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习题答案[1].doc_第1页
土力学习题答案[1].doc_第2页
土力学习题答案[1].doc_第3页
土力学习题答案[1].doc_第4页
土力学习题答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力学(刘成宇主编)部分习题解答(仅供参考)第一章1-8 解:1-9 证:式(1.14):式(1.15):式(1.17):1-10 解: 此题有多种解法,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设:加水前土的质量为M,含水量加水后土的质量为M,含水量需加的水量为Mw由于加水前后土粒质量未变,即故: 1-11 解:解法1:夯实后的孔隙比 夯实后的重度因无水土流失,故有由此得到夯实后的土厚 解法2:夯实前后,土粒的高度未变,故有夯实前 夯实后 夯实后的厚度 解法3: 取夯实前单位底面积的土体计算,其体积为土的重量为其中,颗粒重 得到:颗粒所占高度水重 得到:水所占高度 考虑到夯实过程中,水和颗粒均无损失,故夯实后土的高度为1-14 解: 属中密(桥规)1-15 证:而 代入的表达式,可得 1-16 解: 按不同的规范,应为亚粘土(桥规)、粉质粘土(岩规) 应为液态,但土实际不为液态(岸边土),说明土有很强的结构性。第二章2-3 解:(1)静水头=总水头=30+30+30=90cm(2)b-b面水头损失=3030%=9cm总水头=909=81cm静水头=总水头-势水头=8130=51cm(3)土样2的水力梯度 故: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流量(4)流过土样1的水头损失=总损失土样2的损失=309=21cm 又 2-7 解: 渗透力 第三章3-3 解:(1) 故:a-a面上的有效应力(2)相应的 水头差 3-5 解:设形心轴位置如图,建立坐标系,首先确定形心坐标。由面积矩定理,形心轴两侧的面积对于形心轴的矩相等,有:当P作用于A点时,e=3-2-0.3=0.7m,于是有:当P作用于B点时,有:由此解得:e=0.57m,于是,A、B间的间距为:3-6 解:路堤产生的荷载亦呈梯形分布,且有 求解时,将其分为A、B、C三个带状分布荷载对三角形分布A:由插值得:对矩形B: 由插值得:对三角形C:先插:0.75时:1.00时: 3-7 解: 应力系数为 ,查表可得相应的应力为简化为集中荷载时:由Boussinesq解: 而,故 误差: 误差: 误差:3-8 解:a)取单位长度,则有分成三角形和矩形荷载对矩形:对三角形: b)做为均布荷载,则 误差c)做为线状荷载, 误差第四章4-1 解:(a)(b)4-6 解:基底净压力 竖向应力 每层厚度为,计算如下表所列,至第4层界时已满足。层界分层号0238.018753.2134.6320.6780.6410.03513.668.40.21875.86483.6147.2840.6630.6360.02625.298.80.14851.504114.0156.8040.6490.6330.01636.8129.20.09834.104144.4173.110.6370.6280.008748.4159.60.06723.316 4-8 解:(a) 由 (b) 由 天=3.82年或:由 4-10 解:由题:砾砂:粘土: 层界分层号(mm)001.000109.334102.6675.75砾砂10.80.87896.00083.15111.09饱和粘土21.60.64370.30261.5868.2132.40.48452.870由此可知砾砂、饱和粘土的变形量及总沉降分别为: 由题: 由第五章5-2 解:砂土 故有 此时 应力圆半径圆心坐标为故有由应力圆知,大主应力作用面与剪破面的夹角为:5-4 解:由M-C准则: 及 得到 5-5 解:由直剪试验 由三轴试验 由、得: 5-6 解: 由M-C准则单轴破坏时 三轴破坏时5-8 解:由题示条件作极限应力圆和强度线如图,由图示关系,知圆心坐标为264kPa,应力圆半径为132kPa,所以计算如下:(a) (c) (b) (d) 第六章6-1 解:(a)由公式(6-5),得(b)由公式(6-4),当时,有:化简后,得 p0.3b=333.8kPa6-4 解:基本计算公式(公式(6-19):由于无水平力,各倾斜修正系数i等于1,另外 由,查表6-1,得:Nc=14.83,Nq=6.4,Ng=5.39另外,由表6-2,有:6-7 解:由题给条件算得:细砂: 粘土: 查表6-3(内插),得: 查表6-9,因为持力层为粘土,且有IL0.5,故有:因为持力层不透水,所以g2用饱和重度,由公式(6-33),得:6-8 解:砾砂: 属密实细砂:属密实当建于砾砂时:建于细砂上时:6-9 解: 属粉土 由和以及 第七章7-11 解:显然,只要土表面处的,就不会出现开裂,即z=0,由此可得 时,墙后土中不出现裂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