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益求精-基金第一章 申購基金的時機 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短期市場震盪只不過是長期趨勢線的很小變動而已,只要您選擇的是安全穩定、信譽卓著的基金公司,投資的時間夠長,您一定是獲利者。 實證研究顯示,每次都在市場最高點買進,與每次都在最低點買進,長期下來,兩者的報酬率相差不到10%! 因此花精力去抓市場高低點是沒有必要的,長期投資才是重點。但單筆投資如果能稍為判斷一下進場時機,至少可以降低短期套牢的心理煎熬。何時是單筆買入股票基金的好時機,景氣循環是最簡單的判斷方式。 依景氣循環決定進場時點 投資股票型基金,跟著景氣走就八九不離十了。股市表現不佳,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景氣不好,操作很難逆勢而為。而景氣循環其實不難抓,一般而言,三到五年一次循環,只要注意政府定時公布的景氣指標,有系統地整理過,就可畫出景氣循環圖。 景氣循環具有周期性,景氣擴張到過熱後必然出現衰退,衰退到谷底又會逐漸復甦擴張,在不同的周期中,利率高低、股價漲跌、貨幣政策鬆緊等,都會有不同的狀況,下面的景氣鐘可看出不同景氣下的不同情形: 不同景氣周期適合投資不同的基金,我們用下圖來分析景氣循環與基金選擇的時機: 在景氣谷底、景氣復甦及景氣擴張三個階段,均以投資股票型基金最合適。若您鎖定投資的市場,其經濟處於景氣谷底,即應提高當地債券型基金投資比重,若其經濟處於景氣復甦階段,應加重當地股票型基金比重。 至於如何判斷景氣已至谷底、即將復甦,最簡單的就是看主計處每月公佈的領先指標,通常領先指標連續三個月上揚,就可判斷景氣觸底復甦,進場時點就浮現了。 相對地,當領先指標連續三個月向下時,景氣也差不多要下來了,這時候就該開始逐步獲利了結,轉換至較保守的基金。 有很多景氣或經濟指標是常用的工具,可以做為投資基金進出的依據。像各國的利率、經濟成長率(GDP)、通貨膨脹率以及貿易帳、經常帳數字是最關鍵的指標,也是各個市場的股市、匯市、債市等通用的參考指標,所以這些數據是您必須要緊密追蹤的。 基金募集熱度是指標 另外一個判斷市場是否過熱的指標,即是看基金募集的熱度。股市行情常在樂觀聲中結束,悲觀聲中展開,這已是屢試不爽的道理。 當平常不買賣股票的人都開始談論股票獲利的可能性,當買賣股票又成為全民運動,就是距離股市高點不遠的時候了,這就是所謂的擦鞋童理論。反之當散戶紛紛退出市場,法人一片看壞,市場可能就要開始反彈回升了。 因此要判斷市場是否過熱,從基金募集的熱度多少可以看得出來。過去經驗顯示,募得好的基金通常報酬率不佳,募集冷清的基金反而獲利高。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國內投資人習慣勇於追高,怯於逢低介入,當標的市場越飆越高時,投資人買基金的意願更高,募集基金十分容易,甚至還會有額度爆滿的盛況。 但是這個時候募集成立進場的基金,往往買在高點,如果不幸碰上景氣周期進入衰退,基金投資人可能就要被套牢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了。 相對地,市場跌到谷底時,投資人更不願意買基金,這時候募集的基金推出再多折扣也難以吸引投資人。但是這時候成立進場的基金,卻可以在股市低檔中精挑細選質優個股,買進股票的成本相對較低,自然可以創造較佳的績效。 擺脫淨值的迷思 買基金、選基金,投資人經常陷入基金淨值的迷思。投資人常覺得,淨值低的基金比較容易漲,淨值高的基金比較不易獲利。因此市場走多頭的時候,新募集的基金最好賣,因為都以面額十元募集,感覺上比較便宜。 其實這完全是一種錯覺。淨值高低和容不容易上漲並沒有絕對的關係,試想,淨值10元的基金,上漲5元到15 元是漲五成;淨值20元的基金,上漲10元到30元一樣是漲五成,二者同樣都要投資組合的股票上漲五成才能達到,並沒有5元比較容易漲、10元漲得慢的情形。 有的投資人擔心基金淨值到頂,接下來必然反轉。這是忽略了基金和股票的不同。一支股票創天價後很容易先回檔,是因為股價上揚須視公司獲利能力的增進,當獲利能力跟不上股價上漲的速度時,股價必然將回檔修正,而且公司獲利和產業景氣、營運策略等都有關,理論上較不容易一路上揚不回頭。 基金投資的是一籃子股票,是許多股票的集合,基金經理人隨時會根據個股股價的合理性、公司經營的競爭力,以及市場景氣變化來調整投資組合,隨時可以選擇更具潛力的個股換股操作,因此一個選股策略正確,投資組合調整得宜的基金,淨值是可以無限上漲的,淨值高還可以更高。相對地如果選股選得不好,淨值再低的基金仍可以繼續下跌,絕對不是低的就比較容易漲。 此外,選新基金還是舊基金,不應看淨值的高低來決定,而要看當時市場的趨勢來判斷。當市場處於高點,買新基金比較有利,因為新基金後進場,可以從容地向下佈建持股,買到比舊基金成本低的股票。 相對地當市場處於低檔,舊基金就比新基金具優勢了,因為舊基金已經佈建好持股,正可等待新基金進場抬轎,舊基金以逸待勞就行了。 定期定額的開始時機 若您選擇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投資基金,那麼越早開始越好!投資的路上,晚一步出發,可能要花一輩子去追! 為什麼呢?就是因為複利的效果。連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都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是複利。這裡是一個有趣的例子。 大明和小華是一對好朋友,大明年紀輕輕就懂得理財之道,從20歲起就每月定期定額投資5000元在金融投資工具上,開始累積財富之路;小華則是晚了一步,27歲才開始認識投資的重要而進入投資的世界,讓我們看看投資的結果吧。 假設未來的平均年報率僅有12%,大明每月投資5000元,換算一年本金投入6萬元,投資了6年就停止投資,然後讓本金與獲利一路成長,結果到了大明60歲要退休時,本利和高達2570萬元。 小華在27歲時才開始投資,同樣是每月5000元,12%的報酬率,可是卻整整投資了34年,到了60歲時,也才累積到2584萬元!大明早做了6年就停止了,小華卻得花上34年的時間去追趕,難怪愛因斯坦也要說: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是複利! 長期小額投資,門檻低,方便簡單,選擇誠信可靠的基金公司,長期持有,定期投資,您也是下一個大明,記得,越早開始效果越好呦。第二章 贖回與轉換 第二章 贖回與轉換 常聽到投資專家說隨時買,不要賣,是真的嗎?就資本市場特性而言,短期波動是必然的現象,但是長期而言,一定是逐步上升的,因此隨時買、不要賣,長期持有的人常是最後的贏家。 但是投資總要獲利落袋才是最真實的,而投資要獲利,買點要掌握,賣點更不能輕忽,盲目殺出不但將自己的投資佈局搞亂,更可能因賣點不佳,侵蝕報酬;但錯過適當時機,又可能使獲利縮水。而且當更有機會的投資標的時,更應該適時地轉換基金,更能持盈保泰。 第一節 何時該考慮贖回基金 下列八種狀況下,您應該考慮要不要贖回手中的基金: 標的市場趨勢將轉入空頭。首先您應檢視標的市場景氣循環的階段,以及市場本身的變動狀況。當景氣處於高峰,您即應開始逢高獲利了結持有的基金,逐步轉入固定收益工具如定存、債券基金或貨幣市場基金。 但您須注意這必須長期趨勢的改變、一個多頭循環的結束,千萬不要因為市場短期的波動而貿然贖回,這樣可能贖在低點。如果您是因為不耐久套而想贖回,更應該評估市場的景氣狀況,以免景氣已跌至谷底,即將反彈,您卻因為耐性不足而贖在最低點。 投資顧問作出觀望或保守的建議。如果您所投資的市場發生重大變化而使得行情上升趨勢有所變化,而投資顧問也對該市場做出觀望保守等字眼的建議時,即表示不看好,您也可考慮做賣出的動作。 達到損益條件。您可根據自己的投資需求來設定獲利及停損點,例如這筆投資屬 於長期投資,或投資的市場又屬於波動幅度較大的市場,您的獲利及停損空間可較大,大約上下30%左右。 設定獲利點則可以提醒您您的目標已經達到,避免陷入人性貪婪的弱點,反而使獲利縮水。設定停損點則可以鎖定您的投資風險,以控制您可能產生的更大損失。當基金報酬率達到損益條件,您就應該評合是否獲利了結或認賠贖回。 您的財務或投資目標出現變化。如果您當初擬定投資計劃時的財務規劃以及財務目標發生變動,所執行的計劃就必須隨著作調整。比如收入減少,又不願意降低投資目標,可能就必須考慮贖回部分基金。 基金經理人更換。經理人更換雖然不是贖回基金的絕對標準,但是您應重新評估是否繼續持有的變數。通常基金經理人背後有完整的研究團隊,只要團隊的水準不變,僅更換經理人不致於影響操作績效。但若經理人經常更換,則基金績效可能會因為不斷調整投資組合而無法顯現,這樣的基金長期持有的風險較大。 基金投資策略改變。例如原本是一般型、不分類股的基金,更改為集中投資電子股的基金,這可能會使基金方向與您原先預期的不再相符,這時也應該評估是否贖回。通常基金投資策略改變須經過受益人大會同意,但也有的時候小幅度的改變由投信公司直接決定,您應該經常檢視基金投資組合,看選股是否仍符合當初所定的策略。 基金績效長期落後於同型產品,如果持有的基金長期都比同型產品差,即使處於虧損狀態,最好也趕快贖回轉換到更有機會的基金,長期抱著績效落後的基金只會浪費時間成本。當然有獲利也一樣應了結轉到其他更有潛力的基金。 基金公司的誠信出現問題:長期投資的規劃,是建立在對基金公司的信任之上,如果基金公司的誠信出現疑問,當然應該快速退出或轉換至其他公司。 配合景氣循環轉換或贖回基金,是投資基金的基本戰略,而掌握市場變動狀況則屬戰術問題,畢竟影響國際股市的因素除基本面外,政策面、消息面、甚至技術面因素亦相互糾結,投資人最好定期檢視自己的基金表現狀況,適時獲利了結或停損出脫。 但是對於長期投資人,在經過個人理財目的診斷、基金公司的評鑑、風險接受程度的評估後,所做出的投資決定,就不必要受到市場短期波動的影響。短線頻頻贖回轉換,只會浪費手續費成本而已。若市場判斷錯誤,更會蒙受雙重損失。 第二節贖回基金的原則 決定贖回基金前,需考量以下五大原則: 1.確定本身資金的可投資期間長短。若投入的資金於某一期間之後必須贖回換現(如購屋、出國之需),建議在需金該日的前半年(至少)就需開始尋找最佳贖回時點,或轉進債券或貨幣基金,以免市場變化下,需金該日股市正處低迷,也就贖到最低點了。 2.清楚個人理財目標後才贖回。如果投資人只是因為市場一時的變動而衝動贖回,贖回後的資金也不知該如何運用只好放在銀行,而失去參與股市企業盈餘成長的機會,就非常可惜了!更何況在市場出現非理性殺盤時往往會一不小心贖在最低點。 3.擁有自己的投資組合。因應全球景氣與經濟局勢變化,加上自己的投資個性,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也可以依照過去歷史經驗,分散投資區域以降低風險。注意不要因為贖回或轉換某一支基金後,投資組合失去平衡,反而使自己陷入更大的風險。 4.設定獲利滿足點與停損點。選擇基金投資前,投資人都會有一定的報酬期望與可承受的虧損程度,而基金的投資報酬一般達到20%至30%,就算不錯的表現,獲利贖回點可先以此標準設定,而停損點的設定可以讓投資人減少成為長久套牢族的機會,基金投資雖然適合懶人,但仍須每半年檢視基金表現、淨值變化、投資標的增減,以免錯失最佳賣點。 5.市場轉多為空已成定局,或本益比過高,市場風險增大時,應儘快尋求最佳贖點。由於總統大選結果對於台股而言屬於短線利空,但現階段台股本益比仍屬合理,且多數國內外專業機構普遍看好台股長線行情,投資人實在不必過分擔憂因選舉所帶來的短期影響而貿然贖回基金。 第三節 基金贖回的五大禁忌 決定贖回基金時,還應檢查是否犯了下列禁忌之一: 1. 基金不是股票,切忌為搶時機而進進出出,讓基金申贖手續費侵蝕獲利。 2. 基金不是股票,切忌追高殺低,最後常造成不是套牢就是大賠。 3.定期定額投資時間一定要拉長,才能享有攤平投資成本的優勢,切忌因為耐心不足或市場短暫變化而衝動贖回。 4.切忌需資金前一日才贖回-倉促決定的基金贖回點,很難碰上最佳賣點。 5.切忌受其他基金公司投資顧問的慫恿而贖回自己的基金-應客觀檢視已投入的基金的表現與整體市場展望,而非人云亦云,可以詢問多家投資顧問意見再做決定。 綜上所述,在股市出現非理性殺盤時,往往提供投資人分批向下承接的投資良機,倘若當時投資人在群眾恐慌心理下而貿然贖回基金,將使投資報酬蒙受相當大的損害。 第四節 轉換基金的注意事項 轉換基金通常是因為持有的基金中長期績效不佳,其次才是基金已達設定的獲利目標,進行獲利了結,並將資金轉入其他特定市場。 目前國內銷售的海內外基金多屬於開放型基金,基金公司為了增加投資人資金運用及操作的彈性,多數均允許投資人在其旗下各基金間自由轉換,申請轉換基金的手續相當簡便,建議您轉換時先考量轉換時機、轉換費用、轉換手續及轉換計價等四個層面,以作出正確的基金轉換。 就轉換時機而言,通常必須考量兩大客觀條件,一是景氣循環的階段,當景氣處於衰退階段時,債券型基金將是優於股票型基金的選擇。因為這時上市公司盈餘嚴重衰退,股市仍在探底調整,轉入股票型基金的風險最大。而貨幣主管當局則會逐步放鬆銀根,引導利率走低,投資債券基金除可鎖定固定利息收益外,隨著債券殖利率下跌、價格上揚,又可坐享資本利得。 在景氣過熱階段,應考慮將股票基金轉入貨幣型基金,以防高檔套牢。而在景氣谷底、景氣復甦及景氣擴張三個階段,均以投資股票型基金最合適。不過實務上一般投資人很難掌握景氣谷底出現及延續的時間,因此不妨採取資產配置的作法,避免做頻繁的基金更換。 再就轉換手續來看,除了透過網路下單轉換或到投信公司辦理外,一般轉換基金時須到原申購銀行辦理手續,流程很簡單,不過基金轉換僅限於同一個帳戶中進行,不同基金公司發行的基金也無法互相轉換。 至於費用,基金轉換可分名目費用及隱含費用兩種。前者即為手續費,各金融機構收取的方式不同,有的採定額法,也就是無論金額大小,一律收取固定費用,如新台幣500元;有的則採定率法,也就是依轉換金額的0.2%或0.5%收取。 隱含費用通常是海外基金間的轉換才有,這是指基金的買賣價差,海外基金通常買價和賣價不同,幅度則因基金種類而不同。 最後是轉換計價方式,基金轉換作業其實是由贖回原基金及申購新基金兩個部份所組成,兩個動作均在同一個交易日內完成,按同一天淨值計價。第三章 定期定額進階 說到定期定額投資共同基金,一般人通常只看到每月自動扣款手續簡便,及平均 成本分散風險的優點,但若未選擇適當標的,掌握獲利時機,定期定額也很容易 賠錢。本章為您進一步解析定期定額的各項原則。 第一節十大基本原則 遵守定期定額投資十大基本原則,才能運用這種方式小兵立大功: 1.設定理財目標。每個月定時扣款三千元或五千元,淨值高時買到的單位數少、淨 值低時單位數多,可分散進場時間,這種平均成本法最適合籌措退休基金或子 女教育基金這種長期目標。 2.量力而為。定期定額一定要作得輕鬆、沒負擔,曾有客戶為分散投資標的,決定每月扣款五萬元,到最後卻必須把定存解約來繼續投資,這樣太划不來。她建議民眾先分析自己每月收支狀況,計算出固定能省下來的閒置資金,三千元、五千元都可以。 也可採用倒推法,例如目前三十五歲,打算六十歲退休後每個月過著相當現值 三萬元生活費的水準,以平均年通膨率百分之三點五計算,屆時將需約一千一百萬 元的養老金,以年平均報酬率百分之十五的基金計算,每月投入三千一百元即可。 3.選擇在上升趨勢的市場。超跌但體質不錯的市場最適合開始定期定額投資,投入 景氣循環向上、現階段在底部盤整的地區,避免追高是創造獲利與本金安全的不二 法門。 4.避免波動太大的地區或績效不穩的基金。定期定額安全性考量重於獲利,大漲大跌的市場或績效時好時壞的基金都不適合,免得必須解約時被迫以較差的淨值計算獲利。 5.選擇適當的扣款日。投信多半提供一次以上的扣款日期讓投資人挑選,靠近發薪 日的較能確保錢沒被花掉。有研究指出股市有所謂的月初效應,也就是說基金 月初淨值通常高於月底,月初扣款買到的單位數較少,將影響定期定額報酬率。 6.善用暫停扣款規定。通常業者會提供三次暫停機會,當市場過度波動時,投資人 可要求暫停扣款,觀望一段時間再投入,以降低風險。 7.持之以恆。長期投資是定期定額累積財富最重要的原則,這種方式最好持續三年以上,才能得到好效果。切勿因為市場走了一、二年的空頭就認賠解約。 8.掌握解約時機。雖說最好三年以上,若投資了二年,市場已在高檔,且研判行情 將進入另一個空頭循環,則最好先行解約獲利了解。而當即將面臨資金需求時,例 如退休年齡將屆,就該開始注意市場狀況,決定解約時點。 9.善用部分解約,適時轉換基金。開始定期定額後,若臨時必須解約求現,或市場 在高檔,又不能掌握後續走勢,不必完全解約,可贖回部分單位取得資金。若市場 趨勢改變,可轉換到另一個在上升趨勢的市場繼續定期定額投資。 10.信任專家。開始定期定額投資適當的基金,不必在意短期漲跌、單位數累積狀況 ,在必要的時候諮詢專家意見,其他時候就安心固定扣款,否則管理費就白繳了。 第二節暫停扣款須考量 股市低檔並非暫停扣款的時機,但若因短期資金不足無法持續投資,最好主動向銀行申請暫時停止扣款,否則三次扣款失敗,可能會被要求強制贖回,先前的投資就白費了。 一般而言,股市回檔陷入盤整時,單筆投資單一市場或區域型基金的人,最好先退場觀望,但回檔對定期定額投資人反而有利,因為可以較低淨值,累積較多單位,正可攤低成本,等待股市反轉,整體報酬率可更高。且統計顯示,定期定額投資時間最好在五年以上,較有令人滿意的報酬率。 有的人看到市場下跌,就不再按時把款項匯入帳戶,打算等低檔過了再繼續投資,以為這樣是規避市場風險。其實這不僅錯失攤低成本機會,不符定期定額原則,部分代銷機構還規定若扣款失敗超過一定次數,將強制投資人贖回,等於賣在低點,報酬將大打折扣。定期定額投資最重要的就是要熬過空頭,絕對不要在股市回檔時賣基金。 但如果手頭資金實在很緊,無法負擔每月投資時,最好主動向銀行申請暫停扣款,只要到銀行填寫暫停扣款申請書,銀行即可依規定或投資人的要求的次數暫停扣款,沒有額外負擔,也不像定存提前解約會損失利息。暫停扣款後,原先持有的單位數可以繼續保留,直到投資人申請贖回。 有的投資人以為只要不把錢匯進戶頭,先前的投資一直擺著就行了,但由於銀行每 月扣款有固定成本,若戶頭裡扣不到款,投資人也未主動申請暫停,金融機構將依 小額信託契約規定處理,部分代銷機構可不計成本一直扣款,且不會強制贖回。但有的只要三次扣不到款,即強迫贖回,有的則須再辦一次人工繳款才會繼續。投資人須了解契約規定,以免被迫贖在最低點。 第三節 滴水穿石的複利魔術 定期定額投資是指在固定時間,投資固定金額,在固定的理財工具上。這是小額投資人累積財富的最好方法,即使只是每個月投資很少的一筆錢,經年累月下來,透過複利魔術師的點石成金,完成人生理財大計絕非夢想! 根據過去18年的統計數據,國內平均定存利率為7.72%,我們就以報酬率最低的定存來計算,如果您每月存5,000元放在定存,25年後,因為複利效果,可以累積457萬5197元的財富;如果每月存1萬元,25年可以累積914萬8394元,存1萬5,000元更可以累積1372萬2592元! 而如果投資國內股市,以過去18年平均年報酬率15%計算,每月投資5,000元,25年後將可累積1642萬又369元,投入本金不過150萬元,成長10倍以上!若每月投資1萬元,25年後透過複利效果成績將達到3284萬又737元;若每月投資1萬5000元,25年後的財富更高達4926萬1106元!這就是長期投資,定期定額,滴水穿石的複利魔術。 透過共同基金以定期定額方式介入股市,是累積財富最方便、有效率的方法。甚至可以說,投資基金,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定期定額;利用基金完成財務規劃,威力最強大的工具也是定期定額投資術。 定期定額不論市場行情如何波動,每個月固定一天投資基金,由銀行自動扣款,自動依基金淨值計算可買到的單位數。股市上漲、淨值上揚時,買到較少單位;股市回檔、淨值下跌時買到較多單位。以低多買、高買少的反向操作原則長期投資,自然可以平均投資成本及投資風險。 除了不必費心思考進場時機外,您也不必一次拿出大筆資金,每個月最低3000元就可以開始投資,完全不會造成您的財務負擔。 第四節長期目標最適合 定期定額投資效益一定要把時間拉長才能顯現,因此長期性的資金最適合用定期定額方式來籌措。人生最重要的長期財務需求不外購屋、退休、子女教育等,中期需求如留學、買車、進修等理想,也都可以利用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來實現。 定期定額投資在市場上漲時買的少,市場下跌時買的多,即使股市處於空頭行情,一旦市場反彈,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轉虧為盈。所以只要選對誠信可靠的基金公司,投資時間夠長,定期定額投資獲利絕對令人滿意。 以日本股票基金為例,只要是績效穩健的基金,即使經歷過去長達九年的空頭市場,只要是定期定額從未間斷的投資人,空頭市場中累積的單位數到去年日本股市反彈大漲一次回報,獲利仍達二倍以上,等於年平均報酬率仍有二成。 台灣股市的經驗也是一樣,實證統計顯示,即使是在歷史高點12000 點時開始定期定額投資,以加權股價指數表現計算,持續扣款投資七年後可創造近三成八的獲利,以複利方式換算等於每年報酬率仍將近百分之九。但如果是單筆投資,則七年下來累計還是虧損了四成多。 任何一個市場都會有循環起伏,但是長期而言,趨勢仍然向上。因此定期定額最好設定至少三年的投資期間,波動較大的市場甚至應該在五年以上,才能發揮效益。 第五節成功八字訣 定期定額投資獲利的成功關鍵就在及早開始,持之以恆八個字。 投資的路上,晚一步出發,可能得花一輩子去追!原因就在複利效果。連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都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是複利。 例如陳先生二十歲起就每月定期定額投資5000元買基金,假設平均年報酬率為12%,他投資六年就不再扣款,然後讓本金與獲利一路成長,到了六十歲要退休時,本利和已達2570萬元。王先生二十七歲才開始,同樣每月5000元,12%的年報酬率,他整整花了34年持續扣款,到六十歲才累積到2584萬元!可見越早開始投資,財務負擔越小,因為時間就是幫您累積財富的最大幫手。 就因為時間是複利效果顯現的關鍵因素,因此定期定額投資一定要持之以恆。長期投資是定期定額累積財富最重要的原則,您最好持續扣款三年以上,才能得到好效果。切勿因為市場走了一、二年的空頭就認賠解約。 此外,定期定額一定要作得輕鬆、沒負擔,您應該先分析自己每月收支狀況,計算出固定能省下來的閒置資金,三千元、五千元都可以。如果為了多扣款影響了生活水平或其他投資計畫就太划不來了。 您也可採用倒推法來計算每月應投資的金額,例如目前三十五歲,打算六十歲退休後每個月過著相當於現值三萬元生活費的水準,以平均年通膨率百分之三點五計算,屆時約需要一千一百萬元的養老金,以年平均報酬率百分之十五的基金計算,每月投入三千一百元即可。第四章 固定收益工具不可少 從投資組合的觀念而言,固定收益工具多少都應分配一部分的資金,才能有效降低整體風險。目前市場上屬於固定收益的保守型投資工具約可分為定存、票券、債券及債券型基金四種,選擇時除了考量收益與風險外,稅負是最重要的評估原則。 第一節 稅負比較 許多人常在申報綜合所得稅時才發現,因為未作好資金配置計劃,白白多繳了好多稅金給國庫,您宜尋求合法的節稅管道來減輕本身的稅負,或更積極的選擇具有免稅優惠的投資工具,以達到減少稅負支出與增加實質收益的目標,如此才不會讓辛苦的所得縮水。 由於課稅稅率不同,各類固定收益型工具實際所得的報酬亦有很大的差距;其中債券型基金因免稅,稅後報酬率相對其他工具來得高,雖然財政部擬對債券利息收入採10%-20%的分離課稅,但以課稅後,各固定收益金融工具平均報酬來看,債券型基金仍有4.3%-4.6%的獲利,是相對較佳的選擇。 定存實質利率則視資金多寡及課稅級距而定,介於4.14%(稅率為40%)4.96%(稅率為6%)之間;票券由於採20%的分離課稅,報酬僅剩4.24%;衝擊較大的是單純購買債券,課稅後有10%20%不等的隱藏性損失。 由此可知,投資工具多角化才能有效規避風險,而債券型基金因本身已包含定存、票券、債券等多項金融工具,才能有效化解課稅的衝擊,加上專人管理,是方便投資人輕鬆理財的管道。 第二節 如何選擇債券基金 景氣趨緩的大環境下,債券型基金不失為投資組合中降低風險的選擇,但由於國內外債券基金差異相當大,投資人選擇時應注意各類債券基金基本的差異,謹慎投資。 並非所有的固定收益投資工具都毫無風險,也不是所有的債券基金都適合成為資金避風港。選擇某一債券型基金做為自己資產配置中守成之一環前,必須清楚該債券基金投資重心,因為債券型基金的投資標的不同,整體投資風險與期望報酬也迥異。 建議您將資金投入債券基金之前,應先自問此投資目的為求資金停泊、固定收益、還是伴隨風險的資本增值?然後便須進一步了解該債券基金實際投資的內容以及伴隨的風險程度。 債券型基金除了依國家、區域市場而有所區分外,另外也有強調投資於債信風險較高、但藉票面配息高以吸引投資人的高收益債券基金,而各種類型的債券基金不但報酬狀況差異頗大,風險程度也殊異,並不是所有債券基金都是屬於保守型的投資。 以下是債券型基金的三大投資原則,提醒您在選擇債券型基金時,也需要多方研究謹慎選擇: 一、安全性重於收益性 過去經驗顯示,海外債券基金的報酬與波動風險差異均相當大。以風險係數(Volatility)觀察各類型海外債券基金波動程度,可發現美國債券基金與歐洲債券基金相對於其他債券基金較為穩定安全,其次為全球型債券基金,Volatility也相對較低,伴隨的風險也較低。相對的,新興市場債券基金與高收益債券基金的平均長期報酬雖然非常優異,但是風險係數都相當高,並不是保守型投資人適合的資金避難所。 另外,國內債券型基金的風險波動程度明顯偏低,主要是因為國內債券型基金多投資在貨幣市場為主,因此整體而言,平均風險較低,報酬自然也偏低。不過,即使是貨幣市場的投資,也常因為債券型基金經理人未慎選投資標的,發生投資在地雷公司債的現象,前陣子的地雷公司債風波即是例證。反倒是部份強調僅投資在有擔保公司債的債券型基金,收益雖偏低,但安全性則得到充份的保障。怡富建議,投資人應該更重視債券基金的安全性與資金流通性,以免為了追逐收益而得不償失。 二、高配息不一定高收益 債券基金的主要收益有二:配息與資本利得,其實有些海外債券基金強調高配息,有些債券基金則將多數增值部分繼續轉投資,雖然投資債券基金的投資人主要相中其收益固定的配息利潤,但基金淨值本身的資本利得也不容忽視,債市的榮枯不但會讓債券投資出現超額利潤,也有可能一不注意連配息收益都侵蝕怠盡。其實報酬率佳的債券基金不一定是高配息的基金,因為資本增值部分長期仍有空間可期。 三、投資海外債券基金要考慮匯兌風險 投資人若是投資在國外註冊的海外債券基金,申購時必須先結匯,而贖回時也要承受收益由外幣轉換成台幣的匯兌風險。因此選擇債券基金時,區域貨幣的幣值變動趨勢也是應該考量的因素之一。 第三節 平衡型基金是不錯的選擇 追求高報酬的投資人,或許不將保守型的投資工具放在眼裏,通常是選擇股票或是積極成長型的股票基金做為投資理財工具,可是在追逐高報酬的同時,卻不能沒有投資組合的概念。因為高報酬的投資總會面臨自高點回檔修正的時候,此刻就需要有穩健獲利的投資來彌補高檔虧損的風險。如果認為債券基金或定存太過保守,那麼平衡型基金將是不錯的選擇。 平衡型基金同時投資於股市與債市,基金經理人會視市場及景氣狀況調整最適當的股票、債券投資比重,國內平衡型基金通常以三七原則佈局,也就是當股市看好時,持股比重最高可達七成、搭配三成債券;當股市轉空時,即將持股降至三成,改持有最高七成的債券,投資平衡型基金不僅能為投資人在投資組合中留有債券等固定收益的投資部位,適度分散股票投資風險;也能在佈局債券等固定收益投資時,透過股票投資,謀取更高的投資利得。 股市總有高低起伏,多頭時,投資人皆紛紛搶進不願落人之後,但在空頭時,總希望手頭多留些存款等現金以備不時之需。因此對基金投資人來說,當股市行情由多轉空時,便會希望將手中的股票型基金轉換為債券基金以避開股市波動下,基金淨值可能遭受的虧損。 但以現代人忙錄的工作,往往沒有時間去處理個人投資理財的相關手續,再加上也未能如專家般精確掌握市場的多空行情變化,也容易錯失基金轉換的時機。平衡型基金正是沒時間、怕麻煩的投資人的理財好幫手,一切都交由專業基金經理人來為您打理股市行情變化下,持股多寡的比重、以及債券投資的部位。 投資人將不必為詭譎多變的股市費心,也不必趕著挪出時間處理基金轉換事宜,即可兼顧風險與報酬。 第四節 配息基金適合保守型投資人 共同基金有了利息、股利和已實現的資本利得等收益,通常會把這些收益分配給持有基金持份的投資人,這就是收益分配,或一般所稱的配息。通常每個基金都會訂立分配收益的時間和次數,有的一年一次,有的不止一次,依基金性質、形態而有別。 舉例來說,成長型基金提供投資人資金長期不斷成長的機會,多以國內開放式基金多半不配息,把收益全數滾入基金資產,讓基金資產不所累積成長。部分收益型基金如債券基金或貨幣市場基金,每年分配收益的次數就可能不止一次,有的甚至每月都有配息。投資人投資這類基金,為的也是定期可有收益。 若開放式基金配息,所分配的收益是直接由淨值中扣除,也就是說,若基金配息了,其淨值必然下降,因此配不配息對開放式基金投資人而言,獲利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只不過是將資金留再基金內再投資,或是先提出一部分來罷了。 舉例來說,某基金定二月一日分配收益,每單位可分配一元,假定當日淨值為十二元,分配後淨值就只剩十一元,如果投資人在當日出售基金持份,那麼可以得到的價款是每單位十一元加上一元配息,總計十二元,這和不配息淨值為十二元,得到價款也是十二元並無兩樣。 投資配息基金的好處是,每期基金收益達到一定標準,投資人就可先部分獲利落袋,等於有固定的利息收入,也可規避未來市場下跌的可能風險。不過要注意的是,有所得就必須繳稅,基金分配的收益中,除資本利得颯分依現行稅法規定不課徵證所稅外,其餘的收益均須課稅,因此您的年利息收入超過27萬元的免稅額度,就須繳稅了。 因此要不要選擇配息基金,就要看您的投資目標,如果目標是為了定期有收入,那麼配息較多的基金就比較適合。如果希望資金不斷成長,買賣間賺取最大的差價利得,或想透過基金節稅,那麼不配息的基金就是較佳選擇。 必須了解的是,基金收益在未分配前屬於基金資產的一部分,收益分配越多,資產就減損得越多,收益分配也會隨著降低,買賣間可以賺取的差價也越少。而且在配息當日,投資人事實上並未真正增加獲利。此外,分配收益的基金,並不保證每年都會配息,必須達到一定的配息標準,才能發放收益,在基金公開說明書中會詳載。第五章 再談風險與報酬 基金的投資報酬率要看基金的操作績效,這是選擇基金投資時的重要參考依據。但比較基金績效時應注意不要落入績效的陷阱,風險更是不能忽略的因素。 第一節評估績效的三個方向 評估基金績效有以下三個基本的角度: 淨值成長率 選定特定期間(一個月或一季、一年等),比較一、同類型基金自期初至期未的淨值漲跌幅;或是二、針對股票型基金,以股價指數某一段上升(或下跌)波段為基礎,比較同類型基金在這段行情過程中的淨值漲跌幅。 第二種方式比較能突顯基金經理人的功力,如果某個基金在指數上揚時,淨值漲幅均能超過同類型基金及指數,反之在指數下跌時,淨值跌幅又低於同類型基金及指數,那麼基金經理人對於波段行情的掌握及選股方向必有獨到之處。 平均報酬率 有些基金在特定期間或某段行情中的表現也許不出色,卻有長期穩定的報酬率。評估長期績效,可以選定較長的時間(三年、五年),算出基金在此期間的總報酬率(包括淨值成長及歷年配息),再以複利的觀念,推算出其平均年酬率約為二。 計算基金的平均報酬率,有助於將基金與其他替代性投資工具(銀行定存、債券、甚至績優股票)的獲利性作比較,對偏好長期投資的人而言,特別具有參考價值。 單位風險報酬率 所有投資工具都有風險,而且報酬率與風險程度往往成正比。因此,單是以 淨值成長率或平均報酬率來評估基金續效並非絕對公平。 針對此一缺點,必須將基金的淨值波動程度量化,標準差是最常用的指標。基金標準差是根據每日實際淨值與平均淨值的差價累計計算而來,標準差越大,表示基金淨值波動程度越大,風險也越高。以人工方式計算標準差頗為繁複,但一般多功能的計算機,或是時下頗為普及的電腦軟體,都有現成指令可自動計算。 第二節 不同期間的基金績效有不同解讀 基金績效是基金某一段期間的淨值成長率,計算方式是期末基金淨值減去前一期期末淨值所得的差額,再除以上期期末淨值。例如某支基金1/31淨值為13元,到2/28淨值為15元,則(15-13)13=0.1538,單月報酬率為15.38%。 每個期間的基金績效重要性不同。 一個月、三個月的績效因為時間很短,通常很難據以評斷基金經理人的能力,主要用來檢查短期內有無重大異常狀況。基金過去6個月的績效雖然不太長,但可以作為開始評估重要期間的起始。基金過去一年的績效,則是相當重要的評估期間。 而過去二年的績效則是為衡量基金經營團隊能力非常重要的評估期間。過去三年績效則是國際上基金評比最重要的一個評估期間,國際基金評鑑機構進行基金評比時,通常都會選擇成立滿三年的基金才予以評比。 基金過去五年的績效。在國際上也是重要評估期間,不過國內因投信業人員流動率大,五年績效常是許多基金公司經理團隊共同創造出來的,較不易解讀。十年則是非常長期的績效記錄,適合評斷一直沒有換基金經理人的基金。 第三節 如何比較基金績效 評估了單一基金的績效後,還應和其他基金比一比,選出最適合的投資標的。比較績效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不要以偏概全 有些基金公司會刻意挑選某一、兩段基金表現最好的時期為例,大肆宣傳該 基金操作績效優良,投資人最好蒐集這些基金更為長期的淨值變化資料做為佐證,以免遭誤導。 不要忽略起跑點的差異 同類型的基金,因成立時間、正式進場操作時間不同,淨值高低,自然有別。 在指數低檔區成立、進場的基金,較在指數高檔區才成立、進場的基金,先天上佔有優勢,前者淨值通常高於後者,但並不能所言前者的績效優於後者,我們看下面的例子(各數據均為假設資料): 甲基金的淨值雖然高於乙基金,但從打敗指數的觀點來看,甲基金自進場以來的淨值漲幅落後指數漲幅約;而乙基金進場後,指數雖一路盤跌,但乙基金的淨備直卻較指數少跌了一五六,因此我們不能說乙基金表現不如甲基金。 不要忘記除息因素 基金和股票一樣,在配息(收益分配)基準日,息值必須從淨值中扣除。 因此在計算基金淨值成長率時,必須把除息的因素還原回去。 避免跨類比較 同類型的基金才能放在一起比較績效,股票基金與債券基金的主要投資標的不同,混合在一起評斷績效並不公平。 歷史未必重演 所有基金的公開說明書或投資說明書上都會附帶一段警語:經理公司以往之 經營績效不代表未來之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收益,因此基金的歷史續效適合作為投資的參考而非依據。 第四節衡量風險的指標 某個期間績效好的基金未必適合每一人,關鍵就在風險的高低。通常高報酬必然伴隨著高風險。投資人比較績效時不應忽略了風險因素。風險高低該如何衡量呢?貝他係數(Beta)、波動值(Volatility)、夏普指數(Sharpe)是較常用的評估方式,前兩種數值越大,代表風險越高,夏普指數越大,則代表風險承擔得越值得。 貝他係數是用來衡量單一股票或者基金與參考指標間的相對變化關係。舉例來說,某檔基金的貝他係數是1,就是指這檔基金淨值變動的比例等於大盤變動的比例,當大盤上漲10%時,這檔基金會上漲10%;反之,當大盤下跌10%時,這檔基金也會下跌10%。 貝他係數越大,代表基金淨值變動相對於大盤越大。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某檔基金的貝他係數是1.5,就是指這檔基金淨值變動的比例是大盤變動的比例1.5倍,當大盤上漲10%時,這檔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 生命最宝贵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五四学制)
- 广东二模考试题及答案
- 古代科目三考试题及答案
- 创新创业导向下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 格律诗考试题及答案
- 高考试题及答案哪里下载
- 2025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职业经理人合作合同
- 甘肃美术艺考试题及答案
- 建立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网络与合作机制
- 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Win10系统安全配置
- 2025年研发人员保密协议书
- 物流园区规章制度模版(2篇)
- 《多能源耦合供热系统》
- 《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完整课件
- 京东方岗位胜任力测评题库
- 印刷包装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 高中数学64数列求和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二手车国庆节活动方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高考物理步步高同步练习必修3练透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