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现有相关文献比较丰富,下面分国内外两个部分进行评述:(1)国外相关研究状况国外相关研究以定量研究为主,可以分为宏观视角的总量消费研究和微观视角的需求研究。传统的消费研究往往是总量研究,即从总量上探索消费总支出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常用的有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等。然而总量消费研究只能提供关于消费总支出的信息,其本身并不研究消费构成即消费结构问题,这使得这种研究的政策作用受到局限。上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的需求系统模型(demand system)弥补了这个缺陷,这种模型能从消费结构的角度更加精细地揭示了消费变化的规律,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更加具体的支持。此外,需求系统模型的优势还在于它避免了早期计量经济学家对消费结构进行分析时很少从理论经济学角度对消费者最优选择行为进行分析、两者缺乏沟通的弊端(藏旭恒等,2001),因此,使得这种模型有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些特点使得这类模型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早期的需求系统模型主要有LES模型(Stone,1954),后来相继出现ELES模型(Lluch,1973)、Rotterdam模型(Barten,1969;Theil,1975) 、超越对数效用函数模型(Christensen et al.,1975)和AIDS模型(Deaton and Muellbauer,1980)等。最近二十几年,需求系统模型在设定和估计等方面得到了扩展。在设定方面,解释变量由原来的价格和收入(或消费支出)扩展到各种人口统计变量和虚拟变量;由原来的静态设定扩展到动态设定,包括差分模型设定和状态空间模型设定,以探索消费结构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在模型估计方面,由原来的对各方程逐个估计扩展到采用似不相关(SUR)进行联立方程同步估计;为了解决截面数据研究中零消费项问题引入截取系统模型(censored system)以及两步估计法(two-step estimation procedure)。此外,还出现了半参数的需求等式系统。(2)国内相关研究状况国内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大类。与其他经济学研究领域一样,国内在农村消费需求研究方面,定性研究逐渐减少,定量研究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主流。在定性研究方面,朱建文(2002)、李家美(2006)、高同彪(2006)、陈潮鹏(2007)、郭立仕(2007)、张青(2007)、李继志(2009)从农村居民收入低、农民各种负担重、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消费观念落后、农村基础设施差、流通环境落后、流动性约束等角度探讨制约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促进农村消费的对策,包括:(1)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加快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市场秩序建设;(3)提高农民收入;(4)采用各种手段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5)克服“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中存在的问题,大力促进家电、汽车等大件产品的消费:(6)规范推进农村旧村改造进程;(7)努力发展新型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8)提高生产厂家和流通企业的营销能力等。如国外一样,国内现有消费需求方面的定量研究文献也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宏观的总量消费模型;另一类是微观视角的需求系统模型。臧旭恒(1994)根据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特点拟合了中国消费模型。刘建国(1999)通过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比较分析,探讨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戎刚、姚勇(2000)在比较分析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模型、杜森贝的消费函数、莫迪里亚尼生命周期假设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较为宏观的中国农户消费函数。王宏伟(2000)对制约农民消费的基本因素通过双对数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价格指数、流通中的货币量和利率的影响不显著。刘文勇(2005)分别拟合基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基于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定、基于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基于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假定。周建(2005)通过敏感性变参数分析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朱信凯(2005)分析了流动性和收入不确定性对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马树才、刘兆博(2006)基于跨期效用最大化假定建立宏观消费模型。陈娟等(2008)通过分位数回归对农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杭斌(2009)在缓冲储备理论中引入消费习惯,发现习惯形成和收入不确定性都是影响中国农户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周建、杨秀祯(2009)利用农村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具有城镇“示范性”影响效应的农民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发现城镇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具有显著的影响。最近几年,由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需求系统模型不但对应于消费结构的研究,而且能提供更具体的决策参考,因此,这种研究方法越来越流行,所占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对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规范研究可以追溯到Van der Gaag(1984),2000年之后迅速增加。Gao et al.(1996)拟合两阶段的AIDS-GLES模型研究江苏省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问题。Wu and Wu(1997)在AIDS模型中引入地区虚拟变量以考察城市化水平对我国城乡居民谷物消费结构的影响。臧旭恒等(2001)分别用ELES模型和AIDS模型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并与城镇居民进行比较分析。孙凤(2002)用LES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的特点,并根据地区和收入进行对比分析。张广胜(2002)拟合AIDS模型研究我国农户的农产品和工业品消费,发现家庭规模和市场发育指数具有显著的效应。鲁万波、李竹渝(2002)分别拟合我国城乡居民的ELES模型。李锐(2003)分别用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拟合ELES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已悄悄地发生变化,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在下降,而住房、交通的通讯、医疗保健、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在上升。管福泉(2005)分别拟合浙江省城乡居民的ELES模型,以比较城乡差异。郭爱君、武国荣(2008)在AIDS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来考察地区因素和时间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发现地区虚拟变量对食品、衣着和交通等必需品的支出份额有显著的影响。此外,陆文聪、梅燕(2008)用ELES模型拟合城乡居民的畜产品消费结构。(3)国内外研究评述国外相关文献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在模型的设置上,由原来的静态模型发展到动态模型设定,由原来的固定参数设定发展到变参数设定;(2)在变量的选择上,在模型里引入人口统计变量和其他变量,比如健康知识和广告信息,以研究这些因素的影响,扩大模型的解释范围;(3)在模型拟合方法上,由原来的通过普通最小二乘逐个估计发展到通过GMM或SUR同时估计。从国内来看,现有研究不管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内容上和视角上,定性类的研究尽管考虑到多种影响因素,但是未能以模型或其他手段信服地揭示这些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影响强度和作用机理,使得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对策缺乏坚实的支撑,比如,对促进消费需求侧重点的选择没有实证基础;与此相反,定量类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研究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很少从微观角度把其他重要的相关影响因素(比如产品价格、相关产品价格、收入差距、流通环境等)纳入模型,使得研究结果的政策借鉴意义受到限制。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实证研究也存在许多问题:(1)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很少检验协整性,容易导致“伪回归”,产生误导性的结果;(2)在模型设定上绝大多数采用固定系数模型,而实际上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偏好的变化,消费者的消费模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采用变系数的状态空间模型设定可能更加符合逻辑。最后,不管是定性类文献还是定量类文献大多忽略了扩大农村消费的侧重点选择问题,定量研究更是如此。参考文献龙建辉. 农村消费需求探析. 江西社会科学,2002(1)朱建文.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和政策取向. 农业经济问题,2002(7)李家美. 我国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与对策:金融抑制的视角. 消费经济,2006(5)高同彪.关于新形势下培育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陈潮鹏.完善我国农村消费环境的探索.改革与战略,2007(3)郭立仕.关于农村消费和现状及政策建议.财贸经济,2007(2)张青.扩大农村消费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8)李继志. 关于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思考. 消费经济,2009(6)藏旭恒.中国消费函数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戎刚、姚勇.农户消费行为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0(2)刘文勇.收入因素对中国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2)马树才、刘兆博. 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5)臧旭恒.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1孙凤.中国消费函数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1刘建国.我国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分析(J).经济研究,1999,3周建、杨秀祯.我国农村消费行为变迁及城乡联动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2009,1王宏伟.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基本趋势及制约农民消费行为的基本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0,4周建.中国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分析(J).统计研究,2005,2朱信凯.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农户消费行为分析(J).统计研究,2005,2陈娟、林龙、叶阿忠.基于分位数回归的中国居民消费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杭斌.习惯形成下的农户缓冲储备行为(J).经济研究,2009,1管福泉.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5(4)郭爱君,武国荣.基于AIDS模型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分析.人口与经济,2008(2)刘秀梅.中国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5鲁万波,李竹渝.中国“九五”期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及变化趋势的比较分析.数理统计与管理,2002(11)陆文聪,梅燕.收入增长中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趋势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技术经济,2008(2)张广胜.农村市场发育对农户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2(4)李锐.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3(5)Barten, A. P(1969).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of a Complete System of Demand Equation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7-73.Lluch, C. (1973) The 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 21-32Stone, J.R.N.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s and demand analysis: An application to the pattern of British demand.” Economic Journal 64(1954):511-527.Theil, H.(1975)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Consumer Demand, Vol. 1. Amsterdam: North-Holland, Christensen, L.R., Jorgenson, D.W., and Lawrence J.L. “Transcendental logarithmic utility func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5(1975):367-383.Deaton, A., and J. Muellbauer. (1980) An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0:312-26.Van der Gaag, J. Private Household Consumption in China: A Study of Peoples Livelihood. Wash- ington DC: World Bank Staff Working Paper No. 701, 1984.Gao XM, Wailes EJ, Cramer GL .A two-stage rural household demand analysis: microdata evidence from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96 vol:78 iss:3.604-613Wu Y, Wu HX.Household grain consumption in China: effects of income, price and urbanization. Asian Economic Journal.1997.Vol11,No3 pp. 325-342人的身体也是一个风水宝地。你的心念,你的所想所思,内在的情志,从你的外在,展现的淋漓尽致。你内心是不安,还是从容,都会从你的言语和行为中展现出来,所以人身体的本身就是一个风水场,它又是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和抵御着好与坏的事物。人身体内在的机体,在儒家思想里以仁、义、礼、智、信来表述。佛家的思想中被阐述为,地、水、火、风。老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安防保障城市安全的智能系统
- 从心理成长到创新教育的理论框架构建与实践
- 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的综合治理与大数据应用
-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心理学策略
- 以教育技术为媒介探索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效率的新路径
- 当代办公室内应用个化学资料的有效性及其对于技术变革的响应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课件
- 企业级数据治理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 医疗科技与智慧教育的深度融合探讨
- 机器人辅助的医疗教学与智能教育探索
- 农业供应链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人行雨棚施工方案
- 2025-2030中国晶圆键合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从校园到职场:新员工角色转换与职业化塑造
- 奶茶服务协议合同
- 学生食堂维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书籍保密协议书范文
- 2025年章鱼小丸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小学生每天至少2小时体育活动”的价值追求与实现路径研究
- 2024年四川成都农业科技中心招聘笔试真题
- 成都市房产抵押合同模板2025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