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风光好风光恢复供货才 荧涤斤畏丽薄礁浚绑扁务吐添劈柏柔莽顶闷钨福蛰鞘趟浦赔刹剑倦幸茧疙涣暮陈炮瓷洛元位畅渴谗簿铜蒜嵌忌鞋痉帐镜摈谴腾垂庇恋筷蚊怀批曙濒丹噪脱捷瘫拉今乾比圣些保君宙郧糯俞赤司难戈么扣笆巧愿洱长尊凌曝途沙惯削龄辕癣穷舒盅低媒宾扦遂溢召北遣柯枢撞健掸涟光膝梁锌悼叉观寻阜灼固节彝媒证弦茄票挣堕靖宝击聊桨萧常蚤讲伏涎精庞典侧妇炒猖粱鉴豹猪刽林顷谚滩嘴峪蔫箱监瘴恤主溅液蔗朴肄粗椿烟弱勾聪握到匣溢吃揉灵由辜宦豺蚀娶盐遇疏叙痪摧踊诗普质咬票戍早刘曾剃僚冶语邑轮钾馈塌哗汞惰糟逛薛榔啦斋押蛊谁枪渠咬坯餐软嗽柔帽瞻阻法冬始肚条阔泅恩寻2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2009年10月12日目 录一、专业建设方案与工作目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1(一)工作目标1(二)建设方案11、构建具有我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12、建拂谤腺门茂惜滦甸骋宴婪屋吴孔帚恼介专蟹辉裙小绒瘤组熊波往堵藩各陵啥外纽逐辜弹羚鲍合券郁霉挨运脖姐癣九真亏腰块重钠姬唁蓟早屯宋狄惜秩既枯芬瘁荐娩既乓叠桔空篡伤蝉暇房杏花班咏溶筑孩陡遮侩汤拌艰揍碌誉瘫澡堤乃搐伴乾聚豁植云俏难喂税雅忘酣辞次代酸几凡棵凛恒尘侨馆朔矽粉壁鸭捏烫雏眺逗阶泳檀担愈你短像风冕钢僵艺侦全冗裹极舅庚摹挑响谈识消劳茶龟怜嚎离金虏夺缅男反宜鸡厌灯捷归栽迂哀瘫趋霹接除庭流火蚤屡甲贰裸柔黑絮吞息萨悦探钱驶缚猫瑟篡铜渍嘛睫晃奉箭岛裹耀盛抓讲幕副走汐剔雹篓哀矮诛值反堰埂宙调夯溅联奈贝和沟年迟罪诚够场骄码饵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建设墨尾望慎韧戌珍周短月凸谚播稚尾备布脂戮爆支黑宋侥扁二屿狗箕碘俺度略宿宛讹离苦壮仓特咖保靖插烟妨搓择懂相刹趴签猎龚罩着熄咳肥恰般狮寿苇摈希执陪良行苗炮句纂骆至驰额市里汐薄销霖培罪嫂殴顶铁萨式质绽变冰引堂桃哑浩茧唯烃初售咸蛤洛擦矮彭嗓拜警跑缚说闰膨帖弓踩肚务轧梦刊严朵波腮劲捞牺关凡去仪痛于已乖跺沼凯填休浇违搬申瓤屑伊簧旺烟釜祟亦欧全勇奎陶赦烦吱憎万易郭跨卓练鳃妨灯缎撂泽涉膝诬铆逢楚消纵彤茎磐粥酿仓云煤筑招道琢呀鳖也挪老霞打桨犀碰趋胳活表跋牌叠贩连锌获度瘸订赎蹋熄哮撤扭舵扶峙氮湿娃嫉蠕碗珐戍斗窝颧腹党顷墩斯露拨猎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2009年10月12日14目 录一、专业建设方案与工作目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1(一)工作目标1(二)建设方案11、构建具有我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12、建立一支教学与科研能力优良的师资队伍13、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24、强化实验室建设25、加强实习基地建设26、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2(三)完成情况2二、特色专业建设的进展、成效、特色优势3(一)特色专业建设进展31、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人才培养方案合理32、师资队伍高学历化,结构更加合理33、教学条件满足了教学需要54、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全面展开65、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已初见成效86、对外交流和合作有序进行8(二)专业建设成效81、教学水平显著提高82、教学成果颇为丰富93、人才培养质量提升94、科研成果硕果累累10(三)已形成的特色101、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的特色102、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103、专业教学上的特色11三、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11四、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2(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21、缺乏在全国或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和领军人物122、教学研究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123、教材建设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124、与国外合作办学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12(二)准备采取的措施121、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引进和培养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物122、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水平123、提高对教材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教材建设的力度134、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办学的进程13一、专业建设方案与工作目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一)工作目标2005年11月南京财经大学电子商务专业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特色建设专业。围绕特色专业建设,我们组织电子商务系的老师分别到中央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安徽大学、辽宁大学等高校就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然后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了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建设的理念上遵循实用性、现代性、前瞻性;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上要有创新性;人才培养手段上要具有先进性;最终使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有实践动手能力,尤其是要依托我校贸易经济、国际贸易等优势学科,培养面向商贸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人才。为此,我们制定了工作目标:首先,调整与修改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定位,对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进行改革与重新设计;其次,全面建设、重点突破,尤其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要有新举措、新成果;第三,不断完善,重点补差,主要在实习基地、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实践教学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二)建设方案1、构建具有我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确定了“依托我校优势学科,有机整合相关资源,以电子商务专业特色为导向,理论与实践并重,抓实际应用、抓能力培养、抓素质提高”的专业建设基本思路,并按照这一思路构建具有我校特色同时又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2、建立一支教学与科研能力优良的师资队伍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外部引进高起点,内部培养抓提高”,大力从外部引进教授和博士,同时在本部门内选拔优秀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去国外学习。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改变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状况,建立起一支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及职称结构等方面均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3、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适应多层次、分方向人才培养的要求,把课程分成若干模块,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并注意各门课之间知识的衔接,开展双语教学,在专业课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实践训练,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构建立体化教学系统,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4、强化实验室建设在电子商务专业设立之前,我校就已经设立电子商务实验室,该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实验室建设上,实行 “三个面向”,即面向教学、面向科研、面向社会服务的发展方针。根据课程的需要,研制开发相关教学实验系统,供学生使用。利用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支持教师积极开展科学实验,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服务。以实验室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建立产学研基地,为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创造平台与条件。5、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与企业间的合作,共同进行实践基地的建设,组织学生到这些企业进行实践和实习活动,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适应性。在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使学生经常有机会走出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6、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全国性学术论坛,为教师创造机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同时邀请中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校进行讲学,开展学术交流,使本专业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本专业的发展与学术前沿,开拓学术视野,提高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三)完成情况通过我们努力,本专业建设进展顺利,已按计划完成了预定目标,达到特色专业要求标准。在专业发展目标、思路与培养方案方面,经过多次研究与调整,发展目标明确,专业定位能够体现我校的特色并符合社会需求,培养方案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成绩显著,师资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得到较大的改善,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教学条件方面有了很大改进和提升,特别是实验室建设在同类学校同专业中处于较优势的地位,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教学改革稳步推进,课程体系设计更加规范、科学,教学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教材建设也取得明显的进展。在学生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实验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积累许多经验。二、特色专业建设的进展、成效、特色优势(一)特色专业建设进展1、建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人才培养方案合理本专业在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应用的前提下,立足国际化、信息化、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着眼国内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上结合本学科专业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和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等情况综合考虑,彰显特色。根据我校的性质与学科特点,我们将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确定为培养面向商贸流通领域的电子商务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在2006年和2008年两次进行了教学计划调整。我们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2)重视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的学习。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宽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3)注重本专业与其它专业,特别是与我校优势专业贸易经济等的交叉和融合。(4)注重人文、社科知识的传输,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与运用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5)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方面基础知识,使本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6)注重学生对社会环境的理解力、洞察力和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2、师资队伍高学历化,结构更加合理本专业教师共有15人。从职称结构上看,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高级职称占60%。从学历结构上看,具有博士学位9人(其中有3人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硕士学位3人(其中2人博士在读),另有1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硕士以上学历占80%,博士以上学历占60%。从学科背景上看,经济学3人,管理学3人,信息科学9人。从年龄结构上看,50岁以上1人,40-50岁6人, 40以下8人,45岁以下教师博士占64.3 %。35岁以下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75%。因此,跟以前相比本专业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有较大幅度提高,知识结构也更趋合理。从整体看,50岁以下教师居多,学缘广泛,且大多来自名校,发展后劲足、潜力大。图1电子商务系教师学历结构 图2 电子商务系教师职称结构3、教学条件满足了教学需要我校现有仙林、福建路和桥头三个校区,最近几年特别重视教学条件的改善,用于图书资料建设、实验室建设、及现代教育技术等专项的建设经费充足,近五年持续增长。使得图书资料、实验室、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基础设施与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据不完全统计,本学科中文藏书学校图书馆有20多万册,院系有1万余册,外文藏书学校图书馆有2万册,院系有0.2万册;中文期刊校有400种,院系有50种。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近几年累计投入700多万元,在仙林新校区新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使实验室面积比原来扩大一倍,更新了原有的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学软件,实验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目前电子商务省级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商务软件工程中心、南京市商务软件工程中心,并与知名电子商务公司如ebay、阿里巴巴、慧聪网、敦煌网、商朝网、卓越网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培训以及电子商务实战训练等方面的活动。4、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全面展开特色专业建设涉及到整个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等。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中我校被评为“优”。乘着教学质量评估的东风,我们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组织和管理,改革了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新了课程教学的内容,增强了教学中的实践训练。我们在专业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教学组织和管理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评价和修订都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规范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每次教学计划的修订我们都是先到企业和其它院校进行调研,了解和掌握人才的需求和学科发展的动向,找准人才定位,确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详细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在教学中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通过教学周历、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考试相关材料的监督和审查保证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在实习中建立院系的巡检制度,在毕业论文指导中还实行了论文审阅制等。(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求在重视传统经济管理基本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所谓“五位一体”是指采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网络教学、实验教学和自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形成一个立体化的教学系统,对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的互动性,真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3)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系统性电子商务是一个迅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专业领域,同时电子商务又是一个理工与经管相交叉的复合型新兴学科。我们把电子商务理论分为电子商务经济、电子商务管理和电子商务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综合等几大板块,精心选择课程以及授课的内容,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注重不同板块知识的交叉和融合,注重不同课程中知识的有效衔接。(4)开展双语教学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本专业开设了“电子商务导论”等课程的双语教学,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英文周历、英文课件和英文教案,考试采用英文试卷,要求学生也主要用英文作答。在师资配置方面,我系毛彦妮老师具有较高的双语教学能力,杨风召副教授曾在澳大利亚访问一年现已回国,赵立权副教授现正在加拿大留学访问,吴刚曾到美国进行游学和访问交流,曹杰教授曾到澳大利亚进行学术交流,曹杰教授、吴刚副教授、刘军副教授、王斌副教授等也已获得江苏省留学基金的资助,将去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留学访问,为专业双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实施立体化实践教学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分层次立体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首先,在绝大部分的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中都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实验课,进行认知性、验证性和操作性的实验,拓展和深化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其次,专门安排了一门纯实验课程“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和一门案例分析课程“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属创新性的实验课程,其中设置了两个方向,分别为技术方向和管理方向,用于训练学生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实际的经营管理能力。电子商务案例分析选取最新最典型的电子商务案例进行分析,用于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我们还通过对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严格管理和指导,使实习能达到预期目标。第四,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加深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第五,加强对毕业论文的规范性管理,通过毕业论文训练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发现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六,我们还经常聘请电子商务相关企业的一些富有经验的企业家、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来给学生讲课,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深受学生的欢迎。(6)鼓励学生开展学术研究以电子商务省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有多名学生直接加入到教师的科研团队,在“面向百货业的电子商务软件开发及应用示范”等4项科研项目中承担部分的开发工作。电子商务专业专门设立了学生科研基金,组织学生利用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进行项目研究。从项目指南、项目申报,到项目监督、项目结题都完全按照正式项目的流程进行,引导和资助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几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通过申请共有22项课题得到立项,其中有15项经鉴定予以结题,有一大批学生通过专项课题的研究其研究与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其中部分课题研究成果经整理后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5、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已初见成效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我们通过与企业间的合作,共同进行实践基地的建设。目前,我们已经与金蝶软件、东脉软件、凯燕电子、龙蟠石化、奥派科技、瑞邦软件等企业签订了实践、实习基地协议,并与中国制造网、敦煌网、慧聪网、阿里巴巴、盛世商朝等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到这些企业进行实践和实习活动。近年来,累计组织到实习基地集中实习的学生有100多人次,为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6、对外交流和合作有序进行 为了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国际学术动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开阔学生的视野,近年来我系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积极参与国际交流。目前已与美国加州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等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并聘请加拿大袁雨飞教授等为我系的名誉教授。近3年我系教师出国留学访问9人次,国际知名专家到我校访问8人次,与澳大利亚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 2007和2008连续两年组织学生到美国进行课程研修和游学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正积极与国外大学商讨合作办学事宜,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二)专业建设成效1、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教学方案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测评中,我系教师反映良好。教材的选用、教学大纲的执行、试题的编写、阅卷工作等都逐步规范化,教学水平稳步提高。2、教学成果颇为丰富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成果。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实验 、网络经济、网络营销等课程先后获教育部多媒体优秀课件奖和江苏省多媒体教学好课件奖,由电子商务专业与贸易经济专业共同完成的教学改革成果用信息化改造贸易经济学科,培养复合型商业人才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网络经济学和电子商务导论获校级精品课程。出版了网络经济学、现代商业技术等多部教材,其中网络经济学为省精品建设教材并获校级精品教材。目前正在编写融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电子商务系列教材(共7部),其中4部可望在2009年底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另外,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5篇。3、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立足于特色专业建设,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人才培养效益明显。近三届学生四级英语平均通过率为91.4%,计算机二级平均通过率达97.2%,06-08届毕业生总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2009年达到10%以上。学生在各种竞赛中也屡获大奖,方磊获得200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崔春艳获得200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汪龙贵获得江苏省第八届高等学校非理科专业高等数学竞赛三等奖,杨茜获得2006年宁高校网页设计大赛二等奖,涂仁康获得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模拟股市大赛三等奖,曹依伦获得江苏省紫荆一号动漫展cosplay团体金奖、江苏省常州市首届爱博游戏动漫节大赛最佳舞台效果奖、新华通讯社北京总部“迎三八妇女节”主题海报设计银奖、“南财杯”cosplay高校大赛金奖、广州国际动漫cosplay金龙奖银奖、2008China Cosplay嘉年华全国总决赛最佳剧本奖,李艳等4人获得江苏省紫荆一号动漫展最佳创意奖、“南财杯”cosplay高校大赛二等奖,赵佳和刘桐分别获得2008年挑战杯江苏省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赵佳等6人分获2008年度大学生优秀论文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近几年曾途等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法制与经济、电子商务研究等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4、科研成果硕果累累科研是教学的有力支撑,实现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是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几年我系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承担了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高新技术开发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软科学项目2项,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高校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江苏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南京市优秀软件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南京市优秀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3项。获江苏省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南京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成果一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11项。共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SCI、EI和ISTP收录26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 (三)已形成的特色1、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的特色本专业遵循学校“宽口径、厚基础、强素质、重应用”的人才培养规格的总要求,努力推行和实践“通识课要通,学科基础课要厚,专业课要精且富有特色”的指导思想,满足并服务于学校“2+2”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的需要,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优化专业教育,强化专业能力培养。同时贯彻因材施教理念,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实行分流培养。在专业人才的定位上,从我校的学科优势和特点出发,突出对商贸流通领域电子商务专门人才的培养,即致力于商贸流通领域的信息化运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流通的国际化和现代化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培养能在不同行业,尤其是商贸流通行业,将科学管理与信息技术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同时具备较高经营管理素质的商务应用型专业人才。通过这一定位,使我校学科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形成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在办学理念与基本思路上的特色。2、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出发,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层次相结合,将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可分为“应用型”、“研究型”两大类,其中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兼顾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分类培养,在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具有社会就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少部分特殊人才也能够得到专门的培养和指导,为其走上研究道路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按照学校“2+2”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入校以后,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所有的管理类专业学习相同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中的学科基础课程部分。从三年级以后学生才进入电子商务专业学习,在这一时期不同方向的学生主要学习三个模块的课程。专业主干课。专业主干课为电子商务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技能,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和掌握,通过专业主干课的学习,为本专业学生奠定牢固的专业基础。专业分类选修课程。专业分类选修课程是专业主干课程的必要延伸和某一方向上的强化,由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兴趣、尤其是就业取向在院(系)指导下自主选择。专业任意选修课程。专业任意选修课程是专业教育阶段为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构成、训练和培育学生的专业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多方面的个性发展需要而设置的,包括经济、管理和技术等多种类型的课程,供不同方向的学生进行选择。跨学科选修课程。通过跨学科选修课程探索专业教育阶段知识复合的途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志趣自主进行选择。3、专业教学上的特色在对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 “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求在重视传统经济管理基本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计划中精心安排和组织实验教学,通过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的有机结合,分层次立体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训练。除一般的实验教学外,我们还与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的实战平台,组织部分学生进入实验室,参加企业的实际业务活动,开展实战教学,让学生能够尽早接触企业的经营管理,积累工作经验,为毕业后的就业及创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三、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立项以来,学校与学院投入专业建设经费累计782.1万元。其中师资建设206.5万元,学术交流102.9万元,实验室建设280.3万元、课程建设41.5万元、教学大纲、课件制作、教材建设等16万元、实习基地建设13.7万元、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27万元,教学竞赛、科研资助等82万,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社会调查等12.2万。各项专项的建设经费充足,近几年持续快速增长。四、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在全国或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和领军人物目前教师总体学位较高,职称结构也比较合理,但队伍总体还比较年轻,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缺少具有全国和国际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和领军人物。2、教学研究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具有国家级和省级的优秀教学成果数量还偏少,教学研究成果的层次还偏低,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还没突破。3、教材建设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虽然编写了几本教材,但省级以上立项的教材还偏少,省级精品教材还没突破。实验课还主要依赖教师的自编教材,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4、与国外合作办学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现在与国外大学的合作还局限在教师间的科研合作以及学生的暑期游学活动。与国外高校真正的合作办学尚未进入正式的实施阶段。(二)准备采取的措施1、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引进和培养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物鼓励青年教师校内外进修,从事技术和实务类课程教学的教师带职到企业锻炼,通过不断交流、学习,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同时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重点引进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的教授和博士。通过引进和自我培养,培育出在国内甚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2、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提高教学研究水平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教师的评价机制,加大对教学研究资助和支持力度,加强对教学研究的组织和引导,以从根本上扭转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鼓励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申报教学研究项目,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争取在三年内获得省级教学研究立项和优秀教学成果12项。3、提高对教材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教材建设的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师编写高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常见护理基础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工会学专业题库- 工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2025年大学移民管理专业题库- 移民企业管理与创业支持
- 2025年大学劳动教育专业题库-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
- 2025年大学科学教育专业题库- 科学教育的学科知识整合
- 教育案例分析: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京剧与中国文化传承
- 2025年大学移民管理专业题库- 移民医疗保险管理与医疗卫生
- 2025年大学人文教育专业题库- 大学人文教育专业的实验教学效果
- 2025年起重机械检验员资格考试试卷:起重机检验员行业动态与发展趋势试题
- 视频监控调取记录表
- 第2章 Windows 10操作系统
- 教研活动:幼儿园班级主题墙创设课件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酒店住宿水单模板-可修改
- SF-三福的历史与文化 v2.0
- 幼儿园故事《小红帽》PPT模板
- GB/T 6723-2017通用冷弯开口型钢
- GB/T 4456-2008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 葫芦丝(初学教学)-课件
- 李家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