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井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打井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打井施工方案.doc_第3页
打井施工方案.doc_第4页
打井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 井 施 工 方 案一、设计要求:3(一)深水井技术要求:3(二)浅水管井技术要求3(三)管井成井后要求:4(四)各管井主要技术参数:4二、主要工程量5三、施工总体部署5(一)、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目标5(二)、项目管理机构及项目部人员组成:6(三)、资源配置7(四)、施工前准备8四、施工方案9五、工程质量管理措施14六、安全施工及防雨措施15一、设计要求:(一)深水井技术要求:1、井身圆正,垂直,在小于或等于100m的井段,其顶角偏斜不得超过1,大于100m的井段,每百米顶角偏斜的递增速率不得超过2.5,井段的顶角和方位角不得有突变。2、井径在下泵段不小于外径377mm,终孔井径不小于外径377mm、管壁厚度不小于10mm。3、对岩芯或岩粉及时编录,详细分层,妥善保存。采用冲击钻钻进时,要求每变层取样,每3m取样,采用潜孔锤钻进时要求每3m,及岩性变化处留样,各岩样采取深度应标注清楚。4、在钻进过程中,要及时实测水位,。5、混凝土井管孔隙率10%,缠丝包网。下滤水管深度根据井内钻孔地质确定,但不得高于区域水位以下30米,管径应滿足下泵要求,花管长度根据含水层情况确定。井管出地面500mm,封闭保护。6、井管基岩外围的覆盖层应封闭,井管封闭后应检查效果,当未达到要求时,应重新进行封闭。封闭后必须及时洗井,采用六偏磷钠及活塞洗井。7、下置井管时,井管须直立于中心,上端口应保持水平,井管的偏斜度,应符合上述第(1)条的规定。8、水泵洗井结束后应捞取井内沉淀物,井内水以基本抽清为准。9、供水深井下达的深度不小于200m,最终成井深度可根据各井的水文地质条件适当调整,深度调整须经项目部批准。(二)浅水管井技术要求除应滿足上述深水管井技术要求外,还应滿足下述要求:1、浅水管井宜采用填砾过滤器,并设置扶正器。2、井管安装后应及进行填砾。3、滤料质量宜符合下列要求: 1)滤料应取样筛分,滤料直径25mm,不符合规格的数量不得超过设计数量的15%; 2)颗粒的磨圆度较好,严禁使用棱角碎石; 3)不应含土和杂物; 4)填料时,滤料应沿井管四周均匀连续填入,随填随测。当发现添入数量及深度与计算有较大出入进,应及时找出原因并排除。4、井管采用混凝土井管,井管外径不小于377mm,管壁厚度不小于10mm。5、浅水管井下达的深度不小于50m,最终成井深度可根据各井的水文条件适当调整,深度调整需经项目部批准。(三)管井成井后要求:深管井成井后要求出水量达到20t/h,使用寿命10年以上。(四)各管井主要技术参数:类别桩数(眼) 开孔孔径(mm)井深钻进(m)封井深度(m)成井延米出水量要求备注深管井36502007060060t/h浅管井12650501060030t/h合计151200二、主要工程量1、井深以80-120m为宜,最深井不超150m。2、 深井设置一公里左右一眼深井为宜。3、滤料选用介休或文水河沙石为主,或以太原石料厂碎石为主; 三、施工总体部署(一)、施工质量、进度及安全目标1、质量目标工程总体达到 优良 标准工程施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2、施工进度目标 施工工期:1眼/7-10天为确保工程工期,公司将本工程列为重点工程,确保施工中设备、人员、材料按时到位。施工进度计划:(后附进度计划横道图)1)预计工期每眼井3-5天。2)采用旋挖钻或冲击钻施工。3、安全施工目标 实现安全生产,安全指标达到无死亡、无重伤、无轻伤“三个零”目标。 实现施工中无机械设备事故、无道路交通事故。(二)、项目管理机构及项目部人员组成:1、项目管理机构:公司总部总 经 理: 总工程师: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公司将选派优秀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管理人员组成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部,为保证施工,方便管理,公司在明确项目经理应负责任的同时,将赋予项目经理相应的权利:本项目部是公司总部的派出机构,具有独立的人、财、物的管理权,项目经理是受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对项目施工过程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者,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其管理权限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确定。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组测量组安全组材料组预结算组后勤组技术组井管制作组泵安装组钻机组滤料组 2、项目部人员组成:略(三)、资源配置1、拟投入的机械设备略2、拟投入的劳动力略3、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阶 段材 料按工程阶段材料到位时间降水井封井滤料填充备注井管制作377实管750m成孔前2天按单井分批进料377滤水管450m成孔前2天封材要料粘土球109m成孔前2天滤料25mm圆砾石289m成孔前2天其它材料开工前1天(四)、施工前准备 甲方正式开工前应做好如下工作: 1、负责办理施工许可证,施工前交乙方地质资料1份,施工图2份,并组织图纸会审,场地内建筑红线,控制轴线,水准点进行书面交底。2、负责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满足施工和生活用电、用水要求,电源送到现场并装配配电箱。施工用电要求满足200KWh,用水要求满足200吨/天。3、为乙方施工人员规划临设场地。4、探明清除井区内地下管线、砖砼基础、空洞、墓穴及地上管线、树木等障碍物,碾压夯实作业面,并保证道路通行顺畅。5、安排专人协调解决打井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如道路通行、邻里纠纷等。6、配备专人对乙方施工进行质量、进度、安全方面的监督,并及时进行逐井逐项的签验工作。 乙方应做好以下工作: 1、 编制施工方案(经甲方和监理公司审定后执行)。2、 组织机械进场,解决临时设施。3、 按照甲方规划,对临时设施的位置要统筹兼顾,以方便施工为宜。4、 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5、分期分批组织原材料进场,如:井管、滤料球、棕皮、罗底、铁丝、粘土等。各种原材料按规定要求进行测试和化验,不合格的材料决不准进入现场,钢管、要有出厂合格证,并在开工前两天送到工地。四、施工方案1、 主要工序: 钻机就位开挖泥浆坑设置护口管无岩芯井钻进泥浆罐车外运定深采样、掏沙井管、滤水管制作简易水文滤料筛选备料成井下管滤料填充、封井洗井、抽水、取水样泵管安装、下泵2、操作要点:(1)、井身钻进:依据招标文件技术规格要求和工程地质情况,本次施工选用22型冲击钻机,钻头外径不得小于650mm,实行冲击钻进。开孔直径不小于650mm,下850mm井口护壁管,护壁下入深度以保证钻进过程中不松动、不坍塌便于钻进为限。(2)、掏砂、简易水文井身钻进,可根据钻进速度、钻具震动、泥浆变化等,作定深采样和掏砂,为准确分层提供依据。正常钻进中,每班至少采样和掏砂一次。发现地层变化,应加密取样和掏砂次数,并做详细岩性描述记录。岩芯、岩样、掏砂样,均用岩芯箱妥善保存,分次填写标签,记明采集孔深。待工程全部验收后,统一处理。 简易水文在正常钻进中,每次提钻后,要观测记录一次孔内水位。遇孔内涌水或漏水、塌孔,要记录孔深和地层岩性,以及泥浆消耗量和泥浆浓度变化。(3)、井管、滤水管加工 井管:选用混凝土井管,管壁厚10mm,管外径377mm。 滤水管:、采用外径377mm的无缝管,园孔缠丝过滤管,孔隙率不低于25%。、滤水管加工设计用外径377mm的无缝管加工,花眼直径D20mm,孔心纵距49.3mm,孔心横距27.5mm,每周孔数24个;垫筋直径8mm,垫筋12根;挡箍12mm的钢筋圈,垫筋外缠12#铅丝。缠丝间距视含水层颗粒粗细而定: 砾石、卵石含水层:缠丝间距1.53mm;细砂层含水层:缠丝间距11.5mm;粉砂含水层:缠丝间距1mm。井管和滤水管必须铅直,不得弯曲。(4)成井下管、下管前应进行探井,测量孔深,验孔径,在孔底无淤积,孔壁未坍塌、缩径条件下,可进行下管。、要按井孔地层分层记录,根据含水层和非含水层,排列滤水管和井管,滤水管不得与含水层层位错开。选配滤水管的缠丝间距,要与含水层颗粒粗细相适应。、井底设沉淀管,长度不得小于5m。、下管要有导正措施,保证井管中心线与井的中心线重合,使管与孔壁间的环状间隙均匀,便于填砾厚度在管外均匀分布,形成有效的填砾过滤层,防止涌砂。、每根单管对接,在焊缝外,要加焊34块810mm厚的拉筋。、对卵石、砾石含水层,选用相应规格的缠丝滤水管,可不包网;对粗砾、中砂含水层,选用相应规格的缠丝滤水管,包40目尼龙网1层;优质棕皮2层;对细砂、粉砂含水层,选用相应规格的缠丝滤水管,包40目的尼龙网2层,优质棕皮管2层。(5)滤料选择与充填、滤料规格投砾规格应按含水层颗粒粗细而定。一般可参照下表选用。含水层岩性含水层主要粗颗粒所占重量百分比(%)填砾规格(mm)最大值最小值卵石颗粒3mm,占90100%24301518砾石颗粒12.25mm,占8090%7.5221012粗砂颗粒0.50.75mm,占7080%47.545中砂颗粒0.250.4mm,占6070%2423细砂颗粒0.150.2mm,占4060%1211.2粉砂颗粒0.1mm,占4060%0.7510.50.6注:表内所列填砾规格最大值为按有效直径的810倍计算,实际可按最小值(有效直径的68倍或56倍)执行。、滤料质量 滤料必须严格筛选,有效粒径必须大于90%; 滤料不得含土过多或其它杂物; 滤料不得有过多角砾,不能用碎石块代替。、填砾方法 井管安装后应及时进行填砾,井内泥浆应稀释,并按下列要求填砾。a、分层填砾:要按井孔揭露的各层含水层的颗粒粗细备料,选用相应的砾料规格,分层填砾。b、上下两含水层之间的非含水层,也应填砾,填砾要将非含水层的厚度分为两段,下段取非含水层厚度的4/5,填入与下层含水层相适应的砾料;上段取含水层厚度的1/5,填入与上层含水层相适应的砾料。如上下两含水层岩性相同,可用同一规格的砾料充填。c、填砾时,滤料应沿井四周均匀连续填入,随填随测,记录填入方量,边填边用测绳在环状间隙中,测量孔内充填高度。发现填砾中途堵塞,应及时处理。d、实际填砾方量要与理论计算填入量基本吻合,不能小于计算方量。e、填砾方量计算V=H(R12-R22)式中:V井孔环状间隙填砾方量(m3); H为填砾充填高度(m); R1为井半径(m);R2为井管半径(外径)(m); 实际填砾方量比计算值一般多1525%左右。(6)封井封井采用直径23cm粘土球,填前应将粘土球按要求制作并晾干,填充时应从井管四周用铁锹缓缓填入,不得用车辆直接倒入。(7)洗井、抽水、取水样、洗井 在完成下管投砾粘土球封井后,随即进行洗井。洗井方法,选用活塞与空压机联合洗井。先用钻杆下至孔底,用清水将孔内泥浆冲出,然后下活塞由下而上,在滤水管部位分层往复抽拉,活塞提升速度不得小于0.61.2m/s。用活塞将全孔各含水层滤水管段抽拉一遍后,再下钻杆送清水冲孔。这样重复几次,待清水冲孔返水较清后,将孔底淤砂掏净,空压机洗井应按照从上到下的原则分层洗井,达到水清砂净后,洗井即可结束。、抽水试验抽水过程中,要详细计录观测数据。水泵的出水量、扬程要滿足试验要求。单井抽水:只对单井抽水,观测孔内水位和水量。用测绳和电表观测水位,用三角堰观测流量、水位、水量同时观测,观测频率5、10、20、30分钟。抽水作3次降深,水量、水位同时稳定延续时间72小时。水量、水位在连续22小时内,水量波动不超过5%,水位上下变化最大差值不超过10cm,即可认为稳定,抽水结束。单井抽水结束后,要观测孔内恢复水位,观测延续时间不少于8小时。同时,测量孔深,若孔底有淤积,要清淤。、取水样水样采集,需待单井抽水水清、砂净,水位、水量稳定后取样。本次选3眼深井取水样,浅井不取水样。(7)泵管安装泵管安装包括水泵安装、井台构筑及水泵出水口的管道、阀门安装。单井抽水完成后,按单井出水量、水位、降深确定泵型,通知甲方提供水泵和相关设备,并负责安装。电机与水泵安装按GB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中有关规定执行。每眼井安装前,要测孔深 ,并记录下泵型号、下泵时的孔深、孔内水位、下泵管根数、每单根泵管长度、下泵管总长、泵头下入深度、下泵时间等,列专门的水泵安装记录表并存档。下泵深度必须注意,泵头不能下在滤水管段,泵头要下在实管段,防止泵头在滤水管段强力抽吸,造成含水层涌砂。五、工程质量管理措施凿井施工严格按供水井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及机井技术要求规范(SL256-2000)执行,并严格按以下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操作。1、开孔通知制度施工单位作好开钻准备后,通知甲方或监理方,对开钻前的各项工作进行检验,由甲、乙双方负责人签发开钻通知书后,钻机井队方可开钻施工。2、终孔通知制度钻井达到设计深度,经施工单位认定符合终孔要求时,井队可通知监理方(或甲方),请求终孔。由监理方确认后,签发终孔通知书,钻孔可终孔。3、各项记录资料的内检制度施工单位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的班报表记录、地质分层记录、岩样、下管填砾记录、洗井记录、抽水记录、钻井综合成果图等,要及时进行100%的内检,发现问题立即改正。4、双边工作制度井孔资料,必须边施工,边整理资料。单井完工后,七天以内提交成井综合成果图,以及开孔、终孔通知,分层记录,下管记录,投砾记录,洗井记录,抽水记录,采水样记录,水泵及配套管的安装记录等成册资料。6、外检制度施工单位要随时接受工程监理方和甲方对工程质量的检查,认真听取意见,改进工作,保证工程质量。7、汇报制度和阶段性验收制度施工单位要按月向甲方和监理方汇报工程进度和存在问题,以及对工程设计的修改建议。当工程进展到一定程度后,可邀甲方和监理方对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