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辊初轧轧机的压下机构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1页
四辊初轧轧机的压下机构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2页
四辊初轧轧机的压下机构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3页
四辊初轧轧机的压下机构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4页
四辊初轧轧机的压下机构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本次设计的课题是四辊初轧轧机的压下机构设计,主要是对四辊初轧机压下机构的压下螺丝、压下螺母、压下止推轴承进行了改造设计。通过对四辊轧机压下机构的改造设计,电机通过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和一级蜗杆蜗轮减速传动压下螺丝。压下螺丝和压下螺母选择了合理的机构,压下螺丝传动端选择了花键的结构形式,承载能力大;传动端花键采用了连续压力油润滑,能将润滑油输送到压下螺丝的各个润滑点,便于操作;压下螺丝的止推端部做成凹形,这时,凸形球面止推轴承处于压缩应力状态,可以提高了压下止推轴承的强度。压下螺母为整体螺母,整体螺母加工制造较为简单,工作可靠。压下螺母中油孔的设计有利于螺纹的润滑,能有效的提高其使用寿命。本课题根据螺纹的自锁条件进行了梯型螺纹设计,通过螺纹的自锁设计并增大压下螺丝球面止推轴颈有效防止了压下螺丝的自动旋松,提高了轧制时的辊缝精度。压下螺丝的止推轴承是推力圆锥滚子止推轴承,推力圆锥滚子轴承比铜垫滑动止推轴承提高承载能力35%左右,在轧制时轧辊弯曲时能实现压下螺丝自位调心。最后本设计讨论了压下螺丝阻塞事故的动力学机理,提出了操作注意事项。关键词:四辊轧机;压下机构;压下螺丝;压下螺母;压下止推轴承AbstractThis designs topic is four roller preliminary rolling mills screw design, which mainly about four roller blooming mill screw housing pin, depressed nut, and depressed thrust bearing to carry on the transformation design. Through to four high rolling mill screw transformation design, motor through two level of cylindrical gears deceleration and first-level worm bearing adjuster worm gear reduction gear housing pin. The housing pin and depressed the nut to choose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the housing pin transmission end has chosen the spline structural style, has big bearing capacity; The transmission end spline has used the continual pressure oil lubrication, can transport the lubricating oil to housing pins each lubrication points,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operation; The housing pin stops pushes the nose to make the cup, by now, the convexity spherical surface thrust bearing was at the elastic strain condition, might enhance has depressed thrust bearings intensity. The depressed nut is the overall nut, the overall nut processing manufacture is simpler, operation reliable. The oil hole of the depressesd nut to be advantageous to the thread lubrication, can effectively enhanced its service life. This topic has carried on the ladder thread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thread self-locking condition, designed and increases the housing pin spherical surface thrust journal through the thread self-locking to prevent the housing pin to turn on lathe the pine automatically effectively, increased the rolling roller seam precision. Housing pins thrust bearing is the thrust force circular cone roller thrust bearing, the thrust force circular cone roller bearings sharpens the bearing capacity compared to the copper pad glide thrust bearing about 35%, when rolling the roller is curving when can realize the housing pin self-potential to adjust the heart. Finally this design discussed the housing pin blocking accidents dynamics mechanism, and proposed the operation attention. Key word: four high rolling mill; rolling pressed organization ; housing pin; depressed nut; thrust bearing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绪论11.1 本课题涉及的内容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动态的综述11.2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21.3 本课题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32 轧制过程简介43 轧辊及轧制力能参数43.1 轧辊的尺寸参数43.1.1 轧辊直径和棍身长度的确定方法一43.1.2 轧辊的直径的棍身长度确定方法二74 轧辊材料104.1 常用的轧辊材料104.1.1 合金锻钢104.1.2 合金铸钢104.1.3 铸铁104.2 轧辊材料选择105 总轧制力的计算125.1 平均单位压力的计算125.1.1 总压力计算的一般公式125.1.2 影响平均单位压力的因素135.2 接触面积的确定155.3 金属变形抗力的确定165.3.1 金属屈服极限对金属变形抗力的影响165.3.2 轧制温度对金属变形抗力的影响175.3.4 轧件变形程度对金属变形抗力的影响175.3.5 轧制速度对金属变形抗力的影响175.3.6 热轧时金属实际变形抗力确定185.4 总轧制力的计算196 压下部分机构设计206.1 压下螺丝216.1.1 压下螺丝外径的确定216.1.2 压下螺丝螺距226.1.3 压下螺丝螺母尺寸236.2 压下螺母256.2.1压下螺母的结构形式256.2.2 压下螺母的尺寸设计266.3 止推轴承296.3.1 止推轴承阻力矩306.4 压下螺丝的传动力矩316.5 压下速度326.6 压下螺丝的自动旋松336.7 压下螺丝的阻塞事故346.8 压下装置离合器356.9 压下螺母润滑357 总结368 主要参考文献379 致 谢3810 附录:四辊初轧轧机压下机构设计图纸清单391 绪论1.1 本课题涉及的内容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动态的综述设计题目:四辊轧机压下系统机构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完成压下系统的设计计算,合理选择标准件。重点完成压下传动部分的机构设计,绘出压下系统装配图及相关零件图。轧钢机是轧钢生产的主要机械设备。钢铁及有色金属的90%要通过轧机轧制成材,因此轧机的装备水平对轧钢的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我过拥有上千台各种类型的轧机,承担着钢板、型钢及钢管的生产任务。轧钢机设计工作面临着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消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独立承担大型、新型轧机的设计;二是国内有80%的轧机面临技术改造的繁重任务;三是逐步实现设计工作现代化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轧机发展的趋向是连续化、自动化、专业化,产品质量高,消耗低。60年代以来轧机在设计、研究和制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使带材冷热轧机、厚板轧机、高速线材轧机、H型材轧机和连轧管机组等性能更加完善,并出现了轧制速度高达每秒钟 115米的线材轧机、全连续式带材冷轧机、5500毫米宽厚板轧机和连续式 H型钢轧机等一系列先进设备。轧机用的原料单重增大,液压 AGC、板形控制、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及测试手段越来越完善,轧制品种不断扩大。一些适用于连续铸轧、控制轧制等新轧制方法,以及适应新的产品质量要求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各种特殊结构的轧机都在发展中。国内外对于厚度自动控制理论的研究是很多的,不管是什么压下厚度控制,辊缝的调整都是通过压下机构来实现的。 国内外对轧机的压下机构做了各方面的研究及测试,以提高轧制的精度、压下机构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降低能耗等。以下列举了一部分国内外设计轧机压下研究相关的论文及简介:(1) 浅谈2300中板二辊轧机压下螺丝回松现象 重型机械2004年,第01期通过对中板二辊轧机压下机构丝杆和铜螺母摩擦系数变化及平衡缸和上轧辊提升速度不同步的分析,提出解决二辊轧机压下螺丝回松现象的技术措施,为今后轧机设计提供参考.(2) 轧机压下螺纹副承载特性测试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2006年,第03期依据相似准则,制作3500mm中厚板轧机电动压下传动螺纹副1/3的测试模型,采用电测法获取悬臂螺牙弯曲应变值,模拟实际轧制力和过平衡力作用下螺纹副螺牙各层载荷大小及分布.螺纹副测试结果和边界元、有限元法数值计算结果相比,螺牙层载荷大小和分布规律基本吻合,证明电测法可行、直观且可靠.通过测定数据,证实了轻重两种载荷工况的不同承载特性,还发现螺母与丝杆轴线错移或倾斜的微尺度行为对载荷大小及分布影响极大的重要现象,为提高压下传动螺纹副寿命及可靠性提供了重要思路.(3)2000热轧机压下系统的技术改造 有色设备 2007年,第03期介绍2000热轧机压下控制系统改造的要求、功能及其改造方案,改造后提高了控制精度、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 2800中厚板轧机压下螺母磨损严重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重型机械2001年,第06期 针对国内某中板厂2800中厚板轧机压下螺母、螺丝及止推轴承磨损严重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应用双球铰理论”找出磨损问题关键所在,提出了改进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问题。(5) 例如如舞钢公司的4200轧机压下装置的回松是造成了该公司钢板质量低,轧制精度不高、设备运行事故多的主要原因,对之进行研究和技术改造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造成压下系统回松的因素诸多,从根本上解决非常复杂。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对影响回松的诸因素如工艺参数、润滑油、温度和振动等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根据轧机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改善轧机压下系统的相应措施。 通过以上的理论分析和实验,分析压下系统回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螺纹副的自锁条件被破坏,丝杠能够在微尺度空间内上下窜动和回松,同时加重了螺纹副的磨损。1.2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在初轧机,板柸轧机、万能轧机等轧机上,几乎每一道轧制都需要调整辊缝,以保证轧件按给定压下量轧出所要求的断面尺寸。在轧制过程中要辊缝的调整直接影响板厚误差,根据各类轧机的工艺要求,调整装置可分为:上辊调整装置、下辊调整装置、中辊调整装置、立辊调整装置和特殊轧机的调整装置。上辊调整装置也称压下装置,它用途最广,安装在所有轧机上,压下机构的选择要满足工艺的要求,其中电动压下是最常用的压下装置。通常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压下螺丝、压下螺母、压下位置指示器、球面垫块、和测压仪等部件。在可逆轧机上还安装有压下螺丝回松机构,以处理卡钢事故。在轧制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引起轧件的厚度偏差。这些因素都与轧件和轧机有关。轧件方面的因素有:轧件厚度不均匀、轧件沿长度方向温度或机械性能不均匀等。轧机方面的因素有:轧制速度和张力的变化、轧辊热膨胀和磨损及轧辊偏心、轧制过程中机架的变形等。轧机参数的变动将使辊缝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因而导致轧件厚度发生变化,为了提高轧件的厚度精度,在现代化轧机上,往往设置厚度自动控制装置,使轧机在轧制过程中能调整辊缝,以控制和减小轧件纵向厚度偏差。压下控制系统辊缝的控制最后都是由轧机的压下机构来执行的,选择合理的压下机构,及合理的设计压下机构以调整辊缝。1.3 本课题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1) 根据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完成压下系统的设计计算。技术参数如下:轧件厚度230-250mm,宽度800-2150mm,长度5500-11000mm,最大重量38.5吨。计算轧制力能参数是主要的。(2) 压下螺丝和止推轴承:压下螺丝螺纹的选择(锯齿形或梯形); 压下螺丝直径一般按强度选择,加大直径绘使传动力矩增加,但可以显著提高轧机工作机座的刚度,一般来说,压下螺丝和螺母在负荷下的的变形值仅次于轧辊和机架。 止推轴承有铜垫滑动止推轴承和滚动止推轴承两种;压下螺丝传动端结构形式选择。强度校核。(3) 压下螺母的选择:压下螺母的结构形式(整体或组合式); 压下螺母在机架上的固定方式。(4) 解决压下装置在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压下螺丝的阻塞事故,设置压下螺丝回松机构; 轧制过程中防止压下螺丝自动旋松,压下螺丝自动旋松使辊缝值发生变动,造成轧件厚度不均匀,严重影响轧件质量。(5) 润滑。对于压下螺丝在螺母中频繁快速移动的初轧机,采用稀油润滑,螺母寿命可提高1.5-2倍。2 轧制过程简介轧制过程是考旋转的轧辊与轧件之间形成的摩擦力将轧件咬进辊缝之间,并使之受到压缩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轧制的目的是使被轧制的材料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为了控制轧制过程,必须对轧制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轧制称为热轧;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轧制称为冷轧。我们常见的汽车板、桥梁钢、锅炉钢、管线钢、螺纹钢、钢筋、电工硅钢、镀锌板、镀锡板包括火车轮都是通过轧钢工艺加工出来的。我国大钢厂从70年代已用先进的连轧轧机 ,连轧机采用了一整套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全线生产过程和操作监控均由计算机控制实施,轧件在几架轧机上同时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3 轧辊及轧制力能参数3.1 轧辊的尺寸参数轧辊的基本尺寸参数是:轧辊名义直径D,棍身长度L,辊颈d和辊颈长度l。3.1.1 轧辊直径和棍身长度的确定方法一 初轧机和型钢轧机的轧辊名义直径D,既是轧机的主要参数,也是轧辊尺寸的主要参数。当轧辊的直径确定以后,轧辊的其他参数受刚度、强度或机构上的限制也随之确定。初轧机的轧辊棍身是有孔型的,因此,轧辊的名义直径应有确切的含义。通常初轧机把棍环外径作为名义直径。因此,有孔型的轧辊其名义直径均大于其工作直径。为避免孔型槽切入过深,轧辊名义直径与工作直径的比值一般不大于1.4。轧辊的工作直径D1可根据最大咬入角和轧辊的强度要求来确定。最大咬入角和轧辊与轧件间的摩擦系数有关,各种轧机的最大咬入角可参考表1.1。表3.1 各种轧机的最大咬入角和轧制情况最大咬入角最大比值轧辊与轧件的摩擦系数热轧在有刻痕或焊痕的轧辊中轧制初轧柸或钢柸24321/61/30.450.62轧制型钢20251/81/70.360.47轧制带钢15201/141/80.270.36自动轧管机热轧钢管12141/601/40-在润滑条件下冷轧带钢在较光洁的轧辊上轧制5101/1301/230.090.18在表面经很好磨光的轧辊中轧制351/1351/1300.050.08同上,用润滑油润滑241/6001/2000.030.06轧辊的强度条件是轧辊各处的计算应力应小于许用应力。轧辊的许用应力是其材料的强度极限除以安全系数,通常安全系数选取5。板带轧机轧辊的主要尺寸是辊身长度L(L也标志着板带轧机的规格)和直径D。决定板带轧机轧辊尺寸时,应先确定辊身长度,然后再根据强度、刚度和有关工艺条件确定其直径。通常各种轧机的轧辊的L与D均有一定的比例,其比值参考表1.2。表3.2 各种轧机的L/D轧 机 名 称L/D轧 机 名 称L/D初轧机2.22.7中厚板轧机2.22.8型钢轧机1.52.5装甲板轧机3.03.5开柸和粗轧机座2.23.0二辊薄板轧机1.52.2精轧机座1.52.0二辊铁皮轧机1.31.5辊身长度L应大于所轧钢板的最大宽度,即L=+a (3.1)式中a值视钢板厚度而定。当=4001200时,a100mm;当=10002500时,a150200mm;当钢板更宽时,a=200400mm.在本设计中=2150,故取a=190mm 则L=2150+190=2340mm对于四辊轧机,为减小轧制力,应尽量使工作辊直径小些。但工作滚最小直径受棍颈和轴头的扭转强度和轧件咬入条件的限制。支撑辊直径主要取决于刚度和强度的要求。四辊轧机的辊身长度L确定以后,可根据1表3-2和表3-3确定工作辊直径和支撑辊直径。表中,比值标志着辊系的抗弯刚度,其值愈小则刚度愈高。一般来说,辊身长度较大时,选用较大比值。由1表3-3查得在本设计中取=4 =2.5 =1.6由于L=2340mm 则=585mm =936mm在轧制过程中,轧辊辊面因工作磨损,需不止一次地重车或重磨。轧辊工作面的每次重车量为0.55mm;重磨量为0.010.5mm,轧制直径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就不能再使用。轧辊从开始使用直到报废,其全部重车量与轧辊名义直径的百分比称为重车率。由1表1-4,取最大重车率为6考虑重车率,并圆整得=650mm =1000mm3.1.1.2 轧辊轴颈和辊颈长度的确定辊颈直径和长度与轧辊轴承形式及工作辊载荷有关。由于受轧辊轴承径向尺寸的的限制,辊颈直径比辊身直径要小得多。因此辊颈与辊身固定处,往往是轧辊强度最差的地方,只要条件允许,辊身直径和辊颈与辊身的过渡圆角r均应选大些。使用滚动轴承时,由于轴承外径较大,辊颈尺寸不能过大,一般近似地选=(0.50.55)D1 0.831.0在本设计中取0.550.55650358.00mm辊颈的直径还应根据滚动轴承的内径选取,根据参考文献2, 选取工作辊 取1.0 =560mm3.1.1.3 轧辊传动端的尺寸工作辊辊颈直径与传动端直径之比值约为1.021.10(辊颈直径稍大于传动端直径)。传动端长度与直径之比,冷轧机上取1.01.2。热轧机上取1.21.5。扁头宽度与传动端直径之比值约为0.750.85。在本设计中取1.05 =1.3 =0.8则=341mm =443mm 273mm3.1.2 轧辊的直径的棍身长度确定方法二初轧机与型钢轧机的轧辊名义直径D,既是轧机的主要参数,也是轧辊尺寸的主要参数。当轧辊的直径D确定以后,轧辊的其它参数受强度、刚度或结构上的限制也将随之确定。初轧机和型钢轧机的轧辊辊身是有孔型的,因此,轧辊的名义直径应有确切的含意。通常,型钢轧机以齿轮座的中心距作为轧辊名义直径;初轧机则是把辊环外径作为名义直径。因此,有孔型的轧辊其名义直径均大于其工作直径。3.1.2.1 轧辊的棍身长度L和辊径D的确定辊身长度L应大于所轧钢板的最大宽度,即 L=+a (3.2)式中a值视钢板厚度而定。当=4001200时,a100mm;当=10002500时,a150200mm;当钢板更宽时,a=200400mm。在本设计中取a=200mm 则L=2150+200=2350mm对于热轧机,支撑辊直径与辊身长度L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0.70.9)L(L值愈大,系数愈小)在本设计中取0.723501645.00mm对于四辊轧机,为减小轧制力,应尽量使工作辊直径小些。但工作滚最小直径受棍颈和轴头的扭转强度和轧件咬入条件的限制。支撑辊直径主要取决于刚度和强度的要求。轧辊工作直径可根据最大咬入角 (或压下量与辊颈之比)和轧辊的强度要求来确定。按照轧辊的咬入条件,轧辊的工作直径应满足下式 (3.3)式中 h压下量,毫米。h-250-20545mm是最大咬入角,它和轧辊与轧件间的摩擦系数有关。各种轧机的最大咬入角可参考2表3-2。在本设计中取为18则: 919.49mm在轧制过程中,轧辊辊面因工作磨损,需不止一次地重车或重磨。轧辊工作面的每次重车量为0.55mm;重磨量为0.010.5mm,轧制直径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就不能再使用。轧辊从开始使用直到报废,其全部重车量与轧辊名义直径的百分比称为重车率。由1表1-3,取最大重车率为6。表3.3 各种轧机的轧辊重车率轧机名称工作辊最大重车率%支撑辊最大重车率%初轧机1012型钢轧机810中厚板轧机58薄板轧机46四辊热连轧366四辊冷连轧3610考虑重车率,并圆整得=1000mm =1800mm3.1.2.2 轧辊轴颈和辊颈长度的确定辊颈直径和长度与轧辊轴承形式及工作辊载荷有关。由于受轧辊轴承径向尺寸的的限制,辊颈直径比辊身直径要小得多。因此辊颈与辊身固定处,往往是轧辊强度最差的地方,只要条件允许,辊身直径和辊颈与辊身的过渡圆角r均应选大些。使用滚动轴承时,由于轴承外径较大,辊颈尺寸不能过大,一般近似地选=(0.50.55) 0.831.0在本设计中取0.5250.5251000550.00mm 取1.0 =550.00mm3.1.2.3 轧辊传动端的尺寸工作辊辊颈直径与传动端直径之比值约为1.021.10(辊颈直径稍大于传动端直径)。传动端长度与直径之比,冷轧机上取1.01.2。热轧机上取1.21.5。扁头宽度与传动端直径之比值约为0.750.85。在本设计中取1.05 =1.3 =0.8则 总结:上面3.1.1所计算的这种方法的依据是根据板带轧机的尺寸计算方法介绍而来的,但是本方法计算出来的尺寸在后面计算轧制力和选择轴承的时候,轧辊的强度、刚度和有关工艺条件不容易满足,所以本设计另外用3.1.2初轧机的尺寸计算方法来确定轧辊的尺寸,3.1.2即为初轧机的尺寸计算方法所计算的尺寸数据,后面的计算均是根据3.1.2的数据来进行计算的。4 轧辊材料4.1 常用的轧辊材料常用的轧辊材料有合金锻钢、合金铸钢和铸铁等。4.1.1 合金锻钢用于轧辊的合金锻钢,在我国“国家标准”中已有规定,GB/T 133141991标准中列出了热轧轧辊和冷轧轧辊用钢。热轧轧辊用钢有55Mn2、55Cr、60CrMnMo、60SiMnMo等。冷轧轧辊用钢有9Cr、9Cr2、9CrV、9Cr2W、9Cr2Mo、60CrMoV、80CrNi3W、8CrMoV等。4.1.2 合金铸钢用于轧辊的和静铸钢种类尚不多,也没有统一标准。随着电渣重熔技术的发展,合金铸钢的质量正逐步提纲,今后合金铸钢轧辊将会得到广泛应用。4.1.3 铸铁铸铁可分为普通铸铁、合金铸铁和球墨铸铁。铸造轧辊时,采用不同的铸造,可以得到不同硬度的铸铁轧辊。因此,有半冷硬、冷硬和无限冷硬轧辊之分。半冷硬轧辊:轧辊表面没有明显的白口层,辊面硬度HS50。冷硬轧辊:表面有明显白口层,心部为灰口层,中间为麻口层,辊面硬度HS60。无限冷硬轧辊:表面是白口层,但白口层与灰口层之间没有明显界限,辊面硬度HS65。铸铁轧辊硬度高,表面光滑、耐磨,制造过程简单且价钱便宜。其缺点是强度低于钢轧辊。只有球墨铸铁轧辊的强度较好。4.2 轧辊材料选择轧辊材料的选择与轧辊工作特点及损坏形式有密切关系。初轧机和型钢轧机轧辊受力较大且有冲击负荷,应有足够的强度,而辊面硬度可放在第二位。初轧机常用高强度铸钢或锻钢;香港粗轧机多用铸钢。含Cr、Ni、Mo等合金元素的铸钢轧辊适合于轧制合金钢;含Mn钢及高碳铸铁钢轧辊多用与轧普碳钢的第一架粗轧机上。在型钢轧机的成品机架上,成品形状及公差要求严格,要求轧辊有较高的表面硬度及耐磨性,一般选用普通铸铁轧辊。带钢热轧机的工作辊选择轧辊材料时以辊面硬度要求为主,多采用铸铁轧辊或在精轧机组前几架采用半钢轧辊以减缓辊面的糙化过程。而支撑辊在工作中主要受弯曲,且直径较大,要着重考虑强度和轧辊淬透性,因此,多选用含Cr合金锻钢。带钢冷轧机的工作辊对辊面硬度及强度均有很高的要求,常采用高硬度的合金铸钢。其支承辊工作条件与热轧机相似,材料选用也基本相同,但要求有更高的辊面硬度。为了轧制高碳钢和其它难变形的合金钢,在冷轧机上也采用带硬质合金辊套的复合式冷轧工作辊。其辊心材质与辊套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应十分接近,以防轧辊发热时,损坏辊套。应该指出,尽管冷轧工作辊的硬度要求很高(达到HS=100),但却不能使用铸铁轧辊,这是因为当辊径确定以后,可能轧出的轧件最小厚度值和轧辊的弹性模数E值成反比。即轧辊材料的弹性模数E愈大,可能轧出的轧件厚度愈小。铸铁的E值只有钢的一半,为此,在冷轧带钢时,使用铸铁轧辊是不利的。设计中所使用的轧辊材料是无限冷硬铸铁。5 总轧制力的计算5.1 平均单位压力的计算由于单位平均压力唉接触弧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为便于计算,一般均以单位压力的平均值平均单位压力来计算轧制总压力。 轧制力:P=PmF=PmBmL (5.1) Pm接触弧上平均单位压力 F 轧件与轧辊的接触面积(实际接触弧面积的水平投影)Bm轧制前后轧件的平均宽度 L 接触弧长度(即变形区长度)5.1.1 总压力计算的一般公式一般情况下,如果沿轧件宽度方向上的摩擦应力和和单位压力变化忽略不计,并取轧件宽度等于1个单位时,则轧制力用下式来表示,见图5.1。图5.1 作用在轧辊上的力 (5.2)上式右边的第二项和第三项分别为后滑和前滑区摩擦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它们与第一项相比,其值甚小,可以忽略不计,则轧制力可写成下式: (5.3)常用下式表示: (5.4)接触面上的单位压力接触弧面积单位压力5.1.2 影响平均单位压力的因素影响平均单位压力的因素有:轧件的力学性能因素,轧件应力状态特性因素。跟均研究,属于影响轧件力学性能(简单拉、压条件下的实际变形抗力)的因素有:金属的本性、温度、变形程度和变形速度,可写成下式: (5.5) 式中:、分别为考虑温度、变形程度和变形速度对轧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系数。普通静态机械试验条件下的金属屈服极限。影响轧件应力状态特性的因素有外摩擦力、外端张力等,因此应力状态系数可写成下式: (5.6)式中:考虑轧件宽度影响的应力状态系数外摩擦影响系数外端影响系数张力影响系数(1) 外摩擦的影响外摩擦对单位压力的影响是综合因素的影响,它包含轧件与轧辊间的摩擦系数、轧件高度和轧辊直径相等因素。水平应力是单位压力和单位摩擦力在水平方向投影的代数和除以该截面轧件的厚度得到的。单位摩擦力和摩擦系数越大,水平应力就越大,单位压力也就越大,单位压力的平均值自然也就越大。试验表明,随着轧件厚度的增加,单位压力相应降低。这是因为厚度加大后,摩擦力对水平应力的影响减弱了,因此,单位压力降低。轧辊直径对单位压力的影响,一般以轧辊直径与轧件厚度的比值反映,随着比值的减小,单位压力也降低。因为轧辊直径减小后,摩擦力的水平分力减小,从而水平应力也减小,使单位压力降低,轧制力降低。另一方面,由于轧辊直径减小将使接触面积减小,也会使轧制力降低。所以在轧制薄板时,要采用小直径的轧辊。外摩擦对单位压力的综合影响,用来表示。变形区长度与轧件平均告诉的比值小于1时,外摩擦影响可以不考虑。(2) 外区金属影响即变形区以外金属对单位压力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轧制时变形区内金属的不均匀变形引起变形区外的尽速局部变形,从而改变了变形区内金属的应力状态,使单位压力加大。当轧件轧辊间产生塑性变形时,靠近接触面的表面层由于摩擦力的限制,其纵向流动速度比中间层低,即表面层的延伸比中间层小,产生不均匀变形,变形区入口端和出口端的断面形成向外凸出的弯曲形状。这种不均匀变形的趋势,受到变形区前后端外部金属的限制,引起变形区内水平应力的增加,因而使单位压力增高。当变形区长度与轧件平均高度的比值小于1时,不均匀变形较大,外区金属影响变得明显,随着的减小,不均匀变形愈加严重,外区金属影响也就逐渐加大。(3) 张力的影响 张力轧制时,变形区金属在轧制方向产生附加应力,使三向应力状态的水平方向主应力减小,这就降低了平均单位压力。试验结果表面,前后张力都使单位压力降低,且后张力影响更为显著,这是由于中性面偏向出口,故后张力影响大与前张力。 根据各类轧机轧制条件的差别,主要反映在轧件高度,各道压下量和轧辊半径等参数的不同上。如前所述,变形区特征参数综合反映了这三个参数对应力状态的影响。初轧机其轧制特点是轧件厚度大,的比值较小,一般为0.31.2,当1时,外区金属对应力状态的影响是主要的,而外摩擦对应力状态的影响不是主要的,此时可取外摩擦影响系数=1,初轧时无张力,故张力影响系数=1。厚板、中板轧机从轧制特点来看,厚板、中板轧机的头几个轧制道次与初轧、开柸轧机相近,外区对应力状态的影响是主要的。由于厚板、中板轧机轧机宽度较大,可近似认为是平面变形问题,不考虑宽展的影响,故平均单位压力公式为: (5.7)轧制力平均单位压力可用下列公式的一般形式表示: (5.8)或 (5.9)除了外,所有系数都大于1,在有些张力大而外端摩擦力小的情况下,可能达到0.7-0.8,实际上,这一系数对单位压力影响最大,而且随轧制条件和外摩擦的变化,此系数能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平均=0.8-8。综上所述,确定轧件对轧辊的总压力,必须求出接触面积F,应力状态系数及反应轧件力学性能的实际变形抗力。5.2 接触面积的确定根据分析,在一般轧制情况下,轧件对轧辊的总压力作用在垂直方向上,或近似于垂直方向上,而接触面积应与此总压力作用方向垂直,故在一般实际计算中接触面积F并非轧件与轧辊的实际接触面积,而是实际接触面积的水平投影。习惯上称此面积为接触面积。考虑轧辊的弹性压扁,在冷轧较硬的合金时,由于轧辊承受轧件的高压作用,产生局部弹性压扁的现象,结果使接触弧长度显著增大,在接触弧长很小的薄板与带材轧制中,此影响非常大。四辊热轧中厚板,轧制时接触弧长由于轧辊弹性压扁而增长影响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其面积计算方法如下:辊径相同,轧件与轧辊接触面积一般公式为 (5.10)式中:l变形区长度 在变形区轧件的平均宽度变形区长度: (5.11) R= =其中:轧件厚度=250mm轧件原始宽度=2150mm/=250/2150=0.12轧件宽度远大于厚度,轧制时的宽展可视为零,则:=2150150=32.255.3 金属变形抗力的确定金属及合金的实际变形抗力取决于金属及合金的本性屈服极限、轧制温度、轧制速度和变形程度的影响,下面分别加以讨论。金属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对变形阻力有显著的影响。合金钢的变形阻力要比碳钢大得多,纯金属的变形阻力远比其它合金小,钢中碳、硅、锰、镍、钼、钛等的含量增加,将使变形阻力增大。同一化学成份的金属和合金,由于组织不同,其变形阻力也不同。晶粒小者具有较大变形阻力,组织不均匀、具有加工硬化的比组织均匀、退火软化状态者有更大的变形阻力。5.3.1 金属屈服极限对金属变形抗力的影响通常用金属及合金的屈服极限来反映金属及合金本性对实际变形抗力的影响。但应注意,有些金属压缩时的屈服极限大于拉伸时的屈服极限。如钢压缩时的屈服极限比拉伸的屈服极限比拉伸时的屈服极限大10%;而有些金属压缩时和拉伸时的屈服极限相同。因此,在选取时,一般用压缩时的屈服极限,它与轧制变形较接近。对有些金属在静态力学性能试验中很难测出,尤其是在高温下更困难,这时可以用屈服强度来代替。近年来由于热变形模拟试验机的出现,为各种状态下的的测定提供了有力条件。是在一定条件测得的,其值可查相关资料得到。5.3.2 轧制温度对金属变形抗力的影响轧制温度对金属屈服极限有很大影响。一般情况是随着轧制温度升高,屈服极限下降,这是由于降低了金属原子间的结合力。在高温下,含碳量对金属变形阻力影响不大。轧制温度对尽速屈服极限的影响用变形温度影响系数来表示,其值可查。在确定温度影响系数时,一方面要有可靠的屈服极限与温度关系的资料,另一方面还要确定出金属热轧时的实际温度,也就是要确定热轧时温度的变化。5.3.4 轧件变形程度对金属变形抗力的影响变形程度影响系数可以分为冷轧和热轧两种情况。冷轧时,金属的变形温度低于再结晶温度,因此金属只产生加工硬化现象,变形抗力提高。所以在冷轧时只需要考虑变形程度对变形抗力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影响是用金属屈服极限与压缩率关系曲线来判断的,其变化规律对不同金属是不同的,合金比纯金属要大些。热轧时,金属虽然没有加工硬化,但实际上变形程度对屈服极限是有影响的。各种钢的试验表明,在较小变形程度(一般在20%30%以下),屈服极限随变形程度加大而剧增,在中等变形程度时,即大于30%,屈服极限随变形程度加大而增大的速度开始减慢,在许多情况下,当继续增大变形程度时,屈服极限反而有些降低。所以在热轧时也必须考虑这种情况。 在热轧时,变形程度对变形阻力的影响较小,一般随着变形速度的提高,变形阻力稍有增大。这是由于热轧一般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在强化的同时存在着强化的消除,通过再结晶和恢复使组织均匀长大,从而降低变形阻力。5.3.5 轧制速度对金属变形抗力的影响随着轧制速度的提高,变形速度范围随之扩大,其平均变形速度范围为1-1000s-1 。在热轧生产中,变形速度对变形阻力的影响显著。通常随着变形速度的提高,变形阻力增大。根据研究可知,冷轧时由于变形速度的影响小,所以,变形速度影响系数可取为1。而热轧时,由于轧制过程中,同时发生加工硬化,恢复和再结晶现象,随变形速度的增加,后者进行得不完全,故使变形抗力提高,因此必须考虑变形速度的影响。5.3.6 热轧时金属实际变形抗力确定在热轧条件下,加工硬化的影响可忽略不计,1,因此热轧时金属实际抗力公式为: (5.12)图5.2碳钢Q235变形速度,变形温度对变形抗力的影响.=40%,=20%为了便于实际应用,用试验的方法将上述综合影响反映在一个曲线图中。的值可以从曲线图中直接查出。在确定的曲线图中,反映出钢种、变形速度、变形温度和压下量对的影响。上述为变形区金属实际变形抗力的平均值,所以,变形速度、变形温度和压下率影响必须取变形区长度内的平均值。变形速度: (5.13)式中:平均轧制速度,初轧取=2m/s l=150mm H=250mm =45mm 假设为第一道轧制,则平均压下率为: (5.14) 根据图5.2得: (5.15)5.4 总轧制力的计算 (5.16)F=0.32256 压下部分机构设计电动压下是上辊调整装置中最常用的,通常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制动器、压下螺丝、压下螺母、压下位置指示器、球面垫块和测压仪等部件。在可逆板轧机的压下装置中,有的还安装有压下螺丝回松机构。在初轧机,板柸轧机、万能轧机等轧机上,几乎每一道轧制都需要调整辊缝,以保证轧件按给定压下量轧出所要求的断面尺寸。在轧制过程中要辊缝的调整直接影响板厚误差,根据各类轧机的工艺要求,调整装置可分为:上辊调整装置、下辊调整装置、中辊调整装置、立辊调整装置和特殊轧机的调整装置。上辊调整装置也称压下装置,它用途最广,安装在所有轧机上,压下机构的选择要满足工艺的要求,其中电动压下是最常用的压下装置。通常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制动器、压下螺丝、压下螺母、压下位置指示器、球面垫块、和测压仪等部件。在可逆轧机上还安装有压下螺丝回松机构,以处理卡钢事故。在轧制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引起轧件的厚度偏差。这些因素都与轧件和轧机有关。轧件方面的因素有:轧件厚度不均匀、轧件沿长度方向温度或机械性能不均匀等。轧机方面的因素有:轧制速度和张力的变化、轧辊热膨胀和磨损及轧辊偏心、轧制过程中机架的变形等。轧机参数的变动将使辊缝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因而导致轧件厚度发生变化,为了提高轧件的厚度精度,在现代化轧机上,往往设置厚度自动控制装置,使轧机在轧制过程中能调整辊缝,以控制和减小轧件纵向厚度偏差。压下控制系统辊缝的控制最后都是由轧机的压下机构来执行的,选择合理的压下机构,及合理的设计压下机构以调整辊缝。压下机构传动简图如图6.1 。图6.1压下机构传动简图6.1 压下螺丝压下螺丝一般由头部、本体和尾部三个部分组成。头部与上轧辊轴承座接触,承受来自轴颈的压力和上辊平衡装置的过平衡力。为了防止端部在旋转时的磨损并使上轧辊轴承具有自动调位能力,压下螺丝的端部一般都做成球面形状,并与球面铜垫接触形成止推轴承。压下螺丝尾部是传动端,承受来自电动机的驱动力矩。尾部断面的形状主要有方形、花键形和圆柱形三种。方形尾部四面镶有青铜板,它主要用于快速压下装置。花键形尾部的承载能力大,尾部强度削弱得小,多用在低速、重载的带钢轧机上。带键槽圆柱形尾部仅用在轻负荷的压下装置中。压下螺丝的基本参数是螺纹部分的外径d和螺距t, 可按照国家专业标准选取。6.1.1 压下螺丝外径的确定压下螺丝的直径由最大轧制力确定。由于压下螺丝的细长比很小,其纵向弯曲可忽略不计。由于压下螺丝和轧辊颈承受同样大小的轧制力,故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即:d=(0.55-0.62) (6.1)式中:压下螺丝外径 辊颈直径,对于四辊轧机则应是支撑辊辊颈直径6.1.1.1 支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