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运用注意事项.doc_第1页
成语运用注意事项.doc_第2页
成语运用注意事项.doc_第3页
成语运用注意事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语运用注意事项 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成语有其固定的含义,字面的意思往往与其真正的含义大相径庭,而那些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就是考查的重点之一。例如:1. 为了治理水流污染,该地区依法取缔了十几家污染严重的造纸厂,一时间洛阳纸贵,用纸大户纷纷抢购。分析:“洛阳纸贵”本来是比喻著作风行一时,这里却望文生义,把它理解成纸张很贵的意思,使用错误。2. “天涯共此时”这个栏目使所有的炎黄子孙在内心深处都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可谓感同身受。分析:“感同身受”应该是指心里感激得就像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这里把它理解成有相同的感受,也属于望文生义错误。其他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火中取栗、从长计议、耳提面命、不足为训、可圈可点、三人成虎、不刊之论、文不加点、海外奇谈、曾几何时、首当其冲、屡试不爽、不忍卒读、危言危行、如履薄冰、胸无城府、胸无宿物、要言不烦、不赞一词、俾昼作夜、妙语解颐、明日黄花。持之有故、罪不容诛、久假不归、坐地分赃、登堂入室、如坐春风、不名一钱、目无全牛、差强人意、万人空巷、振聋发聩、涣然冰释、细大不捐、存而不论、不绝如缕等。二、似是而非的成语有些成语,模样非常相似,但往往一字之差却使意义迥异,这样的成语也是考查的重点。例如: 1. 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分析:“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这里应该用“不以为意”才对。“不以为意”是不当一回事,满不在乎的意思。2.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分析:“不负众望”是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而“不孚众望”是不让大家信服,一字之差,意思不同,这里的使用是正确的。其他容易混淆的词语还有颇有微言与颇有微词、一蹴而就与一挥而就、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不胜其烦与不厌其烦、项背相望与望其项背、应接不暇与目不暇接、无可非议与无可厚非、一泻千里与一日千里、不容置疑与不容置喙等。三、感情色彩鲜明的成语词语使用时要注意感情色彩,因而那些感情色彩鲜明的成语,就成了考查的又一重点。例如: 1. 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分析:“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词,这里应使用褒义词才对。 2. 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分析:“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褒义词,陈述垃圾食品感情色彩不当。其他常见的褒义成语还有凤毛麟角、有口皆碑。蔚然成风、耳提面命、无微不至、自食其力、深思熟虑、争先恐后、重整旗鼓、同心同德、叹为观止等。贬义成语有无所不为、半斤八两、自食其果、夸夸其谈、处心积虑、倾巢而出、罂竹难书、趋之若骛、弹冠相庆、八面玲珑、变本加厉、抱残守缺、闭门造车、不可一世、暴虎冯河、捕风捉影、别有用心、蠢蠢欲动、大放厥词、翻云覆雨、飞扬跋扈、粉墨登场等。中性成语有侃侃而谈、名噪一时、耿耿于怀等。尤其要注意褒贬两可的成语如登峰造极、按部就班、标新立异、左右逢源等的辨别和使用。四、有固定陈述对象的成语有些成语有自己固定的陈述对象,这些成语也是考查的重点。例如:l. 这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里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分析:“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它的陈述对象是“技艺”,这里用来陈述“听”,属陈述对象用错。 2. 魏明伦改编的潘金莲,真乃妙手回春,他将传统小说中的一个荡妇,变成了一个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的新形象。分析:“妙手回春”是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这里用来陈述改编者,也是陈述对象用错。其他如“甚嚣尘上”只用来指言论、传闻嚣张,“风度翩翩”一般只形容行为举止洒脱优美,“秋毫无犯“只用来比喻军纪严明,”汗牛充栋“比喻书多,”稍纵即逝“用来形容机会和时间,”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美轮美免”用来修饰高大的建筑物,“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用于形容文学艺术,“青梅竹马”“破镜重圆”“相敬如宾”则用于男女尤其夫妻间,而“豆蔻年华”“巾帼英雄”“蕙质兰心“”倾国倾城“只用于女性。五、有习惯用法的成语有些成语有自己的习惯用法,切合了习惯用法,则使用正确,反之,则使用不当。这些成语也是考查的重点。例如:1.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分析:“莘莘”是很多的意思,它不能受具体的数量词修饰。因此说“一位莘莘学子”使用错误。 2. 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研究员们津津乐道着“龙芯” 1 号的研发成功,这是我国首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CPU,又称“中国芯”。分析:“津津乐道”不具备带宾语的功能,因此这里使用不当。其他如求全责备、司空见惯、漠不关心都不带宾语。有的成语只能用于否定句、疑问句中,如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一概而论、等量齐观、善罢甘休、等闲视之等;有的只用于否定句,如望其项背、吹灰之力、万应灵丹等;有的多适用于诙谐讽刺句,如神通广大、五体投地、寿终正寝、衣冠楚楚、洗耳恭听、沐猴而冠、冠冕堂皇、乌呼哀哉、一命呜呼等 六、多义成语有的成语不止一种含义,有的考生往往只注意其一,忽视其他,造成判断失误。例如: 1. 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分析:“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可形容都市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这里使用正确。 2. “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分析:“淋漓尽致”既可形容谈话或文章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彻底,这里的使用同样无误。其他常见双解成语还有苦心孤诣、想入非非、拭目以待、左右逢源、如虎添翼、秀色可餐、惨淡经营、按图索骥、暗送秋波、不绝如缕、清静无为、按兵不动、如虎添翼、瞻前顾后、终南捷径、体无完肤等。七、有谦敬色彩的成语谦词,表示谦虚之言辞,大多用于自身;敬辞,表示尊敬之意,要用于对方。这些成语也是考查的重点。例如: 1.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分析:“蓬荜生辉”是一个谦辞,只能用于自家。这里使用失当。2. 但望先生鼎力相助,能得一枝之栖,就深感大德了。分析:“鼎力相助”是敬辞,敬称对方相助,使用正确:“一枝之栖”是一谦辞,用来说自己,也使用恰当。其他常见的谦辞有不情之请、雕虫小技、恭敬不如从命、贻笑大方、千虑一得、抛砖引玉、问道于盲、敝帚自珍、管窥之见、挂一漏万、略知皮毛、力薄才疏、马齿徒增、一孔之见、凡桃俗李等;有些表贬义的成语有时也可表自谦,如滥竽充数、管窥蠡测、东涂西抹、信笔涂鸦等。常见的敬辞有不吝赐教、鼎力相助、屈尊驾临等。成语运用题既然一定要考,就必须积极应对,根据成语的考查重点,分类积累掌握,做到有备无患。 一 望文生义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还要掌握其比喻义或引伸义。如:“破釜沉舟”表面意义是砸破饭锅沉下船,比喻义是下定决心干到底。“凤毛麟角”表面意义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实际是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才或事物。“猫鼠同眠”即不是表示化敌为友,也非表示宽大胸怀,而是比喻上下互相包庇,一起干坏事。“危言危行”指正直的言论和行为。危:正直,不能理解为“危险”。“三人成虎”是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不能理解为“团结起来力量大”。“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不能理解为“加标点”。“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清除刻错了的字。“不刊”可更改,不能理解为“刊登”。“不足为训”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训:准则,不能理解为“教训”。“不可理喻”指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不能理解为“不可理解”。“不名一文”指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不能用来理解为“人格低下”。“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可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久假不归”指长期借去,不归还。“假”是“借”,不能理解为“请假”。“吊民伐罪”指慰问受苦的民众,讨伐有罪的统治者,不能理解为“治老百姓的罪”。“细大不捐”指小的在的都不能抛弃。捐:抛弃,不可理解为“捐款,捐献”。“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可理解为“人都在家里,空着巷子”。“因人成事”拽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因:依靠,不可理解为“因为”。二 用错对象很多成语,在具体的使用对象上(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用错对象。如:“日理万机”只能用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不能用于一般群众。“藕断丝连”只能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不能用于其他关系。“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不能形容文艺作品。“豆蔻年华”特指女子十三四岁,不指其他年龄。“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而不能用来修饰刻苦学习。“巧夺天工”指人工的技巧胜过天然,不能指自然本身。“萍水相逢”指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耳提面命”多指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师长对弟子,殷勤恳切的教导。用于朋友之间不恰当。“比翼双飞”比俞夫妻恩爱,朝夕相处。出比喻互相团结,共同前进。不能用于一般朋友之间。“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不能只用于男的。也不能只用于女的。“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不可用于别的职业。“破镜重圆”比偷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聚。不能用于一般朋友之间。“登堂入室”比喻学问可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不能理解为“升官发财”。三 褒贬颠倒成语和其他词语一样,也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之分。在使用时如果不注意与全句的内容和谐一致,就会造成褒贬失当。如“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多含贬义,不能用在好的方面。“始作俑者”比喻恶劣坏风气的创造者。贬义词。“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贬义词。“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化人或参加文化活动。贬义词。“好人为师”指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贬义词。“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的盘算。贬义词。“党同伐异”指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原指学术派别之间的斗争,后泛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的集团之间的斗争。贬义词。“弹冠相庆”指一个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了。贬义词。“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贬义词。“无所不至”指什么坏事都干的出来。贬义词。“倾巢出动”指出动全部力量。贬义词。“粉墨登场”指装扮好了,登场演戏。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贬义词“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充足,说个没完。贬义词。“夸夸其谈”指浮夸的不切实际地乱说。贬义词。“叹为观止”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褒义词,不能用在坏的方面。“殚精竭虑”指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褒义词。“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经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四 修饰失当成语一般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意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的隐含义和句子语义重复。如:“生灵涂炭”中“生灵”就是“百姓”的意思,如说成“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就与前面的“人民”重复。“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就不能说“一场南柯一梦”。“一位莘莘学子”,“莘莘”是众多的意思,再出现修饰语“一位”就会造成语义上前后矛盾。“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指有见识的内行人笑话。该词本身含有被动义,“被”字多余。“孑然一身的单身汉”,“孑然一身”指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与后面的“单身汉”重复。“显得相形见绌”,“相形见绌”本身含有显得的意思,前面的“显得”多余。“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当务之急”有目前的意思,前面的“目前”多余。“他津津乐道地说”,“津津乐道”有说的意思,与后面的“说”重复。“难言之隐的苦衷”,“难言之隐”有苦衷的意思,与后面的“苦衷”重复。“忍俊不禁地笑了”,“忍俊不禁”就是禁不住发笑,与后面的“笑了”重复。“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遍体鳞伤”就有浑身的意思。前面的“浑身”多余。“责无旁贷的责任是”,“责无旁贷”就有责任的意思。与后面的“责任”重复。五 不合习惯有些成语常用于否定疑问句中,而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我们在解题时要看清句中的否定词或疑问词。如:“善罢甘休”意思是化解纠纷,不闹下去(多用于否定句),只能说“决不能善罢甘休”,不可说“决能善罢甘休”。“望其项背”比喻赶得上或比得上。不能用于肯定句中。“同日而语”指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不能相提并论。只能用于否定句中。“无时无刻”应与“不”连用,“无时无刻不”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表示永远,不间断。“一概而论”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待处理。多用于否定句。“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的差异同等对待。多用于否定句。 六敬谦错位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经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记,有的用于自谦,如“雕虫小技”“东涂西抹”“千虑一得”等;有的则用于称对方敬称,如“鼎力相助”“如坐春风”等。如将其混淆,就可能造成误用。“不吝赐教”用于请教别人指教自己的客套话,是敬辞。“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引出别人的更好成熟的意见,是谦辞,用于自己。常误用为敬辞。“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光荣。不用于对方。“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宽广,形容十分谦虚。多用于对方。“鼎力相助”即大力相助,是敬辞,常误用为谦辞。“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古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用于自己,不用于对方。七 理解片面有些成语意义复杂,感情色彩呈现出两面性,我们往往只注意其中应用较多的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形成片面认识,不能全面掌握它的用法。如:“想入非非”形容想法大胆、新奇,是褒义词。也指荒唐离奇,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是贬义词。“灯红酒绿”本义为形容夜间宴饮的繁华景象,是褒义,现多指奢侈腐化的糜烂生活,是贬义。“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短小现时精明强干,现在多形容文章戏剧等短小而有力。“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八 形近混淆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目光如炬”与“目光如豆”:“目光如炬”眼光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目光如豆”形容眼光短浅。“不容置喙”与“不容置疑”:“不容置喙”是不容许插嘴;“不容置疑”表示不容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事倍功半”形容花的劳力在,收到的成效小。“事半功倍”,语素与前者完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