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1页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2页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3页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重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用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重点一 分析化学基础(一) 基本概念 1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关系,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的表示方式及计算。2提高测定结果准确度的方法。3滴定液的配制方法和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4什么是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运算和修约规则5滴定分析、标准溶液、滴定、化学计量点、指示剂、滴定终点、滴定误差、基准物质等基本概念以及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稳定常数、酸效应、配位效应、条件稳定常数等。6可逆电对的概念7朗伯比尔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各符号的含义8电子跃迁类型及紫外光谱中的常用术语如:R带、K带、B带和E带;生色团、助色团、红移、蓝移、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等。9频峰、泛频峰、特征峰、相关峰、特征区、指纹区等基本术语。10色谱流出曲线(色谱图)、色谱峰、保留时间、半峰宽度、容量因子等。11塔板数、塔板高度、柱效等概念。12分离度的定义;分离度R与塔板数n、分配系数比a和容量因子k的关系。柱长、固定相、柱温,常用载气氢气和氮气的特点等。(二)分析方法及基本原理1 酸碱滴定法:滴定突跃、滴定突跃范围、影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以及弱酸、弱碱能否直接滴定的判断依据、指示剂的选择原则、盐酸标准溶液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标定常选用的基准物是什么。2 非水酸碱滴定法:为什么可以用非水溶剂作为滴定分析的介质,来滴定一些在水溶液中不能滴定的,Ka或Kb值小于10-7的酸或碱。非水酸碱滴定中常用的标准溶液和溶剂等。3 沉淀滴定法:银量法原理、滴定条件和指示剂。4 配位滴定法:EDTA 的一些特性、金属离子能被准确滴定的判椐和最高允许酸度的计算方法。5 氧化还原滴定法:条件电位差越大,滴定突跃范围就越大,氧化还原反应完成程度越高,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碘量法的基本原理。6电化学分析法:玻璃电极、甘汞电极以及待测溶液组成的电池测定溶液pH的原理和方法;电位滴定法的原理7光学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紫外吸收光谱在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红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关系。8色谱分析法:色谱分离的基本机理都是相同的。都是利用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分配平衡的差异而达到分离目的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以及内标对比法。(三)计算1 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 2 试样百分含量的计算;3 用气相色谱法内标法测定某组分百分含量的计算;4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的有关计算A= -lgT=ELC T=10-A=10-ELc 5计算色谱柱的有效理论塔板数、色谱柱长等。 二 药物分析(一)基本知识、概念 1我国现行的药品质量标准的类别;中国药典的组成和药典凡例的主要内容。2杂质的概念、杂质来源、类别及其杂质限量。3药物制剂分析的一般原则,片剂的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检查的基本概念。4药品质量标准的定义和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主要内容。5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的法规 (二)鉴别方法1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与重金属的反应、特殊取代基(不饱和烃基取代、芳环取代)和硫元素的鉴别试验 2芳酸及其酯类典型药物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对氨基水杨酸钠和苯甲酸钠的鉴别试验:三氯化铁反应、水解反应和重氮化-偶合反应。 3胺类典型药物的鉴别试验:化学结构中含有芳伯氨基或潜在芳伯氨基的药物,均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如盐酸普鲁卡因、苯佐卡因等;含酚羟基的可用三氯化铁反应等。4杂环类药物的鉴别反应:异烟肼的鉴别,可用氨制硝酸银,硝酸银则被还原为单质银。尼可刹米可用戊烯二醛反应、水解反应等;苯并噻嗪类药物可用与钯离子的络合显色等鉴别。 5维生素A的三氯化锑鉴别反应;维生素E三氯化铁-联吡啶鉴别反应;维生素B1的硫色素鉴别反应;维生素C 结构中有二烯醇结构,有强还原性,能与硝酸银、2,6-二氯靛酚和碘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6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官能团鉴别反应。7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鉴别:坂口反应(为链霉素水解产物链霉胍的特有反应)、麦芽酚反应等。(三)含量测定的原理与方法1巴比妥类药物含量测定的原理与方法:重点是银量法和溴量法,注意反应的摩尔比。2酸碱滴定法、双相滴定法和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芳酸及其酯类药物含量的原理与方法。 3亚硝酸钠滴定法、非水滴定法和溴量法测定胺类含量的原理与方法。 4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异烟肼含量的原理与方法(溴酸钾法、溴量法、剩余碘量法);苯并噻嗪类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铈量法)。 5生物碱类药物含量测定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非水滴定法、提取中和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 6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的含量的原理、方法7维生素C碘量法测定含量的原理与方法8 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四氮唑比色法和异烟肼比色法的原理与方法9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含量测定的原理与方法(碘量法、汞量法和酸碱滴定法)VCS100%L=(四)计算1杂质限量检查2药物的百分含量: 例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含量计算:再例如用酸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