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doc_第1页
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doc_第2页
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doc_第3页
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5年*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分析我院2015年全年期间网络上报30例,呈报有效的30份ADR报告进行汇总分析,旨在进一步完善药品监测措施,加强ADR呈报比率及质量控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同时为明确今后我院ADR监测工作重心提供参考。1. 患者基本情况:30例ADR报告中,男性8 例,女性22例,男女比例为0.361;年龄最小为5岁,最大为81岁,将患者年龄划分为018岁,1940岁,4059岁和60岁4个阶段,构成比例分别为3.33%(1例),46.67%(14例),30%(9例)和20%(6例)。表1发生ADR患者的年龄分布年龄(岁)例数构成比(%)1813.3319-391446.6740-5993060620合计301002. 给药途径: 3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静脉给药引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7例占90%;口服给药2例占6.67%。静脉给药导致药品不良反应远高于口服给药的不良反应,注射药物直接进入体内,无肝脏首过效应,药物作用较口服给药迅速强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另静脉给药时的操作与滴速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也较大。表2 给药途径与药品不良反应关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例数(n)构成比(%)静脉滴注2790口服26.67外用13.33合计301003. 引发ADR的药物种类及构成比:抗菌药物所占比例最高,共22例,占73.33%。涉及的各系统用药品种及发生的例数具体分布见表3.表3引发ADR的药品分类及构成比药物类别例数构成比(%)抗菌药物2273.33心血管系统药物26.67中药制剂26.67泌尿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13.33神经系统药物26.67营养药物13.33造影剂合计301004. 引发ADR的抗菌药物种类及构成比:引发ADR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内酰胺类,占30%;头孢菌素类,占25%;大环内脂类,占20%;。引发ADR的抗菌药物种类及构成比详见表4.表4引发ADR的抗菌药物种类及构成比抗菌药物种类例数构成比(%)具体品种(例次)头孢菌素类625头孢呋辛(2),头孢西丁(2),头孢地嗪(1),头孢曲松(1)喹诺酮类315左氧氟沙星注射液(3)-内酰胺类730哌拉西林钠舒巴坦(5),美洛西林舒巴坦(2)大环内脂类类420阿奇霉素(4)青霉素类林可胺类15克林霉素(1)硝基咪唑类15替硝唑注射液(1)合计22100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30例ADR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最常见的是皮肤及附件损害,占70%。详见表5表5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累及器官或系统例次构成比(%)主要临床表现皮肤及其附件2170皮疹、瘙痒、周身发红、口唇部浮肿消化系统413.33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神经系统26.67烦躁、头痛、头晕、双手麻木抽搐、口角麻木僵硬循环系统13.33静脉炎、胸闷、心悸、房颤、高血压、脉速呼吸系统13.33呼吸困难免疫系统13.33寒战合计30100分析:1. .从表1的数据来看,ADR发生的人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以上青年和中年患者,该部分人群社会、家庭压力较大,生理、心理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导致患病几率增加、就医及用药机会显著增加,其应作为当前医疗机构不良反应监测的重中之重。2.从表2可看出,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3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静脉注射引起的有27例,占90。静脉给药途径相对其它途径给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频率最高。临床用药应根据患者病情,遵循“能够口服不肌注,能够肌注不静滴”的原则, 充分考虑患者年龄、体质、用药史,尽量避免使用静脉滴注给药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静脉给药时要密切观察。3.临床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抗菌药物都是导致ADR的重要原因。抗菌药物无论是药品种类还是ADR发生率均位居首位, 尤以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最为多见。这与抗菌药物种类多、临床使用范围广、用药频率高有密切关系。大环内脂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因其广谱、高效、方便、廉价、不用做皮试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故其发生的ADR较多。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工艺复杂、提取物成分多、化学稳定性较差等因素均可导致ADR的产生,此类药物的ADR不能忽视。4. 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或器官及临床表现:药品不良反应引起各系统器官症状,以皮肤及消化道损害最多,临床表现以皮疹和皮肤瘙痒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这可能由于皮肤损害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而且不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另一方面其他系统或器官的损害可能较为隐匿, 医患双方都不易察觉, 对人体的危害也就更大, 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临床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医、药、护三者密切配合,认真执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