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探究.docx_第1页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探究.docx_第2页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探究.docx_第3页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探究.docx_第4页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探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探究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理财活动。而个人所得税的筹划是理财的种类之一,未来随着个人理财意识和观念的加强,税收筹划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作为个人理财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活动中人们多样化的收入形式,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对对各类经济收入进行有效的统筹规划,尤其在税法新政策下,个人如何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减轻税负,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特别随着国家对个人所得税征管力度的加强,个人所得税的筹划也显得极为迫切。本文结合最新的税收法律法规,从薪金福利制度的设计,工资与奖金的发放方式,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算方式,选择并运用各种有效的筹划方法,实现个人收入的最大化。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原理,方法目录一、绪论 (一)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规定(二)新旧个人所得税法律的变化(三)个人所得税的现状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原理(1)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简述(二)纳税筹划的的基本思路三、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法(一)工薪阶层个人收入的纳税筹划:1.利用职工福利筹划2.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互相转化3.新税法下年终奖金的纳税筹划(二)劳务报酬所得分摊筹划方法1. 分次领取劳务报酬2.分项计算筹划法3费用转移筹划法四、结论一 绪论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与缴纳之间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个人所得税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市政府利用税收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不断增加,政府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越来越重视,而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亦越发被人们所重视。(一)、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规定 税收优惠是指政府利用税收制度,按预定目的,以减轻某些纳税人应履行的纳税义务来补贴纳税人的某些活动或相应的纳税人。自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为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和需要,体现对纳税人的支持、鼓励和照顾,国家对纳税人因特定行为取得的所得和特定纳税人取得的所得给予了一系列税收优惠,具体包含免税、减税、税项扣除和税收抵免等四个方面,其中与广大工薪阶层纳税人密切相关的条款大致有:个人领取原来提存的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机构为个人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款项及其利息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专项储蓄存款或储蓄性专项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除按一般的规定扣除外,还可以再有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 1600 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 3200 元。对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 30%等。(二)、新旧个人所得税法律的变化 “根据2011年6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从当年9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通常称为个税起征点)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 2011年的税法改革主要就是在工资薪金的超额累进税率表方面以及个税的起征点的变化。通过以下表格可以清晰看出新旧个人所得税率计算方法上的区别。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税起征点:2000元)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一不超过500元50二超过500元至2000元1025三超过2000元至5000元15125 四超过5000元至20000元20375 五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251375六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303375七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356375 八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4010375九超过100000元4515375调整后的新7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如下(个税起征点35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3%0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10%10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20%55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25%100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30%275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35%550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45%13505新旧个人所得税率表对照表旧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最新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级距表级数下限税率速算扣除数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500元5%01不超过1500元的3%02超过500元至2000元10%25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3超过2000元至5000元15%12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20%37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25%1,37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1005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30%3,37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35%6,37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55058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40%10,3759超过100000元45%15,37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13505个税起征点:2000元个税起征点3500元从上新旧个人所得税对照表可以看出,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调整后的变为新7级超额累进税率表。新旧税法的改革,对于普通工薪阶层的影响最为巨大,原本在3500元以下2000元以上的工资的人群现在甚至不需要再交个人所得税。我们只有认真的学习国家相关政策,才能更加的明确国家相关制度对我们的切身利益有哪些重要的关联,这也对我们做出正确的、有效的纳税筹划方案有着积极地影响。(三)、个人所得税的现状1.提到个人所得税,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影响着个人最终的收入,还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下表为我国近十年个人所得税收入情况。近十年(2004-2013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及占总税收比例年数年份个税收入(亿元)占总税收比例(%)1200417376.752200520936.783200624526.524200731846.445200837226.866200939496.637201048376.618201160546.819201258206.2310201365316.4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由此可见,个税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数值上面不断地增加,到2013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已经增加到了6531亿元。个人所得税俨然已成为中国第四大税种。我国自1980年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从占总财政收入的比例不到1%,到2013年,我国的个税收入达到6531亿元,占到全国税收总收入的6.45%的数据来看,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后的快速增长。但是与西方发达水平进行对比,我国个人所得税在全国总税收收入中占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2004年,美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就占到该国总税收收入的一半,到而在我国,这个比例仅仅达了 5.38%,差距之大显而易见。2.一半个人所得税收入来自工薪阶层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年数年份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元)比上年增长(元)增长比例(%)12005182002200620856265614.63200724721386518.54200828898417716.95200932244334611.66201036539429513.37201141799523014.38201246769497011.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个人所得税主要来自城镇居民,工薪阶层是城镇居民的主要社会群体,工资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工资收入占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61.92%,因此,工薪收入自然构成个人所得税的最大税源。其次,近年来职工工资收入增长较快,纳税人数不断增加,个人所得税收入水涨船高。据统计,2005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8200元,2012年提高到了46769元。相应地,2012年工薪所得纳税人较2005年高出不少。尤其是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其工薪所得项目收入比重较高,抬高了全国的工薪所得收入比例。再次,征税的工资、薪金所得还包括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等与受雇有关的所得,都是按工资薪金所得征税,其收入统计在工薪所得项目中。所以造成了中国一半个人所得税收入来自工薪阶层。二、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原理(一)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简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就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法律、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安排和筹划,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对纳税地位进行低位选择,尽可能地减轻税收负担,取得正当的税收利益。制定良好的个人理财计划需要正确理解税收筹划、避税筹划等概念,并掌握一定的避税、节税技巧。(二)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 在个税的税收筹划方面我们大致要注意这几个方向从而来帮助我们更好的达成自己的目的和需求。1.转换税目个人所得税法规对不同性质的收入,有不同征税规定,对于相同性质的收入,根据收入的差异也有不同的征税标准。纳税人由此可以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改变收入的性质,分割或合并个人收入,从而达到在收入额不变的情况下使纳税最少。2.利用纳税延期如果适当推后纳税义务履行时间,取得延期缴纳税款所带来的时间价值,可以使纳税相对减少。3.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纳税人可以利用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条款,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以此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比如教育储蓄、基本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等按一定限额或比例存入银行个人账户所得的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这就为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提供了机遇。4.转换纳税人身份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而非居民纳税人负有限纳税义务。纳税人身份界定的差异,为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纳税人可以根据税法对不同身份纳税个体征税不同的规定,有意识地转换纳税人身份,使得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纳税最少。5.提高职工的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个人取得收入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在满足一定消费需求和目的的前提下,是采取先获得收入后消费的形式,还是采取直接获得一定消费服务的形式,对个人来讲往往是不太重要的。既然如此,把企业应支付给个人的一部分收入转换成提供消费服务的形式支付给个人,就成为一种比较有效的规避个人所得税的方法和途径。 7.收入均衡节税法现在个人的收入来源及形式日趋多样化,这就使得许多纳税义务人的总收入很可能在不同的纳税期限内出现较大的波动,即出现有的月份收入过高,有的月份收入过低等现象。在按月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个人既要在高收入的月份被课以较高税率的个人所得税,同时在较低收入的月份里又不能享受税法为个人所提供的种种优惠,如法定的费用扣除,较低的税率征收等。因此,可以采取推延或提前获得收入的方式,将各月的工资收入大致拉平:或通过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分期领取劳务报酬收入;或通过改变收入支付方式,将一次付给改为多次付给;或采用多人获取所得等方法,使纳税者的收入尽可能在各个纳税期限内保持均衡。这样不仅避免了在某些月被课以较高税率的重税,还能分享每个月税法提供的费用扣除和费用宽免等优惠,从而在总体上达到减轻纳税义务的节税效果。三、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法 (一)工薪阶层个人收入的纳税筹划:工资、薪金等大部分种类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方法均是收入越高,税率越高。因此,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是注意收入量的标准、支付的方式和均衡收入,降低名义收入,保持实得收入不变,进而降低税率档次。1.利用职工福利筹划企业工资薪金筹划主要涉及企业内部职工的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及劳务报酬的课税。虽然这些个人所得税是由个人自己负担的,但如果企业能进行精心筹划,不但对职工有利,对企业也会产生有力的影响。工资薪金收入超过 3500元的部分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若将超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工资薪金收入用于公共福利、费用支出,实际上等于减少了职工的个人支出。对于纳税人来说,虽然自己的名义收入减少了,但是他获得的收入其实并没有减少。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对于一些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予征税。(1)独生子女补贴;(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3)托儿补助费;(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企业可以通过提供低租金的住房,而不是支付含有购房费用或房租补贴的高工资,或向个人提供种种福利设施及服务,如提供就餐服务,提供免费的医疗保障等服务设施,向职工提供交通工具,减少工资中的交通补贴,向职工转售股票认购权等等方式去递减应纳所得额。对于纳税人来说,虽然名义上,自己的收入减少了,但是他获得的收入总额并没有减少。工资改革后,多数企业在工资结构中应该将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单独列出来,充分利用税法规定的免税政策。2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互相转化根据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是20的比例税率,而且对于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其实劳务报酬实际上相当于适用20、30、40的超额累进税率。可见,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税负是不同的,实现两者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降低税负的作用。(1)将劳务报酬转化为工薪所得:当应纳税所得额少的时候,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比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税率20%低,因此,可以在可能的时候将劳务报酬所得转化为工资、薪金所得,能节约税收。(2)工资,薪金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在纳税人工资,薪金较高时,将工薪所得转化为劳务报酬所得更有利于节省税收。3新税法下年终奖金的纳税筹划为奖励和激励职工,企业往往在年底给职工发放奖金等额外收入,奖金属于工资的范畴,应由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对于职工拿到的薪金总额,可以合理安排月薪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分配比例,使得工资薪金总额缴纳最少的个人所得税。(1)对于低收入者,应该均衡发放。企业应该将年终奖平摊到各月工资的一部分,从而充分使用各月费用的扣除额,达到降低整体税负的效果。(2)对于中高收入者,每月工资和年终奖金都较高。企业在设计其薪酬方案时,应从节税效果进行试算,让年终奖将级距上限用足,确定年工资额;或者先让月工资将级距上限用足,取得年终奖数额。最终达到整体税负最轻。(二)劳务报酬所得分摊筹划方法 劳务报酬不同于公民所获得的固定的收入,它是指我国公民在获取自己的固定收入的同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知识等优势,通过合法的劳动来获取属于自己的劳务报酬。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 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级数每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一不超过20,000元的200二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302,000三超过50,000元的部分407,000注:上表中每次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次收入额减除费用 800 元(4000元以下的劳务报酬收入一次可扣除800元计税)或者减除 20%的费用(每次收入额超过 4000 元时)后的余额。1.分次领取劳务报酬如果一次性取得劳务报酬的话,可以分多次支付,因为可以多扣费用,由可以免除一次收入畸高的加成征收,从而减轻税负。2.分项计算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