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 粮油高级保管员培训资料.doc_第1页
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 粮油高级保管员培训资料.doc_第2页
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 粮油高级保管员培训资料.doc_第3页
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 粮油高级保管员培训资料.doc_第4页
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 粮油高级保管员培训资料.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0615 am第二章 粮油保管基础知识第4节 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七、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一)储粮害虫防治技术种类储粮害虫防治应采用综合治理,不能单独依赖某一种防治方法,而要全面考虑储粮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因素,将各种防治技术有机地配合使用,尽可能地彻底消灭害虫,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储粮害虫防治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仓储管理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法规防治和生物防治等。1.仓储管理防治 仓储管理防治(也称清洁卫生防治)是整个防治工作的基本措施,是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各种可能采取的措施,改善、创造对储粮有利对害虫不利的生态环境,控制和消灭害虫发生、发展的防治措施。2.法规防治。法规防治也叫检疫防治或植物检疫。是根据国家颁布的对内对外检疫法律、法规,对国家输入、输出或省际调拨的粮食、粮食产品及其附属物进行严格检查或检验,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和就地消灭的防治方法。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害虫的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防治方法。化学杀虫剂包括储粮防护剂、熏蒸剂、空仓杀虫剂等。储粮防护剂是一类残效期比较长的以触杀作用为主的一类杀虫剂,通常将它们以与无虫的储粮混合,防止外来害虫危害,因此而得名。从药剂进入害虫体内的途径来说,主要是触杀作用和胃毒作用。目前我国批准使用的储粮防护剂有防虫磷、杀虫松、保安定、凯安保、保粮安、保粮磷等。硅藻土杀虫剂、苦皮藤素、蛇床子素。储粮熏蒸剂是以气体状态经害虫气门、呼吸系统进入虫体的。也就是说,熏蒸剂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能够以足够的气态浓度致死有害生物的化学品。在熏蒸过程中,熏蒸剂在密闭环境中要以气态并保持足够的时间才可取得好的杀虫效果,这就涉及熏蒸剂的挥发性、扩散性和钻透性(或穿透性)等性状。由于溴甲烷对地球大气层的臭氧有破坏作用,目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对溴甲烷进行全面禁用。因此,我国可用于储粮熏蒸剂仅限于磷化氢、氯化苦、敌敌畏。但不幸的是,氯化苦的杀虫效果差,敌敌畏只作为粮食表面杀虫用,所以,实际上只有磷化氢这一种比较理想的熏蒸剂。硫酰氟、甲酸乙酯。4.物理防治 就是采用物理方法防治储粮害虫。包括高、低温防治,气调防治,机械除虫和电离辐射防治等。5.生物防治 是利用害虫的天敌防治害虫的方法。储粮害虫的天敌主要包括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虫(或螨类)、昆虫病原微生物等。习惯上也把利用昆虫的习性、昆虫激素和信息素、植物源杀虫剂等也归为广义的生物防治。(二)应用情况1.仓储管理防治 预防储粮害虫传播是仓储管理防治的技术基础。害虫是防治的对象,在防治中需要了解害虫的种类、栖息部位、生活习性、生理状态及害虫的抗药性等,以便确定合适的防治技术,确定用药药剂和剂量,选择有利的防治时机和适当的施药方法。其中防止害虫的传播和感染储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意义更大。粮仓装粮前应进行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的彻底清扫。对仓储用具及包装器材,用“剔、刮、敲、打、洗刷、暴晒”等方法进行清理,对剔刮过的缝隙、洞孔全部用沥青、桐油石灰、猪血石灰等进行细致嵌补,嵌补时要做到直缝横嵌,横缝直嵌,嵌缝后用熟石灰粉刷,做到“仓内面面光,仓外三(杂草、垃圾、污水)不留”。彻底消除仓库内隐藏的害虫,使储粮害虫没有生长发育、繁殖的环境和传播感染的条件。仓库、加工厂、供应站由于清仓消毒不彻底,留有害虫,进无虫粮仓后,就继续繁殖蔓延;感染害虫的粮食和副产品,在调运和保管时,造成害虫的传播和蔓延;有虫粮中筛下的害虫、尘灰,未及时销毁,造成害虫继续蔓延;运输机具、包装用具感染了害虫,未及时清除,也会造成虫子的传播;在国内外粮食流通环节中,由于检疫不严或处理不及时、不彻底,也会造成害虫传播,工作人员传播。2.法规防治 法规防治也叫检疫防治或植物检疫。是根据国家颁布的对内对外检疫法律、法规,对国家输入、输出或省际调拨的粮食、粮食产品及其附属物进行严格检查或检验,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和就地消灭的防治方法。199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把植物检疫对象改称为进境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其含义为危害植物、植物产品的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类病毒、线虫等植物病原体,昆虫等害虫和有害杂草。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1992)列出与储粮有关的一类危险性害虫有菜豆象和谷斑皮蠹;二类危险性害虫有鹰嘴豆象、灰豆象、大谷(长)蠹和巴西豆象。国家植物检疫部门对两类名单病虫的检疫处理上也有相应的区别对待。例如,对一类检疫性病虫的处理要严格些,原则上应在入境口岸进行检疫处理(或经特殊批准才能到口岸以外的指定地点进行检疫处理),甚至销毁、退货等处理。与一类检疫性病虫相比,对二类检疫性病虫的处理政策相对要宽些,例如,尽量要通过检疫处理(除害处理、控制使用等方式)来达到符合进口检疫要求3.化学防治 储粮化学药剂是在储粮的特定要求条件下,适合于防治危害储粮(包括食品及副产品),及其它仓厂建筑、设备的害虫、螨类、鼠类和有害微生物的化学药剂,其中包括用于防治储粮害虫、霉菌及储粮降尘的食品添加剂。它们必须经过国家农药登记可以在储粮上应用的用于防治储粮有害生物的药剂。(1)化学防治的特点化学防治是害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化学防治有以下特点:杀虫效果比较彻底。化学防治较物理防治等其他防治措施来说对害虫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尤其是在种群密度较大时,“大兵团作战”采用熏蒸杀虫,毒气无孔不入效果更加明显,并且能够杀死堆放在储粮中、下部位的害虫,对于粮食还可以杀死粮粒内的害虫。杀虫作用迅速。采用化学药剂处理生虫的储粮,杀虫速度很快,通常214天即可全部杀死处理环境中的害虫。施药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化学药剂在施药过程中一般操作方法都比较简便,省工省力,也不需要大型的机械设备和仪器,特别是熏蒸剂,不移动储粮即可较好地杀死害虫。采用化学防治处理储粮中的害虫,比其它防治方法省工、省时、劳动强度低,总体处理费用也较低。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可根据气候条件和处理对象的不同,灵活运用不同的药剂和剂型,采用相应的施药方法。由于化学防治具有上述显著的优点,所以,目前化学防治仍是国内外防治储粮害虫的一种主要方法。化学防治不足之处。储粮害虫防治中所用到的化学药剂都是毒剂,对人及其他动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若施药员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常会发生中毒事故。化学防治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2)储粮害虫防治常用杀虫剂在使用杀虫剂时,需要充分了解杀虫剂的理化性状、杀虫机理、使用方法以及对被作用对象的影响,还要了解杀虫剂对高等动物的毒性、防毒措施和中毒后的急救方法等,以便安全、有效地使用杀虫剂。敌百虫。该药剂主要用于空仓、加工厂、器材、运输工具及储粮周边环境的杀虫和防虫。敌百虫具有强烈的胃毒作用和较弱的触杀作用,对鳞翅目、鞘翅目害虫最有效。敌百虫属于低毒类农药。敌敌畏。该药剂主要用于空仓、加工厂、器材、运输工具及储粮周边环境的杀虫和防虫。敌敌畏以熏蒸作用为主,但也有很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敌敌畏对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某些害虫的触杀毒力比敌百虫大7倍多,特别是对鞘翅目、鳞翅目害虫有极强的击倒力。敌敌畏的毒效特点是杀虫范围广、作用迅速、击倒力强、无残毒;缺点是残效期短。敌敌畏杀虫作用的大小与当时温度条件有直接关系,气温高时杀虫效果好,对常见的储粮害虫都有显著的效果。属中毒类农药。防虫磷。防虫磷是原药纯度达到97%(化学分析法)的优质马拉硫磷,为了避免将纯度较低的农用马拉硫磷误用于储粮,特将其商品名称改称为防虫磷。防虫磷是世界上第一个普遍作为储粮防护剂在储粮上应用的有机合成杀虫剂,也可用于空仓、加工厂、器材、运输工具及储粮周边环境的杀虫和防虫。国外自1961年开始应用,我国于1981年开始全面推广使用。由于防虫磷使用安全,价格低廉,迄今仍广泛应用于储粮害虫的防治。防虫磷是一种高效,广谱性杀虫剂,储粮害虫接触该杀虫剂后一般12天即死亡,但由于药剂主要附着在粮粒表面,故对潜伏在粮粒内部的钻蛀性害虫的卵、幼虫和蛹无杀伤作用。不同虫种、虫期、虫口密度、粮种、粮食水分、温度以及用药量等因素对药效均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在使用时要根据不同的地区,粮情、储存期限和粮种等因素决定用药量。属低毒类杀虫剂。杀虫松。杀虫松是用作储粮保护剂的优质杀螟松,原药的纯度为93%(气相色谱分析法),也可用于空仓、加工厂、器材、运输工具及储粮周边环境的杀虫和防虫。我国于1992年在储粮中推广应用。为了避免将纯度较低的农用杀螟松误用于储粮,特将优质杀螟松的商品名称改为杀虫松。其商品剂型为65%杀虫松乳油。杀虫松是一种广谱性杀虫剂,其药效优于防虫磷。杀虫松属低毒类杀虫剂。凯安保。凯安保是用于防治储粮害虫的一种溴氰菊酯商品剂型,是由溴氰菊酯加增效醚(胡椒基丁醚)配制而成的储量防护剂,也可用于空仓、加工厂、器材、运输工具及储粮周边环境的杀虫和防虫。我国于1992年在储粮中推广应用。凯安保乳油的主要成分及含量是:溴氰菊酯2.5%、增效醚25%,其余为乳化剂和溶剂。凯安保属中等毒性杀虫剂。凯安保是一种高效、击倒力强、防护期长、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的广谱性杀虫剂。对多种储粮害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粮食基本无虫时,有效防护期一般可达12个月。凯安保对谷蠹的防治有特效。虽然凯安保对高等动物毒性较高,但其杀虫活性更强,实际用量很低,在高等动物体内很快降解,并排出体外,24小时排出4292%,无积累作用,所以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保安定。保安定是甲基嘧啶硫磷的商品名。英国捷利康公司曾以“安得利”为商品名在我国农业部正式登记,1996年又改名为“保安定”,同年在我国作为储粮防护剂推广使用,也可用于空仓、加工厂、器材、运输工具及储粮周边环境的杀虫和防虫。甲基嘧啶硫磷属于低毒类杀虫剂。甲基嘧啶硫磷是一种高效、广谱、药效期长的杀虫剂。对大多数储粮害虫具有较强的防治作用,其杀虫效果明显好于防虫磷和敌敌畏,也优于杀虫松。甲基嘧啶硫磷的残效期较长,在30和相对湿度50%条件下,药效可达315490天。甲基嘧啶硫磷对螨类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故又称其为“虫螨磷”。甲基嘧啶硫磷对嗜卷书虱的毒力是防虫磷的2.8倍。磷化氢。磷化氢是目前世界上防治仓库害虫的一种高效熏蒸剂。被称为当代“王牌”熏蒸剂,也是我国储粮仓库目前常用的主要杀虫剂之一。磷化氢是由磷化铝、磷化钙和磷化锌经过不同的化学反应途径产生的。磷化铝和磷化钙是利用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产生磷化氢,而磷化锌是与酸或碱溶液反应产生磷化氢。由磷化铝产生磷化氢的方法,施药安全简便,杀虫广谱药效高,残留量极低,用药量少,生产成本低,所以,在我国的使用范围最广。各种磷化物的初期反应速度都比较快,能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混有双膦的磷化氢气体,如扩散不及时,就可能发生燃爆现象。磷化氢是剧毒气体,对高等动物的毒性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抑制神经系统,刺激肺部引起肺水肿和使心脏扩大。其中以神经系统受害最早最严重。磷化氢主要是由呼吸道吸入中毒,不能通过皮肤进行吸收。吸入磷化氢气体或误服或吸入磷化物粉末亦可引起中毒。如长期和低浓度的磷化氢接触可引起慢性中毒。人接触不同浓度磷化氢毒气引起中毒情况如表232。表232 磷化氢对人的毒性影响空气中磷化氢浓度影 响(mg/m3)(ppm)27002000立即致命500830400600人在毒气中3060分钟死亡400590290430人在毒气中1小时有生命危险140270100200人在毒气中3060分钟有严重影响9.77人在毒气中数小时后有严重影响75人在毒气中6小时有中毒症状磷化氢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最高为( )。 0.3mg/m3。保粮安。保粮安是防虫磷与凯安保合剂的商品名,全称为70%保粮安乳油,它是指防虫磷加溴氰菊酯有效成分含量为70%。保粮安主要是针对防虫磷和溴氰菊酯这2种不同药剂对害虫的效果不同而进行的,混用后能充分发挥两种药剂长处,弥补不足,可显著地提高药效,并减少药剂用量,降低使用成本。现有70%保粮安乳油以及6%颗粒剂2种工业剂型。1992年商业部发文推广保粮安。它是在防虫磷中加入一定量溴氰菊酯配制而成,因此增强了对谷蠹的防治效果。保粮安中溴氰菊酯对谷蠹药效佳,对锈赤扁谷盗、烟草甲、麦蛾、绿豆象、粉斑螟、锯谷盗、谷斑皮蠹和赤拟谷盗也较好,但对玉米象、杂拟谷盗药效较差。保粮磷。保粮磷属不同中杀虫剂的混合剂型,它是1.01%保粮磷微胶囊粉剂,其中杀虫松1%、溴氰菊酯0.01%。杀虫松和溴氰菊酯经微胶囊化处理后与填充剂混合而成。保粮磷主要作为小麦、玉米、稻谷等原粮及种子粮的防护,严禁用于大米、面粉等成品粮。1997年国家粮食局储运管理司发文推广应用保粮磷。它是杀虫松与溴氰菊酯合剂,制成微胶囊粉剂,除具有杀虫松与溴氰菊酯二者杀虫谱外,还能延长残效期。保粮磷是粉剂,除国库使用外,还大量用于农户储粮,按12 500比例拌粮。硅藻土杀虫剂。硅藻土杀虫剂(diatomaceous earths,简称DE)属惰性粉杀虫剂范畴,它来源于硅藻土矿,其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硅藻土是一种地质沉积物,它是于由许多大约2000万年前生活在海中或水中的含硅的单细胞生物即硅藻和少量的其他浮游生物遗骸沉积在海底或淡水湖泊底所形的化石。经挖掘、碾碎和研磨而得到白或灰白色的很细硅藻土粉末,在储粮上应用的硅藻土杀虫剂(包括惰性粉杀虫剂)的原料一般要求食品级,以防应用时对储粮有污染。使用剂型为80硅藻土杀虫剂粉剂,容重一般小于300g/L,含80%以上无定形硅,颗粒大小均匀,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昆虫体表粗糙,当储粮害虫(昆虫和螨)在用硅藻土处理过的粮堆中爬行时,害虫体表很容易粘附硅藻土颗粒,这些颗粒对害虫的角质层有擦伤作用,并能吸附害虫体表的蜡层和护蜡层的类酯化合物(其对保持昆虫或螨类体内的水分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昆虫或螨类就失去了对体内水分蒸发的控制能力,最终因脱水而死亡。按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硅藻土杀虫剂属低毒或微毒杀虫剂。对兔眼睛有轻微刺激,对皮肤无刺激。无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甲基毒死蜱。甲基毒死蜱(chlorpyrifosmethyl)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它是一种白色结晶,具有轻微的硫醇味,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在25时溶解度为4mg/L。在一般储藏条件下,甲基毒死蜱的稳定性好。甲基毒死蜱对玉米象、杂拟谷盗和谷蠹的防治效果均优于防虫磷。它也可开发为粮食防护剂或用于空仓杀虫剂,尚未在我国登记应用。(3)害虫种类及发育状况与药效的关系在储粮害虫防治中,往往因为害虫的虫种、虫态和生理状况的差异,导致在同样的条件下防治效果出现不一致。因此,了解害虫对药剂的反应,对于正确选用杀虫剂,确定使用剂量,以及掌握防治时机是十分必要的。害虫的种类和密度与药效的关系。储粮害虫种类较多,但由于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理机能、接受药剂的方式和程度等方面各不相同,对药剂的反应也大不一样。某些害虫对某种杀虫剂表现出天然的耐药力,甚至同一种害虫对不同的杀虫剂也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如皮蠹科幼虫因体躯上着生有长而密的刚毛,能保护体躯不与药剂接触,对触杀剂就有较强的耐药力;赤拟谷盗、长角扁谷盗对防虫磷的耐药力较强;而锯谷盗对防虫磷、敌敌畏的耐药力则较弱;谷蠹对防虫磷等有机磷杀虫剂都具有较强的耐药力,但却对溴氰菊酯很敏感;书虱对溴氰菊酯的耐药力较强,而对敌敌畏较敏感。这种虫种间的差异对防护剂非常明显。这是由防护剂的杀虫谱所决定的。不同虫种对熏蒸剂的反应也各不相同。锈赤扁谷盗对磷化氢的耐药力比长角扁谷盗和土耳其扁谷盗要强。对粮食防护剂而言,施药前粮食中的害虫密度主要对防护剂药效产生影响。原始害虫密度大,防护期短,防护效果差,反之,防护效果好。据试验,无虫粮施用凯安保0.25、0.50、0.75ppm三种剂量,有效防护期均达12个月以上,储粮原始害虫密度为7头/kg时,用0.75ppm剂量,有效防护期仅4个月。因此,施用防护剂时要求储粮原始害虫密度不超过2头/kg。不同的虫期(态)与药效的关系。同一种害虫在不同的发育阶段,由于具有不同的生命活动特征,对杀虫剂的忍耐力也有很大差别。一般卵的耐药力最强,其次是蛹,幼虫和成虫的耐药力较差。甚至同一虫期的不同虫龄耐药力也不一样(图251)。据试验,玉米象的蛹对磷化氢的耐药力大于成虫4.84倍,大于幼虫1.96倍;赤拟谷盗的卵对磷化氢的耐药力是成虫的10.88倍,幼虫的20.2倍。害虫的不同虫态对杀虫剂耐药力的这种差异,对熏蒸剂来说,主要表现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呼吸率的大小上,而对防护剂来说,则主要表现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活动状况方面。在储粮害虫防治中,施药剂量应以能够杀死耐药力最强的虫种、虫期为准,也可以针对耐药力较弱的虫期和虫龄,选择适当时机或施药方法开展防治。耐药力发育阶段与时期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 图251 不同虫态的耐药力 (4)环境条件与药效的关系(曹阳01058523665,)环境条件与熏蒸剂药效的关系密闭程度和密闭时间。气密性(密闭)是熏蒸杀虫的必要条件。因为在熏蒸期间,毒气分子扩散运动的结果总是要占据最大的空间,如果仓房密闭不严,存在微小缝隙,毒气分子就能通过这些缝隙外逸,使仓内毒气浓度降低,影响杀虫效果。实际上,目前大多数的仓房密闭性能达不到要求,粮食仓库的条件要优于其他行业的仓库,墙体、门窗、仓顶存在漏气现象。在风力作用下,仓房迎风面和背风面存在着气压差,使毒气从背风面向外渗漏,风力越大,密闭性能越差,渗漏越严重。风力的影响是造成毒气损失和导致熏蒸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仓房或粮堆的密闭性能,避免在大风天气熏蒸,有利于保持毒气有效浓度,提高熏蒸杀虫效果。熏蒸施药后,密闭环境中毒气浓度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见图252。第一阶段为产生毒气阶段,一般在投药后的几分钟到几小时以至数天;第二阶段为毒气衰减阶段,一般为几小时或数天以至数十天;第三阶段为放气阶段,一般为几小时或数天。各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熏蒸剂的种类、仓房密闭程度及施药方法等。图2-52 毒气浓度的变化过程熏蒸杀虫效果与密闭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密闭时间的长短又与毒气浓度的高低有关。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杀死某种害虫所需的密闭时间与毒气浓度之间成反比关系,二者的乘积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CT积。磷化氢并不完全符合CT积规律。也就是说,当高浓度短时间和低浓度长时间的CT积相同时,前者的杀虫效果要差的多,提高磷化氢浓度减少熏蒸时间,杀虫所需的CT积值明显增加。储粮对熏蒸剂的吸附性。在熏蒸环境中,储粮颗粒表面对熏蒸剂都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若这些粮种的吸附能力强,毒气在扩散和渗透过程中,首先被大量吸附,使粮仓空间和粮堆孔隙内的毒气浓度相对降低,难以达到致死浓度,从而影响药效。温度对吸附性的影响。温度与物理吸附成反比,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储粮对毒气分子的吸附量增大,分布到粮堆内的毒气浓度就降低,熏蒸效果也就较差;反之,环境温度高,熏蒸效果则较好。故在温度较低时,应适当增大用药剂量。储粮含水量的影响。对储粮而言,粮食对毒气的吸附还与粮种及其含水量的大小有关。粮食的含水量越大,对毒气的吸附率也就越大。如在266,磷化氢浓度为12mg/l条件下,当玉米水分为9%和15%时,对磷化氢的吸附率分别为9%和23%;在22,磷化氢浓度为0.5mg/l条件下,小麦水分由9%增至16%时,其对磷化氢的吸附率从44.1%增至84.9%;但是,稻谷水分对磷化氢的吸附影响不大。而且高水分粮对毒气吸附后还不易解吸,甚至一些水溶性熏蒸剂还能渗入粮粒造成药害。因此,在熏蒸时,应注意不同粮种的含水量对吸附性的影响。储粮种类和杂质的影响。储粮的种类不同,其形状大小、表面状态、内部结构也不同,对毒气的吸附能力差异很大。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稻谷吸附磷化氢的数量比小麦大1倍(表233)。因此在粮食熏蒸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粮种的吸附性,选择适当的用药量,确保粮堆内有足够毒气浓度。表233各种粮食对磷化氢的吸附量(%)粮食种类磷化氢的吸附量(%)粮食种类磷化氢的吸附量(%)高粱89.0小米33.8花生85.1豌豆31.2籼稻82.8大米28.2芸豆80.7面粉28.6糯稻79.3油菜籽25.8芝麻68.4红豆19.2谷子65.1黄豆13.8玉米50.1绿豆12.1小麦41.4蚕豆11.0测试条件:30,21天,0.5g/m3(PH3),50%装载率。粮食中的杂质,尤其是尘土杂质对毒气的吸附量也很大。据试验,粮食杂质含量超过6%,磷化氢熏蒸米象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这是粮堆内杂质集中区害虫难以彻底杀死的主要原因。储粮堆高的影响。储粮粮堆过高时,在粮堆表面施药后,毒气首先被上层储粮所吸附,粮堆下层的浓度较低,影响杀虫效果。因此,采用探管施药或埋藏施药有助于增大粮堆下层的毒气浓度,在相同条件下,还能增大熏蒸的CT积,提高杀虫效果。此外,有些熏蒸剂与储粮之间易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化学吸附,这种吸附类型虽然对有效浓度影响不大,但易造成持久残留,使储粮受到污染。温度对药效的影响。在环境各因子中,温度是影响药效的最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温度高有利于提高熏蒸杀虫效果。因为环境温度较高时,一方面能改善熏蒸剂的理化性质,也能减少储粮对毒气分子的吸附量,另一方面还可以加速害虫的生理代谢活动,增大害虫的呼吸率,使之吸入的毒气增多,达到致死剂量。据上海市粮科所用磷化氢室内熏蒸赤拟谷盗48小时的试验:当温度由20升高至25时,致死浓度则由0.058mg/l降低至0.027mg/l,下降了一半。湿度对药效的影响。湿度对熏蒸杀虫效果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相对湿度较大时,害虫的生长、发育等生理活动旺盛,呼吸率较高,吸入毒气量增加,中毒死亡的速度较快,这对发挥药效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当相对湿度较大时毒气易被储藏物品吸附,影响毒气的扩散和渗透,从而降低药效,同时,相对湿度大,还容易促使一些药剂分解,甚至造成药害。如磷化铝在高湿下快速分解产生自燃等。因此,在熏蒸杀虫时,应根据各种药剂的性能全面考虑,一般情况下,对高水分储粮、阴雨天及相对湿度较大时,不宜进行熏蒸杀虫。环境条件与防护剂药效的关系温度。环境温度对防护剂的影响十分明显。温度高,会加速防护剂的分解,缩短防护期。一般来说,粮温每升高10,防虫磷的分解速度加快1.52倍;粮温每降低8,杀虫松的半衰期延长一倍。一般粮温若超过32,防护剂的药效明显变差。如用10ppm剂量的防虫磷处理小麦,在25条件下储藏168天,对玉米象还保持84.5%的防治率,在40条件下,死亡率降至15.7%,失去杀虫作用。但是,温度对于一些半衰期长的防护剂,如甲基嘧啶磷、溴氰菊酯等影响较小。湿度。粮食水分对多数防护剂具有明显的影响。粮食水分较高时,特别是超过临界水分时,防护剂易分解失效(表234)。一般防虫磷的临界水分为14%。表234 二种防护剂在不同水分小麦中经118天对玉米象残效比较(死亡率)药剂剂量(ppm)小麦水分(%)121416防虫磷1010022.92.5杀虫松10099.296.8(5)储粮害虫抗药性与药效的关系害虫抗药性的概念。害虫的抗药性:是指在同一地区连续使用某种药剂,使害虫对该药剂抵抗能力明显增强的现象。害虫产生抗药性后,再用同种药剂和同样的剂量防治害虫,就不能取得原来的防治效果,而且会使害虫的抗药性进一步增强。对于首次接触杀虫剂,反应敏感的害虫种群,称为敏感种群。而对杀虫剂抵抗力强的种群,称为抗性种群。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最初是在药剂的选择作用下,对药剂敏感性强的害虫个体死亡,带有抗性基因的敏感性弱的个体生存下来,繁衍形成种群,然后该种群在同一种药剂的多次选择过程中,经过一个适应和变异阶段,最后形成抗性种群。这个过程一般需经1020代的选择才能明显表现出来。害虫抗药性形成过程可以用图2-53表示。一系列的连续世代抗药性较强的个体所构成的种群杀虫剂杀虫剂敏感种群抗性种群 图2-53 害虫抗药性形成过程抗性系数(Rf):一种害虫对某种药剂是否产生抗性是通过测定品系和敏感品系的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的比值来确定的,这个比值称为抗性比值或抗性系数(Rf)。测定品系的LD50敏感品系的LD50抗性系数 = 由此可见,抗性系数越大,害虫的抗药性就越强。实践证明,在一个地区连续若干年使用某种杀虫剂后,都会发现有一些害虫对药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国际上50年代末开始使用防虫磷,几十年来,一些害虫对防虫磷普遍产生了抗药性,为此,一些国家不得不停止使用防虫磷。如美国、澳大利亚、英国都巳用其他防护剂代替或暂停使用防虫磷。我国在80年代初才开始推广应用防虫磷,到1989年在浙江地区,就发现有玉米象、谷蠹和赤拟谷盗均有抗药性存在,其中赤拟谷盗抗药性最严重,谷蠹次之。我国使用磷化氢巳有近40年历史,目前,仍作为主要熏蒸剂作用。据国内1995年的报导,米象、谷蠹、锈赤扁谷盗、长角扁谷盗四种害虫对磷化氢已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抗性品系为考察样品的5599%。延缓害虫产生抗性的途径。害虫的抗药性是杀虫剂连续选择的结果。而储粮害虫防治中所用的杀虫剂种类较少,熏蒸剂更是品种单一,因此,储粮害虫抗药性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提高对害虫抗药性的认识,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也是可以延缓抗性的发生和发展的。主要途径如下:开展综合防治。认真贯彻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努力改善仓储条件,提高储粮入库质量,搞好清洁卫生,防止害虫的发生。适时采用多种防治方法相互配合,尽量做到不用药或少用药,是延缓害虫抗性发生的前提。提高防冶质量。改善施药环境,选择合理的施药方法、剂量和剂型,力争一次熏蒸彻底杀死储粮内的所有的虫种、虫态,不留活虫,这是防止害虫产生抗性的基础。轮换使用或改用杀虫剂。针对害虫抗药性发展的现状,可选用不同类型的杀虫剂,有计划地定期轮换使用。对已经形成抗性的害虫,可改用新的杀虫剂进行防治。4.物理防治(1)气调防治气调防治可归纳为2大类:一类为自然气调,即利用储粮中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改变仓内的气体成分,达到杀虫或控制害虫的目的。第二类是人工气调,即用脱氧剂或向仓内充入二氧化碳或氮气的方法改变仓内气体组分。气调防治的关键是储粮仓房气密性程度。气调库内充二氧化碳开始时的浓度一般要求为70%,以后的浓度应维持在35%以上。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在静止状态下沉积在仓房的底部,需要进行间歇环流,否则会造成坏粮。因为粮食本身也有生命,也需要进行呼吸,在无氧条件下会发生无氧酵解产生乙醇,使粮食劣变。近年来我国已经建成6个大型的二氧化碳气调储备粮库,正在开展充氮或低氧防治新技术的研究工作,这些将为气调防治技术应用奠定基础。低氧防治害虫参数:2%氧含量以下,维持15天以上;低氧抑制害虫:氧含量5%-10%,维持2个月以上。(2)高、低温防治高温杀虫。高温杀虫法包括日光暴晒和烘干杀虫。日光暴晒虽然可节约能源,但出粮入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机械设备,而且杀虫也不一定彻底,因此,不适合用于处理大宗粮。过去,有人主张将小麦热处理后趁热入仓,这种方法虽然能起到杀虫作用,但也加速了小麦的陈化,因此,一般不宜在大型粮堆中采用。烘干法杀虫即用烘干机结合降水进行杀虫。储粮害虫在此高温下会立刻死亡。但采用此法只能处理原粮,不能处理成品粮,处理种子粮时也要慎重。烘干过程中既要考虑杀虫对温度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对粮食品质的影响。低温防虫和低温杀虫。该方法是根据低温对储粮害虫的影响进行防虫和杀虫的。一般来说,粮食的温度在15以下时,储粮害虫都基本上处于不活动状态,即使仓内有少量害虫也不会造成什么危害;粮温在1520之间,害虫的发育、生长和繁殖速度都很慢,其危害程度也较低。但在低温下,也有些害虫会聚集在一起,形成局部范围的粮食发热,给储粮带来隐患,如米象。低温杀虫的效果取决于低温的程度、在低温下所暴露的时间和温度变化的急剧程度。据报道,锯谷盗、烟草甲、粉斑螟在-10条件下需要79h才能死亡,而在-20条件下只需要数分钟即可死亡。若害虫长时间处于较低的温度下亦可死亡,如米象的非成虫期,在1.6条件下经2周或在4.7经3周即可死亡。在非致死低温下,虽不能完全杀死害虫,但可控制害虫种群的增长。不同种类的储粮害虫对控制种群所需温度的差异较大,表2-35中列出控制几种常见储粮害虫种群增长所需的最低温度。表235 控制储粮害虫种群增长所需的低温虫种温度()虫种温度()虫种温度()地中海螟10谷蠹23杂拟谷盗21麦蛾16锯谷盗20阔角谷盗16粉斑螟17大眼锯谷盗20四纹豆象22印度谷蛾18长角扁谷盗22谷斑皮蠹24谷象15锈赤扁谷盗23粗足粉螨7米象17赤拟谷盗22(3)电离辐射防治我国利用电离辐射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始于1950年代末,于1970年代达到研究高峰。先后对粮食、农产品、动物饲料、图书档案及工艺品进行了杀虫和灭菌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发现对被处理的储粮品质没有不良影响。经过40多年世界性的研究证明,电离辐射保藏食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近年来国内外对辐照食品的研究和应用步伐明显加快。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批准照射食品供人食用的国家,其次是加拿大,第三是美国,但荷兰后来居上,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批准辐照食品投放市场。电离辐射杀虫可采用的辐射能有X射线、射线和电子束。从对赤拟谷盗的辐射试验结果看,3种射线都有很好的致死效果,差异并不大。但在储粮害虫的电离辐射杀虫中较常用的是射线,因为射线的穿透能力在3种射线中最强,而且射线也容易从同位素60Co中获得,还可以将其制成固定式或移动式的辐射源装置,便于操作使用。近年来,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电子束防治储粮害虫的技术在国外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今年来我国已经开展一些利用生电子束防治储粮害虫的技术研究。储粮害虫不同的虫种和虫期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蛾类比甲虫的抵抗能力更强。同一虫种中蛹和成虫的抵抗力要比卵和幼虫强,如致死99.9的赤拟谷盗卵、幼虫、蛹和成虫的辐照剂量分别为:109、105、250和215Gy。2001年我国对绿豆、豌豆、蚕豆、大豆等豆类产品和包装大米、面粉、小米等谷类产品的辐照杀虫已制定了国家标准(GB/T18525.12001和GB/T18525.12001)。(4)机械除虫应用风车、风扬、筛子等进行除虫的办法都属于机械除虫。风车和风扬是利用粮食和害虫的重度不同将粮食和害虫分离开,害虫的重度小于粮食的密度,处理时常比粮食漂移得远,然后就可以将害虫清理掉。筛子除虫是利用害虫的个体比粮粒小,带虫的粮食通过筛面时,害虫就从筛眼中掉到筛下。5.生物防治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对绿色食物的需求,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根据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杂草,有益于保护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这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明显的社会效益,能减轻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生物防治将是21世纪的主要防治方法。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有:(1)利用植物本身的抗虫性,选育抗虫性、耐储性好的粮食品种进行储藏,可明显减少储存期间储粮害虫的危害。(2)以虫治虫。就是以有益的昆虫或其他无脊椎动物控制有害的昆虫,它包括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2大类。储粮昆虫中常见的捕食性昆虫有日本大蠼螋、肥蠼螋的成虫与若虫,双环裂蝽、黑色食虫蝽,黄色食虫蝽的成虫与若虫,窗虻科的幼虫,步甲科昆虫的一些成虫与幼虫、隐翅虫科的一些成虫与幼虫,扁甲科的一些成虫和幼虫(但它对储粮的危害也很大)等,另外还有蜘蛛、捕食性螨、拟蝎等。常见的寄生性昆虫有米象小蜂、麦蛾茧蜂(寄生于麦蛾等蛾类的卵)等。例如赤眼蜂可寄生于麦蛾等蛾类的卵;米象小蜂可寄生于象甲科象虫属储粮害虫的卵;麦蛾茧蜂可寄生麦蛾、印度谷螟、粉斑螟、地中海粉螟、一点谷螟等多种储粮蛾类害虫的幼虫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