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课题名称 某企业生产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专业名称 所在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任任 务务 书书 安全与环境工程 系 安全工程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安全工程 1 设计题目 某企业生产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2 设计期限 自 2010 年 12 月 12 日开始至 2010 年 12 月 25 日完成 3 设计原始资料 1 某企业生产车间平面布局 2 抛光间 打孔间局部排风 罩风量 3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GBT50114 2001 4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4 设计完成的主要内容 1 抛光车间除尘系统设计与计算 2 打孔车间除尘 系统设计与计算 3 除尘系统轴测图与平面图 5 提交设计 设计说明书与图纸等 及要求 提交一份某企业生产车间除尘系 统设计报告和设计图纸两张 要求语句通顺 层次清楚 推理逻辑性强 设计 改进明确 可实施性强 报告要求用小四号宋体 A4 纸型打印 图纸部分要求 运用 Auto CAD 严格按照作图规范绘制 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符号和单位制 并打 印 6 发题日期 2010 年 12 月 5 日 指导老师 签名 学 生 签名 目录目录 1 前言 1 2 车间简介 2 2 1 抛光车间 2 2 2 打孔车间 3 3 抛光轮粉尘和打孔粉尘捕集与除尘系统设计 3 3 1 确定系统 3 3 1 1 系统划分的原则 3 3 1 2 划分系统 3 3 2 排风罩的确定 4 3 2 1 局部排风罩的设计原则 4 3 2 2 局部排风罩的种类 4 3 2 3 选定局部排风罩 4 3 3 风管布置截面及材料的选择 5 3 3 1 风管布置的原则 5 3 3 2 风管截面及材料的选择 6 3 4 排风口位置的确定 6 3 5 除尘器的选择 7 3 7 水力计算 8 3 7 1 C1 系统水力计算 8 3 7 4 C2 系统水力计算 12 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1 1 前言 工业通风是通风工程的重要部分 其主要任务是 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粉尘 有害气体 高温 高湿 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 做好工业通 风工作 一方面能够改善生产车间及其周围的空气条件 防止职业病的产生 保护人民健康 提高劳动生产率 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提高产品 质量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 散发的工业有害物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加 大气 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如何做好工业通风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以 及环境保护是我们安全工作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 此次课程设计为工业通风中的除尘系统设计 主要要将打孔车间和抛光车 间产生的大量粉尘通过合理有效的除尘系统来净化空气 提高车间及其周围环 境的空气质量 在该课程设计中 该企业存在的须除去的粉尘有抛光生产车间 产生的抛光粉剂 粉末 纤维质灰尘等 石棉粉尘 和打孔车间中产生的较大 颗粒的木块和刨花 车间职工长期工作在此吸入大量粉尘不能排出易造成矽肺 石棉肺或尘肺等职业疾病 车间中的粉尘浓度达到一定值可能会造成爆炸 严 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安定和谐 因此需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在有害 物产生地点把它们收集起来 经过净化处理排至室外 使车间内有害物浓度低 至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以下 通过此次设计 使同学们亲自动手 进行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切实体会通风除尘在工业生产中的重大作用 理论联系实践 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2 2 车间简介 以下是该企业抛光车间和打孔车间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见图 1 图 1 某企业的抛光车间打孔车间平面图和剖视图 某企业生产车间如图所示 有 3 个抛光间 1 个打孔间 整体厂房的长为 19 2m 宽为 14 4m 高为 6m 厂房一边设置分成 3 个抛光车间和 2 个打孔车间 每个厂房的宽为 4 8m 长为 6m 高为 6m 打孔间有 2 台打孔机 2 1 抛光车间抛光车间 每个抛光车间内均设有一台抛光机 每个抛光间有 1 台抛光机 每台抛光机 有 1 个抛光轮抛光机由一个抛光轮组成 抛光轮的中心标高是 1 2m 抛光间产 生粉尘 粉尘的成分有 抛光粉剂 粉末 纤维质灰尘等 石棉粉尘 抛光的 3 目的主要是为了去掉金属表面的污垢及加亮镀件 2 2 打孔车间打孔车间 打孔间有 2 台打孔机 打孔机在工作时 会产生较大颗粒的木块和刨花 3 抛光轮粉尘和打孔粉尘捕集与除尘系统设计 3 1 确定系统确定系统 3 1 1 系统划分的原则 当车间内不同地点有不同送风 排风要求 或者车间面积较大 送 排风 点较多时 为便于进行管理 常分设多个系统 除个别情况外 通常是由一台 风机与其联系在一起的管道设备构成一个系统 系统划分的原则是 1 空气处理要求相同 室内参数要求相同的 可划分一个系统 2 生产流程 运行班次和运行时间相同的 可划为一个系统 3 除尘系统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同一生产流程 同时工作的扬尘点相距不远时 宜合设一个系统 2 同时工作但粉尘种类不同的扬尘点 当工艺允许不同粉尘混合回 收或粉尘无回收价值时 也可合设一个系统 3 温湿度不同的含尘气体 当混合后可能导致风管内结露时 应分设系统 3 1 2 划分系统 三个抛光间空气处理量 室内参数要求 生产流程相同 扬尘点相距很近 故可合设一个系统 打孔间与抛光间需处理的粉尘种类和粒径范围不同 处理 的风量和生产流程不同 可另设一个系统 故将三个抛光间 管道 除尘器和 风机设为一个 C1 系统 打孔车间 管道 除尘器和风机另设一个 C2 系统 4 3 2 排风罩的确定排风罩的确定 3 2 1 局部排风罩的设计原则 设计局部排风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局部排风罩应尽可能靠近污染物发生源 使污染物局限于较小空间 尽可 减小其吸气范围 便于捕集和控制 2 排风罩的吸气气流方向应尽可能与污染气流运动方向一致 3 已被污染的吸入气流不允许通过人的呼吸区 4 排风罩应力求结构简单 造价低 便于制作安装和拆卸维修 5 与工艺密切相结合 使排风罩的配置与生产工艺协调一致 力求不影响工 艺操作 6 要尽可能避免或减弱干扰气流 3 2 2 局部排风罩的种类 按照工作原理不同 局部排风罩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 密闭罩 2 柜式排风罩 通柜式 3 外部吸气罩 包括上吸式 侧吸式 下吸式用槽边排风罩等 4 接受式排风罩 5 吹吸式排风罩 3 2 3 选定局部排风罩 抛光间的抛光轮为布轮 其直径为 D 200mm 抛光轮中心标高 1 2m 工作 原理同砂轮 相关资料如下 排风量的计算 一般按抛光轮的直径 D 计算 L A D m3 h 式中 A 与轮子材料有关的系数 布轮 A 6m3 h mm 毡轮 A 4m3 h mm D 抛光轮直径 mm 5 风量为 由于其在工作时高速旋转 产生诱导气流 可在正对诱 3 1200 Lmh 导气流的方向设置接受式侧排风罩 排风罩口尺寸为 300 300 高 在罩口 另加一块 200 300 的挡板 罩口中心离地面 1 2m 打孔机在工作时 会产生较大颗粒的木块和刨花 宜采用上部吸气罩 排 风罩口尺寸为 300 300 高 罩口离地面 1 12m 风量 3 1300 Lmh 3 3 风管布置截面及材料的选择风管布置截面及材料的选择 3 3 1 风管布置的原则 风管的布置应该符合以下原则 1 除尘系统的排风点不宜过多 以利各支管间阻力平衡 2 除尘风管应尽可能垂直或倾斜敷设 倾斜敷设时与水平夹角最好大于 如 必须水平敷设或倾角小于 30 时 应采取措施 如加大流速 设清扫口等 45 3 在除尘系统小 为防止风管堵塞 风管直径不宜小于下列数值 排送细小粉尘 80mm 排送较粗粉尘 100mm 排送粗粉尘 130mm 4 排除含有剧毒物质的正压风管 不应穿过其他房间 5 风管上应设置必要的调节和测量装置 如阀门 压力表 温度计 风量测 定孔和采样孔等 或预留安装测量装置的接口 调节和测量装置应设在便于操 作和观察的地点 6 风管的布置应力求顺直 避免复杂的局部管件 弯头 三通等管件要安排 得当 与风管的连接要合理 以减少阻力和噪声 具体风管的布置如附图所示 6 3 3 2 风管截面及材料的选择 表 1 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速 m s 粉尘类别粉尘名称垂直风管水平风管 干锯末 小刨屑 纺织尘1012 木屑 刨花1214 干燥粗刨花 大块干木屑1416 潮湿粗刨花 大块湿木屑1820 棉絮810 麻1113 纤维粉尘 石棉粉尘1218 风管截面形状有圆形和矩形两种 两者相比较 在相同断面积时圆形风管 的阻力小 材料省 强度也大 同时当风管中流速较高 风管直径较小时 如 除尘系统和高速空调系统都用圆形风管 风管材料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就地取材 的原则选用 因本设计属除尘系统设计 管内流速较高 阻力较大 故采用圆形风管 具体尺寸见附图 钢板易于工业化加工制作 安装方便 采用钢板 3 4 排风口位置的确定排风口位置的确定 排风口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在一般情况下通风排气立管出口至少应高出屋面 0 5m 2 通风排气中的有害物质必须经大气扩散稀释时 排风口应位于建筑物空气 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以上 3 要求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通风排气 其排风口上不应设风帽 为防止雨水 进入风管可在下部斜设排水口 车间高 6 0m 将排风口所处的管道设为 6 5m 加上风机的高度 排风口高 出地面 7 7 5m 7 3 5 除尘器的选择除尘器的选择 除尘器的选型要考虑多种因素和条件 下面是重要事项 1 按处理气体量选型 处理气体量的多少是决定除尘器大小类型的决定性因素 对大气量 一定要 选能处理大气量的除尘器 如果用多个处理小气量的除尘器并联使用往往是 不经济的 对较小气量要比较用哪一种类型的除尘器是最经济最容易满足尘 源点的控制和粉尘排放的环保要求 由于除尘器进入实际运行后 受操作和 环境条件影响有时是不易预计的 因此 在决定设备的容量时 需保证有一 定的余量或预留一些可能增加设备的空间 2 按粉尘的分散度和密度选型 所有除尘器的一个共同点是堆积密度越小 尘粒分离捕集就越困难 粉尘的 二次飞扬越严重 所以操作上与设备结构上应采取特别措施 在本次设计中 需处理的风量较小 两者皆选用较为经济实用的旋风除尘 器 抛光车间 C1 系统选用 XCX 1000 旋风除尘器 打孔车间 C2 系统选用选 定 XZZ II D560 型多管除尘器 具体参数见表 2 表 2 除尘器参数 C1 系统C2 系统 型号XCX 1000 旋风除尘器XZZ II D560 型多管除尘旋 风器 高度 mm 50504470 进口高度 mm 47003800 进口宽度 mm 250447 出口高度 mm 50504300 出口宽度 mm 508280 阻力 pa 550800 8 3 7 水力计算水力计算 3 7 1 C1 系统水力计算 图 2 C1 系统轴测图 拟选风机 C6 48NO 5C 进口尺寸为 出风口尺寸为400Dmm 324hmm 风量 3 3600 z Lmh 管段 1 2 7 的直径取 160Dmm 3 18 25 8 1254 m Vm s Rpa m Lmh 管段 3 的直径取 220Dmm 3 18 16 6 2397 m Vm s Rpa m Lmh 管段 4 的直径取260 Dmm 3 19 2 15 9 3586 m Vm s Rpa m Lmh 管段 5 6 的直径取340 Dmm 3 12 4 6 3853 m Vm s Rpa m Lmh 1 管段 1 2 侧吸罩 300 300 30 0 18 90 弯头两个 2 0 R D 0 15 20 3 9 图 3 对称型 60 合流三通图 对称型 60 三通 31 160 160 0 53 220 220 FF 21 160 160 0 53 220 220 FF 32 0 5LL 23 0 31 0 31 0 30 180 310 79 2 管段 3 90 弯头两个 2 0 R D 0 3 45 合流三通 0 32 0 30 320 62 3 管段 4 90 弯头两个 2 0 R D 0 3 渐扩管 除尘器进口尺寸为 局部阻力250hmm 0 0 3 4 管段 5 90 弯头两个 2 0 R D 0 3 渐缩管 除尘器出口尺寸为 变径管长为508dmm 508340 1 5252lmm tan0 33 18 0 1 渐扩管 风机进口尺寸为 变径管长为400dmm 400340 1 590lmm tan0 33 18 0 5 0 30 1 0 50 9 10 5 管段 6 渐扩管 风机出口尺寸为 管径为 340mm 324dmm 0 带扩散管的伞型帽 0 0 5 0 6h d 0 6 6 管段 7 侧吸罩 300 300 30 0 18 90 弯头两个 2 0 R D 0 3 图 4 45 合流三通图 45 合流三通 21 220 220 0 716 260 260 FF 21 160 160 0 38 260 260 FF 32 0 5LL 23 0 32 0 19 0 30 180 190 67 7 XCX 1000 旋风除尘器550Ppa 8 阻力平衡 管段 1 3 和管段 7 的阻力分别为 2 1 3 2 7 2 54 8 25 82 8 16 6 0 790 62 181 2 2509 2 57 2 25 80 67 181 2 2380 Ppa Ppa 1 37 1 3 PP P 509380 25 3 10 509 阻力不平衡 11 mm 取 0 225 21 380 149 8 509 DD 150Dmm 调整后 1 0 225 7 160 380 506 150 Ppa 1 37 1 3 PP P 509506 0 59 10 509 阻力平衡 则将管段 7 的管径改为 150mm 三通处加一个渐扩管 9 计算总阻力和总风量 选取 1 3 4 除尘器 5 风机 6 为最不利环路 22 509 1 7 15 90 3 181 2 24 6 6 456 5 0 90 6 121 2 2550133 4 z Ppa 3 3600 z Lmh 10 选择风机 风机风量 3 1 15 36004140 flz LK Pmh 风机风压 1 15 1333 41533 fpz PK Lpa 选用 C4 73 11NO 3 6C 型离心风机 3 4270 f Lmh 1716 f Ppa 风机转速皮带传动电机 Y112M 23150 minNr 功率 4kw 三角带 A1800 皮带轮 主轴端 35 A2 145 电机端 28 A2 164 电机导轨 SHT 1 12 表 3 C1 系统水力计算表 管段 编号 流量 m3 h m3 s 长度 l m 管径 D mm 流 速 v m s 动 压 Pd Pa 局部阻 力系数 局部 阻力 Z Pa 单位长度 比摩阻 Rm pa m 摩擦阻 力 Rml Pa 管道 阻力 Rml Z Pa 备注 1 1200 0 3 3 7160181940 7915325 8180 6334 阻力 不平 衡 3 2400 0 6 7 2 8220181940 6212016 646167 4 3600 1 0 0 1 7260181940 917515 93327 5 3600 1 0 0 6 4534012860 9784 630108 6 3600 1 0 0 6 534012860 6524 63082 2 1200 0 3 3 7160181940 7915325 8181334 7 1200 0 3 3 9 7160181940 6713025 8250380 阻力 不平 衡 7150506 阻力 平衡 除尘器550 3 7 4 C2 系统水力计算 图 5 C2 系统轴测图 拟选风机 C6 48NO 4C 进口尺寸为385Dmm 出口尺寸为254hmm 旋风除尘器选定 XZZ II D560 型多管除尘器 进口尺寸448hmm 出口尺寸347hmm 风量 3 2600 z Lmh 13 管道 1 和管道 2 的直径取180Dmm 14 13 7 m Vm s Rpa m 管道 3 的直径取260Dmm 14 8 7 m Vm s Rpa m 管道 4 5 的直径取280Dmm 12 5 9 m Vm s Rpa m 1 管道 1 和管道 2 接收罩 300 300 60 0 09 60 对称合流三通 31 0 53FF 21 0 5LL 23 0 31 0 31 图 6 对称型 60 合流三通图 90 弯头 2 0 R D 一个0 15 0 090 150 310 55 2 管道 3 渐扩管 除尘器进口尺寸为448hmm 变径管长为 448260 1 5282lmm tan0 33 18 0 5 0 5 3 管段 4 90 弯头 2 0 R D 两个0 3 渐缩管 除尘器尺寸出口尺寸为347hmm 变径管长为 347280 1 5100lmm tan0 33 18 0 1 渐扩管 风机进口尺寸为385Dmm 变径管长为 385280 1 5157lmm tan0 33 18 0 1 14 0 30 10 50 9 4 管段 5 风机出口尺寸为 0290dmm 带扩散管的伞型帽 0 0 5 0 6h d 0 6 5 旋风除尘器局部阻力为800Ppa 6 因管段 1 和管段 2 情况相同 阻力相同 阻力平衡 7 计算总阻力 22 2 64 8 13 70 5 8 7 4 80 6 5 9 0 550 5 141 2 2 0 90 6 121 2 2 8001224 z P pa 8 选择风机 风机风量 3 1 1 26002860 flz LK Lmh 风机风压1 15 12241408 fpz PK Ppa 选用 C6 48NO 4C 离心风机 2 2729 f Lmh 1156 f Ppa 风机转速2000 minNr 皮带传动 功率 2 2kw 表 4 C2 系统水力计算表 管段 编号 流量 m3 h m3 s 长度 l m 管 径 D mm 流 速 v m s 动 压 Pd Pa 局部 阻力 系数 局部阻 力 Z Pa 单位长 度比摩 阻 Rm pa m 摩擦 阻力 Rml Pa 管道 阻力 Rml Z Pa 备注 1 1300 0 3 6 7 4180141180 556513 7101166 阻力平衡 3 2600 0 7 2 0 5260141180 5598 7463 4 2600 0 7 2 4 828012860 9775 928105 5 2600 0 7 2 6 528012860 6525 93890 2 1200 0 3 3 7 4180141180 556513 7101166 阻力平衡 除尘 器 800 15 4 结论 此课程设计在编写过程中 力求以阐明基本设计思想 基本理论及设计方 案为基础 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考虑了各种人机关系 及实际可行性 在 管道长度及计算过程中可能存在少许误差 但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及布 置 此次课程设计 让我很好地巩固了已学知识 也学到了许多新知识 许多知识 是自己在学习过程当中可以发现并学习的 设计过程中 曾出现过很多次错误 不断地积累经验 反复地计算 映证了 熟能生巧 这句话 为避免产生思维 定势 本次课程设计未参考往届学生的课程设计模板 在设计过程当中得到了 指导老师 同宿舍同学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 谨致谢意 此次课程设计中存 在的不足之处 恳请老师予以批评指正 1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孙一坚 工业通风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四版 2010 2 孙一坚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 2003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 GB50114 2001 中国计 划出版社 200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 2002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 6 国家建委建筑研究院 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7 7 国家建委建筑研究院 全国通用通风管道配件图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77 17 附录附录 附录 1 某企业生产车间除尘系统平面图 附录 2某企业生产车间除尘系统轴测图 Then how can we translate poems According to Wang s understanding the translation of poems is related to three aspects A poem s meaning poetic art and language 1 A poem s meaning Socio cultural differences are formidable enough but the matter is made much more complex when one realizes that meaning does not consist in the meaning of words only but also in syntactical structures speech rhythms levels of style Wang 1991 93 2 Poetic art According to Wang Bly s point about the marvelous translation being made possible in the United States only after Whitman Pound and Williams Carlos Williams composed poetry in speech rhythms shows what may be gained when there is a genuine revolution in poetic art Wang 1991 93 3 Language Sometimes language stays static and sometimes language stays active When language is active it is beneficial to translation This would require this kind of intimate under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手机游戏手柄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升级路径
- 绿色纺织新材料生产线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活化酯生产线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氨纶短纤维生产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
- 解剖基础各章试题及答案
- xx片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风险评估报告
- 污水处理厂及配套附属设施工程商业计划书
- 焦化厂循环水系统改造工程投资计划书
- 《水利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清单指南》解读与培训
- 2024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本部面向系统内公开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商务英语翻译实务完整版教学ppt课件全套教程
- 第五章__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 现代控制理论教案Word版
-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 加弹机操作规程
- 国家开放大学《电气传动与调速系统》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堂实录.doc
- JJG596-2012《电子式交流电能表检定规程》
- 铁板神数详细取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