自知无知和叫人关注内心的观点并不被世人所接受,进而招致了世人的嫉妒,最终导致自己的死亡。 四、学习苏格拉底自知无知的智慧 近代以来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被奉为名言警句,特别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所涉入的领域越来越宽广和深入,人类似乎觉得我们的知识已经很多,我们的力量也已经很大,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的这种骄傲也从骨子里表露无疑。但事实上是,我们在用我们多得不得了的知识和大得不得了的力量正做着破坏我们自己家园的事情。我们之所以会表现出这种聪明的愚蠢,就因为我们失去了苏格拉底式智慧。5 苏格拉底式智慧就是自知己无知。这代表的不只是苏格拉底个人的谦虚和坦诚,更代表的是一种对人的局限性的认识和对宇宙、对万物的敬畏。苏格拉底教导人们:理性不应该首先沉思宇宙和自然的运转,而应该沉思我们的道德观念,从而让自己过更好的、更幸福的生活,知道真正的自我。6然而,现代人更多的关注的是技术和自然知识,企图出自然中获得更多的无知利益,而忽略了对我们内心和道德的关注,我们已经完全失去了苏格拉底式智慧。 在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报告指出:人类若不节制贪欲,仍无止境地追求增长,若干年后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将会枯竭!这一报告一出来,立刻遭到各方面的反驳,但到今日,我们不难发现这已经慢慢变为一个箴言。我们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环境污染,物种锐减,资源耗竭等问题日益凸显,但人类所谓的知识和技术并没有解决以上这些问题,人类正遭受着来自大自然的各种惩罚。面对这种现状,人类有必要找回苏格拉底自知无知的智慧,重新认识人类的有限性,恢复对自然的敬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生态危机中走出来。 所以,无论人类知识进步到何种程度,人类之所知相对于自然所隐匿的无穷奥秘都只是沧海一粟。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自知无知的谦逊态度,保有对自然敬畏,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使追求无限的精神有所安顿。可见,人类只有找回苏格拉底自知无知的智慧才能安顿自己不断躁动的精神,才能保住自己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王晓朝译.柏拉图:柏拉图全集(卷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6. 2 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