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授课笔记.doc_第1页
自考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授课笔记.doc_第2页
自考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授课笔记.doc_第3页
自考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授课笔记.doc_第4页
自考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授课笔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广播、电视的概念1.广义的广播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人们传送声音节目,或图像和声音节目的传播媒介。按传输方式、按传播符号。2.狭义的广告专指声音广播。3.声音广播又称音频广播或广播,指通过一定的电声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节目、供人们收听的传播媒介。3.广告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广播节目的采编、制作、传送活动。4.声音广播与电视广播的几种分类(1)声音广播: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无线和有线无线广播,可以进行长距离传播。有线广播,无。调频广播和调幅广播调频和调幅调频广播特点:具有噪音小、音质好、抗干扰强,但覆盖面小。调幅广播即长、中、短波的声音广播。特点:覆盖范围广,但容易受干扰。数字广播和模拟广播地面广播和卫星广播(2)电视广播: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甚高频和超高频数字电视和模拟电视地面电视和卫星电视5.什么是数字广播,有何特点数字广播 指采用数字技术的音频广播。特点:音质纯正,抗干扰强,增加利用频率数,能够提供传输数据等多种业务。第二节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1.广播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初创、发展、繁荣三个时期。2.初期中的基础知识a.英国科学家麦克韦在总结前人对电和磁的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磁波理论,并证明这种波是以光的速度向外传播的。b.1893年西奥多普斯卡在匈牙利将700条电话线连在一起,进行新闻广播,组成所谓的“电话报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有线广播系统。c.1895俄国的波波夫和意大利的马可尼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收发机。d.1906年加拿大费森登教授在美国建立了无线电广播实验室,是人类利用无线电传送声音的开端。e.1920.11.2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呼号为KDKA.(1923年中国境内出现最早的广播电台)f.1925 日内瓦成立国际广播联盟,决定把全世界的广播域分为15个波长。(1925年电视雏形产生)g.90年代中期出现的数字音频广播(DAB)3.发展时期有哪些特点a.迅速在世界各国普遍发展起来。(数量上)b.对外广播也迅速发展。1927年,荷兰成为世界上最早正式开办对外广播的国家。c.调频电台出现。1935年安蒂文H阿姆斯唐发明调频广播后,调频广播电台开始出现。4.繁荣时期有那些特点a.技术进步。60年代后,广播的技术手段迅速发展,收音机日益小型化,成为“随身听”。b.立体声。c.网络广播异军突起。d.趋向“榨播”。5.电视产生发展经历的时期a.诞生期-1)无限“电视之父”:在电视发展史上,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利用尼普库原理在1925年制造了第一台电视机的雏形。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电视无线传输。2)1935年英国广播公司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电视服务社。3)1936年11月2日,英国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BBC),向公众播出黑白电视节目。b.发展期限-1)1954年,美国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50年代末美国首先出现有线电视。2)出现了NTSC制、PAL制和SECAM制三种制式并存的局面。6.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阶段a.通讯卫星的特点是传送距离远、环节少、投资少、质量高、信息容量大。b.有线电视即“电缆电视”,它是通过电缆把电视节目传送给用户的电视广播系统。有线电视首先出现于美国,电视特点是频道多、信息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图像清晰稳定。第三节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1.旧中国的广播事业a.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1923年1月美国人E.G.奥斯邦在上海开办了“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b.1926年10月1日,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诞生。c.1927年3月,上海出现了我国第一个私人经营的广播电台,即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2.新中国的广播事业a.1940年12月30日,中共领导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XNCR.成为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b.1949.6.5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从此广播电台与新华社分开,成为独立的新闻机构c.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d.1950年4月正式建立对外广播电台,“北京广播电台”。e.新闻总署于1950年4月公布了关于建立广播收音网的决定。f 1978年5月“北京广播电台”正式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电台。g.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3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调整了广播事业发展政策,确定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方针。h.1984.4.8我国成功地发射了试验通讯卫星,并进行了广播电视节目的传送试验。i.1986.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创建了我国第一家国家级专业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j.1993年实行电视节目栏目化东方时空、焦点访谈k.1996.12.16数字音频广播在广东省佛山广播电视中心试播。标志着中国广播的数字化已揭开了序幕。l.1997被广大观众誉为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年”m.香港回归的72小时直播创造了我国电视直播的时间新纪录。n.“直播范例”指的是三峡工程的直播在事业建设取得突出成就时,广播宣传工作也有进展。其主要表现为、重新确定了广播“自己走路”的方针,逐步增加自采自编的稿件。、围绕更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节目系统、时间布局,丰富节目内容。、坚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的业务建设方针,在广播上改革。、完善电台的办台体制和节目的管理、运作机制。18.我国电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a.我国电视事业发端于1958年。同年9月2日正式开播。b.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试播彩色电视节目。c.1986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创建了我国第一家国家级专业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第四节我国港、澳、台的广播电视业1.香港的第一个电台:1928.6.30 香港广播电台目前香港的3家广播电台:香港广播电台(香港电台),商业电台(香港商业广播有限公司),新城电台。1998香港电子传媒的公信力评估为:香港电台第一。2.香港目前的六家电视台:亚洲电视有限公司(ATV)、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台或港视TVB)、卫星电视、香港有线电视台、香港华侨娱乐电视广播公司(华娱)、传讯电视。1998.3香港是世界上第一个体工商业互动式电视服务的主要城市。3.台湾的6家电视公司:第一座-国力教育电视试验广播电台、台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视,第一家民营)、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视,CTV)、在原教育台基础上扩建的“中华电视台”、全民电视公司、公共电视台。4.简述我国广播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广播宣传工作取得进展的表现)我国广播宣传工作取得的主要表现有:(1)重新确定了广播“自己走路”的方针,逐步增加自采自编的稿件,积极开发具有广播特点的报道形式。使广播成为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新闻媒介。(2)围绕更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增强了广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3)坚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的业务建设方针。努力实施精品战略,加强深度报道和广播评论工作,有效的增强广播的舆论引导功能。(4)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努力按广播的自身规律调整、完善电台的办台体制和节目的管理、运作机制。第二章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第一节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和制式1.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的构成要素包括:发射网、传送网、接受装置三部分。发射网发射网的重要设施是发射台。传送网传送网主要有微波中继传送电缆传送、光缆传送和卫星传送。接受装置分别为收音机和电视机。2.广播的制式调频、调幅调制-这种方式一般先用传声器将声音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然后用某种形式将它载运到高频率交变电流上的过程。3. 电视的三种制式及几个主要国家所采用的电视制式(选择)NTSC制:正交叉平衡条幅制。美、日、加、台。PAL制:西欧,澳大利亚,非洲及中东,我国内地、港澳。SECAM制:法国、独联体国家、东欧、沙特。第二节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1.广播、电视传播方式的定义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用在运载信息的各种形式和手段的总和,从而形成一定的传播方式和相应的传播特点。2.广播、电视传播方式的要素:符号系统、传输系统、接受系统3.广播、电视传播方式与以往的传播方式是什么关系1)承传2)超越a.各种符号插上“电翅膀”,同时面向大众。b.与事物的发展变化同步c.便于人民接收d.人们可以在自己选择的环境和条件下接受信息。3)促进超越其他传播方式的同时,也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a.一方面是其他传播方式也用电子技术武装自己。b.另一方面,其他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更加注意扬长避短、独辟蹊径。4.广播传播特点?优点a.快速及时,先声夺人b.广泛渗透,无远费届c.受众广泛,对象性强d.具体形象,感染力强e广播传播表现手段的综合性f.调动图像、声音、文字手段传播信息。弱点a.转瞬即逝,不留痕迹b.声光符号,不易保存c.线性传播,选择性差第三节广播、电视的语言1.广播、电视语言的特点a.便于口说耳听,即能上口又能入耳b.符合语言规范(语音、词汇和语法、书写)基本要求:a.通俗易懂*要把受众看作是肯动脑筋的人,充分估计他们的判断能力,尊重他们,和他们亲切平等地交谈。*要和服务对象说话,而不要对他们“转文”*运用常规句式,避免倒装句式。*注意字音,避免误解。b.具体形象c.简洁明快2.怎样理解广播、电视的语言是“规范的口语”(一)语音(二)词汇和语法(三)书写3.ENG和EFPENG:录像机和便携式摄像机结合在一起的一体摄录机,简称“ENG”EFP:电子现场制作第四节广播、电视的协调发展1.电视的采录、制作设备目前电视台使用的一般都是录象机和便携式摄象机结合在一起的一体化摄录机,简称“ENG”。优点:小型化的电子新闻采访设备,它把摄像机、同步系统、编码器等都装在一个轻量、便携的摄像机中。2.EFP即电子现场制作,是对一整套适合于“野外”作业的电视设备的统称。利用EFP方式,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的现场制作电视节目,进行现场直播或录播。真题及答案目录(更新完善中):2003年10月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05年10月自考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真题及答案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