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监测年度总结报告_第1页
施工监测年度总结报告_第2页
施工监测年度总结报告_第3页
施工监测年度总结报告_第4页
施工监测年度总结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3 号线一期工程号线一期工程 0707 标段标段 施工监测年度总结报告施工监测年度总结报告 编写编写 审核 审核 批准批准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3 号线一期工程施工监测项目部号线一期工程施工监测项目部 20172017 年年 1212 月月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07 标段施工监测年度总结报 告 第 0 页 共 2 页 目目 录录 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 1 1 长春南路站概况 2 1 2 长河区间 1 号竖井及横通道概况 2 2 2 监测依据监测依据 2 3 3 监测目的监测目的 3 4 4 监测工作进展情况监测工作进展情况 4 4 1 工作基点布设及复测情况 4 4 2 监测点布设情况 4 4 3 监测点保护与恢复 10 4 4 监测资料完成情况 11 4 5 监测成果分析 11 5 5 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13 5 1 质量实施 13 5 2 监测人员的保证制度 15 5 3 质量记录及质量检查制度 15 5 4 不合格品确认及返工制度 15 5 5 水准基点 监测点的安装质量保证及其维护制度 15 5 6 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保证制度 15 5 7 现场测试技术质量控制制度 16 5 8 资料分析过程质量控制制度 16 5 9 安全风险信息处理的管理控制措施 16 5 10 安全风险预警的管理控制措施 17 6 6 监测资料检查情况监测资料检查情况 17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07 标段年度总结报告 第 1 页 共 17 页 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11 1 长春南路站概况长春南路站概况 长春南路站位于长春南路与长春南路西二巷交叉口处 沿长春南路呈南北向布置 长春南 路站主体采用明挖法 局部盖挖工法施工 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 内支撑 轨排井处采用锚 索 的支护体系 车站采用岛式站台主体结构采用双柱三跨形式箱型框架结构 车站起点里程 K19 663 805 终点里程 K19 894 103 总长 230 3m 标准段总宽 21 6m 车站端头总宽 25 7m 车 站主体小里程端地面标高大于大里程端 高差 3 2m 1 21 2 长河区间长河区间 1 1 号竖井及横通道概况号竖井及横通道概况 竖井占地位于长春南路特变电工围栏外 距离周围建筑物距离较远 竖井平面净空尺寸 5m 7 5m 深度约 25 8m 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 井壁采用 350mm 厚格栅 井内采用临时型钢支 撑体系 井口设 800mm 1600mm 圈梁 区间施工竖井的横通道长度为 37 94m 开挖宽度为 4 7m 横通道为拱顶直墙复合衬砌结构 本次不施工横通道二衬结构 采用台阶法施工 2 2 监测依据监测依据 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 2012 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 2009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10 4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11 5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 2016 6 城市测量规范 CJJ T8 2011 7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 CJJ T76 2012 8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GB50490 2009 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911 2013 10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DB11 490 2007 J10909 2006 11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 1999 2003 年版 12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2016 13 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12897 2006 1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 50308 2008 15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 2012 DB11 489 2016 16 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 CECS55 93 17 乌市轨道交通 3 号线环境调查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成果图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07 标段年度总结报告 第 2 页 共 17 页 18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风险源分级统计表 19 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工程分级与设计指南 2013 版 20 乌鲁木齐市城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相关设计图 21 国家或行业其他测量规范 强制性标准 22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长春南路站 河南东路站区间 1 号竖井及横通 道施工监测方案 23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长春南路站施工监测方案 3 3 监测目的监测目的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基坑及隧道工程 由于其开挖深度较大 建设周期很长 影响因素 也较多 这都加大了地铁工程的不确定性 由于基坑侧壁岩土材料的复杂性和各种偶然因素的 作用 为确保地铁工程能顺利进行 同时保证周围建构筑物和市政管线设施的安全及正常使用 对地铁工程的施工过程都必须进行监测 及时发现事故征兆 必要时采取环境保护措施 并做 好可能出现事故的应急处理对策 一旦出现险情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监测工作的基本目的是全面及时地反映基坑的安全状况 及时指导工程的施工 同时工程 监测还可为今后类似工程项目研究提供数据 建立一套适合于类似地质和工程条件下的设计方 法及施工技术 总而言之 本工程的监测首先应服务于工程 确保工程安全 其次还应与科研相结合 为 今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具体如下 1 对基坑施工期间围护体系和支撑体系的内力及变形 被保护对象的变形以及其它与施 工有关的项目进行监测 及时和全面地反映其变化情况 判断基坑安全和环境安全 保证基坑 开挖安全顺利地进行 2 通过对监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反分析及预测 结合控制值 判断当前基坑的安全度 预 测和评价下一步施工的基坑安全度 通过修正施工参数 对已有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达到信息 化施工的目的 3 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变形发展趋势 及时反馈信息 达到有效控 制施工对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影响的目的 4 通过监测及时了解降水过程对环境和基坑本身的影响 并及早发现基坑止水帷幕的渗 漏问题 并提请施工单位进行及时 有效的堵漏准备工作 防止施工中发生大面积涌砂现象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07 标段年度总结报告 第 3 页 共 17 页 4 4 监测工作进展情况监测工作进展情况 4 14 1 工作基点布设及复测情况工作基点布设及复测情况 1 依照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长春南路站 河南东路站区间 1 号竖井及横 通道施工监测方案以及相关监测规范 在 1 号竖井周边布设 3 个垂直位移工作基准点 CHSJBM1 CHSJBM3 CHSJBM4 工作基准点布设位置及埋设深度满足相关监测规范要求 在施工 监测期间按照每月一次的周期对工作基准点进行复测 自 1 号竖井及横通道施工监测以来 我 施工监测方对工作基准点共进行了 6 次复测 根据复测结果分析出工作基点 CHSJBM1 CHSJBM3 CHSJBM4 处于稳定状态 可作为施工监测点起算点使用 工作基点高程成果 表如下 长河区间 1 号竖井及横通道工作基点复测成果表 56 黄海高程系 序号点名高程 m 备注 1 CHSJBM1761 36564 2 CHSJBM3760 36209 3 CHSJBM4759 57126 2 依照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长春南路站施工监测方案以及相关监测规范在 长春南路站布设 4 个垂直位移工作基准点 CZBM1 CZBM2 CZBM3 CZBM4 3 个水平位移工作基 准点 CZ1 CZ2 CZ3 工作基准点布设位置及埋设深度满足相关监测规范要求 在施工监测期间 按照每月一次的周期对工作基准点进行复测 自长春南路站施工监测以来 我施工监测方对工 作基准点共进行了 3 次复测 根据复测结果分析出工作基点 CZBM1 CZBM2 CZBM3 CZBM4 CZ1 CZ2 CZ3 处于稳定状态 可作为施工监测起算点使用 工 作基点高程 平面坐标成果表如下 长春南路站工作基点复测高程成果表 56 黄海高程系 序号点名高程 m 备注 1 CZBM1767 90594 2 CZBM2770 29666 3 CZBM3772 73688 4 CZBM4772 75072 长春南路站工作基点复测平面坐标成果表 独立坐标系 平面坐标序号点名 A m B m 备注 1 CZ1662 506 8 518 2 CZ2794 52514 455 3 CZ3917 428 19 678 4 24 2 监测点布设情况监测点布设情况 1 根据指挥部及其他相关单位下发文件 本工点各监测点首次布设时进行首件验收 监测 点布设后通知相关单位进行测点验收 验收合格后采集初始值 随着施工进度 依照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07 标段年度总结报告 第 4 页 共 17 页 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长春南路站 河南东路站区间 1 号竖井及横通道施工监测方案对 1 号竖井及横通道的监测点逐步进行布设 布设情况见下表 1 号竖井及横通道监测点埋设统计表 序号监测项目累计埋设监测点备注 1 地表沉降 57 2 管线沉降 40 3 竖井收敛 10 4 锁口圈梁顶沉降 4 5 支撑轴力 8 6 地下水位监测 1 7 拱顶沉降点 6 8 横通道收敛监测点 32 地表及管线沉降监测点埋设图地表及管线沉降监测点埋设图 支撑轴力监测点埋设图支撑轴力监测点埋设图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07 标段年度总结报告 第 5 页 共 17 页 竖井井壁收敛监测点埋设图竖井井壁收敛监测点埋设图 横通道收敛监测点埋设图横通道收敛监测点埋设图 横通道拱顶沉降监测点埋设图横通道拱顶沉降监测点埋设图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07 标段年度总结报告 第 6 页 共 17 页 地下水位监测点埋设图地下水位监测点埋设图 2 根据指挥部及其他相关单位下发文件 本工点各监测点首次布设时进行首件验收 监测 点布设后通知相关单位进行测点验收 验收合格后采集初始值 随着施工进度 依照乌鲁木齐 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长春南路站施工监测方案对长春南路站的监测点逐步进行布设 布 设情况见下表 长春南路站监测埋设统计表 序号监测项目累计埋设监测点备注 1 桩体水平位移 23 测斜管 2 地表沉降 22 3 管线沉降 32 4 建筑物沉降 11 5 围护桩顶竖向位移 15 6 围护桩顶水平位移 15 7 支撑轴力 12 8 地下水位 2 9 锚索拉力 12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07 标段年度总结报告 第 7 页 共 17 页 地表及管线沉降监测点埋设图地表及管线沉降监测点埋设图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07 标段年度总结报告 第 8 页 共 17 页 围护桩顶部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监测点埋设图围护桩顶部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监测点埋设图 建 构 筑物竖向位移监测点实景图建 构 筑物竖向位移监测点实景图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07 标段年度总结报告 第 9 页 共 17 页 测斜管埋设图测斜管埋设图 地下水位监测点埋设图地下水位监测点埋设图 支撑轴力监测点埋设图支撑轴力监测点埋设图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07 标段年度总结报告 第 10 页 共 17 页 锚索拉力监测点埋设图锚索拉力监测点埋设图 4 34 3 监测点保护与恢复监测点保护与恢复 测点位置悬挂测点标示牌 标示测点位置 标识牌包含测点编号 测点名称 如下图 监测点标示标牌悬挂示意图监测点标示标牌悬挂示意图 加强现场施工工人对测点保护意识 安排专人巡查记录 如一旦发现测点被破坏立即组织人 员进行修复 条件容许情况下 24 小时内测点恢复 4 44 4 监测资料完成情况监测资料完成情况 1 长河区间 1 号竖井及横通道施工监测方案 人员及仪器资质已完成报审 已布设监测点 地表沉降监测点 管线沉降监测点 锁口圈梁沉降监测点 竖井收敛监测点 支撑轴力监测 点 拱顶沉降监测点 横通道收敛监测点 地下水位监测点 的首件验收 测点报验及初始值 已经完成相关单位的报审 日报 周报 月报出版情况见下表 1 号竖井及横通道监测日报 周报 月报统计表 序号监测项目累计完成期数备注 1 日报 240 2 周报 28 3 月报 6 2 长春南路站施工监测方案已完成报审 支撑轴力 锚索拉力元件已完成报验 地表沉降 监测点 管线沉降监测点 围护桩体水平位移监测点 围护桩顶水平及竖向位移监测点 支撑 轴力监测点 锚索拉力监测点 地下水位监测点的的首件验收 测点报验及初始值已经完成相 关单位的报审 日报 周报 月报出版情况见下表 长春南路站监测日报 周报 月报统计表 序号监测项目累计完成期数备注 1 日报 76 2 周报 11 3 月报 2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07 标段年度总结报告 第 11 页 共 17 页 4 54 5 监测成果分析监测成果分析 1 长河区间 1 号竖井及横通道累计变形量最大值统计表 变形过程曲线图如下 监测项目测点编号 累计变形量 mm kN 累计控制值 mm kN 备注 地表沉降DB 02 06 5 62 30 00 竖井收敛 SJJ 01 02 3 33 30 00 管线沉降GXC RQ1 04 4 34 10 00 地下水位监测 DSW 01 1380 57 锁扣圈梁沉降 ZQC 03 6 58 20 00 支撑轴力 ZCL 01 02101 99185 00 拱顶沉降GDC 05 01 3 70 30 00 横通道收敛JKJ 02 01 6 3310 00 根据各期监测成果分析得出 长河区间 1 号竖井及横通道各监测项累计变形量最大 值都在控制范围内 监测点变形量比较均匀 后期可正常施工 2 长春南路站累计变形量最大值统计表 变形过程曲线图如下 监测项目测点编号 累计变形量 mm kN 累计控制值 mm kN 备注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07 标段年度总结报告 第 12 页 共 17 页 建 构 筑物竖向位移 JGC 01 05 1 40 30 00 地表沉降 DB 32 01 8 59 35 00 管线沉降 GXC PS1 07 9 01 30 00 地下水位 DSW 01 4490 支撑轴力 ZCL 04 01503 871847 00 锚索拉力 MGL 06 02338 74 587 00 围护桩顶部竖向位移 ZQC 31 4 77 30 00 围护桩顶部水平位移 ZQS 30 6 77 30 00 围护桩体水平位移 ZQT 0516 48 30 00 观测注意事项如下 根据各期监测成果分析得出 长春南路站各监测项累计变形量最大值都在控制范围 内 监测点变形量比较均匀 后期可正常施工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07 标段年度总结报告 第 13 页 共 17 页 5 5 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5 15 1 质量实施质量实施 在本项目的实施工程中 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 合理配置技术力量 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 保证优质 高效地完成好监控工作 1 严格按照我院质量保证体系规定实施过程控制 测试工作中必须遵守国家 交通部的技术规范和规程 同时执行我院的 质量手册 程序手册 等相关计量认证文件 2 制定切实的监测实施方案 并纳入到施工进度计划中 3 仪器 元件需进行标定 合格方可使用 保证测试所需仪器设备在标定有效期内 在仪器设备使用前进行检查 调试 保证进场测 试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保证仪器在测试期间有足够的电能 4 人员相对固定 本项目配备具有检测资质的身体好 技术熟练 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 要求技术人员对测 试规范 测试方法比较熟悉 能够处理现场测试出现的技术问题 使测试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坚持 严肃认真 公正科学 热情诚信 求实创新 的质量方针 坚决抵制影响工作质量和公 正性的干扰和压力 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 5 在监测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应的实施细则 具体如下 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 协调仪器设备及材料管理 进行报告审查 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及报告的复核 测试人员负责设备正常运行 确保现场使用的仪器设备在检定周期内 熟悉与工程相关 的验收规范 设计规范 施工规范及相关的技术规程 负责现场的工作准备及测试工作 记录人员负责记录现场环境情况 使用仪器 参加测试人员 测试的工程及其所在位置 记录测试数据或电子数据存储的位置等 复核人员对原始数据及测试数据逐一进行复核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报告项目负责 人 报告编写由测试人员编写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07 标段年度总结报告 第 14 页 共 17 页 项目部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监控量测规程的 制作 规范操作 规程 把关整个 项 目 的 实 施 过 程 每个小组组长负责小组 监测内容 制定严密的监 测计划和监测实施的保 障 汇总和分析监控资 料 对项目技术负责人负 责 项目负责人将监测和分析结果 时时反馈给业主 设计单位和施 工 并在综合考虑施工安全和加 快施工进程方面 提出合理建 议 项目各量测小组具体负 责量测断面测点布置 日 常量测和数据处理 仪器 保养维修工作 量测结果 的整理和绘制图表 进行 信息反馈 安排和管理项目 人员 与业主 设计单位 施工 单位的协调 项目监控量测管理的流程图项目监控量测管理的流程图 5 25 2 监测人员的保证制度监测人员的保证制度 1 所有参加监测工作人员均需持证上岗 根据监测线路的施工特点合理配置各专业人员 2 监测组根据监测的施工特点和监测项目合理优化配置专业人员和仪器设备 并根据施 工进度要求为满足工程需要 根据具体情况增加专业人员 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3 所有上岗监测人员保证文明施工 与建设单位 管理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以及 监测对象的产权单位的相关人员保持友好的协调和沟通 保证监测信息及时反馈 4 根据监测工程的进度以及工作中的问题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和专家进行咨询指导 定期 深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确保监测结果的科学性 公正性和严谨性 5 35 3 质量记录及质量检查制度质量记录及质量检查制度 在每次野外作业时必须如实记录现场情况 详细记录工作日志 如 监测点的完好情况 施工进度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影响测量质量等不利因素 要求外业手簿记录认真 字迹清晰 整 洁 野外作业及室内分析工作阶段必须按有关的规定进行各工序的检查 校对及审核 严格执 行项目的三级审核检查制度 确保不出现疏漏等不合格品 建立有效的质量奖惩制度 5 45 4 不合格品确认及返工制度不合格品确认及返工制度 在每次野外作业及室内分析工作阶段如发现不合格 如 闭合差超限 前后视距差超限等 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 3 号线一期工程 07 标段年度总结报告 第 15 页 共 17 页 经检查 校对确认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进行返工 并作出记录 5 55 5 水准基点 监测点的安装质量保证及其维护制度水准基点 监测点的安装质量保证及其维护制度 本项工作是保证整个监测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 必须给予极大重视 水准基点 监测点的 形状设置要保证牢固 开启方便并便于保护 埋设方法要精心设计与施工 并且确保便于寻找 而且不易被破坏 埋设后 本项目采用定制白色 PVC 保护盖对测点进行保护 并以喷射红色喷 漆及放置标志牌对测点进行标识 在整个监测期间设专人进行定期巡视 以确保水准基点和监 测点不被破坏或掩盖 导致数据的不连续 基准点 观测桩 在观测期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 以保护或专人看管 在附近设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遭施工机械碰撞损坏 测量标志一旦遭受碰 损 应立即复位并复测 应成立专门小组 进行基准点 元器件的埋设 测量和保护工作 小组人员分工明确 责 任到人 元件埋设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 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观测箱内 工区技术员认真负责 确保元器件不因人为 自然等因素而破坏 元器件埋设后 在附近 设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遭施工机械碰撞损坏 测量标志一旦遭受碰损 应立即复位并复测 5 65 6 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保证制度监测仪器设备的质量保证制度 1 根据本工程的需要 确保所投入的仪器设备数量 满足工程需要 2 所有仪器设备在正式开展投入监测之前均经过国家相关检定机构进行计量和标定并确 保其在有效期内使用 保证所有仪器设备性能良好 可靠 3 所有监测人员严格按照计量要求以及仪器说明书规定对监测仪器进行日常保养 维护 和管理 4 配足易损设备的数量 保证生产的需求 5 在每次监测前后 均应对监测仪器设备性能进行检查 严禁因仪器设备问题影响下一 道监测工序 6 如果所使用仪器在监测过程中发生故障 则优先采用相同型号和规格的仪器替代 其 次选用较高精度的仪器 严禁选用低于原来仪器精度的设备代测 5 75 7 现场测试技术质量控制制度现场测试技术质量控制制度 1 观测路线采用闭合环路 包括测观测点和联测基点 每环路测站数不多于 50 站 2 对测点进行观测的环路 高程起算点 节点 必须为联测基点环路中的点 且不能为 支点 3 观测过程中 若遇雨 大风及成像差等不利于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