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液化、升华、凝华.doc_第1页
汽化、液化、升华、凝华.doc_第2页
汽化、液化、升华、凝华.doc_第3页
汽化、液化、升华、凝华.doc_第4页
汽化、液化、升华、凝华.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 级初二学 科物理版 本通用版内容标题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编稿老师刘铁军【本讲主要内容】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液态和气态间的变化过程,即汽化、液化;固态和气态间的变化过程,即升华、凝华。【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本讲要掌握汽化的两种方式,即蒸发和沸腾,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的条件,液体沸腾时特点,以及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液化的方法、特点;升华和凝华的特点。一、汽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2、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上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蒸发现象,蒸发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蒸发有制冷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a、液体温度的高低 b、液体表面积的大小c、液体周围空气流速的快慢(2)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沸点)不变(4)沸腾条件:a、达到沸点 (不同液体沸点不同)b、继续吸热(5)汽化是吸热过程二、液化:1、定义: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汽化的反过程2、液化方法:a、降低温度(所有气体) b、压缩体积(部分气体)3、液化是放热过程三、升华: 1、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常见的升华现象:樟脑丸变小、灯泡丝变细、干冰升华、碘受热升华等2、升华是吸热过程,有制冷保鲜作用四、凝华:1、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常见的凝华现象:霜、雪的形成、灯泡壁变黑等2、凝华是放热过程【解题方法指导】例1. 在卫生间里洗热水澡时,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解析:镜面变得模糊是因为镜面上有雾气,这些雾气是小液滴,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最后镜子又清晰是因为雾气变为水蒸气了。所以答案是液化、汽化例2. 电灯正常工作时温度在2000以上,电灯丝应选用钨丝,是由于钨的熔点较_。用久的灯泡灯丝变小,灯泡发黑,这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_和_。解析: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很高,一般的金属在这个温度下早已经熔化了,只有钨的熔点较高;灯丝变小是因为高温直接变为气体,当灯泡停止工作时温度降低又直接变为固体,附着在灯泡壁上。所以答案是高 升华 凝华例3. (05泉州)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 早春的雨B. 初夏的雾C. 深秋的露D. 隆冬的霜解析:本题是对自然界中的一些物态变化的考查,雨是溶化或者液化形成的;雾、露是液化形成的;霜是凝华形成的,所以答案选D。【考点突破】【考点指要】这一讲在中考中考试分值大约为2分,主要以填空题、选择题为主,对知识的考查一般为基础题。这类题抓住变化前后物质的状态即可轻松解决。【典型例题分析】例1. (05襄樊市)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_,使水温下降。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气遇冷_,使手表面温度升高。解析:此题的考点是汽化过程中热量的吸收和液化过程放热的考查,水变凉是热量被吸收了,是水杯表面的水蒸气吸热造成的;对着手“哈气”是口中温度较高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造成的。所以答案是汽化吸热(或蒸发吸热) ;液化放热。例2. (05广州白云区)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 衣柜内的卫生球变小B. 湿衣服变干C. 霜的形成D. 露的形成解析:此题的考点是对物态变化的考查,卫生球变小是升华现象;湿衣服变干是蒸发现象(汽化现象);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所以答案是D。例3. 夏天吹电风扇人感到凉爽,这是因为()A. 吹过来的风的温度比室温低B. 室内的温度降低了C. 汗液蒸发使人体表面的温度下降D. 风把人体的温度传到了空气中解析:此题是对蒸发吸热以及对加快蒸发的因素的考查,所以答案选C。【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 用扫帚把地上的积水扫开C. 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D. 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口向水面吹气2、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凉,这是因为( )A. 水的温度比气温高得多B. 人刚上岸,还没有习惯岸上的环境C. 人体热量一部分传递到空气中D. 上岸后,人身上的水蒸发时从身体表面吸收了热量3、在烧热的油锅内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起油来,其主要原因是( )A. 溅入的水温度低B.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C. 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D. 以上说法都不对4、虽然温度相同都是100,但被水蒸气烫伤要比被水烫伤严重,这主要是因为( )A. 气体比液体温度高 B. 水蒸气容易钻进皮肤C. 水蒸气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 D. 这是自然规律5、盛夏,打开冰糕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些“白气”是( )A. 冰熔化后产生的小水滴 B. 冰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C. 冰熔化后,先蒸发后液化成的小水滴D. 冰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滴6、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现象是( )A.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B. 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C. 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 夏天,水缸外壁“出汗”7、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 水结成冰 B. 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C. 严冬东北地区的树上常有树挂D.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子8、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 把蔬菜装入塑料袋后放入冰箱B. 给墨水瓶加盖C.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D. 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9、有些饭店在洗手间外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 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 加快了水面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温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10、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到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为了新奇,美观B. 为了寻欢作乐C. 为了清洁房顶D. 为了解暑降温11、将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在油中煎就会变黄变焦,这是因为( )A. 油放出的热量比水多B. 油的比热比水大C. 油的沸点比水高D. 油的导热性比水好12、严冬,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户外进入温暖的房间,镜片上会雾蒙蒙的,这是因为( )A. 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水附着在镜片上B. 空气遇冷放热液化成液态空气附着在镜片上C. 热气附着在镜面上 D. 以上说法都不对13、衣柜里放些卫生球用来预防虫蛀,在卫生球逐渐变小直至消失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熔化 B. 蒸发 C. 沸腾 D. 升华14、寒冷的冬天,在玻璃门窗上常常会结出冰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 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 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 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15、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保鲜,这是因为干冰( )A. 蒸发时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 B. 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C. 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D. 液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二、填空题1、刮风时,土地易变干,这是因为_ _。2、炎热的夏天,人们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到通风处,并在患者身上擦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道理是:(1)_;(2)_。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加热到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在水面下的形状变化大致为图中的哪一种?_(填字母)。水沸腾的过程中,水的温度_(选填“升高”或“降低”“不变”)。但必须继续_。4、一支大的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里面装有乙醚蒸气。如图所示。现在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的体积,当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会看到注射器中出现了_乙醚,这表明用_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5、北方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_遇到_液化成的_。6、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的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形成的。7、如图所示,把少量的碘放在烧杯中,用热水微微加热,可以看见_生成,这种现象叫_。停止加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8、2001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为雨点落到地面上。(本题每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9、戴眼镜的人喝热开水时,镜片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现象;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会出现一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而成的。10、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1)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_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2)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 _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3)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_,从而使靠在音箱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综合测试答案】一、1、C 2、D 3、C 4、C 5、D6、C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