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论文鸡球虫病病因分析防治论文:鸡球虫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doc_第1页
鸡球虫病论文鸡球虫病病因分析防治论文:鸡球虫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doc_第2页
鸡球虫病论文鸡球虫病病因分析防治论文:鸡球虫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doc_第3页
鸡球虫病论文鸡球虫病病因分析防治论文:鸡球虫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doc_第4页
鸡球虫病论文鸡球虫病病因分析防治论文:鸡球虫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鸡球虫病论文鸡球虫病病因分析防治论文:鸡球虫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摘要】病鸡的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症状,抑制球虫发育,促使机体迅速产生免疫力。为提高疗效,应在出现初期症状(粪中带血)时进行治疗。【关键词】鸡球虫病;病因分析;防治球虫病是鸡和其他家禽的一种常见的原虫病,也是雏鸡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鸡球虫病分布极广,发生普遍,对雏鸡的危害最为严重,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更高,除引起死亡外,耐过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成鸡多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受到严重影响。虽多为混合感染,但不同场所的主要致病虫种差异很大。1.病原寄生于鸡的球虫共有9种。致病力和致病部位不一致,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相同。其中以主要寄生在雏鸡盲肠粘膜内的盲肠艾美耳球虫(又叫柔嫩艾美耳球虫)和寄生在小肠内的毒害艾美耳球虫,致病作用最强。2.生活史球虫生活史很复杂,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无性生殖:球虫的生殖轮转是从卵囊(又称合子)开始的。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经过13天就发育成有感染性的成熟卵囊(孢子卵囊),其中含有4个发育的孢子囊,每个孢子囊里又含有两个子孢子。这种孢子卵囊被雏鸡吃到后,就能引起感染。孢子卵囊随着饲料或饮水进入雏鸡肌胃,由于肌胃的机械作用和消化酶的消化,囊壁被破坏,纺锤形子孢子就游离出来,随同胃内容物进入盲肠,钻进盲肠粘膜深层的肠腺上皮细胞内,摄取营养,生长发育成圆形滋养体,继而发育成裂殖体,进行裂殖体繁殖,繁殖成许多新个体,称裂殖子。裂殖子在盲肠粘膜上皮细胞继续发育活动,破坏粘膜组织。还有许多裂殖子钻入其他上皮细胞,重新发育成许多滋养体、裂殖体,再由滋养体、裂殖体产生大量裂殖子,是第二次无性生殖轮转。如此反复轮转,鸡的肠粘膜组织就受到严重破坏。有性生殖:肠粘膜上皮的裂殖子,形成雄性和雌性配子,代替裂殖体。雄性配子(小配子)具有两根鞭毛,能够活动,雌性配子(大配子)比较大,两者结合后,即成合子,合子很快形成一层厚的被膜而随粪便排出,发育成孢子卵囊,被易感性的雏鸡吃进去后,生殖轮转就又重新进行。孢子卵囊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能够生存 6个月之久。干燥和高热能杀死卵囊,5510分钟即可杀死全部卵囊。寒冷则只能使卵囊停止发育,并不死亡。3.流行病学本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雏鸡,15 50日龄内最容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2530为卵囊最适发育温度,因此本病的流行季节多在58月间。各个品种的鸡都易感, 11日龄以内的幼雏很少发生球虫病,这可能是由于通过鸡蛋带来的免疫力之故。该病通常在雨水较多、气温在2230的春夏季多发。其传播方式主要是由于雏鸡吃入球虫孢子卵囊而发生感染。病禽、家畜、苍蝇、甲虫、蟑螂以及人的手、脚和一切用具等,也都可以机械地传播本病。康复鸡是传播本病的重要传染源。天气潮湿多雨,育雏室过分拥挤,运动场太荫蔽,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k,以及日粮配合不当等等,都是引起球虫病流行的诱发因素。此外,本病的发生与马立克氏病有密切关系,两者能互相促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4.急性小肠球虫病的症状鸡急性小肠球虫病多见于青年鸡及初产成年鸡,由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病鸡也是在感染后第4天出现症状,粪便带血色稍暗,并伴有多量粘液,第 9-10天出血减少并渐止,由于受损害的是小肠,对消化吸收机能影响很大,并易继发细菌和病毒性感染。一部分病鸡在出血后12天死亡,其余的体质衰弱,不能迅速恢复,出血停止后也有零星死亡,产蛋鸡在感染后56星期才能恢复到正常产蛋水平,有继发感染的,在出现血便后34天(吃进卵囊后7-8天)死亡增多,死亡率高低主要取决于继发感染的轻重及防治措施。剖检可见的变化,主要是小肠缩短、变粗、鼓起 (吃进卵囊后第6天开始,第10天达高峰),同时整个小肠黏膜呈粉红色,有很多栗粒大的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肠腔内滞留液和豆渣样坏死物质。盲肠内也往往充满血液,但不是盲肠出血所致,而是小肠血液流进去的结果。将盲肠用水冲净可见本质无太大变化。其他脏器常因贫血而褪色,肝脏有时呈轻度萎缩。急性小肠球虫病发病的死亡率比急性盲肠球虫病低,但病鸡康复缓慢,并常遗留些失去生产价值的弱鸡,造成很大损失。5.急性盲肠球虫病的症状鸡急性盲肠球虫病是由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雏鸡易感,是雏鸡和低龄青年鸡常见的球虫病。鸡感染后第3天,盲肠粪便变为淡黄色水样,量减少(正常盲肠粪便为土黄色糊状,俗称溏鸡粪,多在早晨排出),第4天起盲肠排空无粪。第4天末至第6天盲肠大量出血,病鸡排出带有鲜血的粪便,明显贫血,精神呆滞,缩头闭眼打盹,很少采食,出现死亡高峰。第7天盲肠出血和便血较少,第8天基本停止,此后精神、食欲逐渐好转。剖检可见的病变主要在盲肠。第56天盲肠内充满血液,盲肠显著肿胀,浆膜面变成棕红色。第67天盲肠内除血液外还有血凝块及豆渣样坏死物质,同时盲肠硬化、变脆。第8-10天盲肠缩短,有时比直肠还短,内容物很少,整个盲肠呈樱红色。严重感染的病死鸡,直肠有灰白色环状坏死。6.药物预防从10日龄之前开始,到810周龄,连续给以预防药物,可选用盐霉素、莫能霉素等,防止这段低日龄时期发病死亡,然后停药,让鸡再经过2个月的中轻度自然感染,获得免疫力,进入产蛋期。中毒感染也可以用土霉素等进行治疗,还可以用这些药物作短期预防,轻微便血则不必治疗。不长期使用专门预防球虫病的药物。雏鸡在3-4周龄之内,选用土霉素等药物预防白痢病,同时也可预防球虫病。此后不用药而注意观察鸡群,出现轻微球虫病症状不必用药,症状稍重时用上述药物治疗,必要时用这些药物作短期预防。由于这些药物不影响免疫力的产生,经过1个周期,鸡群从自然感染中积累了足够的免疫力,球虫病即消失。7.药物治疗硝苯酰胺对多种球虫有效,主要优点为不影响对球虫产生免疫力,病菌能迅速排出体外,无需停药期。预防用量可按00125浓度混料;治疗用量可按 0025浓度混料,连用35天。盐酸氯丙胍对多种鸡球虫有效,对已产生抗药性的虫株也有效。该药毒性较小,雏鸡用6倍以上治疗量连续饲喂8星期,生长正常。该药对鸡球虫免疫力的形成无影响。该药缺点是连续饲喂可使鸡肉、鸡蛋产生异味,故应在鸡屠宰前57天停药,剂量为33毫克千克混料给药,急性球虫病暴发时可用66毫克千克,12星期后改用33毫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