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询 认真分析中考试卷 给语文辅导以导向.doc_第1页
杨承询 认真分析中考试卷 给语文辅导以导向.doc_第2页
杨承询 认真分析中考试卷 给语文辅导以导向.doc_第3页
杨承询 认真分析中考试卷 给语文辅导以导向.doc_第4页
杨承询 认真分析中考试卷 给语文辅导以导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真分析中考试卷 给语文辅导以导向杨承询试题呈现的特点分析一、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构成:第一部分:基础与语言运用题26分,共5题: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2.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然后改正(4分);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 ;4名著阅读 (5分);5.语言综合运用题(3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4分,分为三部分:文言文(12分),课内现代文(1-2段:名家名篇)(今年9分,往年11分),课外现代文(2篇:说明文、散文)(今年23分,往年21分)。第三部分:作文 60分(07年之前55分)。二、试题呈现出的特点分析:纵观历年的试卷可看出一点叫做“稳中求变”,“稳”体现在试卷的大框架延续上年,保证试卷结构的简约;“变”体现在文学名著的阅读、语言运用题的题型有一些探索改革。试卷考查内容具备合理的覆盖面和比较适当的比例,题型简单、明了,比例配置恰当。试题愈来愈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注重突出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品位。近几年的试卷十分重视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试卷语言材料的选择倾向于经典作品。如09年课文语言材料选的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谢大光的鼎湖山听泉和普利什文的林中小溪,课外现代文阅读的选材是梁晓声的老水车旁的风景,名著阅读的选材是西游记和格列佛游记,文言文取材经典作品邹忌讽齐王纳谏。10年课文语言材料选的是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课外现代文阅读的选材是汪建中的寂寞的月亮,名著阅读的选材是西游记第五十九回、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中内容,文言文取材愚公移山中的两段文字。这样的命题选材明显带上了“经典化”倾向,这对纠正考试功利化,引导教学重视经典阅读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二)注重回归课本。中考是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它既然兼有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的功能,我们就必须关注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状况。因此,试卷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背诵默写等内容,以及文言文的阅读材料均来自课文,此外,还涉及部分课内的现代诗文名篇。课外现代文阅读所选材料的水平与教科书文本水平相当,考查学生“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的阅读能力发展状况。课内现代文阅读题,命题者注意变换角度、编出新意,既避免对所学课文的结论性意见进行记忆性测试,又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能力,重新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分析已学的文章,较好地兼顾到了题目应有的开放性。如09年阅读再别康桥11题:细细品味一下,“轻轻的我走了”如果换成“我轻轻的走了”,在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差异?本题重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诗歌在语言和情感表达上的差异,这就避免了考查课文的结论性意见的做法。(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试题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一些开放性试题,为考生提供一些新的情景、新的材料、新的信息,启发他们理解、分析、归纳、鉴赏、评价,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有利于想像力和创造性的发挥。如10年现代文阅读11题:克拉丽丝认出于勒之后,为什么会“哆嗦”?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作简要分析。本题鼓励学生围绕克拉丽丝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结合当时情境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做出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发财之梦突然破灭之后,克拉丽丝必然沮丧和痛苦到极点;克拉丽丝是个特别爱占便宜怕吃亏的人,所以十分害怕于勒又要回来“吃”他们了,不堪设想的后果,让她恐惧得直“哆嗦”。再如09年文言文阅读9题: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本题抓住一个点“谏”,将三篇课文放在一起比较,要求学生从“谏”所反映的“民意或民生”这一角度,分析作品,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引导学生联系比较和拓展,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地,避免了单篇课文的死记硬背。(四)体现阅读教学的特点,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现代文阅读的试题设计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评价要求,注重整体的阅读和理解,在不肢解文章的前提下着重考查学生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能力,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阅读的规律,体现阅读教学的特点,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现代文课外阅读材料是两篇文章,一篇短文,09年是有关水资源的、10年是关于降水分布的科技说明文,其内容结合当年我国部分地区的旱涝灾害实际,也与学生学过的地理教材内容相近,因此并不陌生。三道题分别考查信息筛选、词句意理解、整合推断能力。这符合这一类文章的阅读特点和要求。另一篇文章是散文,09年选取了著名作家梁晓声的散文老水车旁的风景、10年选取了当代“开创了中国抒情散文的一个新时代”的作家汪建中寂寞的月亮为测试文本,试题注重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写法、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五)写作试题重视人文导向,为考生提供了抒写真情实感的诗意平台。如09年“一丝惬意心中来”,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惬意”的含义是满意、舒服,愉悦。教材中九年级上的林中小溪和九年级下的享受生活这两篇课文都学到过“惬意”这个词语,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对考生的审题是有帮助的。“心中来”这一短语表明这种惬意的感觉应该是从内心发出的,由一个触发点引起的内心的感受。这个触发点可以是一件事、一个人,也可以是一句话、一首歌、一本书与“惬意”联系起来,就是要写受到某种触发而从内心产生了愉悦的感受。另外,题目中的“一丝”要求作文时要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写起,关注生活的细节,描写要细腻。10年“总有属于我的季节”这个题目给人的感觉是相当“95后”的,洋溢着自信、阳光和青春的气息。许多考生一看到题目略有诧异,要小小思考一下,不过构思好了写起来就很顺手,写自己的事,能激起内心的真情实感。今年的题目延续了前两年中考作文的“诗性路线”,重体验,较感性,而且哪种文体都可以写,学生自由发挥度大。季节,既可以是真实的季节,也可以是象征性的,启示考生思考人生;同学们写这篇作文时可以朝花夕拾,写往事经历,也可以放眼未来,写出期待和向往。总之,引领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导向又是乐观积极的,激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抒写真实的体验和情感。那些善于联想和积累的同学,应该都能写出有个性的漂亮文章的。 另外,与其他市试卷比较,苏州中考没有成语应用、病句修改和诗歌鉴赏等内容。但是考试说明中有“掌握常用词语(含成语)和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如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合理、用词不当、不合逻辑等”的要求;有“欣赏文学作品”应达到的要求,只是没提及诗歌;文言文阅读中没有有关文言虚词的练习,“说明”中有“ 熟悉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了解重要的文言虚词(之、于、而、以、为、乃),能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词义”的要求。就是说,试卷中没考到的不等于就不需要学的。从试题设置中寻导向一、关于语音和文字1看试题:近年中考试卷第1题: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10年: 梦(hun)幻 挺(b)拔 新陈(di)代谢 孜孜不(jun)倦09年: 晶(yng)莹 玲(lng)珑 千(z)姿百态 郑重其(sh)事08年: 陶(y)冶 (yn)孕育 异(q)曲同工 闲情逸(zh)致07年: 雄(hn)浑 憧(jng)憬 理直气(zhung)壮 无边无(yn)垠2.作分析:题型特点:填空题,只写汉字,不写拼音。(传统题型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其他市有考写或辨拼音的。)选字特点: 常用词中的字 易与同音字、形似字混淆的字 连绵词中的字(大多形旁同)试题:近年中考试卷第2题: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 或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10年:林子里弥漫着深沉的静寂和安详,苍松翠柏相印(映)成趣。五彩斑澜(斓)的野花,遍地都是。林中鸟语,枝头蝉鸣,仿佛互相唱和,给人一种甜密(蜜)的安泰与和平的感觉。汤姆繁(烦)躁的心情也安定下来了。09年: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虽然,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长(常)了,倒是“与狼共舞”个漂亮而荒涎(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略(掠)影,瞬起瞬灭的。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既(即)破。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08年:当人们欢天喜地向大湖奔去的时候,这蔚兰(蓝)的湖却总有那么一个距离,所谓“渴(可)望而不可即”。这种现象在大戈壁夏天中午是常见的。 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落(络)、嫩芽,我以偃(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婆的摆舞。07年: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俱(具)匠心,景色优美甜(恬)静,令人心旷神怡。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我们仿佛能够听到生命在诞生、成长、繁延(衍)、死亡,新陈待(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分析:选字特点:常用词中的音同、形似易混淆的字。考试说明中有“识记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能根据汉语拼音写出常用汉字,能给常用汉字注音”、“能辨识并改正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辨识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和多音多义字”等。3.寻导向:依据以上分析就语音和文字的复习我建议:课本注释中常用词语有注音的字、容易因音同、形似混淆的字,帮助学生找出来,要求会写。 二、关于古诗文名句默写1.试题:近年中考试卷第3题: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10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八则)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09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八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08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八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07年: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静沙 秋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八则)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2.分析:题型:填空题。内容:名句为主,兼及作家、篇名各一个;以诗词为主,还有论语中名句及名家名篇中的中心句、对偶句等。考试说明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默写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优秀古诗文80篇”。3.建议:课内古诗词中的写景、抒情、哲理名句,古文中的点题、揭示中心句及对偶等名句,帮助学生归纳整理,要求会默写。三、关于名著阅读1.试题:近年中考试卷第4题:名著阅读。(5分,07年3分)10年: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体。“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猴王又为什么要“有意说亲由”?如果没有借得东风,孙刘联军就无法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所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在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一回中,好汉们的取胜也与巧妙利用“天时”有关,请你说说当时的“天时”是怎样的。09年: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盗饮御酒、窃走仙丹被捉住之后,又发生了哪些事他才被降伏的?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有哪两种宫廷游戏?表演游戏的是哪些人?08年:水浒传里的许多故事充满了智慧,“智取生辰纲”就策划得极其巧妙。请你说说吴用等人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智取”生辰纲的。07年:(3分)(再向前无名著阅读)把下面的长句改成三个短句(可适当增删字数和标点符号,但不能改变原意)。西游记是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合再创作的一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深受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欢迎的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 2.分析:题型:简答题。(理解性表述。)内容:涉及名著都在课本“名著推荐与阅读”所有六部之中。3.建议:帮助学生对课本“名著推荐与阅读”所有六部(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水浒、格列佛游记、朝花夕拾)的作家作品、主要情节内容、基本主题、重要人物性格的辨别、有关细节的描写等进行归纳小结,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四、关于语言综合运用题1.试题:近年中考试卷第5题:(3分,07年5分)10年: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苏州水、苏州话和昆曲表现形式的特点。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苏州,这个自古以来的繁华之地,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滋润的。那一条条河港水巷如丝带般飘逸着,水就在那里温柔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渐渐地,这水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苏州人待人接物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水的好处。苏州人讲话是柔婉的,仿佛掺了蜜糖的糯米圆子,又如评弹和昆曲,听了让人感到无比惬意。昆曲最初的名字是“水磨腔”,可见,也是水的产物。她不像西方戏剧那样具有摹仿现实的写实性,她将生活语言的自然形态,化为了写意的诗歌艺术;将生活行为与表情的自然形态,化为了写意的表演艺术;甚至将生活中环境的自然形态,也化为了写意的布景艺术。水,有时是可以变为阳春白雪的。09年: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用排比句概括苏州的美。苏州的美是古典的。哪怕是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雅,那么庄严。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含蓄也是苏州的美。要是不下一番搜寻的功夫,你就别想领略它。苏州人从来不喜欢在你面前夸口。他只是带着恬淡的笑容,引你走到那儿,直到你在他面前发出大声的惊叹。苏州的美还呈现出它的多样性。在苏州,你喜欢古朴,请到沧浪亭;你爱好清幽,就去拙政园;你喜欢疏朗,不妨到怡园;你倾向于深邃,这儿有狮子林。08年:夏季来临,某物业公司准备在小区内喷洒除虫药水,时间:5月30日14:0015:00。请你代物业公司拟一份告示(只需写出正文部分内容),告知小区居民。要求:内容清楚,语言简明、得体。07年: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5分)(名著3分)苏州网狮园的引静桥是中国园林里最短最小的拱形桥,颇像苏州出产的精雕细刻的工艺品。这座桥全长只有两米多,游人只需三四步即可跨过。它造型优美,侧立而为柔婉的弧形,小小的,曲曲的,妩媚可爱。桥面两侧,均有石栏,石栏两端,刻作依次递减而连接的三个半圆形,以示桥栏两端美丽而明确的终止。桥面正中,则刻以圆花形浅浮雕纹饰,避免了平板单调。根据上面的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三个词语概括引静桥的特点。从侧面看,引静桥“为柔婉的弧形,小小的,曲曲的”。请你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妩媚可爱”的形态描摹出来。2.分析:题型:无一定。这类题目提供一个新的语言环境,将阅读理解和语文基础知识、语言积累结合起来,解决生活中的语言问题。这道题对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特别强调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内容:苏州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厚实的文化底蕴、深邃的文化内涵,她既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也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个性。这是苏州人的骄傲,更是苏州语文教育中丰盛的、富有活力的、充满地方色彩的课程资源。本题内容多与之有关。3.建议:本题设置对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的意识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因此建议帮助学生多了解苏州的水乡特色、风土人情、地方习俗、园林景观、文化遗产等,找一些相关短文给学生练习。五、关于文言文阅读1.试题:近年中考试卷文言文阅读第6-10题:(12分)10年:阅读愚公移山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10题。09年: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610题。08年:阅读下面两段文宇,完成610题。(岳阳楼记、醉翁亭记)07年:阅读陈涉世家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10题。2.分析:题型一般为:6.选择题:辨别诗词的意义(是否相同或有无错误)(4分)7.选择题:通假字或词的古今义(有无错误)(2分)8.翻译句子(2分)9. 问答题:有关词句表达的内容或效果?(2分)10.问答题:有关思想内容的理解(2分)篇目均选自九年级上下册。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熟悉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了解重要的文言虚词(之、于、而、以、为、乃),能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词义”、“理解课文中的重要文言语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3.建议:以九年级上下册文言文篇目为重点,从词句理解和内容分析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排除艰深难懂的,在文本语境中理解而避免僵死识记),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的用法,可对“之、于、而、以、为、乃”等文言虚词常见的用法进行举例归纳),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重点句、关键句、注释中有翻译的句子及固定格式的短语等);帮助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文中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六、关于课内现代文阅读1.试题:课内现代文阅读(10年9分,1113题;09年向前11分,1115题)10年: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片段完成1113题。(9分)09年: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112题。(再别康桥徐志摩)(4分)比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林中小溪鼎湖山听泉)(7分)08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l12题。(巴金繁星比较贾平凹月迹)(5分)阅读故乡中的几段文字,完成l315题。(6分)07年:阅读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1-12题。(5分)学习“小说家谈小说”中茅盾对百合花的分析方法,赏析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孔乙己高潮段“中秋过后”)(6分)2.分析:题型:简答题(理解与分析综合)。提问内容如:分析词语的含义或表达作用;人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语言、动作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的作用分析;细节描写对情节发展或对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找出相关内容说说对比等常用表现手法的作用篇目选取特点:名家名篇。3.建议:对课内名家名篇进行梳理,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意思,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揣摩和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态度或观点。选取其中重要语段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注意:课内有关内容的复习要坚持“名”和“近”为重点的原则:“名”即名家名篇,名段名句为重点;“近”即初三(近年)所学为重点。我们只能对学生说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内容是经常考到的;我们不能说哪些内容一定考,哪些内容不会考。七、关于课外阅读说明文1.试题:课外现代文阅读:说明文(6分)10年:阅读下面的文字(说明文暴雨的形成),完成1416题。(6分)09年: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6一18题。(说明文:谈我国水资源)(6分)08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说明文,有关“汶川地震”)(6分)07年: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1618题。(说明文2006年中国气候公报节选)(6分)2.分析:说明文阅读题型:选择题(2题):有关内容理解的正误,有关句子理解的正误,词语准确性理解的正误等。简答题(1题):举例说明等的作用,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从选取的文段看,内容均与气候及自然灾害有关。考试说明对说明文阅读要求比较简单: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学会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3.建议:选取有关自然灾害、气候气象、环保知识等方面内容的科技作品(能结合当年我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或气候特点更好)进行阅读训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说明的内容,教会学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八、关于课外阅读散文1.试题:课外现代文阅读:散文(10年17分,09年向前15分)10年: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散文寂寞的月亮汪建中)。完成1722题。(17分)08年: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4题。(散文老水车旁的风景梁晓声)(15分)08年: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924题。(散文苏州,最后的园林于坚)(15分)07年:阅读下边一篇文章,完成1924题。(散文追思藤子京王和声)(15分)2.分析:散文阅读题型:简答题:找出表现相关内容的语句,文章内容要点归纳,语句含义理解,简析有关语句的表达作用,对人物某言行进行简要评价,对作者观点态度及感受的理解或评价,对描写的不同对象的特点或运用的不同手法比较等。选择题:有关词句理解的正误,有关内容及表达理解或分析的正误等。文本大多选自有关杂志的名家作品。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要求: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意思,理清思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态度或观点;能理解、体味、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揣摩和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建议:让学生多读一些当代名家的作品(散文为主,包括小说),做一些这方面的阅读练习。在阅读练习辅导中教给学生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方法。这里我们并不是指望猜中题目,而是让学生多了解一些散文及小说的特点与阅读方法。九、关于写作1.试题:10年:23作文。(60分)有人憧憬雪花飞扬的冬,有人心仪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人钟情天高云淡的秋。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总有一个季节让人期盼,总有一片天空让人翱翔,总有一段往事让人回味,总有一份精彩属于自己。请以“总有属于我的季节”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要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09年:25作文。(60分)惬意,是满意,是舒服,是一种愉悦的感受。一道难题的破解,一次意外的表扬,一份期待的礼物,一个小小的发现都会让你欣喜。一丝惬意心中来,心情好了,花会格外地艳,草会格外地绿,水会格外地清,阳光也会特别地温暖请以“一丝惬意心中来”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08年:25作文。(60分)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有的是欢快的,有的是凝重的;有的是大自然的天籁之声,有的是心灵世界的肺腑之音;有的声音飘动着明亮的希望,有的声音荡漾着温暖的柔情凝神聆听,你会突然间感到自己是其中的一个和谐的音符。请你以“聆听”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07年:25作文。(55分)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晨是美好的,是充满希望的,也是富有活力的,更是要好好体验和珍惜的。一天中最宝贵的时光在晨,一生中最生气勃勃的日子也在“晨”请以“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剧本以外题材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06年:25.作文。(55分)(材料略)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你的手,世界会因此而温馨。请以“伸出你的双手”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剧本以外体裁不限)。(要求略)05年:25作文。(55分)有人说,“人”字是一撇一捺,你是那一撇,我是那一撇,要两个人才能写成。如果人人光想着自己的那一撇或那一撇,那么“人”宇永远也组合不到一起。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所在学校。2.分析:题型:从10年向前推至07年,都是命题作文(其中08年是半命题),命题方式都是以一小段材料引出作文题目。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它的特殊价值。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有利于写作者思想迅速集中。再向前推,06年是话题作文,05年是材料作文。从近几年的试卷看,作文题目总能引领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导向又是乐观积极的,能够激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抒写真实的体验和情感。这体现了考试说明“写作要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写作要求。3.建议:布置一些能够引领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能够激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抒写真实的体验和情感的作文题给学生练习。 4.作文题举例:题1:有一则文坛轶闻说,俄罗斯文豪屠格涅夫一日在镇上散步,路边一个乞丐伸手向他讨钱。他很想有所施予,从口袋掏钱时才知道没有带钱袋,见那乞丐的手举得高高地等着,屠格涅夫面有愧色,只好握着乞丐的手说:“对不起,我忘了带钱出来。”乞丐笑了,含着泪说:“不,我宁愿接受你的握手!”握手是一种礼仪,但它所蕴含的意义并不简单。请以“握手”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简析:可写“我”成长过程中的一次握手及感受。题2:文学泰斗巴金先生就曾经说,他晚年有三种痛苦:一是为什么不可以拿着笔死去?二是深爱的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三是生命失去了奉献的意义。巴老正是在这种精神炼狱中最终完成”自己独立人格的历史选择。请以“坚守精神的家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简析:可写“我”成长过程中的一次对精神家园的坚守及感受。精神的家园 :心灵获得安慰的地方,精神寄托之所。题3:,牵动我的情思看到这个题目,丰富多彩的生活会撩拨你刻骨铭心的记忆,牵动你感情的神经,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简析:可写“我”我成长过程中某次经历以及感受。5.个人有关作文指导的体会:作文要让学生力求做到:1.审题:抓住题眼,确立重点,把握寓意,考虑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