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常见疾病知识_第1页
中老常见疾病知识_第2页
中老常见疾病知识_第3页
中老常见疾病知识_第4页
中老常见疾病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销新人速成系统课程 第 讲,3,中老年常见疾病知识,中老年常见疾病知识,内容概要,一、组成人体的八大系统二、常见中老年疾病 高血脂 冠心病 高血压 脑血管病 糖尿病 肿瘤,一、组成人体的八大系统,组成人体最小的单位是细胞,形态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器官,功能协同的一组器官组成系统,人体八大系统,人体由消化、呼吸、运动、泌尿、生殖、循环、神经和内分泌八大系统组成。,二、常见疾病,人类的健康、寿命长短 60% 取决于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吸烟、酗酒、生活起居无规律、营养不平衡、高盐饮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精神紧张等。,生活方式病,目前,我国因生活方式病而死亡的比例在达到 67% 生活方式病将成为人类的 “头号杀手”,哪些是生活方式病?,高血压病 高脂血症 冠心病 糖尿病 肥胖症 恶性肿瘤等,1、高脂血症,1、高脂血症,保守估计为7%到8%在北京,血脂异常者占15.1% 全国超过一亿人需接受调脂治疗,(1)发病率,(2)血脂的概念,血脂是血液中脂质的总称,因为脂质是不溶于水,在血中与亲水的蛋白质结合成为脂蛋白在血中转运。,血脂种类,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 )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乳糜微粒(CM),(3)血脂的作用,1、甘油三酯是人体储存和供应能量的营养物质2、协同皮肤、骨骼、肌肉保护内脏,固定内脏 的位置,维持体温3、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份4、合成胆汁5、胆固醇是合成体内多种激素的原料,(4)高血脂的概念,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单项或多项超过正常范围,也包括高密度脂蛋白(HDL) 降低。,高血脂,血脂紊乱,(5)血脂检查项目与标准,高血粘,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6)高血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7)高脂血症的防治,(7)高脂血症的防治,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一级预防,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7)高脂血症的防治,二级预防,2、冠心病,(1)定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 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2、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2)冠心病分类及临床表现,表现一: 心绞痛,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疼痛放射到左肩、左上肢内侧持续13分钟含服硝酸甘油缓解大于30分钟提示心肌梗死,最突出的症状是剧烈持久地胸痛,伴有大汗、昏厥等。 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表现二: 心肌梗死,(3)预防,调整好饮食和生活习惯,合理饮食, 戒烟限酒,调理情绪,适量运动 治疗与本病发生相关的疾病,如高血 压、高血脂、糖尿病等,1、药物治疗硝酸酯制剂: 硝酸甘油、消心痛、鲁南欣康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倍他乐克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心痛定)、氨氯地 平(络活喜)溶血栓药物: 尿激酶、链激酶2、非药物治疗:支架术,搭桥术,(4)治疗,3、高血压,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三高” 患病率高 死亡率高 残疾率高,“三低” 知晓率低 治疗率低 控制率低,高血压的危害性,“无声杀手”,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血压,收缩压 心脏收缩时将血液泵入动脉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最高压力,即“高压”,舒张压 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最低值,即“低压”,血压节律,血压具有一日内周期性变化的特点: 白天升高、夜晚降低。应一早醒来先服降压药。,热低冷高,血压水平及分类,血压水平及分类,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性别与年龄: 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别,甚至高于男性。,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摄入脂肪,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工作压力过重: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性格,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遗传,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肥胖: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吸烟: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由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饮酒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30mg(约1两白酒),女性应不超过20mg。,高血压治疗,高血压治疗,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高血压治疗,药物治疗,4、脑血管病,大脑的重量仅占体重的2%左右 但其耗氧量却为全身耗氧量的25% 血液需求占全身供血量的1/5 因此脑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脑的功能分布区,感觉区,语言区,运动区,视觉区,味觉区,行为及情感区,脑血管病分类,缺血性脑血管病 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栓塞,脑血栓,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脑血管病分类,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病分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病常见症状,脑血管病常见症状,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可有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行走不稳、轻度偏瘫、流口水、语言不清等症状,无意识障碍。 症状几分钟到半小时消失,不超过24小时,可反复发作。,2、脑血栓形成: 常在睡眠或安静状态发病,口眼歪斜、失语、偏瘫、偏身感觉及意识障碍等。,脑血管病常见症状,脑血管病常见症状,3、脑栓塞: 起病急,如栓塞较大,会出现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抽搐甚至昏迷。,脑血管病常见症状,4、脑溢血: 多在过度劳累、情绪激动或用力排便时发作,可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呕吐、口角歪斜、肢体偏瘫、意识障碍等。,脑血管疾病处理,一般处理 特殊治疗,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病人 保持心、肺功能 清除病人口腔和鼻腔中的粘液、呕吐物 吸氧等,一般处理:,特殊治疗:,降低颅压 调整血压 止血药 必要时外科手术切除出血块。,5、糖尿病,5、糖尿病,(1) 定义 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能很好的利用,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综合症。,症状为“三多一少”,吃得多 喝得多 尿得多 体重减少,(2)发病率及危害,中国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 患者的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杀手,(3)血糖三个来源、四个去路,食物糖,肝糖原,非糖物质,分 解,消化吸收,糖异生,氧化分解,糖原合成,CO2+H2O,肝、肌糖原,磷酸戊糖,脂肪、氨基酸,胰岛素,(),( ),血糖,胰岛素功能,抑制血糖来源 促进血糖去路,(4)糖尿病分类,型: 型:,(4)糖尿病分类,型: 占510,多见于青少年,与遗传有关,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必须终身使用胰岛素。,(4)糖尿病分型,型: 多见于40岁以后,症状不明显,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不敏感,“胰岛素抵抗”,占糖尿病的90以上。,(5)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7.0mmol/L 或者餐后血糖 11.1mmol/L 对于高于正常但未达到诊断标准时,通过葡 萄糖耐量试验(OGTT):口服 75g 葡萄糖后 2 小时血糖 11.1mmol/L ,可确诊为糖尿病,(6)糖尿病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 糖尿病肾病及肾功能衰竭 肢体动脉硬化引起血管堵塞造成肢体末 端的坏死 末梢神经炎 微血管硬化,微循环障碍引起视网膜病 变,失明,(7)治疗原则(综合治疗),(7)治疗原则(综合治疗),控制饮食:低糖、低脂、低盐、高蛋白体育锻炼:减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药物治疗:选用降糖药血糖检测:检测血糖的动态变化,常见药物,6、肿瘤,中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例为220万人, 因癌症死亡人数为160万人 中国每4-5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死于 癌症,居死亡原因之首。,肿瘤,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当人体长期受到某些因素的作用,如物理的、生物的、化学的刺激,部分细胞出现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新生物,它与正常组织细胞不同,即不按照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规律生长,不受约束和控制。这种异常的细胞团就是肿瘤。,良性、恶性肿瘤的区别,通常缓慢生长.边界清晰,常有包膜.质地、色泽接近正常组织不转移.完整切除 复发率低,生长较快,常无止境.边界不清,常无包膜.与正常组织差别较大.一般多有转移. 难切除干净 常易复发,1/3的癌症可以预防 1/3的癌症如及早发现是可能治愈的 剩余1/3癌症是可以延长寿命的,癌症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 避免接触与癌发生有关的因素二级预防: 早期发现,主要开展防癌普查, 定期体检和自我检查。三级预防: 积极治疗,减轻疼痛,延长生命,内容回顾,一、组成人体的八大系统二、常见中老年疾病 高血脂 冠心病 高血压 脑血管病 糖尿病 肿瘤,接下来请关注:,老年心理与营销,00:50 音乐太短00: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