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设标准与评分细则.doc_第1页
福建省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设标准与评分细则.doc_第2页
福建省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设标准与评分细则.doc_第3页
福建省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设标准与评分细则.doc_第4页
福建省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设标准与评分细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 建 省 乡 镇 卫 生 院 示 范 中 医 科建 设 标 准 与 评 分 细 则(试行)福 建 省 卫 生 厅二00六年九月说 明一、 本标准依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和省卫生厅制定的福建省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基本配置标准和业务管理要求等文件制定,适用于列入福建省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项目建设的单位。二、 评审验收应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重视过程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三、 评审项目及分值安排:1、 政策保障20分 2、科室设置15分3、 基本配置40分 4、医疗服务50分5、 预防保健30分 6、人才培养25分7、 监督管理20分四、 评审验收内容序号旁有“*”为重点分条。五、 评审验收标准总分200分,其中重点分115分。评审验收时,凡所得总分及重点分均达到标准分的85%以上为通过验收。评 估 验 收 汇 总 表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政策保障(1)科室设置(2)基本配置(3)医疗服务(4)预防保健(5)人才培养(6)监督管理(7)合计验收评分占标准分的比例标准分总分20154050302520200重点分1010222520208115验收评分总分重点分评估验收专家组(签名): 评估验收时间: 年 月 日福建省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设标准与评分细则项目序号建设标准分值检查评分方法得分检查记录扣分依据政策保障(20分)1*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在实际工作认真落实“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政策。卫生院制定的科室管理办法与业务管理要求应体现对中医的扶持政策。6听取院领导汇报,查阅定点建设以来条例贯彻执行的有关文件和卫生院制定的科室管理办法、业务管理要求,能体现对中医的扶持政策得6分,无,不得分;扶持政策不具体或不落实各扣1.5分。相关文件科室管理办法扶持政策业务管理要求扶持政策2*卫生院有1名领导分管中医工作,分管领导熟悉中医政策、法规和中医科室建设情况。 41、 查阅卫生院文件,了解院领导分工情况;有分管领导得1分,无,不得分。2、 访谈分管领导,了解其掌握中医政策法规、中医药管理知识和中医药科室建设情况。访谈正确率=访谈正确题数/访谈总题数,满分3分。分管领导 访谈情况 中医药管理知识中医药科室情况3卫生院建设规划中有中医药内容。示范中医科创建工作有具体计划并在年度计划和年度工作总结中得到体现。51、 查阅卫生院建设规划,有中医药内容得1分,无,不得分;2、 查阅示范中医科创建工作计划和定点建设以来二个年度计划。有创建计划得2分,无,不得分;有年度计划,每个年度得0.5分;无,不得分;年度工作总结中有中医科室建设具体内容各得0.5分,无,不得分;内容不具体酌情扣分。建设规划创建计划年度计划年度总结4开展“新农合”试点工作的县(市)应当把中医药服务纳入“新农合”的支付范围,鼓励支持在农村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作用。5查阅县(市)卫生局制定的“新农合”管理办法和卫生院“新农合”医药费用支付情况,将中医药服务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并在实际工作得到贯彻实施得5分,未纳入不得分;已纳入未实施扣3分;降低中医药自付比例加2分。 未开展“新农合”试点工作的县(市)暂不扣分。是否“新农合”定点单位是否将中医药纳入支付范围是否降低中医药自付比例科室设置(15分)5*卫生院中医药科室设置适应工作需要。中心卫生院应设置中医科1个、中医专科12个;设置中药房、中药库、中药煎药室各1个。一般卫生院应设置中医科1个,中药房、中药库各1个。10查阅卫生院科室设置相关文件,并实地查看科室设置情况。中医药科室设置符合要求得10分。中心卫生院缺1个中医药科室扣2分;每增加1个中医科室加2分。一般卫生院缺1个中医药科室扣3分;每增加1个中医科室加3分。中医科中医专科中药房中药库中药煎药室6中心卫生院中医床位数应占卫生院床位总数的10%。51、 查阅中心卫生院床位设置相关文件,有设置中医床位得2分,无,不得分;实地查看中医床位设置情况,符合要求得3分,不符合不得分;不足设置要求,每减少3%扣1分。2、 一般卫生院未设中医床位不扣分,有设立加2分。相关文件床位总数中医床位数基本配置(40分)7*卫生院应配备类别、层次和数量适宜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中心卫生院中医药人员(含中西医结合人员)应占医药人员总数的15%以上;一般卫生院应占医药人员总数的10%以上。10查阅卫生院医药人员名册,符合要求得10分;未配备中医药人员不得分。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类别、层次构成不合理每项扣1.5分。中心卫生院配有1名以上中医主任医师(一般卫生院配有1名以上中医副主任医师)加3分;中心卫生院中医药人员配备每少1%扣0.5分;一般卫生院中医药人员配备每少1%扣0.7分。医药人员总数 医师 药剂中医药人员数 中医师 中药药剂比例8卫生院中医诊室面积应8M2,每位中医师配有诊桌、脉枕、检查床各1个(张)及针刺用毫针、艾条、刮痧板12套,满足临床诊疗工作需要。41、 实地查看中医诊室,面积达到要求得1分,未达到不得分。2、 中医师常用诊疗器具符合要求得3分,每少1项扣0.5分。诊室面积常用诊疗器具名称9中心卫生院中医专科设有诊室和治疗室,面积10M2,每位医师配备诊桌、检查床、治疗床等设施。配备的设备符合专科设备配备标准,满足临床工作需要。41、 实地查看中医专科诊室,面积达到要求得1分,未达到不得分。2、 中医专科医师诊疗设施和常用诊疗器具符合要求得3分,每少1项扣0.5分。3、 一般卫生院未设中医专科不扣分。诊室面积诊疗设施诊疗器具10*中药房面积10M2,配有中药橱、操作台、药秤、捣药罐、中药饮片切片机等,适应工作需要;配备中药饮片250种、中成药80种以上且药品质量良好,满足临床用药需求。121、 中药房面积达到要求得1.5分,未达到不得分。2、 配备的中药配药器具达到要求得2.5分,缺1项扣0.5分。3、 同时配备中药饮片250种、中成药80种以上且药品质量良好得8分;有1项药品品种不足扣2分;抽查20种中药饮片、10种中成药,出现质量问题每种扣1分。 药房面积中药配药器具名称中药饮片数中成药数药品质量 中药饮片 中成药11中药库面积20M2,配有药架、药桶、温、湿度计等能满足工作需要;药库分区标识清晰,药品排列整齐,房屋通风、干燥、避光并满足“五防”要求。室温保持在25300C之间,相对湿度70%。51、 中药库面积达到要求得1分,未达到不得分。2、 配备的药库器具达到要求得1分,缺1项扣0.3分。3、 药库管理符合要求得3分,不符合,每项扣0.5分。药库面积药库器具名称管理项目12中药煎药室面积5M2,配有药架、操作台和中药煎药机、冰箱、药桶等设备,为群众提供中药代煎服务。51、 未设中药煎药室不得分。中药煎药室面积达到要求得1分,未达到不得分。2、 配有药架、操作台和中药煎药机、冰箱、药桶等设备,适应中药代煎服务需要得3分,缺1项扣0.5分。3、 查阅中药代煎服务记录,有开展得1分,未开展不得分,开展不好酌情扣分。中药煎药室面积煎药设备名称中药代煎记录医疗服务(50)13中医科室应制定科室管理的规章制度,实行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执行。101、 查阅科室制定的“中医医疗工作制度” 和科室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并实地了解,有制定并执行情况良好,得5分;未制定不得分,有制定但执行情况较差,扣3分。2、 查阅编印成册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实地了解执行情况,随机抽取医生、护士各1人了解技术操作规程内容,符合要求得5分,不符合每人项扣1分。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抽查技术名称医生护士14*卫生院应提供基本的中医医疗服务,在门诊、病房、出诊、家庭病床等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诊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心卫生院中医门诊人次占全院门诊总人次的30%以上;一般卫生院占25%以上。151、 随机抽取一年中4个季度各一周门诊日志或挂号记录统计,中心卫生院中医门诊人次占全院门诊总人次的30%(一般卫生院占25%)以上得10分,每降低1%扣1分。2、 随机抽查2名中医师,访谈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各5题,访谈正确率=访谈正确总题数/访谈总题数,满分5分。全院门诊人次数中医门诊人次数访谈人员访谈正确率15*根据“简、便、验、廉”的原则,运用包括针灸、推拿、火罐、敷帖、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等5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包括中医康复在内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诊疗服务。101、 实地了解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的情况与种类,开展5种以上得5分,每少1种扣1分。2、 随机抽查2名中医师,实际操作2项中医药适宜技术,都符合要求得5分;不符合要求,每人项扣1分。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名称抽查人员抽查技术16卫生院中药应用基础较好。中心卫生院中药处方占总处方数的30%以上,中药处方合格率95%以上;一般卫生院占总处方数的25%以上,处方合格率90%以上。151、 随机抽取一年中4个季度各一周处方计算,中药(含中成药)处方占总处方30%(一般卫生院25%)以上得10分,每降低1%扣1分;2、 处方合格率达到要求得5分,每降低1%,扣0.5分。预防保健(30)17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辖区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4查阅卫生院非典、禽流感、肝炎、霍乱等传染病防治预案(或工作计划),4种以上防治预案有中医药内容得4分,无不得分,缺1种扣1分,计划不落实酌情扣分。防治预案中医药内容18开展2种以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医药防治一体化的服务,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参与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6查阅卫生院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病等慢性病一体化防治方案,并随机抽查出诊记录或家庭病床病历20份,能运用中医理论与技术参与2种以上慢性病健康指导和行为干预得6分,未制定防治方案不得分;少1个病种扣3分;有制定方案但未开展防治工作每1病种扣1.5分;有开展,但记录不完整或开展的病例数较少酌情扣分。防治病种防治方案中医内容19*制定有中医药内容的适合辖区内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以及亚健康人群的保健方案,并组织实施。有条件的,应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服务。101、 查阅卫生院制定的适合辖区内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以及亚健康人群的保健方案,有制定得4分,缺1项扣1分。2、 实施中医药保健方案,对重点人群和亚健康人群进行中医药保健活动,每年每项不少于2次得4分,缺1项次扣0.5分。3、 面向农村居民开展有中医药特色的养生保健服务加2分。中医药保健方案 老年人 妇女 儿童 亚健康人群中医药保健活动开展情况养生保健内容20*运用多种形式宣传中医药防病、保健知识,向辖区群众提供有中医药内容的健康教育;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和孕产妇保健中医药知识咨询及指导。101、 运用义诊、宣传栏、讲座、知识手册等形式开展中医药保健知识宣传工作,查阅定点建设以来中医药科普宣传资料,每年开展2次以上宣传工作且资料完整得8分,未开展不得分,缺1项次扣2分,有开展但资料不完整扣1分。2、 查阅孕产妇保健档案10份,有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和孕产妇保健中医药知识咨询及指导得2分,无不得分,缺1项扣0.5分。宣传形式科普宣传次数主要内容孕产妇保健档案中医内容人才培养(25)21中医药人员应依法取得执业资格并经注册后方可从事中医药工作。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应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5%。51、 查阅中医药人员执业资格证书和注册证书;符合要求得3分,有1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2、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助理)医师总数的5%以上得2分,每降低1%扣0.5分。执业资格证书注册证书比例22*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每5年参加进修学习的时间应在6个月以上(建设期内累计2个月以上);每年获得继续医学教育二类学分25分以上,每2年撰写业务技术文章或学习心得1篇以上。201、 查阅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结业证书,符合要求得6分,不符合不得分,有1人不符合,扣(6/中医药人员数)分。2、 查阅定点建设以来2个年度卫生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表,符合要求得8分,不符合不得分;有1人一个年度未达到要求,扣(4/中医药人员数)分。3、 查阅卫生院中医药人员撰写的专业技术文章或学习心得,符合要求得6分,不符合不得分,有1人未达标,扣(6/中医药人员数)分。进修学习继续教育论文或心得监督管理(20)23县(市)卫生局应当将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业务工作列入乡镇卫生院综合目标考核内容,每年对其进行1次以上的考核。4查阅县(市)卫生局相关文件,将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业务工作列入乡镇卫生院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考核得4分,未列入不得分;有列入未考核扣2分。相关文件考核内容24*卫生院应开展对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技术指导、业务管理和对乡村医生的培训,使每个村至少有一名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81、 查阅乡镇卫生院下村检查、指导记录,并抽查2个村卫生所。村卫生所管理规范,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得4分,1个村卫生所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扣2分,1个村卫生所管理不规范酌情扣分。2、 查阅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培训记录,并实地检查乡村医生掌握中医药知识情况。有培训记录,且乡村医生能较好掌握中医药知识得4分;未开展培训工作或乡村医生未能掌握中医药知识不得分;有开展培训工作但乡村医生不能较好掌握中医药知识扣2分。村卫生所名称培训记录中医药内容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25卫生院应指导乡村医生妥善应用、保管中药。开展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县(市),卫生院应当承担村卫生室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统一代购工作,保证中药质量和用药安全。41、 抽查2个村卫生所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各10种,药品质量符合要求得4分,出现质量问题,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