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设计.doc_第1页
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设计.doc_第2页
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设计.doc_第3页
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设计.doc_第4页
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摘 要】水闸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水闸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为确保水闸的安全运行,必须对存在病害的水闸进行除险加固。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水闸存在的问题,对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以确保水闸的安全运行,可供类似工程设计人员参考。【关键词】病险水闸;问题;泄水闸;进水闸;加固设计水闸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供水、灌溉、防洪、防潮、排涝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以及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闸工程运行中逐渐暴露的病害也越来越多。水闸一旦出现大的险情,直接影响到区域内的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其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之大,是难于用数字估量的。为了确保工程的运行安全,发挥其正常的作用,需要尽快对病险水闸进行除险加固处理。1.水闸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某水闸控制流域面积为1298km2,灌溉面积5172亩,发电装机600kw,水闸最大下泄流量2872m3/s,是一座以农业灌溉用水,并兼顾水力发电、供水等综合效益水闸工程。2008年12月对工程进行了全面安全鉴定,鉴定确认该水闸为三类闸,属病险水闸,主要存在如下工程问题。(1)工程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闸过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但翻板闸支铰锈蚀,启闭不灵,影响泄洪安全。(2)闸坝均坐落于岩基上,闸基承载力满足要求,闸基扬压力呈无折减的线性分布。经复核,翻板闸溢流堰抗滑稳定满足要求,闸基抗渗稳定满足规范要求。下游岸坡挡墙抗滑稳定满足要求,但挡墙抗倾稳定不满足规范要求,现状浆砌石边墙存在多处裂缝、错位,挡墙基础局部已淘空。(3)下游未设消能设施,现已冲刷成坑,任其发展,易淘刷闸基,影响闸坝稳定。(4)进水闸钢闸门锈蚀严重,泄洪闸及进水闸因闸门槽变形,启闭困难,且采用临时架设葫芦启闭,泄洪安全难以得到保证;翻板闸支铰锈蚀,启闭不灵。(5)工程无排漂排污设施,闸前杂物、垃圾、藻类密布。由于水闸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及时对水闸建筑物进行除险加固处理是当务之急之事。2.工程地质水闸建筑物及其上游河床宽100130m,两岸发育一级阶地,阶面高程一般为6467m,宽百余米。闸下游河床略窄,两岸为岩质岸坡,坡度较陡,岸坡稳定性尚好。闸址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灰岩及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粘土、砂、砾(卵)石。3.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确定,本工程等别为等大(2)型工程。根据本工程等别,确定泄水闸、左右岸灌溉闸为2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临时建筑物为4级。校核洪水位(p=1%)为69.26m;设计洪水位(p=3.3%)为67.76m;正常蓄水位为64.00m;校核洪水位时最大下泄流量(p=1%)为2790m3/s;设计洪水位时最大下泄流量(p=3.3%)为2170m3/s。工程主要建筑物布置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岸灌溉发电进水闸(胸墙式,单孔,净宽4m,总长6.4m)、8孔泄水闸(驼峰堰堰型,每孔净宽12.0m,共8孔,总长113.0m)、右岸灌溉发电进水闸(胸墙式,单孔,净宽4m,总长6.4m)等,设计闸顶高程71.0m。3.1 泄水闸加固设计泄水闸布置在原公路桥上游侧,按原桥孔对应布置水闸,每桥孔上游布置水闸两孔,从右岸至左岸分别为1号8号孔,其中4号孔对应原船闸位置。考虑到水闸两岸均有灌溉发电进水闸,通航船闸仍按原船闸位置布置比较合适,并结合施工导流的布置,确定4号孔为预留船闸孔。水闸堰体采用驼峰堰,堰顶高程61.50m,堰顶堰面曲线半径为3.0m,上游堰面边坡1:1,驼峰堰上游底板高程60.00m,下游堰面边坡1:3,底板高程60.00m,兼作消力池部分。工作闸门采用平板钢闸门垂直起吊,门顶允许过水方式,闸门顶高程64.0m,闸门底高程61.50m,布置在堰顶最高处,启闭机排架顶高程76.5m,启闭机房建筑面积580m2。检修闸门槽距工作闸门上游6.30m,采用门机起吊方式。交通桥布置在工作闸门下游侧,桥面高程71.0m,考虑到两岸交通要求,桥面宽采用7.0m。水闸上游进口段护底高程60.0m,护底顺水流方向长25m。闸室下游设消力池,消力池底板高程60.0m,消力池段长度9.30m,闸室段长度4.0m,总长度13.30m,原堰体61.0m高程以上部分拆除,剩余部分用作消力坎,消力池深1m。消力池下游海漫主要依据河道各种工况下的河道流速所确定。工程河道设计洪峰流量为2170m3/s,流速为2.52m/s,相应下游水位67.50m;校核洪峰流量为2790m3/s,流速为2.74m/s,相应下游水位68.97m;干砌块石海漫抗冲流速为34m/s,设计采用格宾块石笼海漫,抗冲流速可达到7m/s左右,海漫末端坐落在原基岩上,故不设防冲槽。海漫长20m,厚度1.0m,下部设0.2m厚的反滤层。原水闸左岸引水渠基础部分被淘空,为避免边墙倒塌,沿原墙基采用抛石固脚,抛石顶高程61.0m,顶宽2.0m,外边坡1:2,长度64.35m。3.2 灌溉进水闸加固设计左右两岸灌溉发电进水闸,均分别易址改建在其所在地的公路桥上游侧,进水闸结构尺寸相同,故不分别阐述。进水闸均采用单孔胸墙式水闸布置,进水闸孔净宽4m,孔底高程61.50m,胸墙底高程64.50m,边墩厚1.2m。工作闸门布置在胸墙上游,采用平板钢闸门卷扬机启闭,启闭机安装高程76.50m,启闭机房建筑面积31m2。拦污栅与检修闸门布置在工作闸门上游,清污平台布置拦污栅下游侧,清污平台及胸墙上游挡墙顶高程65.0m,胸墙下游边墙顶高程71.0m。进水闸引水渠靠水侧设拦砂坎,坎顶高程61.50m,基础高程59.0m。引水渠靠岸侧设导水边墙,墙顶高程5.0m,为混凝土重力式挡墙。进水闸下游应拆除原进水闸闸室,并采用混凝土重力式挡墙与原引水渠岸墙连接,墙顶高程65.0m,底板采用混凝土护底厚0.30m。3.3 泄水闸的闸门设计和启闭设备新建泄水闸共8孔,每孔净宽为12.0m,闸底板高程61.50m,闸墩顶高程71.0m。泄水闸每孔设一扇工作闸门,结构型式为平面滑动钢闸门。采用工程塑料合金材料滑道支承,下游止水下游面板。闸门挡水高度为3.5m,门高为2.5m,门顶溢流。门体与埋件主要材料为q235,门体含加重共约18t/扇,埋件重约6t/孔,闸门运行条件为动水启闭。启闭设备选择qp-2250kn固定卷扬式启闭机,扬程12m,共8台,重量为5.4t/台,启闭平台高程为76.50m。工作闸门上游侧设检修门槽,8孔共用一扇检修闸门,检修闸门静水关门,动水启门。启闭设备为一台单向门机dm2250kn,门机重约55t/套,轨道重约15t,轨上扬程为6m,轨下扬程为7m。检修闸门平时锁定在闸墩顶。3.4 灌溉进水闸的闸门设计及启闭设备灌溉进水闸为拆除重建,布置在泄水闸的两侧,共2孔,顺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检修闸门、拦污栅、工作闸门。检修闸门孔口尺寸为4m2.8m(宽高),底板高程61.50m,闸墩顶高程65.00m。每孔设一扇检修闸门,结构型式为平面滑动钢闸门,闸门及埋件主要材料为hs型手拉葫芦,门体重3t/扇,埋件重1.0t/孔。闸门静水关门,动水启门,启闭设备为临时设备。拦污栅孔口尺寸为4m3.5m(宽高),底板高程61.50m,闸墩顶高程65.00m。每孔设一扇倾斜式拦污栅,拦污栅为平面滑动式钢栅,栅体及埋件主要材料为q235,栅重3.0t/扇,埋件重1.0t/孔。拦污栅静水启闭,启闭设备为hs型手拉葫芦。工作闸门孔口尺寸为4m2.5m(宽高),底板高程61.50m,闸墩顶高程71.00m。每孔设一扇工作闸门,结构型式为平面滑动钢闸门,闸门及埋件主要材料为q235,门体重5t/扇,埋件重3.0t/孔。闸门动水启闭,启闭设备为qp-2100kn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容量2100kn,扬程12.0m,自重2.5t/台,共2台,启闭平台高程为76.50m。4.结语总之,水闸在灌溉、发电、供水等方面有着重要地位,但一旦水闸工程出现病害,将直接影响到区域内的人民的生产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