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仪器与设备实验报告格式XXXX春季.doc_第1页
现代医学仪器与设备实验报告格式XXXX春季.doc_第2页
现代医学仪器与设备实验报告格式XXXX春季.doc_第3页
现代医学仪器与设备实验报告格式XXXX春季.doc_第4页
现代医学仪器与设备实验报告格式XXXX春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医学仪器课程实验指导班级:姓名:学号:河北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2年春季实验项目一:心电测量功能模块实验一、实验的目的和任务: 1、了解并初步学会人体心电的测试功能模块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掌握QRS波群的测量方法。3、观察运动对心电的影响。4、计算公式心率= 60000 / (波形R2的X轴位置 - 波形R1的X轴位置) * 5.282) * 波形放大比率 -式 1.1Q-T间期= (波形T的X轴位置 - 波形QRS的X轴位置) * 5.282 /波形放大比率 -式 1.2P-R间期=(波形QRS的X轴位置 - 波形P的X轴位置) * 5.282 / 波形放大比率 -式 1.3QRS间期= (波形S的X轴位置 - 波形QRS的X轴位置) * 5.282 /波形放大比率 -式 1.4QTC系数= (波形T的X轴位置 - 波形QRS的X轴位置) * 5.282 / (波形R2的X轴位置 - 波形R1的X轴位置) -式 1.5 5、对保存的二进制文件读取数据的方法:(openfilename:文件名称,xdtData:数组)Open openfilename For Binary Access Read Write As #1 Get #1, 1, xdtData Close #1二、实验原理图1.1 心电测试电路原理图如图1.1所示,U19- U23组成一差分放大电路和信号切换电路,心电信号通过导联引入跟随器输入端,由于心电信号幅度小,为了减少干扰,在跟随器输入端对心电信号进行低通滤波,滤除信号中的高频部分。CD4052的功能是在不同的时刻控制不同的信号输出,U22配以阻容组成差分放大电路。在U23的输出端形成初步放大后的差动信号Vo, 该信号经过C47和R77高通滤波,再经过U24二阶低通滤波后和二次放大后,形成完整的心电采集信号XDVb,由RW6将其直流电位抬高2V左右输出,其目的是避免出现负信号,以适应模/数转换电路的需要。MAX295的作用是信号滤波。三、实验步骤图1.2 心电测试电路布局图1、测量“差分放大调整电位器”RW4的阻值,应为1.45K左右,调整方法,测量RW4两插孔间电阻,调整RW4,直至电阻达到目标值。如下图所示:图2 差分放大调整2、测量“二级放大调整电位器”RW5的阻值,应为15K左右,调整方法与RW4相同。如下图所示:图1.3 二级放大调整3、测量“基准调整电位器”RW6的阻值,1和2插孔之间的电阻应为4K左右。此电位器是为抬高直流电平所设置,当无输入信号时,电路输出直流电平应为1V-1.5V,若偏离此值,调整RW6。如下图所示:图1.4 基准调整4、将四节2号电池放入电池盒,电池盒引出线与心电测试模块下方的电池插座(J2)相连,测量电源电压值,其正电压应大于+4.5V,负电压值应小于-4.5V。否则说明电池电压不足,断开系统电源,更换电池。由于负电源是由正电源通过电路转换得到,故负电源的绝对值一般比正电源小0.5V左右,这是正常情况。5、为增强人体皮肤电信号,尤其是春、秋、冬季节,在测试前需要在导联金属部分涂擦生理盐水(或用5%的食盐兑水)或酒精,也可将盐水或酒精涂在导联所接触的皮肤表层。6、将有红色标志的夹子与导联相连接人体右手,绿色夹子与导联相连接右腿,黄色夹子与导联相连接左腿,白色夹子与导联相连接左手,此接法称为标准肢体导联,它是以两肢体间的电位差为所获取的体表心电信号,可以测三组心电信号。由程序控制模拟开关进行切换,三组信号分别是:VI=VL-VR , VII=VF-VR, VIII=VF-VL(注:VL:左手,VR:右手,VF:左腿,RL:右腿)。7、用示波器观察XDVc,应观察到类似的如下波形:图1.5 标准心电波形上、下肢体导联应良好接触,人体仰卧或静坐,手臂放置平稳,不与导体桌面或其他物体接触。8、放大成形的心电信号需要将其直流电位抬高,一般2V左右,可通过调整RW6实现。9、不同的人体心电波形会出现差异, 这是正常现象。图2.63所示的P、Q、R、S、T各个波形组成的周期为理想波形周期,在很多情况下,波形可能会缺失某个波或某个波不明显。10、由于不同的人体生理电信号差异较大,所以放大倍数有时需要调整,调整放大倍数通过调整RW5和RW6实现。调整时先断开连接插线,调整完毕后再将插线连好。11、在做心电测试实验之前,了解一下心电测试实验的基本功能是有必要的。心电测试实验分为“单组电位差(导联)测试”和“三组电位差(导联)测试”。无论是“单组电位差(导联)测试”还是“三组电位差(导联)测试”,测试数据均可保存为文件,测试数据可反复调出显示。单组电位差(导联)测试数据可作横向和纵向放大,放大倍数最大为8倍,同时可在保存后的波形上人工选定波形的特征点,如“P波的起点”、“QRS波群的起点”、“S波的末点”、“T波的末点”,在所有特征点人工标定好后,可以计算出脉率、QT间期、QTC系数、PR间期、QRSD间期等参数值。12、心电测试实验(1) 单组电位差(导联)测试。测试者将有红色标志的夹子与导联相连接人体右手,绿色标志的夹子与导联相连接右腿,黄色标志的夹子与导联相连接左腿,白色标志的夹子与导联相连接左手。不要说话、动作,选择“单组电位差(导联)测试”。在实验箱USB指示灯亮的情况下,点击“测试” 按钮,这时测试者的心电波形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如图6),测试者在认为心电波形符合时,可点击“停止”按钮,同时可对测试的心电波形保存。此处插入测得心电图片图1.6 单组电位差(导联)波形(2)三组电位差(导联)测试。测试者将有红色标志的夹子与导联相连接人体右手,绿色标志的夹子与导联相连接右腿,黄色标志的夹子与导联相连接左腿,白色标志的夹子与导联相连接左手。不要说话、动作,选择“三组电位差(导联)测试”。在实验箱USB指示灯亮的情况下,点击“测试” 按钮,这时测试者的心电波形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如图7),测试者在认为心电波形符合时,可点击“停止”按钮,同时可对测试的心电波形保存。此处插入测得心电图片图1.7 三组电位差(导联)波形13、保存心电测试波形的方法:在测试结束后(即点击“停止”按钮后,波形显示不再变化),点击菜单“文件(&File)”下的子菜单“数据保存为xdt文件(&Save)”,心电测试的波形将保存为“*.xdt”格式的文件。点击菜单“文件(&File) ”下的子菜单“数据保存为txt文件(&Conserve)”,将测试的心电波形数据保存为文本文件。14、特征点人工标定方法如下: 在波形显示区域,在特征点确定的位置点击鼠标右键,标定出各特征点。在所有特征点标定好后,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计算”,可得出脉率、QT间期、QTC系数、PR间期、QRSD间期参数值,显示如下:此处插入测得标记特征点后的计算结果图片15、实验完毕,拔除电池盒,卸下导联,除去所有连接插线。四、实验总结要求从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和实验心得上进行全面总结实验项目二 血压测量功能模块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血压测量功能模块和电子血压计的原理及实现方法。2、了解用于测量血压的压力传感器的特性。二、实验内容使用充气泵、放气阀、压力传感器、腕带等材料,经过充气和放气过程获得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通过对压力信号的识别与处理,计算出人体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数据传到PC机上显示。三、实验原理图2.1 血压测量电路原理图 图2.2 波形图1、 血压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测量范围:40 mmHg280mmHg,测量精度:静态压力3 mmHg。2、由U17/A构成的电路给传感器供电,传感器输出信号送到U17/B进行放大,RW2用于零点调整,U17/B的输出信号: XYVd=R53*(Vout+ - Vout-)/R51 + R53*VSR/ R51,它送到U17/C比较器的负端,其正端为一个积分信号,积分信号受程序发出的XY50Hz信号控制, 如图2.1所示。在每个周期的高电平期间Q8导通,积分电容C58放电,时间大约为2ms,在18 ms的低电平期间,积分电容充电波形如图2.2中的图2所示,当积分电容上的信号幅度超过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时,比较器U17/C输出翻转(图2.2中的图3), 再经过Q9的反相, 最后输出一串频率为50Hz的占空比变化的波形给单片机(图2.2中的图4), 其高电平的宽度取决于U17/C的翻转时间,亦取决于压力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幅度。 检测原理:开始充气加压到180mmHg ( 24Kpa ),然后放气,压力降低P(根据一次血压检测占用时间确定),保持采集一个以上脉跳的值,取其峰值P和当前压力值Pc。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压力降低到50mmHg以下。在峰值P中找出最大值Pmax,Pmax对应的压力值Pc就是平均动脉压Pm,然后根据经验公式Pi = Pmaxk计算出Pi,k为经验系数,k =0(mv), -式 2.82) 当Vin=0(mv), -式 2.93、人在吹吸气过程中,通过传感器获得与气流信号相对应的电压信号。电压信号经过电压跟随器U28以后进入放大电路,作为传感器与放大电路之间的缓冲与阻抗匹配。电压跟随器的突出优点是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和较低的输出阻抗。U29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 U29/A第一级输出为:FVa=(RW7/R83)(VIN+ - VIN-); -式 2.10U29/B第二级输出为: FVb= FVa(1+RW8/R87+RW8/R88)+RW85/R87 -式 2.11式中RW85/R87为上拉电压。呼吸气时,传感器输出信号有正负,需要将基准电位抬高,以避免出现负信号送入模/数转换电路的情况出现。4、如上所述,U29的输出信号FVb实际上表示的是气体流量参数I,经MCS-51单片机处理后,测试数据通过USB口传到PC机,PC机将气体流量参数、流速参数代入一系列的积分公式,计算出若干项表征肺功能的参数,参数的具体含义见肺功能测试结果的注释。5、肺功能参数计算公式:找出波形特征点:a、b、c、d、e、f 图3.4 波形特征点图flowdata:采样值转换后的流量值,公式中的常数k为经验系数最大肺活量= -式 2.12用力肺活量= -式 2.13最大呼气流量=|flowdata(e点X轴)| -式 2.14最大呼气中段流量= k *用力肺活量 -式 2.15四、实验步骤 肺功能参数测试电路布局图如图3.5:图3.5 肺功能参数测试电路布局图1、用连接线将主板和模板相连,连接方法是:将连接线两头的插头分别对应的插到主板和模板的插座上,如3.6图所示,主板插座与其相同:、图3.6 肺功能模块插座示意图2、依照原理图将电阻用插线连接。各由三个电阻构成的“R83 R88组”分别与电路中R83R88相对应, 可从3个不同阻值的电阻中选择一个作为R83R88,以R83为例说明其连接方法,其余与R83类似。如下图所示:图 3.7 R83示意图上面一个插孔有三条虚线分别与下端三个插孔相连,其下端所指向的3个插孔是3个不同的电阻选择。例如,如果将下端3个插孔的中间一个与上端插孔相连,则R83为3.3K电阻,建议选择阻值如下:表 1RR83R84 R85 R86 R87 R88 阻值3.3K3.3K 100K15K180K 15K3、放大倍数调整。测量RW7阻值应为9296K,如果偏离,则调整RW7。调整方法是,在不接线的情况下,测量连接孔2和3之间电阻,调整电位器RW7,使其电阻达到目标值,测好以后用插线将用虚线相连的两个连接孔1和2连起来。如下图所示:图 3.8 放大倍数调整电位器示意图4、测量RW8阻值应为6K左右,如果偏离,调整RW8。调整方法与RW7相同。如下图所示:图 3.9 基准电位调整电位器示意图5、 不接肺功能传感器,将主板右侧信号源引入本模板,可引入的信号有:PA(正弦波),PB(三角波),PC(方波),通过调整RW23,RW22,RW20来改变信号源的峰-峰值,一般为2030mV(出厂时已调好),用此信号源代替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正端用插线接入Vin+连接孔,负端(GND)接入Vin-连接孔。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Fvb,Fvb峰-峰值应为2.53.5V左右。也可使用外部信号源。使用信号源的目的主要是测试电路的放大功能,由于电路结构不同,使用信号源时,输出与输入波形比较可能会不同。6、去除信号源,接肺功能测试传感器,用纸咬嘴套在传感器吹嘴上,用嘴对着传感器腔体先吸后吹,即吸足气后,猛力快速用最高呼气流量向传感器内吹气,得到的波形如图22所示。7、吹吸气时,用示波器观察Fva、Fvb,可见波形如图21或图22所示,调整RW7改变放大倍数,输出波形幅度随之改变。调整RW8,除改变放大倍数外,同时还改变输出信号的直流基准电位;一般基准电位确定在2.02.2V,当不施加传感器信号时,可在U29/B的输出端测得直流电位为2V左右;可观察到输出信号波形上下移动。进行本实验后,应将电位器恢复到本实验第3,4条所推荐的电阻值。8、肺功能信息输入 点击菜单“肺功能”下的子菜单“肺功能信息”进入肺功能信息输入,显示如下:图 29肺功能子菜单以上各参数的具体含义:姓名(学号)、年龄、身高、体重、性别,分别为被测试者的姓名(学号)、年龄、身高、体重、性别。9、肺功能测试 在实验箱USB指示灯亮的情况下,点击“肺功能实验”按钮进入肺功能测试,显示如下:图 30 肺功能测试待机图具体测试方法:测试时测试者平静呼吸,然后用力吸气,紧接着用力呼气,点击“停止”按钮,显示如下:插入测试图片图 31 肺功能测试图选择测试者的信息,点击“信息”按钮,以确认测试者的信息参数,再点击“专家”按钮,计算得出测试结果,显示如下:插入测试图片图 32 测试者的信息参数图点击各超链接可查阅参数的医学含义,如点击“最大肺活量”,显示如下:插入计算图片图 33参数的医学含义测试结束后,可点击菜单“文件(&File) ”下的子菜单“数据保存为txt文件(&Conserve)”,将测试的波形数据保存为文本文件。学生可在老师指导下编写计算机程序,调用文本文件。10、实验结束,将所有连接线除去。四、实验总结要求从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和实验心得上进行全面总结。实验项目四 心血管参数测试模块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血液循环系统血流动力流变学参数(心血管参数测试模块)无创检测及实现方法。2、掌握检测心血管传感器特性和使用方法。3、掌握表征心血管参数波形及特征点的识别方法。二、实验内容 通过心血管传感器,检测人体脉搏信号,经单片机处理以后,其脉搏信号波形可在PC机上实时显示,也可对脉搏信号波形的某些特征点进行编辑。三、实验原理图34 脉搏波动信号链图34是一例测试成功的脉搏波动链图。基线平稳,振幅适中,标志点明确,拐点清晰和细节分明。要想获取正确的脉图,除了必须将心血管传感器放于桡动脉搏动最强位置外,还必须对心血管传感器施加适当的预静压,所加的最佳预静压值应该获取最大的信号振幅,且保证脉搏波不发生畸变。为了描述实测脉图信号的振幅衰减和波形失真,我们定义两个判别系数: -式 2.3 -式 2.4 式中(bc)P0和(bf)P0 分别为最佳预静压P0 时心脏收缩期主动脉最高压力点的脉压振幅和舒张期二尖瓣关闭点的脉压振幅;(bc)p 和(bf)p 分别为实测预静压P时相对应的值。l为振幅衰减系数,它反应由于预静压不当所引起的信号幅度衰减;h为波形失真系数,它反应过度预静压引所起的血流被阻断而产生的波形失真。图35 振幅衰减系数l和波形失真系数h与预静压的关系 由图35所示,在PP1 区间内,l Ps 时, h =0(mv), -式 A3.12)当YI=0(mv), -式 A3.2该流量计利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在气道上装一节流装置挡板,气流通过该气筒时受挡板阻力而气流下降,使孔板另一端的压力轻微下降,形成孔板两边的压差,通过差压传感器可得到一对应电压信号。流速越大,压降越大,则电信号越强。流量与节流装置两侧的压差的关系为 式中: k-常数,-流量系数,d-孔板开孔直径,p-节流装置两侧的压差,Q-呼吸流量。图3.9 肺功能传感器的结构及原理1、壳体 2、进气腔 3、进气腔导气管 4、进气腔导管接头 5、孔板 6、出气腔导管接头 7、出气腔导气管 8、出气腔 9、连接板10、传感器气管接头 11、差压传感器 12、传感器输出导线利用压力传感器,即可用差压信号p得到相应点电压信号。该传感器是采用固态压阻传感器,利用单晶硅的压阻效应制成的一种本安型力敏器件。如图3.10所示,在弹性应变元件的适当位置,采用集成电路工艺扩散4个等值应变电阻组成惠斯登电桥。当不受差压作用时,电桥处于平衡状态;当受到差压作用时,一对桥臂电阻变大,另一对变小,电桥失去平衡。若对电桥加恒定电流或恒定电压便可检测到对应与所加差压的电信号,从而达到测量差压和流量的目的。根据得到的电压信号即可反推出气流的流量值。附录4 血压测量基础知识血压计的历史1733年,一位叫海耶斯的牧师,首次测量了动物的血压。他用尾端接有小金属管、长270厘米的玻璃管插入一只马的颈动脉内,此时血液立即顷入玻璃管内,高达270厘米,这表示马颈动脉内血压可维持270厘米的血柱高,高度会因马的心跳而稍微升高或降低,心脏收缩时血压升高(收缩压),心脏松驰时血压下降(舒血压)。直到1856年,医生们才开始用上述方法测量血压,但是这种方法确实令人害怕。很幸运,一种人道的测量血压的方法很快就问世了。1896年意大利医生里瓦罗基发明了腕环血压计。腕环血压计有一条可以环绕在手臂、且能充气的长形橡皮袋,橡皮袋一端接到打气橡皮球上,另一端接到水银测压器或其他测压器装置上。测压时,将橡皮袋环绕缚于上臂,然后徐徐将空气打入橡皮袋,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肱动脉被压扁,造成血液停止。然后再慢慢放气,当橡皮袋压力低于心脏收缩排出血液时产生的动脉压时,血液便开始恢复,用听诊器可听到脉搏跳动,此时水银柱显示出来的压力即为收缩压。当压力继续减少到连心脏舒张时也不能阻碍血液畅通时,此压即为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是医生用来判断循环系统疾病的依据。血压测量原理人体血压通常指动脉血管中血液作用于血管壁单位面积的垂直压力,其来源于推动血液沿着动脉向远处传播的心脏泵力。由于心脏的周期性搏动(周期性收缩和舒张),因此血管壁所经受的压力也应该是相关的周期性变化。心脏的搏动周期称为心搏周期,每分钟的心搏次数称为心率。延时的血管压力变化周期称为脉搏周期,每分钟的脉搏次数称为脉率。通常测量血压指的是测量动脉管壁上在一个脉搏周期中所受的最高压力(即收缩压)和最低压力(即舒张压)。在一些专用医疗仪器中,还可测量在心脏收缩期的平均动脉收缩压和舒张期的平均动脉舒张压,以及一个心搏周期内的平均动脉压,同时也给出心率参数。体血压及心率的测量,不仅是循环系统中最为直观和便于测量的参数之一,而且血压和心率经常是人体生理心理和病理状态的“实时”且“在线”反映,它不仅是诊断器质病变时的重要依据,而且还反映了人体健康种种状态和代偿功能。所以无论医疗诊断和临床护理,还是家庭保健和常规体检,血压的测量早就普遍列入必测的参数之一。多种测量血压的仪器也早已广泛地在各个方面得到应用。血压直接法测量直接测量法是指检测系统与血液直接接触的测量方法。这种方法是创伤性(侵入性)的,通常必须刺破皮肤和血管,将导管插入血管与血液直接接触,在接触时或通过导管把血压引到体外的测压装置,或在导管顶部嵌入压力探头伸入血管,直接把压力转变为光或电信号输出到体外的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直接测量法的原理、方法及仪器的设计都和压力测量仪相类似。直接测量法的优点是其正确性。它几乎可以进入动脉,静脉甚至心脏内部直接进行分布式压力测量。其精度完全决定于测量传感器和二次仪表的精度而与方法无关,所以直接测量法在医学上称为黄金测量法。其最大的缺点是创伤性。通常直接测量法除了动物实验,临床手术或危重病人监护时不得已而使用外,在一般的临床检查中很难得以应用,或根本不可能在常规体检,康复理疗及家庭保健中使用。血压间接法测量间接测量法指的是测量系统不直接与血液接触的无创伤性检测方法。由于对人体无创伤,检测方便易行,因此在临床的诊断和监护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间接测量法在测量的精确性方面存在原理性的弱点,但通过现代测量技术的改进,这一弱点正在得到不断地弥补。间接测量法有加外压测量和不加外压测量两类。目前比较成熟的是加压测量法,所以本节将主要介绍加压测量法。加压测量法是基于血流在不同外加压力下呈现不同的流动特性这样一个原理设计的。在被测动脉段(例如肱动脉)的肢体外加一个外压力,通常由气泵袖套来实现。当所加压力高于动脉的收缩压时,气袖下面动脉段的血流被完全阻断;随着所加压力逐渐释放,一当外压力低于动脉收缩压那时刻起,血液开始出现断续的流动;然后当压力低于动脉舒张压时,血管中的血流开始恢复连续的流通。间接测量就是通过检测血流状态的变化来实现的。如何准确测量血压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所施加压力。血压分为动脉压与静脉压,大家平常说的血压指是动脉压。动脉压又分收缩压和舒张压。当心脏收缩时,血液流入大动脉,冲击动脉管壁,这时动脉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内压力降至最低点,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数称为脉压差,脉压差平均为:3040mmHg。现有常用的水银血压计是测间接血压或袖带血压,按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正常成人血压应低于140/90mmHg;轻度高血压是140-180/90-105mmHg;中、重度高血压180/105mmHg。门诊测血压2次以上,每次测血压两遍以上的平均值才可确诊有无高血压。测量血压注意事项:1、减少测血压时的生理变化,测血压时应在安静温暖的房间进行,确保患者短时间内没有进食、吸烟、饮用咖啡或膀胱充盈,并向患者解释侧血压的方法以减少患者的焦虑感。2、病人取坐位时背部应靠在椅背上,双腿不要交叉,足要放平。无论患者是坐位还是仰卧位,上肢的中点都应位于心脏水平的位置,摆好姿势后静息5分钟。3、尽可能使用水银血压计,如果实用无液面式血压计,应在测血压开始和结束后检查指针是否位于0位,避免一些小杂物将指针卡在0位,并且每6个月对无液面血压计校准一次;将水银血压计的中部和无液面血压计的表盘平对眼睛。4、袖带的气囊应能环绕上臂的80%和小孩上臂的100%,宽度应覆盖上臂的40%。5、袖带应舒适的缚在患者裸露的上臂肘上一英寸,将气囊置于肱动脉上方,当充气时可通过触摸肱动脉的波动获取收缩压的估计值,在测到收缩压时搏动将消失。6、将听诊头置于袖带下缘的动脉上,迅速充气使袖带达到按脉搏所估计的血压值上2.674.00kpa,然后打开放气阀,使气囊以每秒钟0.2670.400kpa 的速度放气。7、休息至少30 s后,再重复测量同侧或对侧上肢的血压,并将两次的数值加以平均。血压测量误差影响血压测量准确性的因素很多。使测量的血压增高的因素有:受检者对医生发生“白大衣反应”、测量轻度瘫痪的上臂、疼痛、焦虑、吸烟过量、饮咖啡、饮酒、尿胀、在测血压时和医生谈话等。环境设备方面致血压测量增高因素的有:周围噪音、气球的气门漏气、血压计的通道阻塞、检查者手冷、听诊器冷或环境寒冷。检查方面使血压增高的有:袖带太窄、袖带在衣袖上、肘位置过低、袖带太松、休息时间太短就急于连续测血压、椅无靠背,双脚架起来未放在地上,臂无托、放气过慢、判读误差,以变音当舒张压。使测量血压降低的因素有:进餐后不久测血压、心律不齐未听出第一音或听诊间歇以为声音消失、休克或低血糖等低血压、水银不足、休息太久、肘位太高、听诊器头压力过大。 而以下几种情况不会影响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如袖带下只有薄衣袖、月经期和长期饮咖啡者。每日测血压最好定时间,比如都在上午8点测,那么每天都是这时间,以便比较血压高低。间接法测量血压1、听诊法测量原理基本原理:听诊技术检测袖带加压造成血流间断通过时产生的一组音质和响度逐渐变化的搏动音。称为柯氏音。当袖带充气使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30mmHg后,开始缓慢放气,按Korotkoff分期法,这时听到的第一次声响的汞柱值为收缩压(第一期),随着汞柱下降,声音逐渐加强(第二期),继而出现吹风样杂音(第三期),然后声音突然变小而低沉(第四期),最终声音消失(第五期),声音消失时的汞柱值为舒张压。简单的讲,袖带加压放气后听到的第一次声响的汞柱值为收缩压,最后一次声响的汞柱值为舒张压。图3.11 是柯氏声法血压自动记录的典型曲线图3.11中的第条曲线为柯氏声记录曲线,第二条曲线为袖带气囊压力曲线。柯氏声出现和消失的瞬间袖带压力分别代表收缩压和舒张压。此图中柯氏声出现时的对应压力为157毫米汞柱,而消失点的对应压力为88毫米汞柱,此值即为血压的测定结果。 2、示波法测量血压原理基本原理:示波法需要用袖带阻断动脉血流,在放气过程中检测袖带内的气体压力振荡波。压力振荡波起源于血管壁的搏动,如图3.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