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回归课本专项检测卷.doc_第1页
2013高三回归课本专项检测卷.doc_第2页
2013高三回归课本专项检测卷.doc_第3页
2013高三回归课本专项检测卷.doc_第4页
2013高三回归课本专项检测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高三语文回归课本专项检测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问难/受灾难民 调停/调兵遣将 应届/应接不暇B辟邪/开天辟地 露脸/风餐露宿 着急/不着边际C龋齿/踽踽独行 缜密/瞋目而视 心扉/蜚短流长D迥别/炯炯有神 菱角/棱角分明 缘分/不容置喙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经百年风雨或战争硝烟,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B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氮元素,如果添加到奶粉中,就可以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检测数值,这是许多不良厂家用以牟取暴利的罪魁祸首。C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进一步拉大了世界贫富的距离,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严重衰退,贫困人口数量不断攀升。D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学术领域的“家”。(不超过30个字)(4分)一户人家,是一个有组织的人群单位,是伦理、政治与经济的合一。推而广之,在学术领域的“家”,其代表人物必须有系统的独特见解,像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就有这样的特点,他们有自己的言论主张,同时又博得一定数量的人群赞同,在当世及后世产生影响。司马迁要“成一家之言”,就是要独立成“家”,自立为“言”。学术领域的“家”指: 。4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5分)提示:图中要素为老鼠、玻璃罐、钞票这幅漫画形象地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语在黥布语中。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急,不敢见君。”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背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于诸吕至深,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吏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平原君曰:“我死祝绝,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史记卷九十七)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平原君非之 非:反对B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 知:结交、交好C何乃贺我乎 乃:竟然D君诚厚送丧 诚:真诚的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的一组是(3分)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狱急,不敢见君 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 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A B. C. 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平原君早先做过淮南王黥布的丞相,因为淮南王犯罪而受牵连被罢官。又因为曾劝阻、未参与黥布谋反,最后得以免除刑杀。B平原君原本不接见辟阳侯,后来平原君母亲去世,辟阳侯听从陆生的话丰厚地送给丧礼,最后平原君就成为了辟阳侯的门客。C平原君为人善辩,有口才。当辟阳侯被囚禁时,平原君求见孝惠帝的宠臣闳籍孺并凭借自己的善辩说服闳籍孺向皇上进言,辟阳侯最终得以释放。D平原君当辟阳侯的门客时,与陆生出谋划策使辟阳侯在大臣们诛杀吕氏家族时得以保全。最后淮南王杀死了辟阳侯,平原君为了祸不及他人而割脖子自杀。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3分)译文: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4分)译文: 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背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3分)译文: 三、诗歌鉴赏(10分)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苏 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注:子规:杜鹃鸟;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从所积累的古诗词名句中(课内外不限),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诗句来,写在下面。(2分) 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说说这三幅画面景象有何特点及其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门前流水尚能西”。(4分) 四、名句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_ 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白头搔更短, _ _。(杜甫春望)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钉头磷磷, 。(杜牧阿房宫赋)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郦道元三峡)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114题。把栏杆拍遍梁衡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虽然杜甫也写过:“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军旅诗人王昌龄也写过:“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但这些都是旁观式的想象、抒发和描述,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谁能懂得他这个游子,实际上是亡国浪子的悲愤之心呢?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我曾专门到南京寻找过这个辛公拍栏杆处,但人去楼毁,早已了无痕迹,唯有江水悠 悠,似词人的长叹,东流不息。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本来有碗饭吃便不该再多事,可是那颗炽热的爱国心烧得他浑身发热。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他任湖南安抚使,这本是一个地方行政长官,他却在任上创办了一支2500人的“飞虎军”,铁甲烈马,威风凛凛,雄镇江南。建军之初,造营房,恰逢连日阴雨,无法烧制屋瓦。他就令长沙市民,每户送瓦20片,立付现银,两日内便全部筹足。其施政的干练作风可见一斑。后来他到福建任地方官,又在那里招兵买马。闽南与漠北相隔何远,但还是隔不断他的忧民情、复国志。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在词中到处用典,甚至被后人讥为“掉书袋”。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文章有删改)11“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答: 12文章第五段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答: 13纵观全文,作者认为辛弃疾的词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答: 14文章题目是“把栏杆拍遍”,文中也多次写到拍栏杆,请探究“拍栏杆”的深刻意蕴。(4分)答: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德】康德有两种伟大的事物,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著地思考它们,我们心中就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我无需苦苦搜寻它们,无需费心揣度它们,我盯住它们,就在我的眼前;我的生存意识与它们亲密无间、直接相联。前一种事物,就从这个地点开始,就从我在身外的感性世界中所占领的这个位置开始,把我在其中的联系向外扩展,一直扩展到世界接世界、星系套星系的无限辽阔的天宇中,一直扩展到这些星系世界生成毁灭、再生成再毁灭、持续不断周期运行的无穷绵延的时间中。第二种事物,则从我的无形自我开始,从我的人格开始,一直把我展现到一个真正无限的世界里。只不过,这个世界唯有知性才能探索,而且我发现,我和这个世界并不是处在一种纯粹偶然的联系中,而是处在一种普遍的、必然的联系中,正像我和那一切有形世界的联系一样。可是,景仰和敬重虽然能够激发人们从事研究,却又不能代替研究。前人对大千世界的沉思,本来始于人类感官向我们呈现的最为辉煌壮丽的景观,始于人类知性对这一广漠无际、浩渺无垠的壮丽景观殚精竭虑的探索领悟,可惜却终于占星学。道德学本来从人类天性最崇高的品质开始,这些品质的发展和培养,向人们展现了无限利用的前景,而它却终归于荒诞或迷信。其他一切拙劣的尝试也是如此,这些尝试的大部分功夫依赖于理性的运用,而理性的运用却不像双脚的运用那样,可以通过频繁的练习自行纯熟,特别是当所研究的那些品质不能直接在普通经验中呈现出来时,就更是如此了。关于理性的道德判断,我们手头就有许多例证。把这些道德判断分解为它们的基本概念,并且由于数学,很遗憾,还没有成熟到应有的程度,以致不能在此处加以应用,我们只好采用类似于化学实验那样一种进程,把也许可以从这些判断中发现的经验元素跟其中的理性元素分离开来,放到普通常识中反复试验。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两者都纯粹地呈现出来,并且明确无误地认识到每一成分能够自动完成什么,以便预防那种未经训练、仍很拙朴的判断错误,以及谨防天才的横溢。这一点重要得多,因为这种天才的放肆滥用,就像所谓点金石大师们那样,对大自然不作任何系统的研究或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